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

“我的面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濟南,據隨我同行的**同志說,這座城市擁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實在讓我驚訝。

要是我沒有記錯,在歐洲,恐怕也就古羅馬和古雅典城邦纔會有這麼悠久的歷史,即便是法國的首都巴黎、英國的首都倫敦都沒有這座城市歷史悠久。

這個叫作濟南的城市,有着‘泉城’的美譽,中國人還有一句古詩來形容這裡,叫什麼‘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中國的古詩詞比莎士比亞的還要難理解,可能我無法把這句話給原汁原味的翻譯過來。

不過現在這座城市,卻是籠罩在戰火之中,中**隊之一的八路軍已經包圍了這座城市,超過20萬人包圍了不到其三分之一的日軍。

我不知道這場戰鬥過後,這座城市會是個什麼樣子,但我知道日本人作爲侵略者已經開始節節敗退。無論是在太平洋戰場,還是中國戰場,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的形勢也越來越明朗。”

清晨的濟南城外一個山坡上,愛潑斯坦放下手中的筆,遠遠地眺望着那若隱若現的濟南城。而在山坡下,幾條長長的隊伍正在朝着濟南城的方向而去,那是一些平民。

二十多萬軍隊需要的東西很多,糧食、彈藥光靠八路軍自己的運輸力量很難快速的運到戰場,這個時候就是這些百姓做出貢獻的時候了。

這些百姓都是來自附近,總的數量愛潑斯坦並不知道,但起碼也有十萬人,或者更多。運輸工具也都是五花八門,馬車、牛車、驢車,還有獨輪小推車、籮筐等,只要是能用來裝東西的都被利用起來。在這些運輸工具裡,裝滿了子彈、手榴彈和炮彈,估計這些百姓也都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彈藥。

八路軍這些武器都是從陝西通過鐵路以及公路,經過山西往這邊運送的。工程量很大,畢竟在山東、豫北等地的前線差不多有六七十萬軍隊,這些軍隊需要的彈藥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糧食還好說,可以能這些百姓家裡徵集、購買,但彈藥只能從後方運送過來。

僅僅在濟南附近就有一二十萬百姓組成的運輸大隊,像其他地方的,這個數字就連八路軍自己都不一定清楚。

愛潑斯坦在來山東的路上就是跟着這些運輸大隊一起來的,這些百姓吃的都是糠醃菜、粗糧,即便是很餓也都不吃車上裝着的大米、白麪。不是八路軍不允許他們吃,而是他們認爲這是給前線作戰士兵吃的,那都是用命再打小鬼子,他們吃的差點無所謂,只要能趕走日本人。這讓愛潑斯坦這個猶太人很是驚訝。

在中國,能得到普通百姓這麼大力支持的也就**了,即便是南邊的國民黨政府雖然能民族大義來要求百姓這麼幹,但很多時候百姓心裡都很糾結。國民黨的士兵也在打鬼子,但是國民黨的統治者卻不管百姓死活,苛捐雜稅越來越重,他們的日子也過的越來越苦。

愛潑斯坦在**隊伍待的越久,他對這支隊伍也就越驚訝,越看好。要是這樣一支深受百姓愛戴的隊伍都不能成爲中國的執政黨,那就沒有什麼天理可言了。

愛潑斯坦正準備收拾東西下山時,天上突然傳來陣陣的發動機聲音,他擡起頭就看見幾十架印着鐮刀斧頭和青天白日旗雙標誌的飛機朝着遠處的濟南飛去。由於看的入迷,沒注意腳下是個空的,一腳下去直接踩空了,直接摔了一個狗啃泥。

旁邊的八路軍隨同人員也沒有反應過來,只能迅速扶起對方,帶着歉意道,“愛潑斯坦先生,你沒事吧!”

愛潑斯坦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道,“沒事,謝謝!”

而這時作爲他的妻子邱茉莉卻是拍完照走了過來,看着自己丈夫一臉狼狽的樣子,笑着問道,“親愛的,你這是幹什麼了?”

愛潑斯坦笑着道,“沒什麼,不小心摔了一跤。不過這裡應該要打仗了,八路軍的飛機已經出發,接下來的戰鬥一定很精彩。對了,斯諾去哪了?這麼精彩的戰鬥,他不會要錯過吧,那可都是一手資料。”

邱茉莉笑着道,“斯諾去東邊了,他聽說東邊那個叫作粟玉的將軍幾天就把日軍一個師團給包圍,便對這個將軍很感興趣,而且他也想趁機瞭解一下**另一支部隊---新四軍。

我還聽說,他打算等山東的戰鬥結束後,去一次東北,說是想看看那邊的戰鬥怎麼回事。而且去了東北打就打算離開中國,去一次蘇聯,畢竟那邊的戰鬥現在也進行的很激烈,而且他對蘇聯也很感興趣,剛好蘇聯允許美國記者去採訪。”

“這個斯諾,真會折騰,不過也是能夠寫出《西行漫記》的人,怎麼可能侷限在一個地方。那就不管他了,我們跟上去吧,我可是對濟南這個美麗的城市很感興趣,我希望能儘快的踏入這個城市的領土。”愛潑斯坦笑着道。

兩人作爲被特批的隨行記者,只要不是涉及特別機密的事,他們都是隨軍採訪,就這一段時間,他們的那個厚厚的筆記本都快寫滿了。他兩運氣不錯,一下山就碰到一輛沒裝多少東西的軍車,搭着這個順風車就朝着濟南城而去。

而遠處的濟南城,此時已經是炮火聲震天。

。。。。。。。

進攻濟南的部隊是由晉冀魯豫軍區和山東軍區組成。山東軍區方面實際以王樹聲爲指揮員,指揮115師、獨3師、獨25師、獨26師四個師,分別從濟南城的東邊和南面發起進攻。

兩外兩個方向則是以晉冀魯豫軍區四個步兵師,外加晉綏軍區的許光達部,一共五個師。

長清縣方向,激烈的槍炮聲隱隱可聞。一支支隊伍正在朝着縣城方向趕去,隊伍行進的煙塵在天空中形成一條條黃色的綵帶。道路邊,一個個打着響板的宣傳隊員正在賣力的給士兵們鼓舞士氣,讓他們能保持高昂的鬥志。

長清縣是濟南城的南邊門戶,防守這裡的是日軍59師團以及32師團的殘部。59師團是由獨立混成第10旅團擴編而成,屬於警備性質的部隊,在警備部隊中都算是比較差的。雖然有着一萬餘人,但32師團是越打越少,之前一個一萬五千餘人的師團,現在不到2000人,還不如一個步兵聯隊。

進攻長清縣的部隊是山東軍區的王牌部隊115師,戰鬥力在山東軍區絕對是第一的。而且部隊中很多人都是老紅軍,戰鬥經驗豐富,即便是手中的武器不如日本人,但還是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打的日軍節節敗退。

日軍這兩個半殘師團堅持不到一天,長清縣城就被攻破,現在城裡的日軍都在負隅頑抗。王樹聲分出讓獨25師分出一部負責解決城裡那幾千頑抗的日軍,自己則是帶着115師主力和獨25師一部,直接朝着濟南城攻去。

現在兩個軍區在攻打濟南城,誰都想第一個打進去,拿到頭功,所以負責實際指揮的徐樹生和董振堂二人也都在暗暗較勁。

沿途八路軍遇到不少日軍潰兵,曾經耀武揚威的日軍現在只能狼狽的逃竄,也不知道這些日軍心裡是有多淒涼。

爲了阻擋,八路軍的進攻,阪西一良這個指揮官也算是絞盡腦汁,不過此時他即便是諸葛亮再世也註定難道失敗的局面。在絕對收拾面前,任何計謀都是扯淡,這說的就是現在的日軍。

115師的部隊很多人都已經連續作戰十來個小時,但此時他們仍然精神抖擻,餓了吃了一些大餅、饅頭後,立馬就恢復了元氣,端着槍不斷地往前衝。

南大槐樹莊,這裡已經算是濟南城區,不過也就是城廂地帶,離真正的濟南城還有一段距離。日軍35師團的兩個大隊和一個僞軍團暫時控制了南大槐樹莊,想依託之前構築好的防禦工事阻擋八路軍的進攻。

率先到達的115師一個團先鋒團,沒有做休息就朝着大槐樹莊的日軍發起進攻,團裡面的幾門步兵炮和迫擊炮不斷地發射着炮彈,爲進攻的士兵提供掩護。後面的部隊也相繼展開,跟着衝鋒的部隊一起前進。

進攻半小時後,先鋒團的進攻受阻,兵力和武器都不佔優勢的他們,雖然士氣高昂,但還是被日軍打退。沒有辦法的先鋒團只能暫時退出戰場讓將士們休息一下,等待後面的援兵。

一個小時後,先鋒團所隸屬的343旅其他兩個團和旅屬炮兵終於趕到,跟隨一起的到來的,還有五輛坦克,其中還有一輛是鬼子的九七式坦克,兩外四輛都是43式輕型坦克。

343旅即便是接連大戰,仍然還有7000多可戰的士兵。這7000多人很快就集結起來,再次集中一個團的兵力跟隨着坦克對南大槐樹莊的日軍發起了進攻。

冒着黑煙的坦克,徐徐地朝着眼前的大槐樹莊開去,雖然只有五輛,但卻給日軍造成了極大地恐慌。他們手上沒有反坦克武器,想要隊伍這個只能拿人命用炸藥包給炸掉。

“殺給給!”

“大日本帝國萬歲!”

“天皇萬歲!”

數十名頭上纏着白布,上身"chi luo"的日軍士兵,拿着炸藥包悍不畏死的朝着八路軍這幾輛坦克衝來。

“給我殺了他們,不能讓他們靠近坦克!”

八路軍的一個營長大聲地喊道,手裡拿着一支手槍,直接打死了幾十米外的一個衝來的鬼子。

“是!”

看着遠處那衝來的日軍,劉宇有點驚慌失措,不過當了幾年兵的他還是很快的拉動了槍栓,並扣下了扳機,打死了一個看着恨年輕的小鬼子,應該比他還小。

而此時幾米外坦克的車載機槍也開始嘶吼,一顆顆快速的飛行的子彈,直接朝着那些迎面衝來的鬼子敢死隊傾瀉而去,一點手下留情的意思都沒有。幾十名日軍敢死隊,就這麼被打死,不過也有漏網之魚。

一個剛纔受傷倒地的日軍士兵,在坦克靠近他的時候,突然一躍而起,拉響了炸藥爆炸,朝着坦克撲來。旁邊的一個八路軍士兵眼疾手快,直接衝上去把那個面目猙獰的鬼子撲倒在地,纏鬥起來。

沒一會兒炸藥包就爆炸了,顫抖的二人被炸得粉身碎骨,連在後面的劉宇也感覺爆炸的一瞬間,臉上都東西,一摸是一小塊帶血的肉。

在靠近街區後,坦克的火炮便相繼開火。炸彈把鬼子在街區的防禦陣地撕開了一道道口子,而在炮擊期間,數百八路軍士兵便從一個個缺口涌了進去。

在南大槐樹莊的中心街區,有着一套四合院,裡面有着數十名日軍,還有電臺聲音傳來。

作爲日軍35聯隊的宮崎中佐,手裡拿着一把帶血的指揮刀,而在他的旁邊,一具無頭屍體正倒在地上,從穿着看應該是一個僞軍軍官。在院子裡,十幾個僞軍士兵和七八個老人女人小孩,正顫抖的蹲在地上,而在一旁有着日軍的嚴密看管。

遠處的槍炮聲越來越密,八路軍的喊殺聲也漸漸可聞,院子裡的日軍士兵也都神色緊張,不時地看着遠處。

“中佐閣下,支那人有着幾輛戰車,我們的帝國勇士現在正節節敗退,我們要不要撤退?”

“八嘎,大日本帝國的軍隊怎麼能被愚蠢的支那人打敗!命令士兵,跟我一起進攻,把支那人趕出去!”宮崎中佐很是憤怒,但蒼白的嘴脣還是證明着他並不像說話那麼有信心。

“嗨!”旁邊的中尉回答道,看着不遠處被看押的皇協軍和支那百姓,便遲疑道,“中佐閣下,那這些人?”

宮崎中佐冷冷地看了一下那些蹲在地上手無寸鐵的皇協軍和普通百姓,厲聲道,“殺了他們,一個不留!”

“嗨!”

“爺爺,我不想死!”

“奶奶!奶奶!” ㊣:㊣\\、//㊣

“你們這些天殺的,你們會招報應的!”

“兄弟們,跟鬼子拼了,反正都是死!”

在這些手無寸鐵之人淒厲地叫喊聲中,日軍的槍聲傳來,一會兒,20來個鮮活的生命就倒在了地上,滾燙的鮮血流了一地。無論是7、80歲的老人,還是隻有幾歲的小孩,都沒能倖免。

日軍在面臨失敗的時候,更加瘋狂,也更加沒有人性。這些眼看就要得到解脫的百姓,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時候,死在了黑暗之中。

解決掉這些‘隱患’後,宮崎拿着指揮刀,帶着剩下的日軍朝着衝入街區的八路軍發起了反衝鋒。雙方一兩千人就在這街區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

但是日軍人數並不佔優,加上僞軍團長被日本人殺害,感到兔死狐悲的其他僞軍也都出工不出力,在八路軍一打來就放下武器投降。

眼看着八路軍就要拿下南大槐樹莊的時候,日軍的援軍來了,一個由在鄉軍人組成的臨時聯隊趕來增援。戰鬥瞬間變得白熱化!

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200章 東征(十)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8章 平叛(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78章 營救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3章 四一二第328章 天津(三)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26章 天津(一)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63章 西征(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61章 西征(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68章 交易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4章 升職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96章 入川(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
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6章 明貶實升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200章 東征(十)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8章 平叛(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178章 營救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43章 四一二第328章 天津(三)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26章 天津(一)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63章 西征(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61章 西征(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68章 交易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4章 升職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96章 入川(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