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西征

顧祝同一到西安就面見了楊虎城,並宣佈新的任命。

其中,楊虎城的部隊爲剿匪第一縱隊,由孫蔚如指揮起第38軍麾下三個師共四萬人,由陝西出發;

胡宗南的第一師,爲剿匪第二縱隊,指揮起下面的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團近四萬人,從洛陽出發,經潼關過西安進入甘肅;

青海馬步芳的新編第二軍(時間在這給提前了)爲第三縱隊,指揮麾下的第100師,騎兵第一師(三個騎兵旅),近三萬人從青海出發,進入甘肅;

甘肅馬鴻賓的部隊爲第四路縱隊,指揮其麾下的步兵第三十五師、甘肅警備師、騎兵第一旅、騎兵第二旅共三萬五千人,從蘭州以及威武出發,兵分兩路一路堵截北上紅軍,一路圍剿陝甘寧交界的紅軍;

寧夏馬鴻逵的部隊爲第五路縱隊,指揮其麾下步兵第七師、兩個騎兵旅約兩萬五千人。

五路大軍再加上各地的地方武裝一共21萬人,一同會剿西北紅軍,即便不算並不真心圍剿的孫蔚如部隊,也得有17萬軍隊,而且其中還有六萬騎兵。

接到這個消息的李衛國,看了一下,便大呼一口氣!

“我們這次還真把老蔣逼急了,六萬騎兵?想想都害怕,命令下面的部隊,都給我注意敵人的騎兵。雖然現代戰爭,騎兵已經落伍了,但在我們國內,騎兵也是一大利器。

我們都是步兵,全軍也就教導師以及一師纔有兩個騎兵團剛剛6000人,面對機動性特別強的騎兵我們會很被動,我們這次若想獲得勝利,必須搞掉這些騎兵,不然就憑這些騎兵都能把我們折騰死。”

李衛國一臉凝重的對着一旁的陳更說道。

“老李你看這樣行,我們把七個師長都叫過來開一個會吧,着重給他們說明一下如何對付騎兵,這樣我們在接下來的戰鬥纔不會造成過多損失。”

看到李衛國這麼凝重的表情,陳更便建議道。

“也行,把他們叫過來吧!”

。。。。。

一個小時後,隴南城西路軍臨時指揮部,西路軍第一批七個步兵師的師長都來到了這裡。

“這次叫你們過來,是爲了給你們普及一下如何在廣闊的荒漠地帶與敵人步兵、騎兵作戰,接下來我們讓第十七軍吉鴻昌軍長爲大家講解一下!”論在西北作戰,西路軍就吉鴻昌最有發言權,他是從西北軍出來的,在西北的作戰經驗豐富。

“總司令這麼相信我,我就給大家講講西北的一些情況,特別是甘肅的。西北不比我們川陝鄂根據地,在這裡大多是荒漠、戈壁,氣候乾燥,而且晝夜溫差大。

而我們這次進攻目標包括三馬以及胡宗南的第一師,在西北這個環境我們不必太過注重第一師的部隊,他們都是南方人,不適應西北的氣候,也缺乏騎兵,當然這些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甘青寧三省,就以三馬爲主,分別是甘肅馬鴻賓、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三人都是回民,而且部下也大多是回民,這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他們對漢人並不是很友善。

雖然三人麾下有不少士兵,但是他們的步兵我們隨便一個師遇到都不用畏懼,他們的裝備並不好,我們需要注意他們的騎兵。三人各自麾下都有一萬多到兩萬的騎兵,都是標準的戰馬,騎兵衝擊力強、速度快、非常靈活。

基於這個特點,所以我們遇到騎兵就是別撤退,因爲你跑不掉!在遇到騎兵之後,我們的部隊應該立即構建方向,以重機槍和輕機槍爲主,構建密集的封鎖線,再輔以步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被騎兵衝散我們隊伍。還有一點謹記,不能讓騎兵靠近我們陣地200米以內,高速衝擊的騎兵可以再很短的時間就衝到陣地面前。

。。。。。。。”

吉鴻昌不愧爲戰場竟然豐富的將領,把在西北作戰需要注意的事項都給說了出來,而且吉鴻昌在西北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這爲紅軍征討西北有很大的幫助。

“吉軍長講的東西都很有用,我希望你們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都嚴格要求自己和下面的廣大指戰員。”爲了能讓下面的人都能記住並認真執行這些注意事項,李衛國接着便強調道,語氣也很嚴肅。

“是!”

。。。。。。

陝甘寧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在西北的唯一根據地,坐擁三省交界十餘縣,人口近百萬,以及紅八軍這一支主力紅軍。

此時的紅八軍相比剛開始成立時才上千人好了不少,全軍兩個師擁有一萬多軍隊。雖然相對於紅四軍、紅七軍等同一時期的城裡的軍級部隊相比人要少點,但是這一萬多人卻是在西北這個地方打敗了敵人數次圍剿存活下來的精英士兵。

“老李、老粟,總司令的電報你們也看了,有什麼打算?”吳起縣,一個普通的窯洞裡,時任紅八軍軍長的劉志單正問着紅八軍另外兩個領導人紅八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粟玉、紅八軍政委兼第二師師長李澤輝。

“我們現在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主動向總司令率領的西路軍靠攏,要麼牽制住寧夏馬鴻逵的第五縱隊的部隊。”粟玉指着地圖淡淡的說道。

“可是以我們的現在情況,缺乏重武器,如何跟主動馬鴻逵作戰,他有着兩個騎兵旅,我們缺乏足夠的重機槍來壓制他們。”李澤輝擔憂的說道,他們部隊離着川陝鄂根據地有幾百公里,就算主力部隊給他們不時地補給武器,但也不夠損耗的,而且損耗之後還沒法維修。

“可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若我們主動去靠攏西征軍,那樣我們就得放棄現有的根據地,而且敵人就會一窩蜂把我們壓縮在一小塊地方,缺乏足夠的戰略空間,我覺得不可取。”劉志單指了指地圖神情凝重的說道。

“老劉的說的沒錯,我們還是得留在這裡,至於進攻目標就是寧夏馬鴻逵,我相信你們一定對銀川感興趣吧,有沒有想法一舉拿下銀川?”粟玉微笑地說道,不像二人那麼愁眉苦臉。

“噢,難道老粟你有什麼好計劃?”聽到粟玉這麼說,另外二人好奇的問道。

“好計劃算不上,不過我還真有一個計劃,不過就是危險係數比較大,但若是成功,我們直接可以兵臨銀川城下。”粟玉用着很有深意的笑容看着另外二人。

“我說老粟,你怎麼總喜歡吊我們胃口,一次性說完行不!”看着粟玉說一半不說,李澤輝急了。

“好好好,我說完!我的想法是我們派出一股軍隊去吸引馬鴻逵的的主意,甚至鬧上一個天翻地覆。然後我們再派一支部隊,從靖邊縣進入毛烏素沙地,並穿過毛烏素沙地,就只能直接到黃河邊上,那個時候我們的部隊渡過黃河就能兵臨銀川城下。”粟玉這才慢慢道來。

“老粟,你瘋啦?毛烏素沙地就跟沙漠一樣,缺乏雨水,氣候更爲乾燥,在裡面很容易迷路的!我們犯不着去那吧?”聽到粟玉這個建議,李澤輝非常吃驚。雖然成功之後效果很明顯,但是中途非常的危險。

“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我願意帶着我的一師去完成這個任務,只要成功,我們就可以解決五路大軍中的一路,到時候馬鴻逵就是喪家之犬,不足爲懼。”粟玉現在需要一場大的勝利來證明自己,冒點險也無所謂。

“我想想,這個事有點大,我們還是徵詢一下總司令的意見吧!”劉志單也被粟玉這個大膽的想法給嚇着了,便謹慎的說道。

。。。。。。

“總司令,剛剛第八軍發來電報,說是第八軍副軍長粟玉打算奇襲銀川,就是有點冒險,軍長劉志單同志拿不準是否批准!”只見李振華拿着一封電報來到李衛國面前,低聲的說道。

“噢,我看看是什麼計劃。”李衛國聽說粟玉有一個很大膽的奇襲計劃,很是好奇,便接過來看了一下,“是有點大膽,不過我覺得可以執行,不過讓他們提前做好充足準備,我等着他的好消息。”

“總司令,你真打算讓他去執行這個計劃,是不是有點冒險?”李振華試探的問道。

“毛烏素沙地不是沙漠,雖然也比較兇險,但也不是兇險道人不能過的地步,我倒是挺看好粟玉提的這個計劃。”李衛國淡淡的說道,沒想到這個共和國的帥才現在就開始展露猙獰頭角了,他不介意給其一個機會。

“我明白了,我這就去他們回電報!”李振華恭敬地說道。

。。。。。。

第二天,西路軍七個師除了留下了曾中生的紅十八軍第二師在隴南防守,其他的六個師分爲左中右三路大軍。

左路軍以曠繼勳爲總指揮,率領徐樹生的十八軍第一師、孫德清(黃埔一期)的第十七軍第十一師,沿着舟曲、岷縣拿下甘南、臨夏等地。

中路軍爲第四軍教導師、第一師,沿着禮縣、漳縣、隴西縣直奔定西,由李衛國親自率領。

右路軍以吉鴻昌的第十七軍剩下兩個師組成,直奔天水,阻擋胡宗南的中央軍第一師、孫蔚如的38軍。

陳賡坐鎮隴南,率領曾中生的第十八軍第二師留守隴南,保證這個後勤供應基地的安全。

命令一下,三路大軍都開始沿着指定的路線前進,西征正式開始。

。。。。。。

“主席,剛剛得到的消息,李衛國已經率領軍隊西征了!”在李衛國帶領部隊出發後,安康的李忑得到消息立馬就向張國套匯報。

“是嗎?你們最近調查整個川陝鄂根據地的情況,還有李衛國等川陝鄂根據地領導人的罪證現在都有什麼收穫了。”張國套關心的問道。

“主席,我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川陝鄂根據地有着一大筆鉅額財產不知從而何而來,而且根據地的財政狀況也非常良好,十分的富裕。除此之外根據地有很多國營工廠,最大的就是紫陽縣的兵工廠(之前在竹山縣,但自從李衛國佔領了安康之後就開始搬遷出來,畢竟竹山縣雖然隱蔽,但是交通對於重心轉向川陝的李衛國部隊不是很方便。),我去看過,佔地非常的大,工人數量有8000人,據說這段時間一直在加班加點生產武器。

至於李衛國等人的劣跡,我查到一些。有李衛國私自把武器賣給楊虎城以及滇系等軍閥,其心可誅;還有,李衛國等人並沒有執行中央的很多命令,而且生活奢侈,嚴重違背了我黨的主張;最後就是,整個紅四軍團存在大量的地主階級出來的幹部,包括吉鴻昌等衆多降將,他們將是我黨的巨大隱患,應該趁早清除。”

李忑直接把鄂豫皖的那一套搬了出來,沒罪也給你安罪名。

“現在安康周圍的軍隊情況如何?”張國套想要乾點壞事肯定得把李衛國的嫡系部隊解決。

“安康有着紅四軍團的警衛師一個旅駐紮,剩下的部隊基本都在漢中、四川以及湖北境內,而我們現在手上還有一萬軍隊。”李忑仔細的說道。

“主席,李忑同志說的雖然沒錯,但是我們的部隊缺乏武器,除非我們能從兵工廠以及安康的軍火庫獲得大量武器,不然我們沒有優勢。”陳唱浩擔憂的說道,他也想跟着張國套獲取更大的權力,所以在一起跟着出謀劃策。

“武器好辦,現在李衛國已經走了,根據地就我這個蘇維埃副主席兼西南局書記最大,我不信兵工廠的人敢不給武器。你們這幾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去拜訪紅七軍、紅九軍的將領,爭取多拉點人過來,這樣即使發生衝突我們也有更大的勝算。”

張國套陰險的說道,李衛國來釜底抽薪,他就不會嗎?

“是!我們這就去辦!”

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97章 入川(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43章 四一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69章 家的感覺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61章 西征(四)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60章 西征(三)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49章 平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58章 西征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94章 東征(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
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97章 入川(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43章 四一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69章 家的感覺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61章 西征(四)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60章 西征(三)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49章 平叛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35章 天津(十)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58章 西征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94章 東征(四)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