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

北部灣領地。

原本卡塔爾和東非的北部灣(阿聯酋)領地並不接壤,但是隨着東非的“剿匪”活動,卡塔爾和阿拉伯半島的交界地帶也就落入了東非手中。

而這個地區也頗有爭議,處在東非,卡塔爾,奧斯曼帝國,漢志王國和內治王國的交匯地帶。

東非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將勢力蔓延到這裡,還要歸功於1916年爆發的阿拉伯大起義。

漢志王國是一個由哈希姆家族建立的王國,而這個家族也就是後世約旦王室所處的家族,隨着奧斯曼帝國勢力的衰退,哈希姆家族藉助阿拉伯大起義獨立。

而所謂的阿拉伯大起義其實就是阿拉伯半島上爆發的一次民族主義運動,雖然阿拉伯教國家很多,但是阿拉伯教國家或者地區的民族構成,並不等於阿拉伯人,就比如波斯,奧斯曼或者北非,中亞,南洋等地區的阿拉伯教國家。

而奧斯曼帝國也不是阿拉伯人國家,其統治階層屬於突厥人的一支,這也是阿拉伯半島爆發民族主義運動的根源所在。

而阿拉伯大起義很不幸的遇到了東非在波斯灣地區的擴張,這就讓東非在佔領北部灣領地後,得以順利撈到了不少地區。

東非的這種行徑很類似前世敘利亞政權動盪時,周邊勢力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家和勢力趁火打劫侵佔敘利亞的領土。

二者的區別,僅在於阿拉伯大起義並非東非挑撥的,而敘利亞內亂卻是由很多國家共同支持發展起來的結果。

藉助這次阿拉伯地區的混亂,卡塔爾就自然而然成爲了東非的鄰國。

卡塔爾邊境。

東非第三十四摩步旅已經集結並且封鎖了這裡,整個第三十四摩步旅,屬於半機械化步兵部隊。

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汽車,但是同時依舊存在不少騎兵部隊和配置了大量駱駝馱運物資。

在沙漠地區,尤其是沒有完善道路系統的中東,汽車並不是很好的通行工具,所以第三十四摩步旅不可能完全採用汽車作爲通行工具。

整個第三十七摩步旅總共有六千多人,這個兵力應對人口僅僅兩萬多的卡塔爾可以說手到擒來。

第三十七旅的旅長,塞夫勒爾聽着關於卡塔爾地區的詳細情報。

而做着彙報工作的正是一名桑給巴爾商人,當然,也可以稱之爲阿曼商人,這名阿曼商人名叫賽義德,常年活動在卡塔爾地區和當地部落打交道。

賽義德手裡拿着一張地圖簡易地圖,這張地圖很簡陋,沒有太多標誌性建築,只有卡塔爾粗獷的海岸輪廓。

賽義德對着圍着他的東非軍官們說道:“各位長官,卡塔爾半島上的居民集中在卡塔爾地區的東部,尤其是沿海地區,內陸幾乎沒有定居點,也不存在所謂的城市,只有大一點的村鎮,人口也就幾百到上千人規模不等。”

“而且這種村鎮也不是固定定居點,大多數以遊牧爲主,亦或者根據珍珠或者漁業資源的多寡而改變居住地,所以卡塔爾居民大多數居民,都處在無定所的狀態。”

“可能昨天他們還在一個地方居住,第二天因爲草被吃光了,就趕着牲畜到下一個地方了。”

“而依靠採珠或者捕魚爲生的卡塔爾人,相對穩定一些,但是他們的活動區域也會經常發生變動,但是週期至少能穩定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期。”

“目前,卡塔爾人唯一可以明確居住點,就是位於東海岸的薩尼家族居住地,這也是卡塔爾人日常貿易活動的中心,我們和卡塔爾人做生意,就是在薩尼家族的區域展開。”

薩尼家族實際上就是如今卡塔爾的統治家族,當然,按照卡塔爾的文明狀況,也可以稱之爲薩尼部落。

地圖上唯一清晰標註的“城市”,就是薩尼家族的駐地,當然,按照賽義德的描述,貝達肯定達不到城市標準,這裡的人口僅僅只有幾千人,大部分都是薩尼部落的人。

但這已經是卡塔爾最大的部落,上個世紀薩尼部落在沒有成爲卡塔爾實際統治者之前人口也不過兩百多人。

由此可見,卡塔爾的貧瘠,即便卡塔爾最大的部落,人口數量放在東非也就規模小一點的村鎮規模,而賽義德接下來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薩尼家族的族長,或者說酋長賈西姆,應該算是卡塔爾的統治者,但是他們部落的人口還沒有你們部隊的人數多,不要說六千多帝國大兵,貴國其實只派出幾百人,就能輕而易舉的控制整個卡塔爾地方。”

“實際上,過去巴林王室,奧斯曼帝國和英國人,都只派幾百人的兵力就能讓卡塔爾的大部分部落臣服。”

“薩尼家族之所以可以做大,實際上是利用了奧斯曼帝國和英國之間的矛盾,成爲他們的代理人,才漸漸控制了整個卡塔爾,並且擺脫了原巴林王室的控制。”

不要看巴林面積比卡塔爾小的多,但是巴林的實力比卡塔爾強大不少,這主要是巴林的綠洲比卡塔爾多。

雖然說前世21世紀,卡塔爾人口幾乎是巴林的兩倍,卡塔爾人口大約三百多萬,而巴林是一百多萬,但那是受到了石油經濟的影響,沒有石油卡塔爾可能人口都比不過巴林。

畢竟巴林的土地實在太少,即便同樣富得流油,城市建設也不可能盲目擴張,前世巴林半座島幾乎都被開發成了城市區域。

而兩國對於東非來說都是彈丸之地,但即便同爲彈丸之地,面積差距也十分懸殊,卡塔爾面積大約一萬多平方公里,而巴林面積只有區區七百多平方公里,連卡塔爾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這樣,巴林的人口也能達到卡塔爾的一半,就可以看出兩地所面臨生存環境的差異。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點則在於,前世巴林和卡塔爾大部分人口,基本上都是從南亞或者東南亞移民到兩國的,就比如卡塔爾的三百萬人口裡,兩百多萬都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移民,而真正的卡塔爾人只有幾十萬。

所以富得流油,且生育率極高的卡塔爾發展到21世紀,不算移民,人口也僅僅幾十萬,20世紀初的卡塔爾人口自然更是少的可憐。

賽義德說道:“貴軍隊,如果想要征服卡塔爾可以說手到擒來,唯一的難點就是如何找到卡塔爾的小部落,一些卡塔爾小部落,甚至人口只有十幾人,好在卡塔爾面積不大,地形也不復雜,只需要多花點時間,就可以摸清整個卡塔爾的人口情況。”

塞夫勒爾旅長聽完了卡塔爾的情報之後,有些無語的說道:“之前我已經儘可能的看低卡塔爾人的實力了,但是沒有想到還是有些高估了。”

“卡塔爾這些部落裡,恐怕也只有薩尼家族勉強能夠入眼,但是征服這個最大的部落,一個連的兵力估計就能拿下。”

“至於拿下整個卡塔爾,一個營的兵力完全綽綽有餘,但是我們現在卻爲了對付這種小不點,整個旅的兵力都出動,就顯得太小題大作了,不過既然事情都發展到這個地步了那就將這場戰爭當做一場旅行吧!”

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488章 情報戰第1220章 萊茵人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02章 契卡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293章 入關!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422章 蘇聯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68章 插曲第1303章 撤資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265章 新世界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53章 下一站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61章 檢閱第293章 入關!第464章 勸說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189章 邀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7章 觀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82章 出口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93章 入關!第464章 勸說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30章 蓄水池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08章 歷史課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94章 矛盾第809章 事後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428章 談論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53章 下一站第1024章 監視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05章 提速第1539章 中東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523章 旱情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26章 機耕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
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1429章 潛在危機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488章 情報戰第1220章 萊茵人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02章 契卡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293章 入關!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422章 蘇聯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68章 插曲第1303章 撤資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265章 新世界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53章 下一站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61章 檢閱第293章 入關!第464章 勸說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189章 邀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67章 觀察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82章 出口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517章 契卡出動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93章 入關!第464章 勸說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30章 蓄水池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108章 歷史課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594章 矛盾第809章 事後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428章 談論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53章 下一站第1024章 監視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05章 提速第1539章 中東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523章 旱情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926章 機耕路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74章 “整肅”運動第1486章 對外標準輸出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