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

八路軍後方兩次對大同發起物資空投,一共向大同地區空投了500多噸物資,可謂讓大同的軍隊一下子信心大增。特別是衆多飛機的出現,還有新式飛機在空中與日軍飛機的格鬥等,都讓下面的軍民信心大增,這倒是算個意外之喜。

本來大同城裡因爲被圍城這麼久,衆多軍民都有的身心疲憊,有些更是在對大同保衛戰的前景感到擔憂,但是這幾天的空投,加空戰,讓有點失去信心的軍民找到了希望。

當看到那些一個個傘包下面的大量彈藥,他們的武器一下子就就有了充足的彈藥,而不是面臨成爲燒火棍的危險。

對於八路軍的空投,日軍肯定是氣的直跳腳。既然八路軍開始給城裡的守軍發起空投,就證明城裡的八路軍面臨着彈藥緊缺的可能。而日軍確實沒有發現,若是他們提前做好防備,制止了八路軍的空投,說不定再對城裡發起幾次進攻,就能拿下大同陳。可是沒有如果,也沒有後悔藥,日軍只能被動接受這個現實。

八路軍空投也讓包圍八路軍的數萬日僞軍趕到氣餒,八路軍之前彈藥緊缺的時候他們都不能攻入大同,現在接受彈藥補充後,豈不是更不好打了。這讓不少日軍軍官,都開始向上面抱怨,是不是停止進攻,這麼打下去根本沒有結果,反正是讓兩個精銳師團白白耗費在這。

不過岡村寧次有點不甘心,晉北的八路軍現在都被打的沒什麼還手之力,若是此時撤退,之前的一切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所以他還是咬牙堅持打下去。

爲了支撐這場戰鬥,岡村寧次停止了對晉冀魯豫根據地的掃蕩,把再調了一個混成旅團進入晉北地區。華北的地區的掃蕩只對冀中等重要地區維持着掃蕩,其他地方,也都暫停或者削減了掃蕩隊伍的規模。

。。。。。。

重慶中統局辦公大樓。

或許不應該叫做辦公大樓,因爲這就是一個兩層樓高的一個建築而已,面積並不大,不過房間看上去應該不少。而且這個樓的建築極具當時的建築風格,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洋樓,牆上則是馬賽克風格的裝飾。

樓裡有這麼一個房間,門前掛着一個牌子,叫作總務組機密二股。這個部門不是用來幹其他的,而是專門用來偵收日軍密電碼,一邊進行研翼。

這個機密二股的人不多,負責人是一個30出頭的年輕人,叫作池步洲。池步洲是福建人,早年留學日本,先是在日本東京大學學習機電專業,後面又在早稻田大學工學部學習,並在日本娶了一個日本妻子,叫作白濱英子。

由於抗日戰爭爆發,他毅然回到中國,他的日本妻子以及三個子女也都跟他一起回到中國參加抗戰。因爲池步洲留學日本的經歷,於是經朋友介紹,加入了中央調查統計局,也就是所謂的中統局從事破譯日軍電報的工作,也就成了當時中統局機關裡唯一一個留日學生。

剛開始參加破譯電報的池步洲,可謂經驗全無,可就在後面接收到越來越多的日軍電報後,他就發現了一些規律。因爲池步洲留學日本,對於日本的事情比較瞭解,加上又在中統這個情報機關裡,能查閱很多尋常人不知道的消息。

比如說,他通過大量時間的總結,發現了不少暗語。例如‘西風緊’表示與美國關係比較緊張,‘北方晴’表示跟蘇聯關係緩和,‘東南有雨’表示中國戰場吃緊,而且這些都得到過證實。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如往常一樣,在自己的辦公室破譯日軍電文。

“池股長,這是有一封剛剛截獲的日軍電報,你看看怎麼回事,能不能破譯!”就在池步洲,像往常一樣工作的時候,負責截獲日軍電報的情報人員又遞給池步洲一封電報,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電報代碼。

“好的,你放在這吧。”池步洲由於有點累,就淡淡地吩咐道。

“行,那麻煩你了!”說完那個其他股的情報人員把那封電報放在了他的桌上,就離開了。

至於池步洲則是去打了壺開水,拿出自己櫃子的茶葉,給自己泡了一杯熱茶。整天看着這些數字符號,那可是一個苦差事,他也得休息休息,養好精神,不然怎麼破譯電報。

由於那封電報就放在他的辦公桌上,他在泡茶的時候,不小心把水濺到了那封電報上。想到是截獲的日軍電報,他連忙把水壺放下,把那張沾了水的電報拿開。

“這個小何也是,不給我放個好位置。咦,東風,雨?不會吧!”看到被打溼的那個地方,池步洲看到那幾個代碼,不禁吃驚道。

“股長,怎麼了?”聽見池步洲的驚呼,旁邊的人連忙問道。

“哦,沒事,你們忙自己的!”池步洲回過神來說道。

“是!”雖然旁邊的手下很疑惑,但也沒有追問。

這邊池步洲立馬精神就有了,立即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拿出自己的總結出來的那封密碼本,開始對照電報上的字符,開始逐句破譯,越破譯,他的心裡越震驚。

十分鐘後,他看着自己手上的那封被破譯的電報,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由於事情太大,他連忙就出了辦公室去找中統的負責人,然而這件事中統的局長也管不了,最後池步洲直接來到了老蔣的面前。

“立夫,你這是有什麼急事,我這都推掉了一個軍事會議!”老蔣的辦公室,只見老蔣追問着站在他面前的陳立夫。

就在半個小時前,他接到陳立夫的電話,說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面見他,他因此就把一次會議推掉了。要是陳立夫所說的很重要的事,不能讓他滿意,他估計很很生氣。

“委員長,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池股長,把你破譯的東西給委員長!”陳立夫對一旁的恭敬站立的池步洲吩咐道。

“是!委員長,這是我剛剛破譯出來的一封有關日軍的電報,請委員長過目!”池步洲恭敬地來到老蔣面前,把手上的那封電文遞給了面前的老蔣。

池步洲這也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老蔣這個委員長。對於這個時候普通的中國百姓來說,老蔣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委員長,可望不可即,就連很多國民黨很多人都無緣一見。

所以此時池步洲心裡還是挺激動的,不過他知道以老蔣這種身份的人最怕旁人打擾,所以在對方看電報的時候,他則站在了陳立夫的後面靜靜地等着。

本來老蔣對於破獲一封日軍電文並不是很看重,心裡還有點生氣,一封電文就把他的事情攪和了,還打算時候斥責陳立夫幾句呢。不過當他看着電報之後,他心裡也是無比震驚,甚至由內而發,表現在了臉上。

原來這是一封日本外務省發給日本駐美大使野村的特級密電,密電的內容就三條。

1、立即燒燬一切機密文件;

2、儘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入中立國家銀行;

3、帝國政府決定採取斷然行動,即東風雨!

除了這三條內容,池步洲把他推斷出來的都寫在了紙上。因爲他之前截獲了日本在瞭解有關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的情報,所以他推斷,開戰時間在星期天,地點就是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

“立夫,還是這位叫池股長是不?這件事是真的嗎?”只見老蔣一臉震驚的詢問道,他也不會想到日軍居然打算對美國開戰。

“委員長,這都是這位池股長的功勞,他是我們中統專門破譯日軍情報的專家,之前也破獲過不少日軍情報。而且他的推斷我覺得也很有道理,所以應該沒問題。”陳立夫認真地說道。

“池股長?你能說說你推斷的理由嗎?”老蔣好奇地問道。

“委員長。這封電報是我們剛剛截獲的,我認爲其可信度很大。因爲我們之前就破獲過日軍在瞭解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情報,而且‘東風緊’的意思也意味着對美國開戰。

只有後面的時間跟地點,是我推斷出來的。因爲星期天是美國海軍例行的假期,也就意味着防守更加鬆懈,偷襲的話成功率更高!

而且‘八一三’之前,日本人也吩咐駐華使館焚燬密電碼本子,沒過幾天就對我們發起了進攻。而這次外務省也同樣這麼吩咐,說明,日本人即將對美國人發起戰爭。”池步洲認真地說道。

“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立夫,立即把這封電報轉交給美國使館,讓他們做好準備!”老蔣聽了之後也覺得十分有道理,日本人本來就是瘋子,這世界上沒有他們不敢做的事情。

“是,委員長!”陳立夫認真地說道。

“池股長是吧?你叫什麼名字?”老蔣盯着眼前的池步洲問道。

“啓稟委員長,卑職池步洲!”

“池步洲,你這次幹得不錯。從現在開始,你不在中統工作了,去軍技部,那裡更需要你這種人才!”老蔣欣賞的說道。

“這?”池步洲看着一旁的陳立夫,顯然也有點意外。

“還不快謝過委員長!”陳立夫在一旁低聲說道。

“額,卑職多謝委員長栽培,必當好好工作,爲委員長以及黨國效力!”池步洲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

“委員長,你沒見怪,他就是一個技術人員,在爲人處世上不是很擅長。”一旁的陳立夫給解釋道。

“無妨,人才就應該去做他擅長的事情!”老蔣笑着說道。

不一會兒,陳立夫就跟池步洲一起離開了老蔣的辦公室。閒人一走,老蔣的也就不再管禮儀問題,放開大笑道,這讓門外的警衛員也很疑惑。

在老蔣看來,他巴不得美日開戰,美國被拖進了這場戰爭,他的日子纔算好過。他知道美國的實力,若是美國加入這場戰爭,日本人就別想有好日子過,甚至美國還會大力援助中國。想到這些,老蔣就不禁開懷大笑。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很快就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手裡。或許是看到中國人居然都能破譯這樣的電報,美國人覺得不可思議,就沒放在心上。也有可能是美國人知道日本人想法,但是礙於國內孤立思想太過嚴重,羅斯福也想借日本人的手,讓美國加入這場曠世大戰。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美國人認爲日本人不可能這麼遠去攻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有可能是進攻東南亞等地。由於很多原因,也就讓美國‘沒太在意’這封電報。

所以即便知道這個消息,美國方面表面上沒有重視,但是私下卻在積極地準備,甚至做好了善後的工作。而且在事件爆發的前一天,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都秘密離開了珍珠港,也不知道是刻意離開,還是無意之舉。

對於美國偷襲珍珠港的事情,國民黨方面能破獲,中共方面也得到了這個消息。跟老蔣一樣,中共方面也在期待日本動手的那一刻,只要日本人真的動手了,八路軍就可以展開行動,要知道爲了一天,八路軍可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了。

只要日本一動手,日本想收手可就沒那麼容易,美國人好不容易抓到藉口,不大幹一場可不會輕易就讓日本人討得了好。

1941年12月7日凌晨,星期天。

夏威夷以西的某處的太平洋深處,包括六艘航母在內的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海上航行,軍艦上飄舞着膏藥旗證明着這是日軍的聯合艦隊。

他們目標只有一個,東邊的夏威夷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所在地!

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93章 東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0章 起義前夕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00章 東征(十)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3章 北伐(二)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2章 大婚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4章 崛起(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2章 boss出現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95章 東征(五)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59章 西征(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43章 四一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449章 後續(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
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93章 東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0章 起義前夕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00章 東征(十)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13章 北伐(二)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2章 大婚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74章 崛起(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2章 boss出現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95章 東征(五)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59章 西征(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43章 四一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449章 後續(二)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8章 平叛(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