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

“副總司令!”孫德清來到李衛國面前,敬了一個禮,認真地說道。身後的王維舟、燕鴻甲等人也紛紛敬禮。

“放下吧,這次你們的傷亡怎麼樣?”李衛國到沒跟這幾個屬下客套,而是問着一個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傷亡不小,不過具體的還在統計!10旅損失得大點,開戰前他的10旅有着一萬人(都在擴編),現在打下來,很多編制都被打殘了。最慘的一個營現在僅剩下一個副連長在主持大局,其他的高級指戰員都陣亡了。”

說到傷亡,孫德清的面部沒有之前那股高興的樣子的了,雖然打贏了,但他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雖然具體結果沒有出來,但是傷亡絕對破萬了。

“沒辦法,這是攻堅戰,不是我們以前打的游擊戰,傷亡大是難免的。以後像這樣的仗,還會更多,日軍佔領的城市,我們都得去奪回來,不過打完這一仗你的部隊倒是經驗挺豐富的。

不過你放心,陝西那邊兩天會運送一批新兵過來,都是訓練過一段時間的,我會優先給你的部隊補充。”

李衛國拍了拍孫德清的肩膀,淡淡地說道。

有什麼樣的能力,就給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現在八路軍比歷史上強了不止一點半點,不過整個抗戰期間都去打游擊,像類似的城市攻堅戰會越來越多,打完了山西有整個華北,打完了華北還有整個東北。

“我明白,那些陣亡的士兵我會讓人把名單統計出來的,他們不能白白死了。”孫德清認真地說道。

“對了,忘了一個事了!命人把所有日軍的頭顱給我割下來,做成京觀!”

李衛國淡淡地吩咐道,彷彿覺得這是一個小事。

“什麼?副總司令,請你三思啊!我們若是把日軍死者的頭顱割下來,肯定會引起日軍強烈反彈的,對我們沒什麼好處啊!”

“對啊,副總司令!這事曝光了會嚴重影響我們形象的,中央那邊不一定會同意的!”

聽到李衛國這個命令,旁邊的一衆指揮員趕忙全解,希望李衛國能收回這條命令。

“你們忘了南京大屠殺嗎?這日軍16師團可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之一,30多萬同胞至少有20多萬死於這支部隊,你們還給他們求情?

執行命令,一切後果有我擔着,你們怕什麼?”

說到最後,李衛國的表情十分的冷血,之前的不要俘虜就已經讓他們察覺到李衛國對於16師團30旅團的憎恨,沒想到現在還有一條這樣的命令。可見李衛國有多仇恨日軍這支部隊,那可是數千日軍,頭顱割下來,日軍方面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們都能想象。

“是!”

孫德清幾人相互看了看,咬着牙答應道。

接下來的場面就非常的血腥了,整個潞城城裡陣亡的日軍屍體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的情況,那就是埋葬的時候,都沒有頭顱。那些負責埋葬的八路軍士兵都非常的噁心,一些沒習慣戰場的士兵當場就吐了。至於那些首級,則是被做成了京觀,放在潞城城外一處地方,旁邊立着一個大大的木牌,上面寫着‘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第十六師團30旅團’

八路軍的還好點,雖然內部有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是想到南京大屠殺的慘狀,那些反對的聲音也就消失了。但那些僞軍則是被嚇慘了,以前他們見識過日軍的殘忍,沒想到八路軍也不差到哪裡去,看到那一堆日軍首級做成的京觀,那些僞軍直接嚇尿了。

李衛國肯定不會只做個京觀就完事了,後面他還通過報道,把這件事宣揚出去了!

。。。。。。

“納尼?八嘎呀路!八路軍都該死啦死啦地,居然這麼對待皇軍士兵!”

此時的日軍第十六師團師團部、第一軍軍部、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等,他們的桌上都擺了一張報紙,上面記錄着八路軍對日本軍隊乾的事情:5000多名日軍30旅團的士兵,其首級都被割下,做成了京觀。

與此同時,八路軍還說了,只要是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部隊,只要落在八路軍手上,一律割去首級,以慰南京大屠殺慘死的中國百姓。

就在這件事被傳出後沒幾天,日軍獨立第三混成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中將被刺殺,死在了他的家裡。屋內所有人員全都死去,包括其家人,而且在牆上用着鮮血寫着:南京大屠殺元兇,人人得而誅之!而且,佐佐木到一的指揮刀也不見了,

這兩件事的發生,雖然看起來沒有關聯,但是日本人還是把佐佐木到一的死歸在了八路軍的頭上,認爲這是對大日本帝國的挑釁。但是由於此時徐州戰場戰事吃緊,日軍無法出動更多的軍隊來攻打八路軍,反而得調派軍隊去支援徐州戰場以及防守各個交通要道。

不過日本人也沒有就這麼坐着,實際行動上暫時無法拿八路軍怎麼樣,但是他得在口頭上佔到便宜。就在這個事情被日軍得知的第二天,這件事在國際都傳遍了,不過中日卻是各執一詞。

不過38年的時候,美國跟日本的關係還算很不錯,美國對於日本的侵華戰爭保持‘中立’狀態,不支持,也不反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的侵華戰爭,很多東西都在美國這買,特別是石油、鋼鐵等重要的軍需物資。

此時的日本竭力拉攏美國,美國顯然也不想得罪日本這個金主。

所以李衛國這件事在國際上也是爭議挺大,但是作爲政府方面發表態度的只有蘇聯,其他國家政府根本不太關心這個事。不過蘇聯的態度肯定是支持中共,譴責日本,誰叫日本威脅了它的遠東。而且在這件事情上,國民黨政府也破天荒的站在中共這邊,認爲這是日本咎由自取,若是不停止侵略,這樣的事情就有可能再發生。

不過有個好笑地事情就是美蘇歷史上在抗戰的對日態度。差不多以41年爲界,41年以前,蘇聯指責日本侵華,美國支持日本;41年後,蘇聯不再指責日本的侵華,美國卻是開始指責、反對,最後發生戰爭。

雖然李衛國的這個做法,在國際沒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但是在國內卻是讚譽聲一片。八路軍的這個做法,讓全國百姓看到了八路軍的抗戰決心(都把鬼子人頭割了),雖然有點殘忍,但是很多百姓都能理解,認爲就應該以牙還牙。

。。。。。。

八路軍總部,不遠外界情況如何,此時的八路軍總部卻是在開戰後總結會議。

首先是徐向淺向大家介紹了這次戰鬥的收穫與損失。這次戰鬥,主要有三個戰鬥:潞城攻防戰、新店等地阻擊戰、響堂鋪伏擊戰及後續戰鬥。

潞城攻防戰,八路軍一共消滅日僞軍12000多人,其中消滅日軍6000多人,僞軍5000多人(包括俘獲的2000多人)。自身傷亡15000餘人,其中犧牲8000多人,重傷2000多人。

新店等地的阻擊戰,消滅了日僞軍約4000多人,自身傷亡6000多人。其中犧牲4000多人,重傷1000多人。

響堂鋪系列戰鬥,一共消滅了日僞軍3000餘人,自身傷亡1000餘人。

這些戰鬥,八路軍移動繳獲了包括11000支左右的步槍,並收復了涉縣、黎城、潞城、遼縣、平順、武鄉等一共10座縣城,如果加上邯鄲獨立一師的戰果,收穫更大。

當然這只是八路軍這邊的統計,川軍等國民黨軍隊的戰果並沒有計算在內。

這次持續二十多天的戰鬥,八路軍直接犧牲的人員就有一萬餘人,取得戰果大,但犧牲也大。這次鬼子損失這麼大,雖然短時間不會發起新的進攻,但是以鬼子的性格,報復是遲早要來的。

“這次戰鬥,傷亡是不小,大約有13000左右的同志犧牲,但這是打仗,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在以後的戰鬥力減少傷亡。

這次的潞城之戰,是我們抗戰以來打的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堅戰,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鑑學習的機會。以我們現在的發展速度,我們不可能老打游擊,時機合適的時候,我們會進行類似的攻堅戰,從日本人手中收復丟失的城市。

雖然這一次是四師主打的,但是我也希望其他部隊多多與四師交流相關的經驗,作爲在座的師旅一級的同志,沒事的時候也多多研究如何打這種仗,這算是你們的必修課。

。。。。。。”

在徐向淺介紹了戰鬥的具體情況,李衛國肯定也得上臺發表一下講話,然後纔是兩位師長的各自部隊的戰鬥總結。

這天,戰鬥總結會議結束後的第三天,李衛國閒得沒事,便在總部不遠處的一個池塘釣魚,這也是他愛好之一。至於周圍幾百米零零散散的分佈一些警衛員,人數不算多,主要這是八路軍總部附近,周圍的守衛的部隊多,而且非常的嚴。

三月已經是初春時節,不過因爲八路軍總部在太行山區,地勢較高,所以周圍的樹木基本沒有發芽,只有少數開始出現綠苞。不是的微風吹過,在水面上泛起一陣輕微的波浪,李衛國的魚漂也在波浪上起伏,倒是有點影響他的判斷。

周圍的警衛部隊則是一動不動地站着,時刻警戒着周圍,雖然這是腹地,但是他們的職責要求他們必須保持警醒。

此時的李衛國非常的專注,眼睛一直看着水面上的魚漂。突然,之前一直不動的魚漂有下沉的趨勢,李衛國就知道這是有魚在碰自己的魚餌,但是還沒有完全吃,所以他也不是很急,反而在跟池塘裡的小魚比耐心。

或許是池塘中的魚認爲這個魚餌沒有危險,就一口咬下去,水面的上的魚漂這時則是猛地下沉。此時的李衛國發現後,馬上就提起魚竿就往上拉,一股下墜的力正在跟李衛國的手勁相抗衡。

可是湖中的這條魚也不是什麼大魚,掙扎了一會兒便被李衛國拉了起來,一條鯽魚就出現在水面,並被李衛國拉了過來。

這是一條長約7寸的鯽魚,個頭也不小了,此時魚由於懸在空中,想掙扎卻是無法用力。

“老李,我這運氣挺好的,一來就看見你釣上來一條魚,中午這魚我是不是得見者有份。”

就在李衛國抓住這條鯽魚的時候,旁邊傳來徐向淺的聲音,原來這位參謀長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李衛國身後。

“沒問題!老徐,你這是有什麼事嗎?”

李衛國把魚放進旁邊的一個木桶裡問道。此時的水桶裡面還有着8條大小不一的魚,這條魚一放進水桶,便在水裡游來游去。

“衛立煌來了,剛剛到總部,同行的還有李家鈺等幾位國民黨將領。”徐向淺笑着說道。

“(⊙o⊙)哦,看樣子我這魚今天是保不住了。李忠叫個士兵把這魚提回去,待會吩咐廚房把這魚做了。”

聽見有貴客到,李衛國便起身在水邊洗了洗手吩咐道。

“是,首長!”

李衛國也不管後面的事,魚竿這些有人幫他收拾,他則是和徐向淺一起開始往回走。由於這裡隔着總部也就不到一公里的距離,不算遠,走個十來分鐘就到了。

“俊如兄,沒想到你會來,不然我就直接去迎接你了!我正在鎮子外的池塘裡釣魚,讓你久等了,還請不要見怪!”

李衛國人未到,聲音卻是傳到了衛立煌所在的屋內。

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4章 升職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59章 西征(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30章 天津(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68章 交易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72章 崛起(三)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12章 夜襲(二)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58章 西征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
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59章 西征(二)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4章 升職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4章 升職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59章 西征(二)第330章 天津(五)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62章 西征(五)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30章 天津(五)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68章 交易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64章 西征(七)第72章 崛起(三)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12章 夜襲(二)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58章 西征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