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天津(二)

“什麼?彭老總,你想打天津?會不會有點冒險?”剛纔聽到洪麟閣想打北平就已經讓李運昌很驚訝了,結果現在彭得淮不打北平,居然打天津,怎麼想起了打大城市。

要知道此時的天津市人口並不少,日僞政府大致統計過天津的人口,有着100多萬,這是市區的人數。要知道這可時候全國這些大城市人口破百萬(市區人口)的並不多,中共現在所轄的城市裡面,西安最大,也才幾十萬人而已,這突然要打一個這麼大的城市,你能讓李運昌不驚訝嗎。

“老總,你這是真的這麼計劃的嗎?你想沒有即便我們把天津的守軍騙到北平去,但是城裡還是會有不少日僞軍存在,甚至那些洋鬼子的租界軍隊會不會干涉也說不準。”

旁邊的甘思琪倒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當初還在紅軍時期的時候,對方就敢率着8000紅軍去打有着3萬人防守的長沙城,而且還打下來了,他倒不懷疑彭得淮在攻城上面的能力。

“你們難道這不是一個好機會嗎?若是打下天津,華北日軍必亂,若是日軍派其他地方的軍隊來進攻我們,我們可以跟總部聯繫,讓友軍部隊進行配合作戰。”

彭得淮顯然不是臨時做的決定,此時的他鎮定自若,顯然是自己在私下計劃很久了。

“可是要真的打天津,甚至佔領天津後,那時候整個華北都得亂套,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連鎖反應的。”彭少輝也擔心的說道。

天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華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此時最繁華的城市,擁有很多銀行,最多的時候有着九國租界。除了這些,那些在民國前期失勢的軍閥重要,也有很多在天津隱居,這一打會出現什麼後果他們都無法想象。

彭少輝甚至想到,若是真的到拿下天津那時候,估計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都得南下對付他們,那時候關東軍若是真的南下,對八路軍的影響可是很大的。

“打仗怎麼能膽子那麼小,你想過沒,若是打下天津,對我們會有什麼好處,別老是往壞的當面想,那樣你還打什麼仗啊!”彭得淮知道他的建議肯定會讓一衆部下感到驚訝,萬一出點大問題下面的人都擔心無法承擔責任,這就註定他們無法成爲一個合格的軍事統帥。

“彭老總,若是簡單的反圍剿,倒還沒什麼,你做決定就行。但是這件事事情太大,我覺得這件事還是給總部彙報一下吧,就算是後面讓友軍配合,也得先給總部知會一聲吧!”

見彭得懷挺有自信的,而且真的是想打,甘思琪最後也沒再勸阻,而是提出一個這樣的建議,看看總部什麼意思,免得後面出現什麼問題,他們都得承擔這個責任。

“既然你們認爲必須這樣,那就麻煩政委你給總部說一聲,看看那邊什麼看法。”

看着一種人好像都不怎麼同意打天津,彭得淮也不可能強行讓他們執行自己的命令,只能等着總部的回信。

。。。。。。

此時的長治城裡,一個比較大的一個地方,早前被毀的比較嚴重,後面也不知道爲什麼沒有重修。在八路軍來了之後,就把這裡修繕了一番,撥給了子彈廠生產子彈,也算是合理利用。

由於是子彈廠,所以這裡的守備也挺嚴的,有着一個連的士兵輪流值守,而且外面的牌子寫的並不是子彈廠,而是以‘軍需xxx廠’來命名的,加上它的位置比較偏,不在主幹道上,敵人的間諜也就不會發現這是一個子彈廠了。

此時的子彈廠裡忙碌一片,幾條子彈生產線正在加緊的生產子彈,都是的尖頭彈。旁邊不遠處還有幾臺子彈復裝機,平時八路軍士兵打仗留下的那些子彈殼,大多被收集起來,然後上交到總部,並讓總部的幾臺復裝機給重新裝上火藥等。

不過由於知道復裝子彈的危害,所以這種子彈一般不是給主力部隊使用的,而是給民兵、游擊隊以及一般的治安隊使用,也算是廢物利用。

看着眼前那一片黃悠悠的子彈,李衛國一臉滿意的表情,雖然這些子彈根本無法滿足晉冀魯豫二十多萬軍隊的消耗,但也可以減輕龐大的後勤壓力。

這些子彈生產線,也大多是前線作戰繳獲的,有一部分是後方機器製造廠製造,然後在運送過來的。經過子彈廠負責人的介紹,現在子彈廠要是原料足夠,每天能生產20000發尖彈,8000發覆裝子彈.

當然這個跟西北幾大兵工廠的產量沒法比,據38統計出的37年兵工廠生產數據,光子彈一項,西北的兵工廠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年產8000萬發子彈的產量。

37年的中共軍隊滿打滿算也不到40萬,也就是意味着每個士兵在整個37年一年間擁有200發子彈,這敢日本人肯定有差距,但是比國民黨的平均水平好多了。

據後世統計,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每年生產的子彈在1.4發左右,加上外購的每年也有1.6億發的樣子,也就是每年3億發子彈,按國民黨軍隊有300萬來算,平均每個士兵一年只能擁有100發子彈。

不過隨着西北的幾大兵工廠逐漸添購了新的機器,加上今年引進了蘇聯的武器生產線,估計今年的總產量可以達到1.5億發子彈的產量,可以跟國府每年的平均產量持平。而39年就是一個爆發期了,到時候蘇聯的生產線吃透之後,估計子彈產量就能突破2.5億發,甚至更多。

子彈產量代表着一支軍隊的射擊水平有多高,也影響着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歷史上的抗戰,中國之所以很慘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子彈,很多新兵只是知道怎麼開槍,肯能就帶着5發子彈上了戰場,你說這能打得過日本嗎,打到後面只能拿人命填。

現在八路軍中那些老兵都是從數年的戰鬥中走過來的,槍法在不斷地戰鬥中練出來的。但是現在新加入的士兵不一樣,他們中大多數根本不會打槍,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這就需要子彈訓練,才能保證他們的戰鬥力不會拖後腿。

“首長,冀察熱軍區電報!”

就在李衛國在視察的時候,一個士兵拿着一封電報來到李衛國身邊。

“怎麼了?彭老總那邊是有什麼事嗎?他可是一般不怎麼喜歡發電報過來的!”

對於彭得淮的脾氣,徐向淺也瞭解一些,所以看到冀察熱軍區的電報,纔不禁問着正拿着電報看的李衛國,想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麼事。

“沒什麼,因爲一件事,冀察熱軍區領導層的同志意見不一樣,不過那件事你肯定想不到是因爲什麼!”

李衛國沒有明說,反倒是賣起了關子。

“什麼事?”

“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彭老總想用這次鬼子的圍剿冀東的機會,打一場大的,改變冀東地區現在困境。他想打天津!”

李衛國賣了一會關子,最後才笑着說道。

“什麼?他想打天津?這事不小吧,他有那麼多軍隊去打嗎?”

聽到李衛國的道來,徐向淺也被震驚了,只是李衛國還像個沒事人似的。

“你自己看吧,上面寫着呢,開始有人提議打北平,被否舉了,彭老總則是提出了打天津!”

李衛國把電報遞給了徐向淺,很自然地說道。

“這事可不小,天津什麼城市,對於日本來說有多重要,彭老總不會不知道吧,他這一打,不管打不打得下來,華北肯定得亂套。這已經到冬天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下雪,後面會非常的麻煩的!”

徐向淺是細細的說道,他作爲參謀長,考慮問題肯定得全面,畢竟按照參謀長的職責就是負責這些。

“我猜他是故意選的這個時候,平津地區的雪,再大也大不到哪裡去,而且雪大,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就無法出動,包括戰鬥機這些出勤也會受到影響。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天津這個城市沒有城牆,攻城很容易,就看巷戰如何打。加上日軍也認爲這裡是腹地,防守也都比較鬆懈,所以彭老總才決定這個時候去打天津。”

李衛國大致的猜測着彭得淮爲什麼打天津的原因,不過他分析也不全,其實彭得淮想打天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想在八路軍中證明他的實力。

自從三軍會師之後,彭得淮他就從軍隊最高領導層中被擠下來了,因爲得跟李衛國等四方面軍的騰位置,就成爲了一個軍團長。後面抗戰爆發後,他的部隊更是被縮編爲師,他也變成了一個師長,心裡的失落感也是很大的。

因爲他覺得他在八路軍中越來越偏離核心領導層後,他便有點失落感,所以纔會有現在這麼一個大膽的計劃出現在總部面前。

好吧,其實彭得淮想歪了,李衛國作爲後來人,知道其能力,能指揮一場數百人的抗美援朝的元帥,能力能差嗎?其他人不敢上,爲什麼他就敢挑起這個大梁。

不過對於他的位置,李衛國也一直頭疼呢,放在總部吧,會讓他的才能得不到最大發揮,這纔不得已讓他去了河北、察哈爾一帶展開敵後武裝。

“衛國,我聽你的意思是,不反對他的這個計劃?”聽着李衛國的敘述,徐向淺,越聽越不對。

“沒錯,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可以讓他去試試,萬一真的拿下天津了,那豈不是更好。”李衛國淡淡的說道。

“可是到時候肯定會引起日本強烈的反撲的,那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後面的計劃?”

“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現在武漢會戰一結束,你看鬼子在華北的兵力部署,明顯是開始針對我們,所以我們也不用那麼客氣,先把對方的部署打亂再說,我們的計劃再跟着局勢的變化,在做出改變就行了!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你給冀察熱軍區發報,就說總部支持彭老總的意見,在他們成功之後,總部會在合適的時候做出策應的。”

李衛國認真地說道,沒有給徐向淺再勸說的機會。

。。。。。。

冀東抗日根據地,此時日軍三路大軍已經開始對這裡的展開了掃蕩,平靜了幾個月的冀東地區,又開始燃燒着戰火了。由於得知總部已經同意了他們的關於有機會的情況下,拿下天津的建議,所以他們的一切目標都是爲了天津而展開的。

彭得淮對於這次反掃蕩的戰鬥,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中部一同意後,他這裡就開始了他之前相好的計劃開始。

首先,所有部隊開始分拆,以團或營爲單位分散作戰,伺機消耗來犯敵人。爲了牽制掃蕩的日軍,彭得淮留下了大部分抗日聯軍,以及一些師部直屬部隊,包括騎兵團、特務團等。

這些部隊的人數在6萬餘人,可戰的並有槍的有兩萬多人,以118師政委甘思琪和參謀長彭少輝、抗日聯軍高志遠爲主。他們的目的就是牽制住日軍,讓日軍在冀東根據地來回奔波。

其次,彭得淮率領352旅、抗日聯軍李運昌的第二路軍一部(有槍的那些人,因爲熟悉地形),一共一萬七千多人。他們則是以團爲單位,想辦法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突進到敵後並重新整軍,在時機成熟後就展開對天津的進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那就是吩咐354旅開始集結部隊,朝着北平運動,去把敵人的目光吸引到北平去,最好是讓天津的守軍也出動,那樣彭得淮這邊壓力也就更小了。

這幾道命令一下,在奇襲太原之後,有一場經典奪城戰役便打響了。

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234章 天津(九)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99章 東征(九)第163章 西征(六)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39章 天津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72章 崛起(三)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339章 天津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08章 諜影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339章 天津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99章 漢中攻略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32章 天津(七)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96章 東征(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
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234章 天津(九)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99章 東征(九)第163章 西征(六)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339章 天津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72章 崛起(三)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581章 緬甸反擊戰(七)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339章 天津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08章 諜影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9章 武漢之戰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339章 天津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99章 漢中攻略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32章 天津(七)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96章 東征(六)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