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彭老總,你想打天津?會不會有點冒險?”剛纔聽到洪麟閣想打北平就已經讓李運昌很驚訝了,結果現在彭得淮不打北平,居然打天津,怎麼想起了打大城市。
要知道此時的天津市人口並不少,日僞政府大致統計過天津的人口,有着100多萬,這是市區的人數。要知道這可時候全國這些大城市人口破百萬(市區人口)的並不多,中共現在所轄的城市裡面,西安最大,也才幾十萬人而已,這突然要打一個這麼大的城市,你能讓李運昌不驚訝嗎。
“老總,你這是真的這麼計劃的嗎?你想沒有即便我們把天津的守軍騙到北平去,但是城裡還是會有不少日僞軍存在,甚至那些洋鬼子的租界軍隊會不會干涉也說不準。”
旁邊的甘思琪倒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當初還在紅軍時期的時候,對方就敢率着8000紅軍去打有着3萬人防守的長沙城,而且還打下來了,他倒不懷疑彭得淮在攻城上面的能力。
“你們難道這不是一個好機會嗎?若是打下天津,華北日軍必亂,若是日軍派其他地方的軍隊來進攻我們,我們可以跟總部聯繫,讓友軍部隊進行配合作戰。”
彭得淮顯然不是臨時做的決定,此時的他鎮定自若,顯然是自己在私下計劃很久了。
“可是要真的打天津,甚至佔領天津後,那時候整個華北都得亂套,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連鎖反應的。”彭少輝也擔心的說道。
天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華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此時最繁華的城市,擁有很多銀行,最多的時候有着九國租界。除了這些,那些在民國前期失勢的軍閥重要,也有很多在天津隱居,這一打會出現什麼後果他們都無法想象。
彭少輝甚至想到,若是真的到拿下天津那時候,估計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都得南下對付他們,那時候關東軍若是真的南下,對八路軍的影響可是很大的。
“打仗怎麼能膽子那麼小,你想過沒,若是打下天津,對我們會有什麼好處,別老是往壞的當面想,那樣你還打什麼仗啊!”彭得淮知道他的建議肯定會讓一衆部下感到驚訝,萬一出點大問題下面的人都擔心無法承擔責任,這就註定他們無法成爲一個合格的軍事統帥。
“彭老總,若是簡單的反圍剿,倒還沒什麼,你做決定就行。但是這件事事情太大,我覺得這件事還是給總部彙報一下吧,就算是後面讓友軍配合,也得先給總部知會一聲吧!”
見彭得懷挺有自信的,而且真的是想打,甘思琪最後也沒再勸阻,而是提出一個這樣的建議,看看總部什麼意思,免得後面出現什麼問題,他們都得承擔這個責任。
“既然你們認爲必須這樣,那就麻煩政委你給總部說一聲,看看那邊什麼看法。”
看着一種人好像都不怎麼同意打天津,彭得淮也不可能強行讓他們執行自己的命令,只能等着總部的回信。
。。。。。。
此時的長治城裡,一個比較大的一個地方,早前被毀的比較嚴重,後面也不知道爲什麼沒有重修。在八路軍來了之後,就把這裡修繕了一番,撥給了子彈廠生產子彈,也算是合理利用。
由於是子彈廠,所以這裡的守備也挺嚴的,有着一個連的士兵輪流值守,而且外面的牌子寫的並不是子彈廠,而是以‘軍需xxx廠’來命名的,加上它的位置比較偏,不在主幹道上,敵人的間諜也就不會發現這是一個子彈廠了。
此時的子彈廠裡忙碌一片,幾條子彈生產線正在加緊的生產子彈,都是的尖頭彈。旁邊不遠處還有幾臺子彈復裝機,平時八路軍士兵打仗留下的那些子彈殼,大多被收集起來,然後上交到總部,並讓總部的幾臺復裝機給重新裝上火藥等。
不過由於知道復裝子彈的危害,所以這種子彈一般不是給主力部隊使用的,而是給民兵、游擊隊以及一般的治安隊使用,也算是廢物利用。
看着眼前那一片黃悠悠的子彈,李衛國一臉滿意的表情,雖然這些子彈根本無法滿足晉冀魯豫二十多萬軍隊的消耗,但也可以減輕龐大的後勤壓力。
這些子彈生產線,也大多是前線作戰繳獲的,有一部分是後方機器製造廠製造,然後在運送過來的。經過子彈廠負責人的介紹,現在子彈廠要是原料足夠,每天能生產20000發尖彈,8000發覆裝子彈.
當然這個跟西北幾大兵工廠的產量沒法比,據38統計出的37年兵工廠生產數據,光子彈一項,西北的兵工廠的產量已經達到了年產8000萬發子彈的產量。
37年的中共軍隊滿打滿算也不到40萬,也就是意味着每個士兵在整個37年一年間擁有200發子彈,這敢日本人肯定有差距,但是比國民黨的平均水平好多了。
據後世統計,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每年生產的子彈在1.4發左右,加上外購的每年也有1.6億發的樣子,也就是每年3億發子彈,按國民黨軍隊有300萬來算,平均每個士兵一年只能擁有100發子彈。
不過隨着西北的幾大兵工廠逐漸添購了新的機器,加上今年引進了蘇聯的武器生產線,估計今年的總產量可以達到1.5億發子彈的產量,可以跟國府每年的平均產量持平。而39年就是一個爆發期了,到時候蘇聯的生產線吃透之後,估計子彈產量就能突破2.5億發,甚至更多。
子彈產量代表着一支軍隊的射擊水平有多高,也影響着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歷史上的抗戰,中國之所以很慘的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子彈,很多新兵只是知道怎麼開槍,肯能就帶着5發子彈上了戰場,你說這能打得過日本嗎,打到後面只能拿人命填。
現在八路軍中那些老兵都是從數年的戰鬥中走過來的,槍法在不斷地戰鬥中練出來的。但是現在新加入的士兵不一樣,他們中大多數根本不會打槍,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這就需要子彈訓練,才能保證他們的戰鬥力不會拖後腿。
“首長,冀察熱軍區電報!”
就在李衛國在視察的時候,一個士兵拿着一封電報來到李衛國身邊。
“怎麼了?彭老總那邊是有什麼事嗎?他可是一般不怎麼喜歡發電報過來的!”
對於彭得淮的脾氣,徐向淺也瞭解一些,所以看到冀察熱軍區的電報,纔不禁問着正拿着電報看的李衛國,想知道對方到底有什麼事。
“沒什麼,因爲一件事,冀察熱軍區領導層的同志意見不一樣,不過那件事你肯定想不到是因爲什麼!”
李衛國沒有明說,反倒是賣起了關子。
“什麼事?”
“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彭老總想用這次鬼子的圍剿冀東的機會,打一場大的,改變冀東地區現在困境。他想打天津!”
李衛國賣了一會關子,最後才笑着說道。
“什麼?他想打天津?這事不小吧,他有那麼多軍隊去打嗎?”
聽到李衛國的道來,徐向淺也被震驚了,只是李衛國還像個沒事人似的。
“你自己看吧,上面寫着呢,開始有人提議打北平,被否舉了,彭老總則是提出了打天津!”
李衛國把電報遞給了徐向淺,很自然地說道。
“這事可不小,天津什麼城市,對於日本來說有多重要,彭老總不會不知道吧,他這一打,不管打不打得下來,華北肯定得亂套。這已經到冬天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下雪,後面會非常的麻煩的!”
徐向淺是細細的說道,他作爲參謀長,考慮問題肯定得全面,畢竟按照參謀長的職責就是負責這些。
“我猜他是故意選的這個時候,平津地區的雪,再大也大不到哪裡去,而且雪大,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就無法出動,包括戰鬥機這些出勤也會受到影響。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天津這個城市沒有城牆,攻城很容易,就看巷戰如何打。加上日軍也認爲這裡是腹地,防守也都比較鬆懈,所以彭老總才決定這個時候去打天津。”
李衛國大致的猜測着彭得淮爲什麼打天津的原因,不過他分析也不全,其實彭得淮想打天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想在八路軍中證明他的實力。
自從三軍會師之後,彭得淮他就從軍隊最高領導層中被擠下來了,因爲得跟李衛國等四方面軍的騰位置,就成爲了一個軍團長。後面抗戰爆發後,他的部隊更是被縮編爲師,他也變成了一個師長,心裡的失落感也是很大的。
因爲他覺得他在八路軍中越來越偏離核心領導層後,他便有點失落感,所以纔會有現在這麼一個大膽的計劃出現在總部面前。
好吧,其實彭得淮想歪了,李衛國作爲後來人,知道其能力,能指揮一場數百人的抗美援朝的元帥,能力能差嗎?其他人不敢上,爲什麼他就敢挑起這個大梁。
不過對於他的位置,李衛國也一直頭疼呢,放在總部吧,會讓他的才能得不到最大發揮,這纔不得已讓他去了河北、察哈爾一帶展開敵後武裝。
“衛國,我聽你的意思是,不反對他的這個計劃?”聽着李衛國的敘述,徐向淺,越聽越不對。
“沒錯,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可以讓他去試試,萬一真的拿下天津了,那豈不是更好。”李衛國淡淡的說道。
“可是到時候肯定會引起日本強烈的反撲的,那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後面的計劃?”
“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現在武漢會戰一結束,你看鬼子在華北的兵力部署,明顯是開始針對我們,所以我們也不用那麼客氣,先把對方的部署打亂再說,我們的計劃再跟着局勢的變化,在做出改變就行了!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你給冀察熱軍區發報,就說總部支持彭老總的意見,在他們成功之後,總部會在合適的時候做出策應的。”
李衛國認真地說道,沒有給徐向淺再勸說的機會。
。。。。。。
冀東抗日根據地,此時日軍三路大軍已經開始對這裡的展開了掃蕩,平靜了幾個月的冀東地區,又開始燃燒着戰火了。由於得知總部已經同意了他們的關於有機會的情況下,拿下天津的建議,所以他們的一切目標都是爲了天津而展開的。
彭得淮對於這次反掃蕩的戰鬥,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中部一同意後,他這裡就開始了他之前相好的計劃開始。
首先,所有部隊開始分拆,以團或營爲單位分散作戰,伺機消耗來犯敵人。爲了牽制掃蕩的日軍,彭得淮留下了大部分抗日聯軍,以及一些師部直屬部隊,包括騎兵團、特務團等。
這些部隊的人數在6萬餘人,可戰的並有槍的有兩萬多人,以118師政委甘思琪和參謀長彭少輝、抗日聯軍高志遠爲主。他們的目的就是牽制住日軍,讓日軍在冀東根據地來回奔波。
其次,彭得淮率領352旅、抗日聯軍李運昌的第二路軍一部(有槍的那些人,因爲熟悉地形),一共一萬七千多人。他們則是以團爲單位,想辦法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突進到敵後並重新整軍,在時機成熟後就展開對天津的進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那就是吩咐354旅開始集結部隊,朝着北平運動,去把敵人的目光吸引到北平去,最好是讓天津的守軍也出動,那樣彭得淮這邊壓力也就更小了。
這幾道命令一下,在奇襲太原之後,有一場經典奪城戰役便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