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人口長城

第831章 人口長城

人口蓄水池,是一定不能建在本國之內的,一般而言,人口蓄水池就是城市和鄉村。

就比如城市不斷吸納鄉村的青壯勞動力,從而源源不斷的獲得低端產業人口,推動城市持續發展和繁榮,因爲一般狀態下城市本身人口自然增長率低,而且發展到一定階段,在不引入外來人口的情況下大概率負增長。

人口老齡化,低端產業退化對城市發展都是致命的,對國家而言也是如此,當然,低端產業是動態發展的,畢竟技術會隨着時間推移而進步,原有產業就會成爲低端產業。

當然,解決方案也很好解決,那就是引入外來人口,或者真正實現機器取代人力,不過恩斯特這個21世紀的人知道哪怕再過一個世紀也不可能實現機器取代人力這一點,如果真實現了機器取代人力,那應該也就實現世界大同了,而這種烏托邦社會,悲觀估計大概率再過幾百年也不可能實現,甚至人類永遠也不可能實現。

所以恩斯特在制定東非國策時,多會以21世紀的人類社會問題爲參考,儘量延緩未來東非發生類似問題。

就比如人口問題,東非如果未來如果能夠成爲發達國家,自然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那個時候大概率東非會引入外來人口,要麼就像俄羅斯那樣死撐着導致人口不斷下降,經濟發展滯緩。

要麼像歐洲一樣,引入難民,但難民是一把雙刃劍,會對歐洲文化,社會秩序,底層民衆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而歐洲移民引入中,顯然東歐是優質人口引入地,一方面東歐人對西歐文明天然推崇,且素質高,能完美融入西歐社會,而阿拉伯人這種和基督教犯衝的文明人口,顯然很難融入歐洲社會,至少在文化層面如此,在這一點上甚至黑人都比阿拉伯人強一點,但是人都有精神潔癖,白人天然看不上其他有色人種。

恩斯特作爲一個俗人也是如此,兩世的經歷,讓他對德意志人和華人以外的人羣存在偏見。

所以,未來和東非交界的國家,必須是非阿拉伯白人或者黃種人國家,這樣就能構築未來東非國家的人口安全長城。

像阿比西尼亞帝國就只是勉強過關,膚色上勉強能夠接受,而文化上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要不然從個人情感上,恩斯特一定不會允許這樣一個國家存在。

當然,如果東非衝擊發達國家失敗,未來人口增長大概率也不會太高,因爲東非的基礎教育普及推廣成績比較優異,隨着時間的發酵,未來會“覺醒”一批不按照統治階層思想生活的國民。

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所以恩斯特的方案就是折中,既然避免不了未來東非人口問題,那也要引入符合東非“價值觀”的理想移民羣體。

這就是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等東非扶持殖民地建設的重要原因,這些地方就是未來東非人口的“蓄水池”。

如果不建設這些“蓄水池”,那恩斯特以後的東非統治者,顯然阻止不了北非和西非的人口滲透。

當然,恩斯特能做的也就是這些,後來的東非統治者還解決不了問題,那自己也管不住,反正那個時候自己都入土了。

至於相信後人的智慧,恩斯特是一個字都不信,問題在萌芽期比較好解決,隨着時間發展只會越來越嚴重,最後尾大不掉,最後只能重裝系統,如果系統重裝失敗那就沒有然後了。

……

當然,這些想法恩斯特都是埋在心裡,並不會表露出來,畢竟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政治正確。

“卡爾叔叔,未來東非,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加上德屬喀麥隆如果能連成一片,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出海口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這個時候,俾斯麥已經被威廉二世踢出德國政壇,所以作爲德國海外殖民地的喀麥隆肯定會得到“大”發展。

所以恩斯特也在考慮喀麥隆殖民地未來能否納入非洲“德意志”圈的問題。

因爲恩斯特並不看好德國能守住喀麥隆,如果歐洲爆發大戰,那喀麥隆很有可能會交給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亦或者東非託管。

就算德國不放棄喀麥隆,未來大概率也會獨立,畢竟喀麥隆都快趕上現在的德國面積了。

顯然,19世紀的歐洲人是想不明白這一點的,哪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法都以爲可以在殖民地國家繼續作威作福,直到被美蘇混合雙打。

卡爾親王說道:“當然,利奧波德早就代我和威廉二世有所交流,在公用出海口問題上,威廉二世是支持我們的。”

目前錫格馬林根在德國的話事人就是卡爾親王的大兒子利奧波德王子,依舊在德國軍隊擔任要職,所以利奧波德王子也成了錫格馬林根和威廉二世直接對話的聯絡人。

“不過你們對喀麥隆不感興趣麼?”卡爾親王問道。

實際上東非西北部距離德屬喀麥隆殖民地距離也不遠,如果東非有想法完全可以直接通過德屬喀麥隆打通一條通往大西洋的通道。

當然,卡爾親王這麼問,最主要的還是希望東非能帶頭建設一條通往喀麥隆沿海的鐵路或者公路。

因爲在非洲具有大基建能力的國家,除了北非的一些國家和開普敦以外,只有東非能夠做到。

目前德屬喀麥隆殖民地和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都沒有這樣的能力,或者足夠人口來完成這種工程。

恩斯特搖搖頭道:“現在我們東非主要精力集中在南部,完全脫不開身搞其他事情,甚至我們的人口都感覺不夠用,新佔領區的面積都不小,而且在葡萄牙人和布爾人時期,幾乎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就拿布爾共和國來說,他們那裡甚至不如現在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建設的好,只有布隆方丹勉強算一座城市,金伯利實際上是英國人管理和投資建設的,其他區域和大牧場沒有任何區別。”

聽到恩斯特的煩惱,即便卡爾親王年齡大了,也有些“妒忌”,這種煩惱他也想要啊!

東非的人口他是知道的,那可是足足七千多萬(包括黑人),單就本土人口而言,東非僅在遠東帝國,沙俄和印度之後。

就這恩斯特還嫌人口少,等東非南部建設完成後,那該有多少人口,之前上億,說不定等到本世紀結束東非人口就能直接破億,卡爾親王如此想到。

當然,在恩斯特看來還是有難度,他沒有卡爾親王那樣樂觀,畢竟東非還要繼續淘汰黑人,而去掉黑人那就是近兩千萬人口,而十年時間都不夠人口迭代的,所以東非想在本世紀突破一億人口還是比較困難的。

第924章 海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91章 抵達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77章 放牧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23章 旱情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303章 撤資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449章 野心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77章 收尾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315章 交接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33章 “故”人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27章 南下第555章 羞辱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766章 集結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25章 血清第320章 雙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261章 威脅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20章第1422章 蘇聯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303章 撤資第523章 旱情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62章 後續第469章 鯨灣港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74章 波斯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75章 紹奎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6章 咖啡第300章 掠奪第850章 移民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53章 新家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9章 農忙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694章 訛詐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章 休整第936章 軍售
第924章 海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91章 抵達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77章 放牧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523章 旱情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303章 撤資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449章 野心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577章 收尾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315章 交接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33章 “故”人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27章 南下第555章 羞辱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766章 集結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25章 血清第320章 雙標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261章 威脅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220章第1422章 蘇聯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303章 撤資第523章 旱情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62章 後續第469章 鯨灣港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1374章 波斯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75章 紹奎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86章 咖啡第300章 掠奪第850章 移民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53章 新家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19章 農忙第1553章 準備後路第694章 訛詐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35章 休整第936章 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