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

河南濮陽,最近一個禮拜出入濮陽的八路軍特別的多,坦克、大炮都有,這樣當地的百姓那叫一個大開眼界。特別是那些坦克大炮,鬼子的好像都沒有這麼大的,居然八路軍有,真的讓他們感覺不可思議。

在他們的印象中,八路軍都是裝備很差,沒想到現在居然有這麼好。雖然百姓不懂這些,但是看着自家軍隊武器比鬼子的威武,就特別來勁,心裡也非常的高興。

濮陽是此次八路軍攻略上山東的一個前沿陣地,在附近聚集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還有大量的軍火庫。自從八路軍拿下濮陽之後,就在爲之後攻略山東做準備,當初那些僞軍都被用來修建軍火庫以及道路。

在濮陽境內,一共存在至少30個大小不一的軍火庫,野戰機場都有兩個。要是日軍得知了這些軍火庫的具體位置,並出動飛機來轟炸,要是真被炸了,八路軍的行動起碼得推遲一個月。

這裡的彈藥可有幾萬噸,是八路軍爲接下來攻略山東準備的,幾十萬大軍可都靠這些彈藥來打仗。現在八路軍需要彈藥的地方可不少,不僅要給山東、江淮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空投彈藥,還要照顧外蒙以及東北的對日作戰,而且山西、察哈爾等地也得爲可能爆發的大戰準備彈藥。

所以爲了保護這些彈藥的安全,整個濮陽境內只要有軍火庫的位置都有很嚴密的防空陣地,是由超過兩百門高炮和近千挺防空機槍組成。這樣的防空火力,別說日本人,八路軍自己的戰鬥機部隊看了一下都嚇了一大跳,都認爲地面這羣傢伙瘋了。現在的濮陽就是一個超級堡壘,日軍要是真的來了都不知道怎麼下手,到處都是刺啊。

之所以防備這麼嚴,除了這裡的軍火庫外,還有這裡也是這次大戰的指揮部,彭得淮要親自來濮陽指揮這場戰鬥。這次戰鬥是晉冀魯豫軍區和山東軍區的聯合行動,要是沒有一個人坐鎮後方,協調兩個軍區的作戰,估計會出問題。彭得淮這位副總司令自然就理所當然的成爲了總指揮,至於山西則是交給徐向淺等人留守。

之所以把指揮部地點選在濮陽,主要就是考慮這裡的地理位置,緊鄰魯西北的聊城和魯西南的菏澤。

聊城是濟南的西邊門戶,聊城在誰手中,主動權就會很大。八路軍若是佔領聊城,就可以直接威脅山東日軍的大本營---濟南;日軍若是守住這裡,八路軍也就無法安穩的進攻濟南,反而得時時擔心聊城的日軍威脅其側翼。

至於菏澤則是魯西南重鎮,若是攻下這裡,就能跟山東軍區的主力一起夾擊津浦線,讓日本僅剩的這一條南北幹線就此中斷。

彭得淮一來到濮陽,就被城樓上的嚴密城防給嚇了一跳,上次他陪李衛國前來視察的時候就沒這麼誇張,這纔多久沒見。幾米一挺機槍,通用機槍和捷克式都有,就這火力,誰敢來闖濮陽城。

“李東,這城防是誰負責的!”彭得淮好奇地問道。

看着那城防,李東早就知道,果然聽吸引人,便笑着回道,“老總,城防是許副司令(許權中)負責。這不老總說要把濮陽的那些軍火庫保護好,直接東拼西湊地找來了這麼多武器,就因爲這個,他的獨二師現在一挺機槍都沒有了,全被拿到城防上來了。”

“這傢伙!”聽到這個解釋,彭得淮也啞口無言了,他之前是這麼說了一句,不過沒想到對方會這麼幹。

雖然有點誇張,但這樣的防空火力,日軍少於100架飛機,根本不敢來踹門。那些高炮的作用就不說了,近千挺機槍構成的防空火力網,日軍飛行員得要多好的技術才能躲開。

不過現在日軍也沒有功夫來空襲,這兩個禮拜,八路軍出動了上千架次的飛機對山東日軍發起了猛烈的空襲。日軍的那個飛行集團都自顧不暇,哪有多餘的飛機來空襲。

彭得淮也就不再管這個,而是驅車直接來到了指揮部。這一剛進門,就聽許是友那個大嗓門在那吼着。

“憑什麼不讓我的師當先鋒。我的師力拼過第六師團,跟幾個幾個甲種師團幹過,哪一次不是浴血奮戰,爲什麼不讓我的師作先鋒。”只見許是友拿着他的那把大刀插在指揮部裡的一張桌子上,不善地看着眼前的衆人。

許是友之所以這麼生氣,就是因爲剛剛部隊集結的名單中並沒有他的部隊,現在他的部隊還在新鄉待着不動。眼看就有大戰爆發,他的部隊卻沒有接到調令,他便氣不過,聽說今天彭得淮回來,所以就跑了過來。

指揮部的衆人,看着這把大刀,都不禁瘮得慌。隨身帶把大刀估計也就許是友了,而且這把刀指揮部的人還都認識,當初李衛國送給他的,他這次帶它來,也有着其他意思。

“許師長,你這像怎麼回事。開個會,你拿把大刀來幹什麼?要行兄不成?別忘了這裡是指揮部,你這叫藐視上司,以下犯上,這有多大的錯,你不知道嗎?”辦公室裡的劉伯成本來正在跟幾個人商量事情,結果被許是友這麼一打斷,便有點不高興。

他知道許是友比較受李衛國和彭得淮兩個老總的重視,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毫不猶豫的批評對方。

許是友也沒看見劉伯成也在,心裡就有點虛,不過還是硬起頭皮說道,“首長,我這次就是討個公道的,爲什麼其他部隊都能參加戰鬥,就我的部隊現在沒接到調令。”

“這是幾位首長統一商量的安排,你作爲一名優秀的黨員同志,就應該無條件服從上級的命令,而不是這麼衝撞指揮部。這一次我就不追究你,回你的部隊好好待着,別在這添亂。”劉伯成批評道。

許是友打仗是挺能打,不過就是脾氣不太好,跟彭得淮的脾氣差不多。之前李東倒是能管住他,不過這會兒李東不在,他便有點無所顧忌。對於這種手下,上司一般都是愛恨交加,誰不想有一個既能打仗又肯聽指揮的。

“不走,首長不讓我參戰,我今天就坐這兒了,你們還得負責管飯!”看見劉伯成不答應,許是友直接耍賴皮了,坐在沙盤旁邊不打算動了。

看着許是友這個模樣,劉伯成等人都無語了,不過現在趕也不是,不趕也不是。旁邊的一些高級軍官看着許是友這樣,也有點羨慕,要不是兩位老總都挺看好他,不然他怎麼會這麼肆無忌憚。

對於他打仗的能力,這些人倒也佩服,不過就是性格火爆,有點特立獨行。

“許是友,你幹什麼呢?還不回你的部隊,在指揮部鬧,算怎麼回事?”就在衆人對許是友不知採取何種辦法時,從外面的傳來一聲斥責聲。

只見彭得淮和李東等人不知什麼時候走了進來,臉色也都不好看,顯然對於許是友這麼鬧,也有點不高興。

不過許是友直接忽略了彭得淮二人的臉色,反而主動迎上去,並把刀也收了起來。

“老總,我這不停說要打仗了嗎?我來請戰,希望首長批准。”許是友認真地說道,之前的那股耍賴皮的樣子完全不見蹤影,這讓旁邊的人愣了半天,這變臉也太快了。

“許是友,你幹什麼?誰讓你來這的,是又給我丟臉了是嗎?”李東沉着臉說道,不用問就知道對方來幹什麼。

“司令,我哪敢給你丟臉,我就是來請戰。”許是友笑着說道。

“你來幹什麼,我還不知道。”李東板着臉道。

“好了。許師長,你的部隊留守新鄉是我們一起討論得出來的。你的部隊是能打仗,但你也得給其他部隊機會吧,你先回去給我看好傅作義,別讓他趁機過來摘桃子。”彭得淮揮揮手,認真地說道。

然後彭得淮就來到劉伯成等人的面前,並把脫下來的外套遞給了旁邊的警衛員。雖然是夏天,不過坐車的時候風有點大,他除了原本的那身薄軍裝,還穿批了一件外套。坐車的時候是爲了擋風,一下車後,就有點熱了,自然不想再穿在身上。

“別呀,老總。你就讓我參戰吧,傅作義不敢亂來,要是他趕,回頭我就率軍把他的鄭州搶了。”許是友追上去請求道。

“許是友,打個山東你也來摻和。你是不是想讓我把你調回西北,正愁二縱的人現在也想來前線打仗,要不你去跟他們換換?”彭得淮盯着許是友認真道。

“額,那還是算了吧。”聽到讓自己調回西北,許是友一下就偃旗息鼓,不再爭了。彭得淮可是說話算話的,要是他真的被調回西北,那就得哭了。這次山東作戰,他不參加,以後還有機會;要是被調回西北,起碼幾年內就調不出來了。

“你小子,之前你的部隊損失那麼大,讓你趁機休息一會兒還不樂意。還有你那刀,那是總司令送給你砍鬼子的,別再拿來指揮部,小心我給你收了。

我聽說你家裡還有個老母親,是在大別山吧。趁着這段時間,你可以派人去把老人家接過來,不說安置在西北,也別讓她老人家在山裡受罪了。”彭得淮突然想到什麼,便建議道。

聽到首長提起自己的母親,許是友一下子就有點低沉了,不過很快就堅定起來,“老總,我以前託組織上去接過,不過家母不想離開她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就沒來。家母還託人告訴我,讓我好好殺鬼子,鬼子不走,就不讓我回家。”

聽到許是友的話,彭得淮也有點吃驚,“看來老人家還挺深明大義。你先回去好好休整,鬼子現在都沒趕走,以後有你的仗打,現在就別跟其他部隊搶這次機會了。”

“是,首長!”許是友回答道。

“還不快滾,就知道給我丟人現眼!給我盯好了傅作義,不然真像老總所說,把你趕回西北去。”李東笑罵道。

嘿嘿

看到兩個首長都開始趕人了,許是友也很知趣,很快就帶着自己的警衛員離開了指揮部。本來因爲許是友而有點混亂的指揮部,在其走後,一下又井然有序地忙碌起來了。

這邊彭得淮也開始聽劉伯成介紹目前山東的最新情況,

“現在日軍在山東已經聚集了差不多20萬左右的軍隊,主要分爲8個師團和6個混成旅團。

聊城作爲濟南的西邊門戶,是日軍防備的重點,在這裡是日軍第6師團、獨立混成第5旅團駐守,日軍總兵力約三萬人,還有幾千僞軍,總人數爲三萬五千左右;

菏澤這裡日軍打算藉此牽制我們,在這裡駐紮了兩個師團,分別是37師團和41師團,因爲之前被我們打殘,以及跟國民黨交戰有些損失,現在總兵力只有兩萬五千人;

兗州地區有着日軍一個師團,是日軍第32師團,加上一些鐵道守備隊,有兩萬來人。而且這裡的僞軍數量不少,有三個僞軍師,人數也有一萬左右。

濟南地區的兵力比較雄厚,日軍在這裡兩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分別是35、59兩個師團和獨立混成第7旅團。其中59師團是新編的兩旅團制師團,戰鬥力一般。

在棗莊等地日軍駐紮有一個師團,是日軍從11軍調派的13師團,不過也是三單位師團。

除此之外,日軍在臨沂、德州、青島、膠東等地各有一個混成旅團,在膠濟線鐵路還有幾個鐵路守備隊,人數也有近一萬人。”

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章 平叛第328章 天津(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58章 西征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88章 陝北(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60章 西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97章 入川(三)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70章 崛起(一)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87章 陝北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53章 新式機槍
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章 平叛第328章 天津(三)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58章 西征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88章 陝北(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160章 西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97章 入川(三)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70章 崛起(一)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87章 陝北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20章 收復外蒙(七)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53章 新式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