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

“我們還是撤吧,現在打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思了,李副師長的部隊被迫撤回來後,我們整個防線都變得很被動,而且板垣師團的戰鬥力明顯比其他日軍的戰鬥力要強。

所以林師長也要儘快做決定,不然真的等日軍大舉合圍之後,我們會更被動!”

王以哲此時也比較擔心,他的部隊現在已經不到一萬五千人,再打下去他的這一萬多人估計都保不住了。也不是他畏戰,而是這些部隊都是他從東北帶過來的士兵,不能讓他們就這麼全部折損在山西,他還得帶着他們打回東北去呢。

“現在太原城外是什麼情況?”林標冷靜的問道。

“現在我們是被三面包圍的,東、北、南三面皆有日軍,只有西面還沒發現敵人。其中日軍最強的是南門方向,這裡是日軍板垣師團的主力外加日軍104旅團;其次是東面和北面的部隊。

我的建議是,若是撤退,我們可以從日軍暫時還沒有軍隊的西面突圍,這樣我們的阻力也要小點。”王維舟拿着一份資料一邊念道,一邊說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不能從西面突圍,應該從東面突圍。”李澤輝聽了王維舟的話後,搖了搖頭,站起來說道。

“噢,李副師長,你說說爲什麼要從東面突圍,那邊的日軍可不少。”林標饒有意思的看着李澤輝,沒想到對方跟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我的想法其實不難理解,我先說說爲什麼不能從西面突圍的原因。

西面雖然看着日軍沒有派兵包圍,但是圍三闕一的道理大家應該知道吧。而且就算我們從西面突圍,雖然突圍時不會出現什麼損失,但是我們大軍往西面一撤,日軍就會直接壓上來,那時候正在撤退的我們很容易出現潰敗。而且也會給河西的防務造成很大的麻煩。

而從東面突圍不同的是,東面看着日軍人挺多,只要我們突破他們的第一道防線我們就能魚入大海,直接往晉冀交界的太行山鑽,日本人想追我們也追不上,而且現在已經到冬季,過不了多久就會下雪。

而且日軍不會想到我們會從正面進攻,所以在正面的防禦也不會太強,我們成功的機會很大,說不定還能打個措手不及。”

李澤輝仔細的分析道,周圍的人則是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

“老李,你剛纔說冬天,你想過沒有。我們的部隊沒有冬天的禦寒的衣服,而且太行山的羣衆基礎也沒有,我們去得從頭開始。

若是撤到呂梁等地,還可以依靠根據地獲得有效的補給,總比去太行山那邊強吧。”王維舟還是覺得西撤好,也在不斷強調西撤的好處。

“王參謀長,其實冬天的衣服這些不用擔心太多,晉綏軍在太原留了特別多的衣服這些,也有很多的棉服,我們把其標誌給換了,過冬沒什麼大問題。

而且去了太行山我們也算不上孤軍奮戰,現在一師(師長彭雪楓)、三師(師長吉鴻昌)都在晉東南,我覺得我們還是過去還能相互抱團,抵抗日軍。

太行山這位置,我研究過,進可前往山東、河北、河南,退也可以固守山西。而且我仔細研究了一下,副總司令接下來的計劃肯定是依託太行山東進河北、山東,這也符合總部的計劃。”

林標雖然沒有明說支持李澤輝的建議,但其實也是在敘說往東突圍的好處。

“可是我們往東突圍,黃河一帶等地光憑二師、孫蔚如損失很大的38軍防守會不會有點薄弱,畢竟這裡有數百公里,他們才幾萬人防守不過來呀!”王維舟繼續分析道。

“參謀長,你是多慮了,我們八路軍若是真的靠去打陣地戰,我們這30萬人真不夠看。這兩個月那是沒辦法,你沒看見,總部已經讓彭師長挺進河北到敵後打游擊去了,我們以後的重點還是以敵後游擊戰爲主,正面對抗爲輔。”

林標對於李衛國的以後八路軍發展思路還是分析的挺到位的,也難怪李衛國會這麼重用他了,不是沒有原因的。而且林標不知道的是,接下來李衛國還會交給他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而且現在八路軍高級軍官裡面,也就他合適。

要是林標把這個新任務幹好了,說不定就能開疆擴土,這個功勞就夠他在黨內混的非常好了。當然現在李衛國還得等他把現在的困境解決了,他才能騰出手去看其他事情,臨陣換將可是大忌,而且林標也沒犯錯誤,把他調走容易引起下面的誤解。

“師長你的意思也是贊成從東面突圍?”王維舟這會要是還聽不清楚林標的言外之意,那他就別當這個參謀長了。

“沒錯,東面突圍雖然冒險,但卻有很大可行的機會。”林標淡淡地說道。

“好吧,既然師長你決定了,那就按你的辦吧!”見林標都這麼說了,王維舟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不可能一個師長和一個參謀長在軍事行動上出現很大的分歧吧,總得有一個人妥協。

“王軍長呢?你有什麼看法?”林標問向一旁沒有開口的王以哲,畢竟他的意見也很重要。

“我的67軍損失比較大,我打算把他們帶到後方趁着冬季修整幾個月,然後補充兵員,我的想法偏向於向東邊突圍。”王以哲看了看林標等人,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沒問題,我們可以分兵突圍,你的67軍從西邊突圍,撤退到呂梁等地修整。我帶着獨立四師主力王東邊突圍,然後直插太行山,這樣也能迷惑敵人,讓其不敢亂追。王軍長你覺得如何?”

林標並沒有因爲王以哲支持西撤而惱怒,這其實他之前就想到過的,所以對方這麼一說,他也不覺得驚訝。

“那我們什麼時候突圍?今天還是明天?”王以哲問道。

“現在才天剛黑,明天白天肯定是沒法突圍的,晚上的話又容易多生變故,我打算在凌晨突圍。所有部隊輕裝簡行,步槍彈藥每人保證有100發就行,其他的不必要的東西能扔就扔。”

林標這個時候便果斷的下了決定,這種情況就得果斷,不然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那城裡的那些還沒有來得及搬走的機器設備,還有那麼多火炮呢?不可能都不要了吧?”燕鴻甲心疼的問道。

“都扔,大家不要在意這些罈罈罐罐,沒了以後我們還能生產,還可以去鬼子那裡搶,現在的任務就是保證所有人能安全突圍出去。

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即使我們帶不走也不能留給小鬼子,都做成炸彈,等鬼子來的時候,給他們來一壺。當着他們的面把這些給炸了,我相信那些鬼子的表情肯定會很難看。”

林標非常的果斷,打仗就得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眼光得放遠點,這纔是戰場指揮官應具備的思維。

“好!這就去安排!”燕鴻甲咬着牙答應道。

“突圍時間定在明天凌晨四點!大家都下去準備吧,指揮部這邊必須得把這個具體的突圍方案下達到各個部隊,並制定好合適的突圍路線,保證後面的突圍成功。”

“是!”

在林標的命令一下,各個部隊便開始忙碌起來。67軍的士兵便把東邊的防務暫時交給獨立四師,他們這是在西門集合。不過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倒是比較充足,即便過程有點混亂,但是沒出什麼幺蛾子。

此時城裡,兩支部隊的士兵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城裡的百姓也不知道八路軍到底在幹什麼,不過看着日軍沒有進城,他們便放心不少了。

雖然城裡一片忙碌,但是城外的日軍卻是沒有任何察覺,城裡的陣仗雖然不小,但是在上面的協調指揮下,並沒有出現特別大得能讓城外日軍察覺到的動靜。

“團長,這些大炮,我們就不要了?扔了也太可惜了,要不我們這些人一個扛一個部件,把它們帶走吧。”

此時的獨立四師的炮團士兵正在求着他們的團長,而他們的旁邊則是放着十幾門晉造山炮,而且還都是新的,沒怎麼用過的。

“要是平時,我也想把他們留下,但是現在我們是突圍,帶上這些只會增加我們的負擔,影響整個部隊行軍速度。迫擊炮帶走就可以了,那玩意不比這個山炮差。”

看着自己的手下這個樣子,這個炮兵團長耐着性子勸道。他是炮兵團長,他也想自己的炮團的炮越多越好,但是現在情況比較特殊,只能果斷放棄。

“團長,我們保證不會影響行軍速度,你就讓我們帶上他們吧!你們說是不?”

“是,團長,我們保證不會影響的!”

一個炮兵營張說到一般問着旁邊的士兵們,想以他們來勸服自家團長。

“都幹什麼?想造反是不?二營長,讓你的人執行命令,別逼我在突圍前給你處分!”看着下面的人有點攜民意要挾的意思,炮團團長生氣地說道。

“是,團長,堅決執行命令!”

看見自家團長發飆了,二營長連忙不再說那個事了。

在炮團團長這麼一怒斥,下面的人便立馬乖乖的幹活了,那些炮兵看着那一門門將要丟棄的火炮,非常的不捨。可是上面的命令如此,他們只能含淚執行。

“營長,那裡還有幾箱炮彈放不下怎麼辦?”

在東西帶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個士兵跑到剛纔這個二營長面前請示道。

“你是沒腦子嗎?把那些炮彈加上手榴彈都給我做成炸彈,跟那些炮一起,等小鬼來了給她們送個大禮!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毀了也別給小鬼子,明白了嗎?”二營長沒好氣地說道。

“是,營長!”

說完這個士兵就與他的幾個戰友,把那些炮彈以及手榴彈,開始用引線串聯起來,然後用數根非常細的繩子,固定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相信到時候日軍看到這麼多大炮,不會注意腳下有一根細微的線,到時候,鬼子就得有得玩了。

這樣的情況在此時的太原城到處都在發生着,畢竟之前閻錫山剩下的東西太多,傅作義走的時候沒有摧毀。即便是這幾天八路軍用了不少,但還是有不少剩餘。

最明顯的就是那些晉造75mm山炮,以及大量的迫擊炮。迫擊炮還好說,一個士兵扛着就能走,而山炮即便是拆卸了也得靠馬匹搬運。可是八路軍哪有那麼多空餘的馬匹,把多餘的山坡遺棄這是必然的,畢竟突圍,東西還是能少則少。

11月16日,凌晨四點,八路軍在日軍的進攻下堅守了太原6天后,八路軍也放棄了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這種大城市。

“衝啊!”

在一聲命下後,兩支大軍數萬人分兩路開始突圍。此時太原城外到處都是槍聲,日軍各部隊的日軍也紛紛被傳來的槍炮聲驚醒。

爲了保證突圍的成功,突擊隊基本都是自動火器,在大量的輕機槍以及衝鋒槍的掃射下,東線的日軍根本措不及防,他們沒有預料到八路軍會朝他們這裡進攻。

由於日軍的大義,加上八路軍選的地方是日軍的一個結合部位置,防守也不是特別的強,八路軍的突圍也是非常的順利。

“莫西莫西,你說什麼?支那軍隊正在猛烈地進攻你部?好的,我知道了!”

“莫西莫西。。。。”

一時間負責防守結合部的日軍104旅團的指揮部炸鍋了,不斷的電話從下面的大隊或者聯隊部打來,都是請求支援的。

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14章 歸程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83章 會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84章 新年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章 安仁之戰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
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14章 歸程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83章 會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84章 新年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章 安仁之戰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