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渡河之戰

“安達君,你想的太輕鬆了!現在帝國開闢了南方戰場,寺內大將率領40萬帝國精銳征戰東南亞以及西太平洋,哪有多的軍隊給我們。

即便是關東軍方面有着不少軍隊,但是大本營認爲蘇聯的威脅太大,那幾十萬精銳都得防備蘇聯人。但你也知道跟蘇聯這個所謂的中立條約,也不知道靠不靠譜,蘇聯人可最喜歡背信棄義,誰知道會不會撕毀這個中立條約。”

有末精三的搖頭道。

上次關東軍肯給一個第十師團以及一個戰車師團都是大本營直接下令纔要來的,現在隨着東南亞的節節勝利,豐富的資源讓日本國內都樂壞了。

因爲南洋有石油,荷屬東印度的巴釐巴板以及巨港都是之前英荷殼牌石油的重要石油產地,年產石油都是數百萬噸。而現在跟美國已經開戰了,若是想保證跟美國的對抗中不落下風,必須依靠東南亞的豐富資源。

誰叫日本人在中國沒發現石油呢,好不容易發現一個大型油田,嘗試了一次被打回來了。要知道玉門石油這可是一個百萬噸級的油田,既然玉門有石油,周圍的石油肯定還有大型油田,可這一切日本人只能看着。

其實日本人不知道的是現在的玉門油田發展很快,雖然八路軍的石油冶煉水平不咋地,但是八路軍的坦克以及卡車都是採用柴油,相對於汽油來講,柴油對煉油能力要求低點。現在整個玉門周圍的油田,在41年的開採量都已經達到了60萬噸,而且產量還在增加。

不過現在即便日軍知道玉門石油可以年產60萬噸,甚至百萬噸,也不會進攻了,失敗了一次,日軍可不想再失敗一次。

而且相對於玉門來說,東南亞的油田更好打,從目前看日軍進展十分順利。英美荷等國的軍隊根本擋不住日軍的進攻,所就讓日本人把重點東南亞,要知道在開戰前,東南亞的石油產量高達900萬噸,能不讓日軍鋌而走險嗎?

這也是爲什麼日本要執意打東南亞的原因之一,光石油這一項就不是蘇聯能給的。蘇聯雖然產石油,但是現在蘇聯的石油產地主要在巴庫地區,那可離日本遠的沒譜。西伯利亞地區因爲寒冷,開採的規模有待提高,大名鼎鼎的秋明石油現在都還沒有被發現。

“說的是防備蘇聯,現在蘇聯人自顧不暇,首都都差點不保,遠東的軍隊更是大部分調回了西線,需要防備什麼?我就不明白,當初帝國怎麼想的去招惹英美等國,要是聯合德國,說不定此時蘇聯已經瀕臨崩潰了,西伯利亞估計都成爲了帝國的囊中之物。”安達二十三發牢騷道。

此時的莫斯科保衛戰已經接近尾聲,雖然蘇聯最終打退了德軍的進攻,但是卻付出了兩倍於德軍的傷亡,算是慘勝,當然這個數字外界並不知道。

“安達君想多了吧,現在我們已經南下,那些沒譜的事情還是別說了!”有末精三反駁道。

“好了,你們兩個在這吵有什麼用!當務之急是如何穩定華北的局面了,大本營已經嚴重不滿了,下面的部隊損失也較大,士氣也受到影響,要是不能穩定華北的局勢,我們三人都難逃被罷免的危險。”

聽見兩個副手在這裡當着他的面就開始在爭吵,本來就感覺很煩的岡村寧次不悅地打斷道。

“嗨!”

岡村寧次突然開口,讓屋子裡瞬間有點安靜,幾人都沒說話,在那坐着。安達二十三更是點了一根菸,一邊抽一邊來思考事情。

“岡村君,現在的局勢其實已經很明顯,我們在華北沒有能力在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了。”過了一會兒,安達二十三直接把手裡的菸頭在菸灰缸裡掐滅後,淡淡地說道。

“繼續說!”岡村寧次面無表情的說道。

“經過之前的這一些列戰鬥,我們其實都看出來了現在山西的八路軍實力並不差。在武器上或許跟國民黨方面的中央軍精銳差不多,但是在戰鬥意志上,明顯八路軍更甚一籌。

在大同,我們進攻了快三個月,沒能拿下大同;在晉西南,我們的一個師團在幾天內被八路軍分割消滅。還有兩個方向都有八路軍的戰車部隊以及重炮部隊存在,加上不斷涌現的蘇聯飛機,在實力上八路軍已經在拉平我們跟它的差距。

以前的八路軍雖然裝備在中國軍隊中只能算二流,但現在八路軍裝備肯定是中國軍隊中的一流水平。之前我們或許還能一打三、一打四,甚至更多,但現在不行了。隨着八路軍中的蘇式裝備成建制的出現,說明他們的兵工廠產量已經大大超乎我們的預期。

現在山西我們只有不到20%的區域,大多是鐵路沿線的平原地帶,易攻難守,而且八路軍下一個目標也肯定是太原等山西剩下的地區。

河北是我們華北方面軍的核心,所以必須保證河北我們佔據絕對優勢,但前提是在山西拖住大量的八路軍部隊,這樣八路軍就不能威脅津浦線以及平漢線。

所以我建議,讓35、36、41三個師團,加上第一、二、三、四,四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皇協軍,堅守太原、北同蒲線、正太線等僅剩的地方。

而且我們從現在開始就得徵召境內的支那百姓在這些地方修建防禦工事,特別是太原以及正太線的防禦工事。

我們在這裡保證十多萬左右的軍隊(加上僞軍),憑藉那些防禦工事,就算八路軍來攻打,也不會那麼容易。這樣我們也能至少牽制住二十萬以上的八路軍部隊,其他地方的也就會輕鬆不少。

其他方面,我們首先得加強察哈爾的防禦,那裡是北平的屏障;其次繼續加大對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展開高壓掃蕩,非常時候行非常之事,這個時候必須保證我們腹地的絕對安全。”安達二十三在思考之後,緩緩說道。

“就按你的這個方法辦吧。有末君,你和安達君這兩天辛苦一下,做一個完整的計劃出來,我好上交給派遣軍司令部以及大本營,想要保住華北還得需要大本營的支援。

現在有些晚了,我需要休息了!”岡村寧次疲倦的說了幾句就離開了這個房間,走的時候臉上都是帶着落寞的神色。

本來岡村寧次受命於危難之際,也是想幹一番大事的。可惜時不待人,他的很多想法都被現實所毀掉,好不容易制定了一次大計劃,卻還是遭遇了失敗,雄心壯志的他能不失落嗎?

在岡村寧次同意了這個計劃後,也就意味着華北日軍開始轉入守勢,放棄了主動進攻,而晉西南之戰跟大同保衛戰也就成華北雙方態勢的轉折點。

日本大本營方面也知道華北的重要性,雖然沒有給華北方面軍從關東軍調入軍隊,但是卻給華北部隊補充了不少新兵。除此之外,日軍步兵第十、第十六獨立混成旅團分別擴編爲第59師團、第69師團,繼續待在華北地區。

其間,爲了守住山西僅剩的部隊,岡村寧次把69師團調進了山西,並換出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放在河北地區。

59以及69兩個師團,並不屬於日軍前期甲乙丙丁四類師團之列,而叫作兩旅團制師團。跟現在的甲種以及乙種師團的兩個旅團不一樣,兩旅團制師團的旅團,下轄的是步兵大隊,不是步兵聯隊,而且這種師團里根本沒有聯隊則以建制的說法。

這種師團一個師團下轄兩個旅團,一個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沒有炮兵聯隊以及騎兵聯隊,輔助部隊只有工兵、輜重和通訊三隊,人數在11000左右。這種師團其實就是獨立旅團的強化,相比之下多了三個步兵大隊,戰鬥力跟三單位師團相比差了不少。

日軍的轉變攻守態勢,對於八路軍以及日本佔領區內的百姓來說可不算什麼好事。

首先日軍在這個計劃開始實施後,就大量在把佔領區內支持八路軍的那些村莊百姓統統抓了起來,並跟八路軍俘虜一起在山西等地的大量修建防禦工事。

除此之外,八路軍的冀中、冀察熱兩個軍區的苦日子也來了,日軍雖然在山西停止了進攻,但是在河北地區卻是保持着高強度的掃蕩行動。這就造成整個華北大掃蕩一直持續了很久,而且後期主要在冀中以及冀察熱地區。

。。。。。。

在中國戰場日軍高興,中國軍隊就難過;日軍難過,中國軍隊就高興,華北自然也如此。相比於日軍的丟城失地,八路軍可就高興了,收復地區的百姓也就更高興。

“王軍長,好久不見啊!你這仗打的可是讓孫某人羨慕不已啊,進攻如此順利,哪像我這,不盡人意。”孫蔚如對着眼前的王以哲笑着說道。

臨汾城,今天迎來了一個比較熱鬧的日子,八路軍38軍以及67軍在這裡會師了。而且今天城裡還要舉行慶祝臨汾光復的晚會,將由38軍文工人員負責表演,還有一些臨汾本地人也參與其中。

“老孫,我們纔多久沒見,戰前不是還見過嗎?我看你是羨慕我這邊進攻順利吧,這可不全是我67軍的功勞,要不是吳師長的裝甲師,我的部隊可沒這麼快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攻下那麼多城池。”王以哲笑着說道。

他說的話挺有藝術的,除了表現謙虛點,也不忘給孫蔚如以及吳光浩的面子。前者是跟他同一級別的軍長,後者則是李衛國這位總司令的愛將,他肯定不會得罪二人。

“王軍長過謙了,光靠我裝甲師那點人想要拿下這麼多城池,肯定辦不到。我跟王軍長的部隊算是協同作戰,所以才能取得如此戰績。

而且我們這邊只是對付日軍一個師團,孫軍長卻是要應付兩個師團,所以孫軍長也不要過謙了。”吳光浩笑着說道。

“得,你們又把話送回來了,別在這城外說了,我們先進城,今晚上有個慶祝晚會,雖然準備不充分,但也是一個放鬆的機會。

咱們的部隊打了一場勝仗,也該讓他們樂呵樂呵,也加深咱們與當地百姓的關係。”孫蔚如的笑着說道。

說着衆人就進了城。此時的臨汾城可謂喜慶的氣氛堪比過年,街上到處都是大紅燈籠,以一些大紅紙的標語。這些都是城裡人慶祝日軍被趕走、被奴役日子的結束,而自發弄得。

當天晚上在城外一處比較大的空地,一個露天晚會隆重的舉行了。期間有晉西南本地流行的民間藝術上臺表演,有臨汾地區的威風鑼鼓,晉南地區的花鼓,還有皮影戲,這些都是山西本地的民間藝術。

八路軍中有些本地人看見這熟悉的節目,一個個都熱淚盈眶,大聲鼓掌叫好;至於八路軍中其他地區的將士則是在津津有味的觀看這些節目。

這些民間藝術都是臨汾本地人自己搞的,八路軍方面則是表演了一些抗日話劇、歌曲演奏以及一些舞蹈,甚至還有士兵上場表演拼刺刀以及格鬥這些訓練科目。

當天晚上的氣溫都在零度以下,可是來看這個晚會的人確實很多,除了八路軍,周圍的百姓也來了不少。由於節目的精彩,百姓們又穿得厚,還有八路軍也在場地附近點了不少篝火,讓現場的人絲毫不覺得寒冷。

即便隔得老遠,都能看見那一團團讓人覺得溫暖的火光,以及聽見那不斷鼓掌較好的聲音。

第235章 天津(十)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71章 崛起(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64章 西征(七)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48章 後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299章 援助(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367章 調動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74章 崛起(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新四軍首戰一更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32章 天津(七)第71章 崛起(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84章 新年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11章 夜襲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81章 長征(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67章 調動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9章 平叛第163章 西征(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
第235章 天津(十)第99章 漢中攻略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71章 崛起(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164章 西征(七)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448章 後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299章 援助(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367章 調動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74章 崛起(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新四軍首戰一更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32章 天津(七)第71章 崛起(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84章 新年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11章 夜襲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181章 長征(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67章 調動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49章 平叛第163章 西征(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