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

即便日軍開始大舉像察哈爾增兵,但是這次作戰行動並不只是侷限在察哈爾地區,而且日軍的控制的鐵路也並不是像他們想的那麼安全。

雖然日軍在正太線加大了防守力度,但是在察哈爾戰鬥打響後,這裡還是有不少橋樑被炸斷,鐵軌被掀。重點防守的地方都這樣,更別說其他地方的鐵路了,所以後面這段時間就看見前往察哈爾的路上,大量的日軍士兵都在步兵前進,而他們旁邊就是被破壞掉的鐵路。

面對察哈爾緊張地局勢,日軍華北方面司令官,更是親臨張家口指揮作戰。不過在岡村寧次剛到的當天,八路軍就給了他一個當頭棒喝。

原來在王虎屯方向,一個裝備精良的步兵團在當地百姓的帶領下,從南邊的羣山裡辛苦行進了兩天終於繞過日軍防守的谷口地帶,出現了日軍的後方。

雖然這個步兵團重武器只有迫擊炮,連92步兵炮以及山炮都沒有。不過爲了保證這次行動的成功,李振華給這個步兵團配備了大量的通用機槍以及迫擊炮。

本來王虎屯的日軍就主要集中在谷口一帶,突然一支裝備精良的八路軍出現在他們身後,很快日軍這個旅團就陷入了被前後夾擊的困境,堅持沒多久就出現潰敗。一個完整的步兵旅團加上輔助部隊約一萬餘人的日軍在付出超過8000的犧牲,最後還是交代在這了,最後大約有1000來人突圍而出,剩下的2000來人都被俘虜。

當然八路軍爲此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不算受傷,光犧牲的就有9000之多,而在最後的的夾擊戰中才死了不到1000人,其他的都是在之前的正面強攻造成的。

本來李振華就因爲突然來接任晉綏軍區的司令員而受到一些非議,但是這行戰鬥卻讓不少人都閉上了嘴。本來挺簡單的一個迂迴戰略,但是之前他們爲了省事,並沒有考慮,可謂是一個極大地打臉。

當剛下飛機的岡村寧次聽到這個消息時,直接一個踉蹌,差點就摔倒在地。這個消息可謂是影響巨大的。

只要日軍把王虎屯一帶掌握在手裡,八路軍只能想辦法從這個地方進攻,對日軍來說防守肯定要容易不少,也能減輕兵力不足的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王虎屯一丟,對於日軍來說不是個好消息,而且還伴隨着一個旅團的覆滅。

這就讓日軍需要防守的地方更多,北面的懷安,東面直接就是張家口。要是八路軍選擇繼續中間突破,朝着東面直接打過去,察哈爾的日軍就有可能被一分爲二,結局是什麼情況,不用想也知道。

“中校,他們這場戰鬥打的真激烈,你看看那到處都是的八路軍這邊屍體,從山坡下一直到接近山頂的位置都有。日軍的也不好不到哪去,陣地都堆滿了屍體,而且看這數量,就知道傷亡不少。

這簡直難以想象!”一旁的惠特爾賽中尉正在戰鬥結束後的谷口戰場上的一處山坡上。

他的身邊都是在忙碌的八路軍士兵,要麼在打掃戰場,要麼在押解日軍俘虜或者收攏雙方戰死士兵的屍體。而李衛國則是去慰問一些受傷的士兵,這個時候的人,心裡都很淳樸的,看到作爲整個軍隊總司令的李衛國都親臨戰場一線進行視察,這些士兵心裡也都很激動。

而且這次戰鬥,由於觀察組的原因,李衛國以及李振華等指揮官大多在前線戰場的附近,這也給了士兵極大地鼓舞。因爲李衛國去慰問傷員,暫時就沒空搭理包瑞德幾人,而是讓他們自己在戰後的戰場上閒逛。

惠特爾賽之所以這麼驚訝地原因,無非就是八路軍付出的傷亡。雖然不知具體數字,但看着那一張張白布所覆蓋的屍體,以及那不少被擡着的傷員,他也能猜到這次八路軍付出的上網絕對有一萬多人。

這個在美軍那裡可是難以想象的。歷史上整個二戰美軍死亡人數是29萬餘人(網絡所查,應該有偏差),這次整個二戰死亡,而不是一場戰鬥。

在中國戰場初期的幾大會戰中,哪一次中國軍隊死亡沒有十萬以上的。蘇德戰場更誇張,就像莫斯科保衛戰,兩邊的傷亡加起來也快200萬,就算是死亡人數佔三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70萬,比美軍整個二戰死亡的都多。

雖然整個二戰美國大多是靠裝備欺負人以及讓蘇聯以及其他盟國在前面扛,但打的仗也不少吧。這平均下來,一場戰鬥根本沒有死多少人,而且美軍的傷亡是在太平洋戰場讓日軍給造成的。

歷史上的硫磺島戰役,死了6000多人,美國人就受不了,所以看見八路軍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就死這麼多人,很是震驚。

“的確!這支部隊比我見過的國民黨軍隊大部分都要強,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打仗不懼傷亡。在遇到那種防守嚴密的戰鬥時,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悍不畏死的發起衝鋒,這是不是可能在合衆國軍隊身上看見的。

肯定的,要是我們也有這樣不怕死的士兵,我們的指揮官一定能帶着他們很快結束這一場戰鬥。”包瑞德也很驚訝地說道。

當這一羣觀察組成員上來時,看見那遍地的屍體,其中幾個人都因爲場面血腥,居然被刺激的當場吐了。雖然八路軍新兵也都這樣,但是在場的士兵不少都是經歷過大同保衛戰的,那個場面可比現在要血腥多了,自然也都習慣了。而看到這個老外面孔的人居然吐了,臉上也露出鄙夷的表情,讓包瑞德都有點尷尬,居然那被一個弱國的普通士兵給鄙視了。

一旁的惠特爾賽除了跟包瑞德交流一些看法,也沒忘他的工作。在那不挺地拿着相機照相,因爲他不僅是個軍人,還是個戰地記者,他需要把這些不爲人知的戰鬥場面給傳回美國。

雖然中共轄區的經濟發展較快,但是照相機也都是奢侈品,因爲中共自己並不能生產,現有的照相機都是進口。由於政策原因,中共境內的照相機大多在政府手裡,而且基本都是記者。

西安街頭雖然有照相館,但是數量並不多,私人手裡也很少畢竟轄區內的很多有錢人家產都被充公了,哪來的錢買相機這個貴重品。因爲相機普及程度不廣,所以軍隊中不少士兵對着這個一按就要閃一下,而且還要冒煙的方盒子感到茫然、甚至有點不知所措。

相片是黑白的,而中國的習俗裡,黑白都是辦喪事採用來的顏色,很不吉利,所以還有人說這個東西會吸收人的陽氣。雖然軍隊要好不少,不過還是有人在惠特爾賽給照相的時候躲躲閃閃的,有點不配合。

觀察組的成員並沒有在北方待多久,不久後他們就回國了,這些照片自然也就被帶了回去。而且惠特爾賽的這個相機是柯達公司生產的彩色相機,照出來的照片是彩色的。

一個多月後,美聯社通過關係獲得了惠特爾賽的以及整個觀察組所照的相片,並且還在報紙上刊登了相關的報道。那連續幾個月時間,美國很多報紙的頭條都是跟中國有關,一個是中國遠征軍,一個是八路軍。

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八路軍,佔據的頭條也更多,這也都因爲後面發生的一件絕對是抗戰以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件事。而幹這件事的主角,就是中共以及其領導的八路軍,因爲那一件事讓李衛國以及幾個相關策劃人以及行動指揮官名揚中外。

不過在那件事之前,美聯社有一期的頭條,確實跟現在這場戰鬥有關的。

那是一張彩色照片,旁邊配的標題是,‘雄獅正在甦醒’這麼一個引用了拿破崙言論的標題。

照片上,一個穿着灰布軍裝的八路軍士兵,手持一挺通用機槍,站在一門繳獲的日軍重炮面前。高大威武的150mm重炮炮管,直直的指向東方,比劃着一個勝利的姿勢,並對着鏡頭做了一個微笑。自信的笑容、挺拔的身軀、寒酸的穿着、不知名的武器以及那戰場的慘狀,都被濃縮在一張小小的照片上,讓美國人知道了中國還有這樣一支中國軍隊。

這個時候的美國,正是民衆彷徨的時候。因爲珍珠港損毀嚴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太平洋沒有太大的作爲,歷史上本來要爆發的中途島海戰也沒了蹤跡。

因爲缺乏前進基地,美國的航母根本不可能到西太平跟日軍展開大戰,至於中途島也遭受了日軍猛烈的進攻。雖然知道中途島的重要性,但是海軍並幫不上忙,美國方面只能望中途島上增派飛機以及海軍陸戰隊,先保證不丟失再說。

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毫無成就,在北非更是被完虐。雖然美軍沒有直接參與北非戰場,但是他們支持的英軍卻是被虐爆了,連帶美軍也受到影響,被美國民衆罵的一塌糊塗。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秘密觀察組的照片傳來,讓美國人看到了落後的中國是如何抵抗日軍侵略的,他們的自尊心都被激發出來了。美國可是第一工業強國,居然戰場表現還沒有中國一支被政府打壓的軍隊好,他們的心裡並不少受。

除了自尊心被激發,不少美國政客也提出加大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反正美國人有錢有裝備,直接武裝更多的中國軍隊跟日軍戰鬥,減輕他們的壓力,甚至還有不少人提出也給中共提供援助。

因爲這這個觀點在美國被提出並盛行的時候,中國遠征軍已經敗退印度以及中國境內,整個東南亞還在抵抗的也就中南半島上的南洋縱隊游擊隊以及婆羅洲的華人。

由於之前美國給中國援助都是通過滇緬公路進行的,但第一次緬甸作戰失敗後,滇緬公路已經被日軍佔領,對中國的援助只能通過空中剛開闢的駝峰航線。

那些左翼美國美政客,認爲反正都是通過空中援助,爲什麼不能順便給中共提供武裝。相對於中國政府軍的一些糟糕表現,中共的八路軍所展現的實力與戰力表現更好,而且還能幫美軍拖住日軍的關東軍。

當然那個時候美國都傳遍了這個事,國民黨自然也就知道了美國人秘密派人去訪問中共的事,這個是後面還鬧得挺大。而對於美國打算給中共援助,國民黨方面更是堅決不同意,認爲這是在支持國內的反政府武裝。

反正國民黨方面也不怕美國人私自給中共提供支援。

因爲中共地處西北,即便是從印度東北部到中共控制的南端隴南、廣元等適合建機場的地方直線距離都超過2000公里,已經是當時運輸機的最大航程,除了c47.

但是c47並不適合走駝峰航線,當時駝峰航線的主力飛機是c-46、c86、c109。而這些飛機的航程都不遠,c-46只有1900km,後面兩款也是2000km出頭的樣子,想要到達中共的地域就必須在昆明或者成都中轉一次,而國民黨就卡着這。

雖然還可以從蘇聯的港口運,但是當時蘇聯跟日本達成了中立協議,並不想得罪日本。而且當時中共跟蘇聯的關係也因爲幾件事的發生嚴重惡化,走蘇聯百分之兩百會被扣押。

由於當時美國跟中共的援助已經達成了一個完整的協議,美國需要中共的八路軍跟幫他拖住關東軍,只能跟國民黨方面進行談判。而中共也因爲美國提供的一些技術也做出了一些讓步,那個援助協議才最終實行。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11章 夜襲第96章 入川(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70章 崛起(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72章 崛起(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196章 東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9章 空閒之餘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94章 東征(四)
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11章 夜襲第96章 入川(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70章 崛起(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72章 崛起(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30章 奇襲太原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196章 東征(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9章 空閒之餘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9章 漢中攻略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94章 東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