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

就在許世友那邊包圍孫楚部的時候,晉西南的這邊也在進行着這樣的戰鬥。

山西隰縣,這裡是犧盟會的後方醫院所在地,不過在決死二縱隊遭遇晉綏軍大軍進攻後,不敵便展開突圍,這裡也就被晉綏軍佔領。由於一些幹部的思維僵化,認爲閻錫山不會把他們怎麼樣,撤退不積極,結果附近幾個縣的民族政權都被閻錫山破壞。

更爲可氣的是,閻錫山部隊把這裡的犧盟會幹部、八路軍幹部以及決死縱隊的傷員,全部慘遭屠殺,1000來人只逃出了不到400人,剩下的都犧牲了。

李衛國聽到這個消息,直接當場震怒,讓下面的人嚴究責任人。之前都計劃好了,在閻錫山進攻的時候就抓緊撤離,結果當耳邊風,現在可好,那麼多優秀的同志慘遭殺害,你能讓李衛國不生氣。除了追究責任人,李衛國還讓38軍的部隊把兇手給抓到,一律處決,給犧牲的同志報仇。

李衛國還是小瞧了閻錫山的狠辣,他只是驅逐晉綏軍人員,閻錫山更絕,直接給你殺了,活口都不留,不愧是軍閥出身,作風果然不同於常人。

李衛國在那生氣,閻錫山卻很高興,這就意味着,他的計劃正在邁向成功,只要消滅了決死第二縱隊的殘兵以及決死四縱隊的部隊,晉西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他顯然高興過頭了,不一會兒他就接到一個壞消息,直接讓他當場暈倒,這把周圍的人嚇壞了。

“星如,百川到底怎麼回事?怎麼突然暈倒?”

因爲怕影響閻錫山的休息,趙戴文就把楊愛源叫到了屋外,認真地問道,閻錫山暈倒肯定有原因。

而此時的閻錫山正在牀上躺着,醫生剛給開了藥,正在休息中,不過狀態卻是很差。

“哎!我也沒想到百川的反應這麼大,這是他暈倒前看的電報,你看看吧!”楊愛源無奈地說道。

“什麼電報?我看看!”說着趙戴文就接過了那封電報,便認真看了起來,不過越看下去,趙戴文的臉色也不好看,便連忙追問道,“這是真的假的?”

“真的,這件事現在估計衛立煌,或者重慶方面都知道了!”楊愛源嘆了嘆氣說道。

“當初就該勸百川別動手,這些可好,不僅跟中共的關係徹底搞僵,還損失這麼慘。”趙戴文一副後悔的樣子。

原來這封電報上有三個消息,對於閻錫山來說都是壞消息。先是孫楚的第八集團軍和陳光鬥控制的決死三縱隊部隊,被八路軍許是友部繳械,孫楚當場被流彈打成重傷。而且八路軍還趁機攻下了垣曲、沁水、浮山等第八集團軍的駐地,這意味着第八集團軍萬了。

除此之外就是陳長捷的61軍、王靖國的19軍被八路軍的第38軍的177師加上決死第一縱隊一部、突圍而出的決死二縱隊、決死四縱隊、範續亭的暫一師給包圍。至於騎一軍直接被八路軍一個旅給擊潰,所屬的晉西北諸縣也被八路軍佔領。

這就意味着現在晉綏軍的命運都掌握在了八路軍的手裡,因爲不算上被包圍的兩個軍,孫楚的第八集團軍的兩個師,趙承綬的騎一軍,閻錫山僅剩的部隊不足兩萬人,難怪閻錫山會如此反應,被氣暈也就不足爲怪了。

閻錫山的晉綏軍與八路軍在晉西發生的摩擦,也引起了其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這個抗日的關頭,北方兩股勢力比較大的中國軍隊居然發生激烈的戰鬥,想不引起關注都很難。

不過在得知了晉綏軍率先挑起摩擦後,很多愛國人士對於晉綏軍紛紛指責,說其不顧抗日局面,坐着親者恨仇者快的事,都給重慶政府建議讓其出面平息這次衝突。

開始的時候,閻錫山還是進展比較順的,可隨後的發展就讓老蔣無語了。

先是孫楚的兩個師加上陳光鬥控制的部隊,差不多有兩萬餘人,居然被八路軍一萬人給擊潰並繳械了;然後騎一軍被八路軍4000多人擊潰;19軍和61軍更慘,直接讓八路軍聯合山西新軍給包圍了,而且看情況隨時可能被吃掉。

這下老蔣也坐不住了,晉綏軍可不能完了,不然誰在山西牽制八路軍,所以他連忙派人去負責這件事,讓雙方能和平解決。也剛好衛立煌的部隊剛剛拿下運城,擊潰了日軍第20師團,讓日軍不得不退至曲沃等地暫作休整。

至於日軍會不會反攻不知道,但起碼戰事先告一段落了,於是衛立煌就成了這次雙方談判的中間人了,並約定在運城談判。

八路軍這邊李衛國沒出席,而是派的林博渠、孫德清,再加上範續亭、薄一玻四人組成的談判團;而晉綏軍方面則是派的趙戴文、楊愛源二人,至於閻錫山此時雖然已經沒事了,但也沒臉來,面子抹不開,只能讓趙戴文來。

“趙老,沒想到你親自來了!要是知道你來,君如一定親自迎接!”當得知趙戴文親自來了,衛立煌連忙迎了出去,不停地道歉道。

“衛司令,你要真對我有歉意,但會就幫晉綏軍說說話好,讓這事了了吧。百川這次糊塗啊,不過我們都是一個黨派的,你待會可不能幫中共!”

此時趙戴文已經74歲了,身體早已不像以前硬朗,藉着這會的空隙,趙戴文喘着氣對衛立煌說道。

“趙老,你放心,我一定促成你們和平解決此事!”衛立煌保證道,趙戴文的面子他不得不給,加上上面也傳下話來,務必讓雙方和平解決此事。

“那就好!那就好!”說完趙戴文就在他的兒子趙宗復的攙扶下,跟隨着衛立煌來到了會議室,而八路軍的代表此時則在裡面坐着呢。

不過當看見趙戴文後,範續亭、薄一玻,甚至林博渠都主動上來迎接,顯然對於這位的到來他們也有點意外。特別是薄一玻,他讀書的時候,這位趙老可是校長,非常值得他尊敬,沒想到閻錫山把他請來了。

。。。。。。

“六位這次來的目的,也不用我多說了,這次你們雙方的衝突,已經在國內傳遍了,連委員長都驚動了。我的目的就是,也是藉此機會讓你們雙方能握手言和!”

在雙方都就座之後,衛立煌便緩緩道來。說實話他並不想當這個中間人,太尷尬了,而且上面的意思是讓他保住晉綏軍,別讓其損失太大。所以他在中間就有點尷尬,他的身份註定他的屁股是歪的。

“衛司令說的沒錯,這次我們雙方的確有誤會,現在既然大家都有意和談,我們要不就藉此機會握手言和如何?”衛立煌話一剛落,楊愛源便笑着說道,但是他說的誤會卻讓八路軍不滿。

“楊副司令,你說的也未免太輕鬆了,一個誤會就完事了?那我們在隰縣等地被你們殘忍殺害的同志怎麼算?難道也不管嗎?

決死二縱隊正在奉閻司令命令進攻日軍,而陳長捷的61軍卻向二縱隊進攻,難道他們眼瞎分不清鬼子和自己人?還有你們宣佈我們是叛軍,這也是誤會?這個要是沒有閻司令的命令,怎麼可能傳出來?”

範續亭站起來,用手指着楊愛源大聲的怒斥道。

“怎麼?難道你們還想跟我晉綏軍徹底撕破臉皮嗎?”楊愛源的火氣也上來了,毫不客氣地說道。

“晉綏軍,在我們八路軍眼裡就是垃圾,沒有你們或許山西的抗日局面會更好。就怕有些人名義上打着抗日的局面,暗地裡勾結日僞軍,這樣的軍隊我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

想滅你們,我的縱隊就能把你們全滅了,你還有底氣在這廢話?要知道這次和談,要不是有蔣委員長插手,你們的晉綏軍就是歷史了!”

這時坐在一旁的孫德清冷冷的說道,言語之間威脅之意十足!

“你什麼意思?想徹底挑起國共摩擦是嗎?還有沒有證據的罪名,別往我們晉綏軍頭上亂安。”楊愛源這時感覺勢若,便想把一旁的衛立煌拖下水。

“挑起摩擦,貌似是你們註定的吧!還有我說的可不是沒有證據,在我們決死二縱隊遭遇進攻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61軍和日僞軍那麼有默契呢?不進攻你們,卻反而進攻決死縱隊?

楊副司令,可否向我們解釋一下?”孫得清這話的就是誅心的,在座的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聽不出來什麼意思。

“你。。。。。”此時的楊愛源被氣得根本說不出話來了,只能以惡狠狠地目光盯着孫德清,不過後面還是說了出來,“你是何人?我是第二戰區副司令,你有資格跟我這麼說話嗎?”

“我叫孫德清,論職位你是比我高,不過現在是你們在求我們,雖然我的的部隊沒有進攻裡面,可你門要沒有個好的態度,也說不準我的部隊會直接從丘陵渡過黃河,對面就是吉縣吧,或許我的部隊都不用去了,直接讓飛機去光顧一下,效果也不錯!”

旁邊的人,也別是範續亭和薄一玻,此時都傻眼了,沒想到這位縱隊司令員這麼敢說。衛立煌這時也挺尷尬,要不是這個楊愛源多嘴,好好的一個談判,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

而此時趙戴文臉色也不好看,特別是聽說晉綏軍跟日僞軍有勾結的時候,他更生氣。他雖然這來是幫助閻錫山,勸說八路軍退兵,但是卻對中間的事情不是很瞭解,他最恨漢奸,而且他心裡已經做了決定,此事一了,一定去向演山問問清楚。

“孫司令,你的話說的太多了!”此時的林博渠連忙把孫德清給制止住,雙方這麼對嗆下去,根本對和平解決此事沒有什麼幫助。不過孫德清這麼一鬧,倒是把主動權鬧到他們手裡了,也算是一件意外之喜。

而此時趙戴文也站了起來,甚至還有點不穩,他旁邊的趙宗復和衛立煌連忙扶住對方,生怕對方摔倒。“不用扶,我還沒到那個站不起來的地步。

林書記,孫司令,我知道這次百川做的是有對不住你們的地方,我在這裡代他像你們道個歉,我也希望我們能坐下來好好解決這件事。

再打下去,無異於讓外人看笑話,對於抗日大業也沒什麼好處。要不這樣,算是賣我個面子,我們雙方以現在的轄區爲界,晉綏軍不再到晉西北和晉東南去,你們退兵並釋放孫楚、陳光斗的部隊如何?”

“次隴兄,還有秋林鎮的事,那裡可是有百川的很多心血!”楊愛源連忙補充道。

“你給我閉嘴!”趙戴文怒斥着楊愛源,心裡也不禁罵道:還嫌不夠壞事嗎?再爭,軍隊都沒有,你這個副司令都是光桿了。

八路軍的代表則是商量了一下,雖然說上面之前打算吃掉一大部分晉綏軍的,不過既然老蔣都出面了,還有着衛立煌在這,他們也做了一些讓步。

後面林博渠便站了起來說道,“趙老,我們也不是那種咄咄逼人,既然你們有和解的想法,我們也答應與你們和解。

不過我們有三點要求!”

“林書記,你說!”趙戴文沉着的說道。

“第一,以後山西新軍不再隸屬於晉綏軍,而直接歸我們第十八集團軍領導。”

“這個沒問題!”現在分出去的都是你們的人,我們也得領導得動才行,趙戴文在心裡默默了的說了一句。

“第二,必須嚴懲殺害犧盟會以及我當幹部的兇手,最好將那支動手的部隊交給我們!”

“這個?。。也可以答應你們,你們第三點要求是什麼?”這個給,也是替罪羊,因爲動手的就是王靖國這貨,閻錫山的嫡系。

“第三就很簡單了,決死三縱隊以及孫楚的第八集團軍部隊,人能拉走多少,那是你們的事,反正武器我們不會還給你們的。”

林博渠不容拒絕的說道。

明兒不是中秋節嘛,提前祝大家節日快樂!我這會也得出門,去親戚家過節去,所第三更能不能及時上傳我也沒法保證,還有就是明天的更新,也會受到影響,還請見諒!

第198章 東征(八)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84章 新年第182章 長征(三)第159章 西征(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67章 調動第73章 崛起(四)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35章 天津(十)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章 汝城之戰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70章 崛起(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33章 天津(八)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7章 陝北第235章 天津(十)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48章 後續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章 大婚
第198章 東征(八)第375章 晉西事變(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249章 回蘭州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84章 新年第182章 長征(三)第159章 西征(二)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67章 調動第73章 崛起(四)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65章 大撤退(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35章 天津(十)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章 汝城之戰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70章 崛起(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233章 天津(八)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87章 陝北第235章 天津(十)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48章 後續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章 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