第1430章 布達佩斯

第1430章 布達佩斯

1926年1月29日。

匈牙利。

一戰結束後的近些年,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戰前,布達佩斯就是奧匈帝國的重要城市,而戰後其發展更快。

如今布達佩斯也成功晉升爲百萬人口的世界級大城市,在一戰前,當時布達佩斯人口就已經接近一百萬,是當時歐洲排名前十的城市之一。

近些年來,布達佩斯的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鋼鐵,紡織和機械製造業,這使得匈牙利農村大量涌入布達佩斯,而過去匈牙利鄉村人口同樣是東非的主要移民來源地之一。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匈牙利底層民衆的生活狀態並不理想,這也是正常現象,匈牙利作爲奧匈帝國的農業區,本身經濟水平就相對落後。

而且,匈牙利比奧匈帝國其他地區都要更加反動和落後,匈牙利政府基本上由貴族,亦或者說大地主階級壟斷。

基於這個特點,那毫無疑問在匈牙利,資產階級發展必然會受到限制,不過,得益於歐洲的整體環境,即便是匈牙利這個“落後”的國家,工業增量也十分可觀。

而這也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布達佩斯的匈牙利工黨近些年發展突飛猛進。

德拉格塞爾咖啡館。

在布達佩斯,咖啡館文化十分盛行,就像德國人喜歡在啤酒館高談闊論一樣,匈牙利人喜歡在咖啡館密謀大事。

ωωω⊙ тt kan⊙ ℃o

而德拉格塞爾咖啡館就處於布達佩斯靠近多瑙河的位置,不過和一般的咖啡館不同的地方在於,德拉格塞爾的位置並不算好。

因爲布達佩斯雖然流行咖啡文化,但毫無疑問在20世紀初,布達佩斯的咖啡消費主力是布達佩斯的中產階級。

而德拉格塞爾咖啡館的位置更靠近工業區,這裡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是一些沒有多少積蓄的工人。

不過,德拉格塞爾咖啡館的實際營業情況還算不錯,它有着一批固定的熟客。

“早上好,特莫先生,今天你來的可真早,我纔剛剛開門營業不久,你還是第一個客人。”德拉格塞爾咖啡館的老闆對米德爾頓說道。

米德爾頓並非是布達佩斯本地人,而是來自一個叫做德拉格塞爾的小村子,因此他將自己的咖啡館以家鄉的名字命名。

特莫友善的對米德爾頓回覆道:“早上好,米德爾頓,還是老規矩,給我來一杯卡託羅,最近生意怎麼樣?”

所謂卡託羅是德拉格塞爾咖啡館的銷售的一種廉價咖啡,這個卡託羅也是一個地名。

只不過卡託羅在遙遠的東非,是東非大湖省的一個咖啡產區,東非是咖啡出口大國,尤其是中東歐地區,東非咖啡在市場上佔據絕對優勢。

東非能夠爲中東歐國家提供不同價位,且種類十分齊全的咖啡產品,除了東非本土以外,近些年來,東非在南洋殖民地的咖啡產量增長也比較快。

米德爾頓,從罐子裡倒出一些卡託羅咖啡豆研磨,一邊和特莫說道:“還是老樣子,特莫先生,你也知道,我這個咖啡館的位置不算太好,裝潢也比較簡陋,所以沒有太多客人,也就是你們這些熟客,才能讓我勉強賺一點小錢養家餬口。”

特莫拿出一份報紙,一邊看着今天的新聞,一邊靠在咖啡館的椅背上,翹着腿對米德爾頓說道:“不用妄自菲薄,米德爾頓老闆,畢竟你掙的每一份錢都是靠着自己雙手得來的。”

“相較於那些商務性質的咖啡館,你的咖啡館雖然又小又簡樸,但確實給我們這些住在周邊的客人,提供了便利。”

“而且,你的咖啡價格也很公道,這對於很多囊中羞澀,又喜歡喝咖啡的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米德爾頓轉着研磨機的機械搖柄,笑呵呵的對特莫說:“果然,特莫先生,你還有布萊德、海因絲等幾位先生,是真正的文化人。”

“我這個老破小的咖啡館,到了你們嘴裡也不再是一無是處。”

“不過正如你所說,經營這家咖啡館,我的秘訣就是實惠公道,畢竟,我的客人裡像你這種有身份的人並不多。”

特莫對於米德爾頓的最後一句話反駁道:“米德爾頓老闆,你說笑了,我哪裡有什麼身份,只不過是一個多讀了幾本書而已,也不怕你笑話,我其實連中學都沒有畢業。”

“而且,在我看來,除了道德品質上的差別以外,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是平等的。”

“相比較而言,那些竊取別人勞動成果的壞蛋,即便他們再有錢,或者權勢,在我眼中遠不如米德爾頓老闆你更加高尚。”

“首先,米德爾頓老闆你講信譽,做生意公道,不像那些奸商一樣,成爲金錢的奴僕。”

“其次,正如我所說,你的每一筆財富,都是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賺來的,每一筆錢的來源都乾乾淨淨,這也是很難的。”

米德爾頓從櫃子裡取出一個咖啡杯,將咖啡粉倒入進去。

隨後,來到爐竈前,把燒水壺的水倒入杯子裡,遞到特莫面前的桌子上。

隨後說道:“我就是個小人物,特莫先生你還是太擡舉我了,說那麼多好話,簡直讓我感覺有些暈暈乎乎的。”

“至於你所說的身份問題,在我眼裡,特莫先生絕對不是一般人,雖然你連中學都沒有讀完,那也比我們這些沒上過中學的普通人要強太多。”

“而且,我見過的一些有社會地位的,學歷更高的,亦或者是有錢的,他們未必比你強,就單單從言談舉止上來說,我感覺你的水平不知道要比絕大部分人高到哪裡去。”

“還有海因絲,布萊德,克里維爾等等,你們這些熟人,都給我一種感覺,那就是你們的胸懷還有脾氣,令人歎服,就我個人而言,我感覺你們是做大事的人。”

米德爾頓並非有意恭維,而是真心實意的這麼認爲,作爲一名咖啡館老闆,米德爾頓自認爲他應該算一個小商人,見識過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而特莫等人給他的感覺,就像優雅的貴族一樣,但是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特莫等人更加接地氣,是米德爾頓能夠接觸到的。

至於特莫和他的朋友,平時在咖啡館裡討論的一些問題,就更讓米德爾頓感覺不明覺厲了。

什麼勞工權益,政治鬥爭,社會進步,話題宏觀,卻又穿插着各種細節上的論證。

所以,米德爾頓還是忍不住好奇的問道:“特莫先生,您的職業應該是作家或者報社評論員之類的吧?”

特莫端起尚未放涼一點的咖啡,送到嘴邊抿了一口說:“可以這麼說,我的工作確實要寫一些文章,而且也確實和報社有些聯繫。”

“不過,具體細節上可能和你們想的不一樣,老實說,匈牙利政府就很不喜歡我們。”

米德爾頓拍着大腿說道:“我就知道自己沒猜錯,至於政府,報紙和作家,本來就喜歡抨擊政府,你們自然會受到政府的討厭。”

“不過,政府什麼態度,我們這種小人物並不在乎,也決定不了政府裡那些貴族老爺們的決策,只希望他們能少折騰就不錯了。”

“說實話,我的這家咖啡館,經營成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給王國納各種稅,這些年好了許多,但日子也只能勉強餬口度日。”

特莫微微一笑道:“也許吧!不過總有一天,會出現一個爲民衆服務的政府的,民主是世界大勢所趨,匈牙利也不能例外,或許我們睡上一覺,第二天這個新政府就出現了。”

米德爾頓完全不知道特莫最後一句話在說什麼,不過也沒有太在意,畢竟在他看來,特莫既然是一名作家,那他說一些高深的話也就不例外了。

大約過了四分鐘後,店裡又來了新的客人,這個人米德爾頓也認識,是特莫的朋友之一,也是他的老顧客,海因絲。

海因絲簡單和正在幹活的米德爾頓打了個招呼,然後坐在特莫對面。

他小聲對特莫說道:“組織上有新的任務,今天晚上七點半,你聯繫克里維爾他們,到我家來。”

特莫有些好奇的問道:“什麼任務?”

海因絲神色變得嚴肅的說:“很重要,所以保密性更高,不過,就是你心裡所想的那件事,晚上到我家後,我再公開所有細節和任務安排。”

特莫略帶思索的點點頭,心裡實際上已經恍然大悟,不知道爲什麼,甚至心跳突然加快了許多。

他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道:“沒問題,我早就做好準備了。”

……

晚上七點,海因絲家裡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這讓海因絲家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

在二樓,一張方形的桌子前,大家圍着海因絲,迫不及待的問道:“海因絲,這次任務是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海因絲點點頭說道:“沒錯,同志們,匈牙利布達佩斯黨支部的最新指示已經下達。”

“根據上個月的年末匈牙利全黨總結會議公報,以及莫斯科國際的意見,庫恩同志,以及蘇聯方面的同志認爲,我們匈牙利已經具備起事的基礎。”

“庫恩同志等高層,在結合全國各地代表提供的情報後,做出以下判斷。”

“首先,隨着近些年來匈牙利工業的發展,勞工數量大幅度增加,工人階層毫無疑問得到了壯大,如今,匈牙利工人階層已經具備了推動匈牙利社會變革的基礎。”

“其次,這些年來匈牙利組織發展越來越完善,各地方基層同志,深入工廠,企業和政府機關,軍隊等重要部門,串聯了可以團結的廣大力量。”

“最後,則是落後腐朽的哈布斯堡,以及匈牙利貴族政府,在他們的殘酷統治下,匈牙利的社會矛盾已經積累到了爆發的邊緣。”

“所以庫恩同志強調,我們就是要做點燃匈牙利變革之火的人,通過提前引爆矛盾,從而實現匈牙利變革,學習俄國模式,將匈牙利徹底變成一個工人祖國。”

“根據庫恩同志的指示,布達佩斯黨支部,對我們轄區做出如下指示,在1926年2月1日這一天,布達佩斯所有組織成員,同時起事。”

“關係我們街區,要動員機械廠和船廠的工人,組織隊伍,在2月1日這一天,配合支部,奪取國民議會,警局,市政府,廣播臺等重要場所。”

“下面,我開始分配任務,大家回去後,做好準備,等待最後決戰的來臨,特莫,你負責……布萊德,負責奧拉夫廠的工人組織活動。”

在海因絲的家裡,匈牙利的組織成員們激動不已,再次確認各自任務後,他們紛紛離開,準備最後的決戰。

事實上,前世在一戰結束後,匈牙利工黨就成功奪取了匈牙利的政權,只不過這個政權最終只維持了幾個月的時間。

而本時空裡,因爲一戰的走勢完全發生了變化,這也導致匈牙利工黨沒有按照前世路徑發展。

前世,匈牙利因爲一戰,可以說賠的底朝天,不僅要支付海量的戰爭賠款,而且割讓出大量領土,所以,前世匈牙利能夠那麼早變色,也就不足爲奇。

而這個時空裡的匈牙利工黨,因爲匈牙利沒有戰敗的原因,所以在一戰結束時,並不認爲當時,匈牙利具備起義條件。

而爲什麼到了1926年,他們認爲匈牙利具備起義基礎,這也是基於現實情況的變化。

雖然,奧匈帝國沒有因爲一戰解體,但是受到戰爭的重創也小不了,這幾年來,奧匈帝國是歐洲大國,包括蘇聯在內,發展最慢的國家。

而在奧匈帝國境內,匈牙利又屬於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這種矛盾並沒有隨着世界經濟恢復而得到扭轉,反而隨着時間推移,越演越烈,原因也很簡單,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如今匈牙利可以說是歐洲最反動和落後的地區之一。

匈牙利政府甚至還處於舊時代,政府完全被匈牙利貴族把持,而這些貴族基本上都屬於大地主階層。

匈牙利的貴族和德國容克貴族還不一樣,畢竟德國容克貴族從上個世紀開始就有許多向着資產階級化發展,而匈牙利貴族更像是中世紀貴族,幾乎沒有進步性。

所以,匈牙利的社會矛盾極其尖銳,除了中央和地方矛盾,也就是奧匈帝國和匈牙利的矛盾以外,他自身的內部問題,反而更加嚴重。

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08章 分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830章 蓄水池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52章 黑幫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7章 地圖第1450章 摻沙子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617章 行動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404章 暴富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章 戰爭臨近第276章 “老朋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56章 平衡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8章 歷史課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598章 新年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0章 農業第72章 菸草種植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27章 艦隊第735章 廓爾喀第991章 抵達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381章 國禮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04章 調停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5章 電燈第732章 雙輸第925章 造船業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
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08章 分析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1522章 水利專家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830章 蓄水池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1461章 南亞三國辦事處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52章 黑幫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7章 地圖第1450章 摻沙子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617章 行動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404章 暴富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章 戰爭臨近第276章 “老朋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56章 平衡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8章 歷史課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598章 新年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0章 農業第72章 菸草種植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27章 艦隊第735章 廓爾喀第991章 抵達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381章 國禮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74章 “整肅”運動第304章 調停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5章 電燈第732章 雙輸第925章 造船業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