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竊聽

伊瑪目費薩爾的三個方案都很有意義,這也徹底打開了大家的思路,同時也統一了大家的共識。

“說的好!伊瑪目費薩爾酋長,如果東非不接受我們的建議,那我們臨死也要咬上他們一口,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

“……也不是好惹的!”

易卜拉欣宮不遠的一處民房裡,哈薩地區酋長們的密謀,清晰的從耳機裡傳來,速記員溫萊磕磕跘跘的纔將這些對話記錄下來。

他放下手中的鉛筆,嘆了口氣說:“看來我們應該加緊培養各方面的語言專家,中東地區民族複雜,且語言地帶性差異也比較大,這極大影響了我們的工作。”

聽到同僚的嘆氣,小組組長馬爾斯問道:“怎麼,溫萊你阿拉伯語應該還算不錯吧!應對這種工作也有難度。”

溫萊無奈地看了馬爾斯一眼,講道:“方言你應該瞭解,我之前學習的阿拉伯語是以埃及的阿拉伯語爲藍本,而半島的阿拉伯語和埃及阿拉伯語差異有些大,可以將兩種語言視爲阿拉伯語的兩種方言。”

馬爾斯說道:“我又不瞭解這些,我還以爲所有阿拉伯教國家說的都是一種語言呢!”

“這是不可能的。”溫萊說:“畢竟你也清楚,阿拉伯教國家和勢力數量衆多,而且分佈並不集中,這就很容易導致語言形成差異。”

“所以,即便他們原本以一種語言爲基礎,後期也容易產生分化。”

“就拿阿拉伯語而言,大的分類就有馬格里布方言,流行於北非地區,比如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的黎波里等地方,埃及方言,流行於埃及和周邊區域,黎凡特方言,主要分佈在奧斯曼帝國西南部,也就是敘利亞等區域,半島方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美索不達米亞方言,在兩河流域等等。”

“除了這些大的方言板塊,還有不少更小衆的方言,而阿拉伯地區,又沒有統一的強權來完成語言的整合,這就導致阿拉伯語內部一團亂麻。”

馬爾斯插話說:“這不對啊!奧斯曼帝國應該算統一過阿拉伯地區吧!雖然現在大部分地區丟失,可這也沒過多少年。”

溫萊對馬爾斯的無知有了進一步瞭解,他冷笑道:“你知道奧斯曼帝國說什麼語言麼?他們作爲阿拉伯教國家第一強國,甚至不說阿拉伯語,而是以土耳其語爲主,而土耳其語屬於突厥語,和中亞,波斯反而更像。”

“而阿拉伯教國家第二強國,波斯也不說阿拉伯語,他們說波斯語,不管是波斯語還是土耳其語,他們和阿拉伯語的差別,就和德意志語和阿拉伯語的差別一樣,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也是比較諷刺的情況,阿拉伯教國家中第一和第二強國,都不說阿拉伯語,這也是我們東非阿拉伯語教材爲什麼會選擇埃及作爲基礎樣本的原因。”

“在真正的阿拉伯語國家中,也只有埃及的實力和影響力最強,不過埃及這個國家也很尷尬,他們完全是英國人的殖民地。”

“所以,連這個說阿拉伯語的最強阿拉伯教國家尚且如此,其他阿拉伯語國家和地區更是不堪,就比如我之前說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和黎凡特地區,他們甚至只是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區域,而埃及雖然是殖民地,但勉強也能算國家。”

聽完了溫萊的介紹,馬爾斯也大致理清楚了阿拉伯教國家和地區的複雜關係。

他撇撇嘴說:“看來這所謂的阿拉伯語現在挺沒存在感,反而是不說阿拉伯語的奧斯曼和波斯混的更好,當然,也僅僅是和阿拉伯語國家相比。”

溫萊卻反駁說:“這也未必,就比如你知道阿拉伯語,這就說明阿拉伯語還是比較成功的,只是現在阿拉伯語國家衰落了。”

“古代阿拉伯語國家還是挺強大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讓如今阿拉伯語分佈如此廣泛,就像埃及,以前埃及可是有自己的文明和語言,現在也被同化了。”

“未來只要能出現一個強盛且統一的阿拉伯語國家,或許就能夠重新完成語言上的統一,就像我們東非推廣標準德語一樣。”

馬爾斯不以爲然,他並不認爲阿拉伯語國家能夠再次統一,別的不說,就東非自身而言,肯定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他說道:“這些事和我們的工作,反正沒有太大關係,你還是把剛剛截取的情報彙報一下吧!只希望別因爲語言差異,導致誤判。”

溫萊點點頭說:“你放心,雖然因爲方言的原因,導致我無法完全精確的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但大體上的情報還是被我掌握了的。”

說罷,溫萊拿起自己的記事本,面色變得有些嚴肅起來。

“組長,這羣阿拉伯人完全沒有死心,而且他們傾向於和帝國作對到底。”

“通過他們的談話,我瞭解到如今哈立德部落酋長和其他哈薩地區的酋長,他們爲了應對我們對當地的接管,大致有三條方案。”

“首先就是將一些核心人員輸送到奧斯曼帝國,內治王國等地區,從而能更好的和我們對抗到底。”

“這樣一來,即便我們將他們徹底剿滅,他們的家族也不至於全軍覆沒,而且不出所料的話,他們也會藉此轉移自己的財富到外地。”

說實話,東非本身對於當地阿拉伯人的財富並不是太感興趣,因爲這個時代哈薩地區本身就是全世界窮的叮噹響的地方之一,當然,如果石油資源得到開採的話,情況就能顛倒過來,但是東非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其次,他們準備派人和帝國進行談判,試圖保留自己對當地統治,我想他們大概是想爭取像奧斯曼帝國時期,給予他們很大的自治權一樣。”

馬爾斯眉頭一皺:“這一條就是癡心妄想,向來帝國都是要地不留人,尤其是阿拉伯教人還有黑人。”

溫萊也認同的表示:“他們想當帝國治下的山大王,這一點帝國肯定不可能答應,當然,他們這麼做也可能是爲了拖延時間。”

“因爲他們的第三點計劃,就是爭取外部勢力的支持,尤其是內治王國和英國人的支持。”

“很顯然,他們想利用這個間隙和外部勢力勾搭上,然後和我們做殊死一搏。”

“呵呵!”馬爾斯冷笑說:“他們想的倒是挺好,可惜他們不知道我們軍情處的存在,現在既然知道了他們的大致計劃,我們不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馬爾斯和溫萊都是軍情處人員,而他們之所以能在易卜拉欣宮這個哈薩地區酋長們集會的地方安裝竊聽設備,這還要感謝奧斯曼人的小小支持。所謂的易卜拉欣宮,其實是一座阿拉伯地區一座帶有軍事屬性的堡壘,類似於霍亨索倫家族祖產霍亨索倫城堡。

而這座宮殿之前正是奧斯曼帝國在當地政府的辦公地點之一,所以在奧斯曼帝國撤走前,東非軍情處的人員,就提前安置好了竊聽設備。

在奧斯曼帝國徹底離開後,當地最強大的哈立德家族,順手接管了這座已經被東非提前佈局的宮殿,並且他們絲毫不知道東非人在宮殿裡安裝的設備。

馬爾斯對溫萊吩咐道:“你繼續監聽他們的計劃,尤其是他們可能進行的軍事部署,我們要儘可能的確保,在帝國軍隊進駐這裡之前,不會遭遇埋伏。”

“我先把情報彙報上去,相信有了提前應對,帝國駐軍也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部署。”

馬爾斯情報小組獲得的情報很快被轉交到了東非北部灣領地總督府。

此時北部灣領地還沒有正式劃爲行省,所以由東非政府派駐總督,全權管理北部灣領地的軍事和民政大權。

當然,所謂總督府治下的民衆數量少得可憐,整個北部灣領地只有少量的綠洲能夠養活一部分人口,而總督府能夠調動的軍隊,也只有當地的陸軍,海軍則不受其管轄。

之所以給予總督比較大的權力,在於海外畢竟不是東非本土,隨時有可能遇到突發情況,這種情況下,自然要給予當地行政長官一些特權。

不過,這種局面等到東非徹底穩定哈薩地區,也就是北部波斯灣沿岸後,將徹底結束,彼時,東非的北海灣省將正式取代原北部灣領地,納入帝國核心國土範圍。

北部灣領地總督府內。

“克利夫蘭將軍,你看看這份情報,這是情報部門從哈薩獲得的,關於哈薩地區部落酋長們的會議記錄。”索萊爾總督將一份電報遞交到克利夫蘭將軍的手上說。

克利夫蘭是東非在北部灣領地駐軍的最高軍事長官,理論上來說他要聽從索萊爾總督的指揮。

但實際上,北部灣領地所有陸軍具體的軍事行動,都要經過克利夫蘭將軍的同意,防止索萊爾總督瞎指揮。

當然,如果兩人的意見達成一致,那就可以在不經過帝國中央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調動北部灣領地的駐軍,並且發起軍事行動。

不過,東非政府完全不擔心北部灣領地脫離控制,且不說北部灣領地的後勤嚴重依賴帝國本土,在北部灣領地,更強大的海軍,也就是東非印度洋艦隊下轄的第三艦隊也能起到制衡效果。

克利夫蘭將軍皺着眉頭,看完了電文,他開口說:“總督閣下,看來我們進駐哈薩地區的速度要提前了,否則真讓他們和英國人取得聯繫,這有可能給我們接下來的行動造成一定的麻煩。”

“我建議,立馬將這些哈薩部落控制住,這樣他們就算想搗亂,也沒有這個機會。”

索萊爾總督揹着手說:“我也是這個想法,哈薩地區的這些部落,還是有些實力的,如果真讓他們搞到外部支持,雖然說不至於徹底阻止我們的行動,但大概率會增加我們人員的傷亡。”

哈薩綠洲本身就被低矮的山地包圍,而這也是爲什麼哈薩綠洲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爲盆底地形導致了哈薩綠洲具備良好的儲水效果,四周的地下水更容易向中間匯聚。

雖然這些山地不算高,可也讓當地地形頗爲複雜。

如果當地的阿拉伯人能夠充分藉助這種地形,就能抵消一部分東非武器上的優勢,就比如東非駐北部灣領地的軍隊的車輛和重武器。

而且當地阿拉伯部落更加熟悉地形,加上他們具備比較優異的騎術,利用好馬匹和駱駝,很容易和東非軍隊進行周旋。

與之相反,東非則必須謹慎許多,東非畢竟是外來者,對當地比較陌生,而波斯灣沿岸的沙漠,很容易讓軍隊迷失。

當初,東非佔領海盜海岸時就吸取過這個教訓,一些東非士兵因爲在沙漠裡迷路被活活渴死餓死。

畢竟,海盜海岸的面積足足有十幾萬平方公里,這導致敵人如果進入沙漠腹地,很難進行追擊。

十幾萬平方公里,這幾乎相當於遠東帝國一個省的面積,試想一下,在這麼大的面積下,想要抓捕規模在幾人到百人的游擊隊,難度可想而知。

東非也是耗費了不少時間,才徹底讓抵抗者死心,是死心而不是徹底剿滅,就很能說明問題,畢竟他們跑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東非也不可能繼續追捕。

所以克利夫蘭將軍吸取以前的經驗,決定這次主動出擊,將所有哈薩地區的阿拉伯部落控制住,然後再對他們進行處理。

“總督閣下,事不宜遲,我立刻去組織軍隊進駐哈薩地區,還請你協助好軍隊的後勤等工作。”

索萊爾總督點點頭說:“很好克利夫蘭將軍,你放心去,我會協調好後續工作。”

於是,1927年初,東非北部灣領地駐軍浩浩蕩蕩的按照地圖標註,開進哈薩等北部綠洲,也就是那些阿拉伯部落的所在地。

克利夫蘭將軍親自帶隊,進入哈薩城,將哈立德部落包圍。

而東非軍隊的突然殺到,打了這些部落和家族一個措手不及,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和英國等勢力取得聯繫,就徹底被東非堵死了外部聯繫的通道。

一些部落和東非軍隊發生了直接交火,但這無異於以卵擊石,這些阿拉伯部落雖然進入了熱武器時代,但裝備僅限於步槍,只有哈立德部落等有些規模的部落,才裝備少量的機槍和火炮。

但是,東非北部灣領地卻裝備了大量重武器,甚至是裝甲車車輛,面對東非的鐵疙瘩,阿拉伯人連破防的能力都沒有。

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44章 魯道夫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79章 黃金葉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44章 魯道夫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21章 鑄鐵廠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326章 野望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55章 到東非去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69章 鯨灣港第1011章 借錢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40章 新品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878章 無線電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8章 訂婚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63章 年底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98章 新年第8章 普奧聯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72章 停火線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54章 電報第404章 暴富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772章 心態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85章 挖坑第9章 接觸戰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166章 體驗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95章 拜訪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69章 鯨灣港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11章 集中營第57章 探險隊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49章 野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80章 緩衝區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92章 入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594章 矛盾第1041章 新農業第852章 夏威夷第1326章 野望
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844章 魯道夫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379章 黃金葉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844章 魯道夫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421章 鑄鐵廠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326章 野望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55章 到東非去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469章 鯨灣港第1011章 借錢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40章 新品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878章 無線電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8章 訂婚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63章 年底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98章 新年第8章 普奧聯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572章 停火線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54章 電報第404章 暴富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772章 心態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85章 挖坑第9章 接觸戰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166章 體驗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95章 拜訪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69章 鯨灣港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438章 會議召開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11章 集中營第57章 探險隊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449章 野心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80章 緩衝區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992章 入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594章 矛盾第1041章 新農業第852章 夏威夷第1326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