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

“沒問題,我也知道你們八路軍現在部隊分散的很開,只要貴軍能切斷鬼子的補給線,我這邊即便不敵,也不會讓鬼子越過黃河!”衛立煌自信的說道。

。。。。。

兩人當天在書房聊得挺多,基本都是如何協調山西的對日作戰。你說要一方指揮另一方肯定不現實,但是相互獨立配合作戰,還是沒問題的。當然聯合山西的中央軍,也僅限於衛立煌執掌時期,若是換作其他人,估計兩軍摩擦都會不斷,談什麼合作抗日。

由於人太多,中午肯定沒法在家裡做飯,都是司令部的炊事班做的,然後送過來。雖不是大餐,但也是中共招待客人一個高標準了,可見李衛國對於衛立煌的重視。

下午,李衛國便帶着衛立煌等人來到了西安城外獨立五師的營地,這也是衛立煌提出的請求,他也想看看八路軍是如何訓練的。

“靖華賢弟,那怪你們八路軍作戰勇猛,這個天都在訓練,要是這種訓練能在全國的軍隊普及,即便武器落後於日本,也何愁不能早日把鬼子趕出去!”

此時的衛立煌看着營地的操場上,那些八路軍士兵有跑步的,有在聯繫拼殺技術的,這些士兵臉上都充滿堅毅,雖然天氣寒冷,他們也沒有退縮。

“俊如兄,說是這麼說!我也不跟你拐彎抹角,就算你們中央軍也很難做到如此的訓練,即便是做到了也會因爲那些不合格的指揮官的錯誤指揮,白白浪費優秀的士兵。

貴軍的情況,不是下面的士兵不行,而是上面的軍官有問題。就拿我那些黃埔校友來說吧,當初都是懷着報國的熱情而來,但是現在有多少還能堅持本心的。

所以俊如兄想到提高貴軍的戰鬥力,不妨從軍紀方面多抓抓。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個道理俊如兄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個道理吧!

這也是爲什麼我能很痛快的跟俊如兄合作,換做其他的指揮官,我們兩軍能不打起來就不錯了!”

李衛國說到最後,衛立煌的表情也很尷尬,雖然這都是事實,但被這麼拿出來說臉上也有點掛不住。

“靖華賢弟說的沒錯,不過爲兄雖然是集團軍總司令,但是很多事情我能做的了主的,所以即便是知道這些弊端,我能做的真的不多!”

衛立煌無奈的說道,他現在來西安都是冒着極大的風險,可想他的處境也不是多好那種。

“也是!對了,接下來你們面對日軍的進攻肯定會遭遇日軍的航空部隊。現在我們雙方的距離也不是多遠,雖然我們的飛機數量不是很多,但是面對日軍的飛機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若是鬼子的空中優勢被削弱,相信貴軍的處境也會好很多!”

李衛國想到自己的航空縱隊剛剛補充了不少飛機,在後方的機場待着也不是個事,還不如去前線跟鬼子練練手去,希望對培養一些優秀的飛行員。

“真的?那就多謝靖華賢弟了!”聽見李衛國這麼仗義相助,衛立煌高興地說道。

“咦,沒想到八路軍裡面還有這種能人?”

就在李衛國和衛立煌在那談論的時候,一旁的李默庵驚訝地說道。

“李軍長,你發現什麼能人了?”聽到李默庵的話,一旁的衛立煌好奇地問道。

“總司令,你看!那邊的兩個穿着軍裝的兩個男子,不是真對戰嗎?雖然對於武術我不是太懂,但是能看出這兩人的武術格鬥能力很強,不比我們國府的那些武術教練差。

不過我們的武術教練年齡都五六十了,而這兩人明顯才30來歲的樣子。”

只見李默庵指着遠處的正在比武的兩個人說道。

那兩個人都擅長用拳,雙方你來我往的好不熱鬧,不過雖然其對戰精彩,但是除了周圍訓練的士兵,其他的士兵最多看兩眼就得去認真進行自己的訓練。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靖華賢弟,你這是去哪找的高手?”衛立煌笑着對李衛國說道。

“葉教練、劉教練,你們過來一下!”李衛國沒有回答衛立煌的話,而是把兩個人叫了過來。

而聽到李衛國的命令,對打的兩人便收下了自己的拳,相互行了一個禮便來到了李衛國的身邊。

“副主席,不知道叫我們過來有何事?”兩個年齡不一的男子來到李衛國的身邊,疑惑的問道。

“俊如兄,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年齡大點叫作葉問,是詠春拳派的傳人,師傳詠春大師樑壁。出拳以快出名,廣東佛山人,我早年在黃埔時期認識的,去年剛被我請過來當武術教練。現在他也在西安開了武術館,也在教授門徒。

這位年輕的叫劉雲樵,八極拳大師李書文的弟子,精通八極拳、螳螂拳、八卦掌,現在也是武術教練。不過由於年齡,所以暫未開館授徒。”

李衛國笑着對衛立煌介紹道,顯然對於這兩個武術教練也是很滿意的。

“兩位教練,這位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的衛立煌總司令,現正指揮部隊在山西抵抗日軍的侵略!”

“衛總司令好!”兩個教練用着習武之人的禮儀給衛立煌行了一個禮,二人都是習武之人,也是愛國之人,對於抗日的將領,他們還是挺尊敬的。

“不錯啊!詠春樑壁大師、八極拳李書文大師的大名我年輕時也是有耳聞,沒想到二位居然是這兩位大師的傳人!”衛立煌有點小驚訝的說道。

“多謝衛總司令誇讚,現在是國難當頭,由於我輩習武之人即便是武功再好也難敵一顆子彈,也是空有一腔熱血。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一些格鬥技巧教授給這些士兵,讓他們戰場多殺鬼子,也不枉費我們的一身武學。”

只見葉問不卑不亢的說道,那股宗師的意味十足!

“說的不錯!葉教練現在是儼然有了一股宗師的氣質,希望你能把你的武術多多傳授給國人,除了對抗日做出貢獻外,也得把這個文化給傳承下去!”

衛立煌點點頭說道。

“兩位教練,你們切磋可以,不過我還是那句話,切磋還是得有分寸,免得傷了和氣!”深知習武之人的爭強好勝,李衛國最後不免叮囑道。

“是!多謝副主席的關心!”

本來衛立煌等人只是好奇而已,國民黨那邊也是非常多的武術大師,所以對於這眼前的二位,也不是特別重視。

葉問這人,李衛國請他來也是名人效應,不過他也得承認對方的實戰能力還是挺強的,以前的他也跟這位對打過,結果不言而喻。鑑於葉問的能力,李衛國可是想法設法才把他騙到西安來,並支持其建立武術館,還聘請他擔任特戰隊的武術教練。

“靖華賢弟手下能人不少啊!這二人中,特別是這個葉問,已經有着一個宗師的氣質,以後必然不是普通人物啊!”衛立煌看着李衛國身後的葉問二人感嘆道。

“總司令,你恐怕還不知道吧,你眼前這位八路軍副總司令,自己也是一個高手,當年在黃埔的時候沒少跟武術教練對打,旁邊的這個陳司令也是一個高手,當初能把委員長從叛軍手裡救出來,靠的就是他的那雙神腿!”

由於李默庵黃埔時期一度加入過gcd,所以對李衛國等人當時的關係不錯,對於他們也有一定的瞭解!

“噢,沒想到靖華賢弟是真人不露相啊!”聽到李默庵的話後,衛立煌驚訝地說道。

“呵呵,也是默庵,你傢伙怎麼就把這事說出來了!以前是會點格鬥的技能,說是武術算不上,我這算是軍隊搏殺術,野路子而已!之前跟葉教練打過,都是慘敗!”李衛國笑着說道。

前世他是特種部隊出生,會的也就是部隊的那些格鬥術,全都是求一擊斃命的那種,跟正規的武術比起來還是有着很大的區別的。

“副主席謙虛了,雖然平時切磋都是點到爲止,你的格鬥能力在戰場上,我估計是難有活路。”

葉問認真的說道,他是一個直爽人,也是自傲的人,能讓他這麼評價一個人,就說明其很重視這個人。

而聽到李衛國也是一個格鬥高手,旁邊年輕氣盛的劉雲樵就有躍躍欲試地樣子,他沒見識過李衛國的出過手,即便是葉問也承認李衛國很強,但他以爲是葉問的謙虛之語。

學武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聽到有高手都想挑戰一下。當然看見衛立煌興致挺高,李衛國想到自己也好久沒動手了,所以也就有活動活動筋骨的意思。

最後李衛國便跟劉雲樵當着整個軍營士兵的面,來了一次切磋,這讓那些士兵都瘋了,居然能看見副總司令的現場比武。

過程中,劉雲樵雖然武術高超,但是畢竟不知道李衛國的套路,在李衛國凌厲、步步殺招的進攻下,沒堅持多久就低頭認輸了。雖然李衛國的武術其實並不高打,但是每一招都不忘要害,這讓劉雲樵根本來不及防守,爲了不輸的太慘,只能低頭認輸。

當然比武只是一個小插曲,雖然李衛國的實戰能力強,但他作爲統帥,不可能去親自教授這些技能。

衛立煌一行在西安一共待了兩天,這兩天裡,李衛國帶他看了軍營、西安兵工廠等地方,也談了不少相關合作的事宜。特別是轄區內的經濟往來,中條山地區有銅礦,雖然大規模開採不現實,但是小規模的生產那還是沒問題的。

除了銅,雙方也洽談了其他的合作事宜,包括軍隊轄區的劃定,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摩擦,從而影響合作抗日。

。。。。。。

在衛立煌走後,八路軍115師也借道中央軍的轄區,穿到太行山與駐守在太行山的吉鴻昌的獨立三師匯合,並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分批前往山東黃河以南部分。

同時組建八路軍山東軍區,聶榮真出任軍區司令,吉鴻昌出任副司令,115師政委唐澍出任政委。就這樣八路軍中繼山西軍區成立後,第二個軍區也開始出現,明眼人一看八路軍新的軍事格局將會出現。

隨着八路軍的、中央軍、日軍的不停調動,很多人也都覺得有種山雨欲來的樣子。

不過一件事的發生倒是沖淡了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公元1938年1月31日,中國的農曆新年到來了。雖然由於抗戰的爆發,全國陷入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但農曆新年對於整個中國百姓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是因爲戰亂,不可能像和平時期那麼隆重,但有條件的還是會貼貼紅對聯,掛掛燈籠。

一股節日的氣氛,也瞬間在大江南北出現,即便是倡導節約的西北也不例外。雖然很多娛樂活動被禁止,但是過年這天,還是有很多精彩的活動在民間組織下出現在西安城。

“衛國,新年快樂!”

這不一大早,陳更就帶着家人來到了李衛國家裡拜年,除了之外那些在西安的名流也都相繼前來拜訪,借這個機會在李衛國這裡混個臉熟。

由於是根據地規定了禁止送禮,所以這些黨內的人都沒有帶賀禮,只是人來了拜個了年就離去。至於黨外的社會人士,送的禮也都是一一退回,李衛國是目前陝西中共職務最高的,他必須得帶好頭,不能讓奢侈之風在根據地盛行,同時也命令政治保衛局的人嚴查過年違紀的幹部。

雖然政令下達了,但若是沒有嚴厲的監督,這個政令就形同虛設!

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58章 西征第31章 班底第339章 天津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2章 大婚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72章 崛起(三)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08章 諜影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
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58章 西征第31章 班底第339章 天津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97章 東征(七)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42章 大婚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72章 崛起(三)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08章 諜影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