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

“《美聯社》報道,盟軍在非洲大敗德軍,收復大量的非洲失地。同時盟軍出動超過2000架戰機,轟炸了北非以及意大利的重要工業城市。德國在利比亞的石油設施損毀嚴重,想要恢復至少需要五個月。”

“《美聯社》報道,盟軍正在積極地調兵遣將已經在非洲集中超過20個師供60萬軍隊,將對盤踞在突尼斯、利比亞西北部、法屬阿爾及利亞東北部的德意聯軍發起最後的進攻。”

“《中央社》報道,衛立煌將軍率領的中國遠征軍率領數十萬遠征軍將士,經過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拿下了緬北重鎮密支那,爲中印公路的開闢打通了道路。

此戰,中**隊和盟友的美國部隊,配合完美,爲密支那戰役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接下來蔣委員長命令,除卻一部分遠征軍回國參加對日作戰,其他軍隊將繼續留在緬甸,配合盟軍收復緬甸。”

“《美聯社》駐莫斯科發回消息,蘇聯方面警告中國,務必讓軍隊退出外蒙,並停止迫害國際**戰役,這樣中蘇關係才能朝着友好的方向發展。”

“《中央社》報道,外蒙乃中國固有領土,豈能輕而讓之。委員長決心堅定,中**隊誓死保衛國家領土完整。”

“《美聯社》報道,盟軍在太平洋戰場進展順利。。。。。。。”

。。。。。。。

“委員長,相信這麼一來,蘇聯人肯定會惱羞成怒,到時候**他們就有得受了。”

看着《美聯社》的報道,陳誠笑着對眼前的老蔣認真地說道。

秋天已經到來有一段時間,重慶的天氣也有點轉涼,老蔣和陳誠二人穿的也都比之前的盛夏多了一件。此時的老蔣仍然穿着他那喜歡的黑色長衫,一副悠閒自得,好不自在。

老蔣翹着二郎腿,坐在沙發上,聞了一下杯中的熱茶,這是來自雲南的上等普洱,喝一口熱茶,笑着說道,“我看斯大林已經惱羞成怒了,我們就得表現出一股維護領土完整的姿態,這樣不僅能挽回不少民心,還能給**製造點麻煩,一舉兩得。

不過我擔心的是,蘇聯人雷聲大雨點小,畢竟現在他們還沒把德國人趕出國土,哪有功夫來照顧遠東這邊。”

現在**的強大越來越讓老蔣擔憂。雖然因爲八路軍和日軍的激烈作戰讓華南、華中、華東的日軍開始收縮,讓他的部隊‘收復了’不少國土,但他也知道,再放任不管,以後北方那就真的不屬於他這個委員長了。

正是因爲擔心,在緬甸那邊奪回密支那之後,不顧美國方面的反對,決定調回一半遠征軍參加國內的對日作戰,保證對八路軍的優勢。現在他在國內的美械師也訓練出不少,正需要一場戰鬥檢驗軍隊的戰鬥力,正好借一次大勝仗扭轉民衆對政府的不滿看法。

不過對於外蒙的事,他心裡也有點猶豫不決。一方面他希望外蒙能真正迴歸中國,這樣的前提就是**的軍隊能夠頂住蘇聯的武力干涉和壓力。

但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被蘇聯好好地教訓一番,這樣就能達到他虛弱**的想法。不過這樣的後果就是,外蒙可能又會被分裂出去,這讓他也有點不想看到,所以他在這件事上很糾結。

“委員長,我覺得你不用太過擔心。傅秉常那邊傳回的消息說,斯大林可能真的要打算動手,他的人看見前往東方的列車上有着大量軍隊,而且還是精銳部隊。不過部隊有多少,是什麼部隊,我們卻是不清楚。

蘇聯人那就是吃不得虧的主,之前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無非就是沒有兵力可派,他們在遠東的軍隊本就不多,還得防備日軍,就沒有付諸實際行動。不過現在蘇聯已經開始反攻,幾十上百萬軍隊拿不出來,但幾萬、十來萬還是沒問題。

我覺得我們後面直接可以坐山觀虎鬥,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很有利的。”陳誠對於揣摩老蔣的心思那就一個之準,不然也不會一步步走到現在。

想到外蒙問題他就煩心,反正蘇聯即便要來干涉也是**擋在前面,對於曾經的大哥跟小弟互毆,他就像陳誠所說,喜聞樂見。

不去想煩心事,自然只能把話題轉向自己這邊未來比較重要的兩件事,最近的一件事就是出國前往德黑蘭參加三國首腦會議,稍微靠後的一件事就是明年初準備的一次反攻。

由於北非戰事還沒徹底結束,雖然德軍已經被壓縮在一塊不大的範圍,但‘沙漠之狐’的威名還是讓盟國很是擔憂。萬一德國人得知美中英三國首腦在開羅開會,來個突襲怎麼辦?這可是目前世界上對抗德意日法西斯的四個大國中的三個國家首腦,這要是出點事,影響可是很大的。

至於未來五常之一的法國,不太好意思,自由法國在這43年就是個屁。真正的法**隊控制在維希政府的手上,那是屬於法西斯陣營,聽從希特勒的指揮與盟軍作戰。

這也是爲什麼前世二戰期間的三次重要會議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爲什麼沒有法國,就是因爲沒有收回失土的自由法國不配跟美蘇等國在一起談論戰後格局。

所以最後幾個國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在伊朗的德黑蘭召開會議,而三國會議,也變成了四國會議,因爲蘇聯的斯大林也會前來。在四國中,中國無疑是最弱的一方,即便是日薄西山的日不落帝國,也要比中國強,更別說美蘇二國。

老蔣擔心,不久之後的德黑蘭之行,能否取得預想的成果。他也擔心美蘇等國爲了一些利益,犧牲中國的主權,這樣的事情之前的一百年間發生過不少次,也難怪老蔣會有此擔心。

不過老蔣對於此次德黑蘭會議,除了給國家爭取一些利益之外,也有想跟美國達成一系列的協議。就像之前的美國對**的援助,雖然由於國民黨的一些干涉,美國人停止了部分援助,但是其他的援助還在照常進行,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運送到西北**控制的抵禦。

這些物資每到**手裡一噸,**的實力就會變得更強,所以他也打算跟美國總統羅斯福談談,比如說戰後問題。在他看來,美國人還是比較同意讓國民黨成爲中國的執政黨,這樣纔會符合美國人的利益。

“辭修,在我前往德黑蘭這十來天裡,你和敬之等人就好好的管理好日常事務,尋常小事,你們自行商量着半,大事再呈報給我。還有對武漢發起反攻的準備,你們也得抓緊,**現在都開始反攻,作爲政府的我們,一定要做出表率。”

老蔣認真地說道。

“是,委員長。我一定不辜負委員長的栽培!”陳誠認真地說道。

反攻武漢,這是最近幾個月國民黨政府做出的一個決定。鑑於現在武漢周圍的日軍逐漸收縮兵力,又有兩個師團的兵力調往華東以及華北,看着八路軍不斷收復失地而感到心癢癢的國民黨政府便做出了這個決定。

對於這次武漢反擊戰,國民黨政府也是充滿信心,計劃從各地調遣精銳部隊,包括15萬精銳的遠征軍士兵。老蔣這次打算,集中80萬軍隊對駐守武漢及其周邊不足15萬的日軍第11軍發起進攻。

爲了區別第一次失敗的武漢會戰,這次被稱爲第二次武漢會戰,計劃在年後展開,而陳誠則已經被定位武漢反擊戰的指揮官,李宗仁擔任副手。

。。。。。。

此時的老蔣因爲對即將在德黑蘭召開的會議感到擔憂和期待的時候,幾百公里外的西安,**方面也有着同樣的心理。**對於華北的局勢挺看好,但對德黑蘭會議充滿了擔憂。

“衛國,對於德黑蘭會議你怎麼看?”主席把手裡的煙放在一旁的菸灰缸裡抖了抖菸灰,面無表情道。

李衛國沉吟道,“這個會議,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好處,估計我們是被犧牲的對象。”

對於前世的開羅會議消失,而出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德黑蘭會議,李衛國也不是很驚訝。畢竟現在北非戰鬥還在繼續,盟軍不可能讓自己的國家領袖置身於危險之下,換地方是肯定的。

這其實也怪盟軍不給力,本來幾個月前北非的德意聯軍已經出現敗像,但是盟軍沒有抓住機會,不僅沒能殲滅德意聯軍的主力,還讓對方逃到了突尼斯繼續頑守。要是盟軍的指揮官和部隊給力點,或許會議也不會臨時改在德黑蘭舉行。

對於德黑蘭會議期間討論的內容,無非就是老蔣和蘇聯以及美國達成協議,削弱我黨的力量。對於這個提議,估計老蔣和蘇聯會很贊成,不過美國人卻不一定。

當然也不是美國人真的想幫助**,而是他們需要**。國民黨軍隊除了遠征軍還算說的過去,其他部隊的表現實在讓美國人不滿。而**不同,以一己之力,消滅了數十萬日軍,還牽制住了近百萬日軍,這個實力不得不讓美國人看重。

美國現在的壓力很大,歐洲、北非進展不順,太平洋的日軍也是抵抗頑強。這時有着一支能牽制住近百萬,甚至更多日軍的中**隊出現,美國人肯定會支持。支持國民黨,符合美國人的戰後利益;但眼下,適當支持**,符合美國現在的利益。

李衛國認爲現在只能寄希望於美國人不要做得太絕,這樣他們纔不會陷入四面楚歌之境。當然,要是八路軍能先蘇聯人拿下東北,甚至攻入朝鮮半島,即便是美國人徹底不支持,也沒什麼。

“我說,你們能不這麼沮喪嗎?不就是老蔣可能聯合蘇聯對我們不利嗎?有什麼大不了的,蘇聯難不成還能出動百萬大軍來攻打我們?其實我看這次什麼德黑蘭會議,主席就得被邀請去,雖然我們現在不能代表中國,但我們黨可是反法西斯的中堅力量。

這美國人也忒不厚道了,居然不邀請主席。”

看着主席和李衛國一臉凝重地商討着德黑蘭會議可能產生的後果,任畢時開玩笑道。

“弼時啊,你這話說的。老蔣那畢竟是國家領袖,出席德黑蘭會議那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這些人在老蔣眼裡,不就是亂匪嗎?”主席謙虛地說道。

一旁的李衛國從主席的謙虛之語中,還是聽出了對方對那個位置的嚮往。畢竟現在對方身爲主席,那也只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控制範圍內的主席,跟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主席還是有區別的。

“主席這話說的。”由於是開玩笑,任畢時也就放的挺開,“我覺得,拿什麼德黑蘭會議就是虛的,他們在背後如何給我使絆子,對我們能產生多大影響。反正現在我們就快拿下華北,等後面把東北那個衛國所說比較重要的工業基地拿下後,我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戰後是打是談,那都是我們說了算,老蔣有美國人支持也白搭。”

現在**的實力比前世強了很多,自然從上到下的同志都更有自信。十幾年前,他們幾個人一支槍的時候都敢跟國民黨對着幹,現在實力強大的他們自然更不怕國民黨。

這是好事,就像現在**對於蘇聯沒有那麼大的依賴性,掌握着對外主動權,這樣也不會損失太多己身利益。不像前世,因爲國家一窮二白,去蘇聯那兒求爹爹告奶奶,抗美援朝用了那麼多士兵的鮮血才換來蘇聯的援助,而且說撕毀就撕毀。

那才叫印證了一句話,“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還是靠自己最好!”

對於任畢時的恭維,主席也很受用,笑着道,“不說那些沒用的,談談正事!弼時說的對,我們現在局勢大好,美國人那邊無非就是斷了援助,不過我覺得我們對於美國人來說還有利用機會,對方也不會做的太絕。

不過這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自己本事硬纔是硬道理。告訴劉伯成、陳更那邊,山東那邊得加快速度了,時間不等人,別忘了還有一個河北等着他們呢。”

就在主席認真說話的時候,王稼祥腳步匆匆的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激動道,“主席,衛國,好消息啊!剛剛劉伯成和陳更聯合發來一封電報,濟南城被我們攻破了!” :(.*)☆\\/☆=

“濟南城破了?”

一衆人,開始愣了一會兒,然後便興奮起來。

主席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笑着道,“這算是說曹操,曹操到!是誰最先攻進城的?”

“是第七縱隊王樹聲率領的115師主力率先從南門攻破了濟南城,雖然濟南的戰鬥還在繼續,不過照現在的趨勢,徹底掌控濟南城也就是時間問題了。”王稼祥興奮地說道。

“王樹聲?”主席眯了眯眼睛,不禁點頭道,“不錯,真不錯。”

不知道主席是說王樹聲不錯,還是陳更等人指揮的不錯,旁人沒有繼續詢問。不過就在濟南城還在爆發激烈的戰鬥時,東邊的粟玉部再次傳來捷報,日軍第31師團也被其消滅了,日軍第31師團師團長佐藤幸德,率領不足4000人的日軍向包圍其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聯合部隊放下了武器。

而他本人,也稱爲有一個主動投降的日軍師團長!

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95章 東征(五)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89章 喜事降臨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83章 會師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8章 平叛(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章 安仁之戰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97章 東征(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
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95章 東征(五)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89章 喜事降臨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83章 會師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8章 平叛(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章 安仁之戰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97章 東征(七)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