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的心怦怦直跳,她下意識地伸出手,可是她的手剛剛觸碰到信封一角,耳邊便傳來馮雅蘭的聲音。
“文蘭姑娘,你在做什麼?”
文蘭擡頭,便看到馮雅蘭正在看着她。
她翻個白眼,掩藏出那一點點不安:“你什麼意思?以爲我會偷你東西嗎?就你這破屋子,有什麼可偷的?”
文蘭煞有介事地環顧四周,一臉不屑。
“不是就好。”馮雅蘭走過來,當着文蘭的面,把那封信拿走,打開箱籠,把信放了進去。
文蘭一副受到侮辱的模樣,大聲說道:“我聽說你無依無靠,又病得快要死了,好心來看看你,你卻把我當賊一樣防着,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果然是壞了名聲的,哼,以後你請我來,我也不來!”
說完,她一甩袖子,氣哼哼地走了,從小道姑身邊經過時,沒好氣地說道:“都怪你,把我帶到這破地方來,穢氣!”
小道姑:不是你讓我帶你來的嗎?
文蘭腳下飛快,她要快點把這個消息告訴楊狀元。
想到楊狀元,文蘭心裡甜滋滋的。
楊狀元那麼好的人,卻被馮雅蘭這麼一個壞了名聲的賤人給纏上,好不容易退了親,可是馮雅蘭仗着家中的權勢,竟然還想逼迫楊狀元辭官娶她!
她好大的臉啊,楊狀元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馮家還會給馮雅蘭撐腰,她原本覺得馮雅蘭連清白都沒了,馮家肯定放棄她了,可是那封信,卻一看就是馮首輔寫給女兒的。
這個馮家也真是,馮雅蘭這樣的賤人,一根繩子勒死多好,還留着她做什麼?
楊狀元說了,只要他和馮雅蘭徹底沒有關係,就想辦法把她贖出去.
楊狀元這般雲端裡的人,能給他做姨娘,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望着文蘭遠去的背影,馮雅蘭嘴角浮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容。
她走到小道姑面前:“不好意思,連累你被她數落。”
小道姑笑嘻嘻搖頭:“沒關係啦,我還吃了她的糕點呢。”
小道姑天真無邪的笑容,讓馮雅蘭心中一暖,她說道:“我會做很多糕點,就是這裡東西不全,不過讓我想想,一定能做出幾樣來。”
小道姑驚訝地睜大眼睛;“真的嗎?你真的會做?太好了,我真有口福!”
銀鈴般的笑聲迴盪在簡陋的小屋裡,屋外溪流潺潺,樹枝隨風搖曳。
馮府的門子有些奇怪,這位楊狀元有陣子沒來了,可是最近幾日,一下衙就過來,大人不在,他也會來.
雖然楊勝秋來得很勤,但是馮恪對他的態度卻是大不如前。
自從嫡長子不幸去世,馮恪白髮人送黑髮人,馮家也比以前收斂許多,就連驚才絕豔的馮三老爺,也有許久沒有舉辦詩會畫會了。
其實對於楊勝秋,馮恪還是很看好的,否則也不會答應把女兒許配給他。
可是楊勝秋在戶部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先是太上皇法會的那件事上很不得力,裡外不討好,戶部尚書的那張臉黑了整整一個正月。
後來又出了他假裝家裡走水請假的那件事,那件事幾乎成了笑柄,迅速傳遍六部,最後連馮恪都聽說了。
不過就是請假而已,卻弄成這樣。
再有就是最近的這件事了,楊勝秋竟然弄丟了長興府的文書,長興府的劉知府得知此事後,沒理會楊勝秋,卻上了一道摺子,把戶部侍郎給參了,說他尸位素餐,德不配位,御下不嚴,竟然把地方上送來的文書給弄丟了。
事後馮恪才知道,劉知府年輕時曾經求娶過一位姑娘,人家沒有答應,可是沒過幾天,卻將女兒許配給新科狀元,那位新科狀元就是現在的戶部侍郎,劉知府一怒之下便外放了。
這道摺子被馮恪給按下了,否則可想而知,皇帝不一定會理會這兩人之間的針鋒相對,但是戶部侍郎一定恨死楊勝秋,楊勝秋以後的日子更難了。
一個人的利用價值,要麼來自他所處的位置,要麼來自他背後的力量,要麼就是他自身的能力。
前兩樣,楊勝秋都不足以被馮恪看中,那麼就只有自身能力了,馮恪給了他足夠的機會,讓他展現他的能力,可惜,馮恪失望了。
他要的是能爲他做事的人,而不是給他惹事生非的人。
因此,雖然楊勝秋三天兩頭過來,馮恪對他的態度卻是淡淡的。
幾天後,馮雅蘭從菜地回來,發現她放在門口的那張小竹凳的位置移動了兩寸。
她不動聲色,進屋打開箱籠。
箱籠裡只有兩件舊衣裳,沒有必要上鎖,所以她一向都是不鎖的,只在鎖孔裡放了一根頭髮。
現在,那根頭髮已經不見了。
那封信還在,可是卻只有信封,裡面的信箋沒有了。
馮雅蘭微笑,小時候,她很崇拜父親,悄悄臨摹父親的字,臨摹了這麼多年,她的字,已可亂真!
這些天,每次想起那個夢,她的心口都是鑽心的疼。
她相信那不是夢,那是她的前世,前世,她被郎秋白騙了一生,害了一生。
她也能感覺到有人在暗中幫她,雖然不知道那人是誰,但她很感激。
這一日,楊勝秋又又又沒能見到馮恪,他神情晦暗地走出馮府,一時竟然不知要去何處。
想了想,他去了離家不遠的書鋪。
曾經,那裡是他浮生偷得半日閒的去處,他甚至有些懷念那時的他,那時他時常出入宮中,意氣風發,雖然沒有上朝的資格,卻是百官注意的焦點。
楊勝秋有些恍惚,這也還不到一年,竟然什麼都變了。
他有多久沒進過宮了?
好像自從他去了戶部,就沒有機會進宮了,翰林院派了別人給皇帝讀書,那是與他同科的探花郎,他看過那人的文章,遠不及二甲的前幾名,能被點爲探花郎,全靠有一副好像貌。
對了,那人還有好家世,母親是房家的外甥女,而他的伯父是樹人書院的山長。
據說,探花郎原本準備在翰林院走個過場就去都察院的,可是現在有了面君的機會,家裡便改變策略,讓他暫時留在翰林院。
楊勝秋閉了閉眼睛,他現在甚至懷疑,他被調到戶部,就是爲了給這位探花郎騰地方。
他是什麼時候去的戶部?
是在馮雅蘭出事,取消婚約之後!
楊勝秋藏在袖子裡的手緊握成拳,忽然擡起,砸在書案上!
好在書鋪二樓平時也沒有什麼人,否則狀元郎怒砸書鋪的消息,明天定會傳遍京城。
這時,小墨跑上樓來:“大人大人,文蘭姑娘來家裡找您了。” 周夫人昨天離開紫竹觀回家了,在紫竹觀裡住了幾日,周夫人身心俱疲,爲了迎合老太嬪的生活習慣,不僅要吃素,還要打坐唸經,且,還要陪老太嬪一起打理花田。
周夫人很累,回到府裡就不想動了,連帶着跟着一起去紫竹觀的人也得了空閒。
文蘭有了空,立刻便出府,她先是到了戶部,可是卻沒有等到楊勝秋。
她向守門的衙役打聽楊勝秋的住處,拜上次“走水”所賜,戶部的衙役全都知道了楊勝秋家住何處。
文蘭找過去,便看到先行回來的小墨。
小墨知道這是周府的丫鬟,自是不能往家裡領,於是便把她帶到書鋪了。
“楊狀元,你讓奴家想辦法看看那封信,奴家看到了。”
文蘭一臉嬌羞,忸怩得手都沒處放了,夾着嗓子,聲音越來越小,楊勝秋甚至沒有聽清她說的最後幾個字。
那封信?
“文蘭姑娘,你拿到那封信了嗎?”楊勝秋柔聲問道。
文蘭紅着臉點點頭:“奴家,奴家拿到那封信了。”
“信呢?我是說姑娘可有把那封信帶過來?”楊勝秋難掩心中歡喜,聲音裡帶了幾分愉悅,聽在文蘭耳中,宛若閬苑仙樂。
她從懷裡掏出一隻滿池嬌的荷包,這隻荷包被她揣了一路,帶着她的溫度,染了她的體香。
她把荷包雙手捧到楊勝秋面前,卻不敢去看楊勝秋的臉,生怕看一眼,自己就會暈倒:“.就在這裡”
少女的手指雪白纖長,荷包上的鴛鴦栩栩如生,可是楊勝秋卻視若不見,他一把抓過那隻荷包,從裡面取出一個方勝。
他微微蹙眉,吃飽了撐的,折成這樣,多難拆?
不過,這也提醒了他。
他沒有急着拆開方勝,而是重又放回荷包裡。
他將荷包塞進衣袖,雙手抱拳,衝着文蘭施了一禮:“姑娘大恩,勝秋沒齒難忘,請受小生一拜。”
文蘭羞得用帕子遮住臉:“奴家哪裡當得起公子大禮,只求公子記得奴家,不要忘了奴家”
說完,轉身就跑,好像她若是不跑,楊勝秋就要非禮她一樣。
她跑出書鋪,嬌喘着停下腳步,輕撫着胸口,終於忍不住轉身回頭,見窗戶敞開着,楊勝秋背對着窗戶坐着,仍然坐在二樓窗前,落日餘暉映在他的身上,那背影好看得如同一幅畫
楊勝秋沒有回頭,當然也不會知道有人癡癡地看了很久,即使他知道,也不會轉身去看。
那封信太讓他震驚了!
雖然沒有信封,信上也沒有落款,但是楊勝秋還是一眼認出,那就是馮恪的親筆!
重要的是,信上的懷字,全都少了最上面的一筆。
這是馮恪特有的寫法,這是因爲馮恪的生父單名一個懷字,這件事知道的人並不多,畢竟,見過馮首輔手書的人只是少數,對馮首輔的字體品頭論足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馮恪家境貧寒,生父早亡,其母改嫁,將他和兄長留在族中,那時他只有三歲,馮家族老作主,由其兄承嗣,而他則被過繼給族中一位膝下無子的舉人。
那舉人家境殷實,納了三房妾室,卻依然沒能生下一男半女,無奈之下,只好接受族中安排的過繼。
而馮恪被過繼後的第二年,舉人的小妾接連有孕,爲舉人生下二子一女。
雖然有了親生骨肉,但是馮恪天資聰穎,讀書天賦遠超兩個弟弟,舉人夫婦對他甚是喜愛,寄予厚望,爲他遍尋名師,馮氏一族更是傾力培養,馮恪也爭氣,十八歲中舉,十九歲金榜題名,從此馮氏以他爲榮,加之他被過繼時年紀尚幼,一來二去,他是嗣子一事,反而無人知道了。
楊勝秋也是偶然的機會,發現馮恪對這個懷字的不同寫法,他向來心細,當然沒敢問,而是暗地打聽,終於得知馮恪的生父另有其人。
而文蘭偷出來的這封信裡的懷字,一看便是馮恪親筆。
馮恪在信裡對於馮雅蘭能不計前嫌,將玉丹真人所言及時告知家裡,他老懷深慰,不日便派人前往童州。
這封信的大半內容,都是馮恪對女兒的誇獎,而對於玉丹真人所言,卻一帶而過。
看完這封信,楊勝秋心裡癢得難受。
他知道玉丹真人,這是佳柔長公主的師傅,而玉丹真人的師傅逍遙子,則是太上皇的引路人。
當年太上皇派人專程從玉遙山請來逍遙子,以國師之禮待之,就連長壽宮的舊址,也是逍遙子的飛昇之處。
玉丹真人得到逍遙子的真傳,早年便曾成功預言地動,讓當年還是太子的靜王逃過一劫,太上皇也因此,讓幼女佳柔長公主拜她爲師。
而最近這個月,玉丹真人就在紫竹觀!
那麼問題來了,馮雅蘭究竟從玉丹真人那裡聽到了什麼?
現在看來,玉丹真人的預言並沒有上稟皇帝,這說明她本人也不能肯定。
然而,即使是她不能確定的事情,對於馮恪這樣的朝堂重臣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究竟是什麼事?
對了,馮恪說不日會派人去童州。
童州?
楊勝秋顧不上其他,他去了通政司,託了通政司的一位同科幫他查找與童州有關的存檔邸抄,最後是查一查有沒有山洪海嘯或者地動災害。
wωw●ttκǎ n●¢ ○
三日後,同科傳來消息,與童州接壤的三地在十幾年前,接連發生水患,童州雖然也受影響,但是堤壩堅實,並沒有造成重大損失。
水患?
玉丹真人預言的是童州水患?
現在看來,玉丹真人對自己的預言並不確定,因此並未上奏皇帝。
然而無論這個預言能否實現,對於馮恪都是好機會。
接下來,馮恪一定會做佈署,首先就是工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