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

“號外,號外!**驚人表態,若是蘇聯干涉外蒙將予以堅決反擊,對於來犯的喬巴山等分裂分子將會給其沉重打擊,誓死維護領土完整。”

“號外!號外!重慶政府武漢反擊戰北線失利,胡宗南一個集團軍不敵日軍第三師團,損失上萬,並丟棄了大量美式裝備,再創國府軍隊最慘敗仗。”

“號外!號外!戴安瀾將軍,率領200師爲主的第五軍,於昨日晚上殲滅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共9000多日僞軍。”

。。。。。

“哈哈,這個胡宗南這次估計是討不到好了,一個集團軍十萬之衆,居然打不過日軍一個三單位師團。我看着老蔣就是太過於信任這個胡宗南了,看來他跟什麼湯恩伯、蔣鼎文之流沒多大的區別。”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董必武看着國民黨胡宗南部遭遇大敗,也開始幸災樂禍起來。

這也很正常,這段時間,國民黨可是把**折騰的不輕,政治上的這次進攻,讓**飽受指責。還好**這邊反應也不算慢,強硬的表態這才平息了不少愛國人士的指責,最後還把矛頭引向了國民黨。

本來之前過了的事,也不好再提。胡宗南的這件事可算給**的反擊打了一個漂亮的助攻,這下國統區的輿論都開始懷疑國民黨軍隊戰鬥到底是得有多差。

胡宗南的部隊裝備可謂精良,堪稱除了遠征軍之外裝備最好的部隊。特別是這次遭遇慘敗的第34集團軍,下轄三個軍,包括嫡系中的嫡系第一軍。三個軍中,有兩個軍是輕裝美械部隊,雖然重炮數量偏少,但迫擊炮、反坦克炮,輕重機槍、步槍等都是美械。

這樣的部隊,三個軍打一個日軍第三師團卻毫無寸進,反而在日軍的反擊中丟失了大量的美式裝備,可讓全國的軍民大跌眼鏡。要知道第三師團只是一個三單位師團,只有一萬多人,加上連年征戰,早不是當初的甲種師團,可即便是這樣,胡宗南的部隊還是沒能打過。

當然不是真的打不過,比例都是六比一,裝備又有優勢,六打一都打不過,那國民黨軍隊的有多菜。本來胡宗南只是想看戲的,打仗也都是出工不出力,軍隊的彈藥沒有發足,完全沒有打仗的樣子。

不過這麼多軍隊出現在武漢北邊,猶如一柄鋼刀懸在橫山勇的頭上,隨時可能落下來。所以他便令第三師團,鋌而走險,加上一部分皇協軍對胡宗南部發起了進攻,最前面的李正先的第16軍直接被擊潰。

這次的失敗其實也就是16軍遭遇重創,損失三分之一的部隊,逼得34集團軍剩下兩個軍只能北撤。這造成胡宗南部不僅沒能收復失地,又丟了幾座城池。也幸好下面的預三師在師長陳鞠旅的率領下,消滅了日軍一個大隊,這才把戰局穩住,不然16軍可能損失會更大。

本來李正先也不是一個蠢蛋和懦夫,在淞滬會戰可是跟日軍浴血奮戰,這讓胡宗南也有培養他接任第一軍軍長,所以便從旅長,一步步升到師長,第一軍副軍長。眼看就要接任第一軍軍長之際,他因爲驕傲,加上部隊一直駐守後方,對於部隊軍紀就鬆懈了。結果就被胡宗南發現,並踢出了第一軍,打發到16軍擔任軍長去了,也就跟第一軍軍長無緣了。

本來這次要是抓住機會,或許能鹹魚翻身,可惜,還是沒能翻起來。16軍慘敗現在被外面說成整個34集團軍慘敗,給胡宗南造成了極大地壓力,就連重慶方面都發電來質問他到底怎麼回事。

被上面指責的胡宗南便把怒火撒在了下面,從34集團軍總司令到下面的幾個軍長、師長都叫來訓斥了一番。特別是李正先,直接罵的狗血淋頭,而且爲了平息各方的不滿,直接撤了他的軍長一職。不過他念及舊情,給了對方一個34集團軍高級參謀一個虛職,李正先的仕途也就算是完了。

“董老,也不能這麼說。胡宗南的能力我還是比較瞭解,有些真本領,不然光靠忠心,他可不一定能做到第一戰區司令官一職。不過就是他現在學會了投機取巧,給下面的將領做了榜樣,聽說16軍跟日軍交戰的時候,很多士兵子彈不到十發。

我看他們就是安逸太久了,日本人不進攻他們,他們就不進攻日本人,長久下來,部隊不出問題纔怪。”周恩萊笑着說道。

他畢竟是曾經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而胡宗南當時也算是小有名氣,對於這位天子門生,他還是很瞭解的。在他看來,此次胡宗南的部隊失敗,無非就是太過於驕傲,還有就是部隊疏忽怠戰。

對於紀律,八路軍可要比國民黨好多了,即便是駐守後方的軍隊,也都堅持訓練,隨時保持着戰鬥戒備。國民黨軍隊的紀律,其實很多時候都跟主帥的性格有關,就像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之流,因爲長期帶兵打仗,對於部隊的訓練很是看重,這樣的部隊想不成爲強軍都很難。

不過這也是國民黨的一大弊端,換個主帥可能就變了,訓練不能堅持,戰鬥力自然就會慢慢下降。

“我可是聽說蔣委員長可是十分惱怒啊,在辦公室大發雷霆。”董必武笑着說道。

“能不發脾氣嗎?前面剛剛指責我們,現在他的嫡系部隊就拆臺,這胡宗南什麼時候也有了‘及時雨’這個稱號了?”周恩萊開玩笑道。

“及時雨?這形容倒是挺形象的。”董必武笑道。

“當然胡宗南這邊打的不行,不代表其他部隊也這樣。杜聿明的第一兵團可算是表現出衆啊,一開始就對日軍正面的三個師團發起猛攻,特別是戴安瀾的部隊,戰鬥那都是可圈可點,這次還殲滅了日軍一個聯隊。我看這次土木系和胡宗南的部隊表現不咋地,但杜聿明這邊可能會大放光彩。

要是他的部隊擊潰了正面的日軍,武漢可就是相當於對他敞開了大門。要是這樣,這位最聽話的學生可就會一舉成名了。”

周恩萊貶低胡宗南的部隊,不代表他把國民黨軍隊都給否定了。相比於胡宗南的一戰即潰,杜聿明卻完全是把日軍壓着打,按照目前的這個趨勢,日軍恐怕堅持不了多久。說不定後面武漢,還真會被他給拿下來。到時候相信國民黨就會跳的更高了。

一旁的葉劍音點了點頭,“杜聿明倒是一個好苗子,不管怎麼說,收復武漢,對於抗戰來說,也是一個極大地好處。不過他的唯一缺點就是太聽話了,哪怕是他明知道自己校長說的是錯的,他也認爲是對的,還無條件執行。

這次國民黨想要拿下武漢,除非是蔣委員長不要亂干涉,不然我感覺這場戰鬥的前景未知。”

不過很快周恩萊等重慶辦事處的人員都高興不起來了,他們擔憂的還是來了。剛剛得到的消息,外蒙和新疆相繼出現騷亂,外蒙是喬巴山打着光復國家的名義,率着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師、一個騎兵師攻入了外蒙,跟駐守的八路軍發生了交火。新疆方面,則是發生大規模叛亂,北疆靠近蘇聯邊境地區的十幾所城鎮先後出現大量的非法武裝進攻當地駐軍。

**的高層,也都知道蘇聯還是動手了。

。。。。。。

外蒙在流血!

坦克帶着積雪在奔馳,穿着蘇聯軍裝的黃種人士兵則是不斷地在歡呼。不遠處八路軍的一個軍事營地則是燃燒着熊熊大火,即便是寒冷的天氣都能沒能讓這大火熄滅,黑色的煙緩緩升上天空。

一些被’俘虜的八路軍士兵則是被捆綁着推了出來,然後這些‘蘇軍’便對這些俘虜拳打腳踢,嘴裡也在不斷地咒罵着。甚至有些士兵還拿着手上的加廖夫輕機槍對着這些被俘的八路軍士兵掃射而去,然後在一聲聲悶哼中,不少被俘的八路軍士兵不斷倒地。其他的被俘人員則是對這些侵略者怒目而對,可等來的還是拳打腳踢,甚至子彈。

最後這些‘蘇軍’接到上面的命令,用着不明的語言相互交流,然後就看見他們把這些被俘的八路軍聚集在一起,然後用機槍掃射,鮮血染紅了這一片草原。

這股‘蘇軍’進攻很突然,三個步兵師在一個坦克師和騎兵師的掩護下攻入了外蒙。駐守邊境地區的八路軍雖然早就知道蘇軍會來進攻,但沒有預料到這麼突然,而且這麼多軍隊。地上不僅有大量的坦克,天上還有不少飛機,連克八路軍在達爾汗北部的數座城鎮,包括蘇赫巴托爾這個駐紮有一個步兵旅和一個坦克營的重鎮也在一天內被攻陷。

一交戰,外蒙軍區就損失了5000多人和超過20輛坦克。

拿下蘇赫巴托爾後的侵略軍兵峰直指達爾汗,意圖很明顯,就是奔着外蒙首府庫倫而來。

一時間,達爾汗危急!庫倫危急!外蒙危急!

不斷有告急電報傳到庫倫何迪化,然後傳到西安!

當李衛國來到主席家的時候,圍坐在火爐旁的已經有好幾個人了,不過李衛國來的也不算晚,在他坐下後,洛甫、任弼時等人才到。

“情況怎麼樣?”李衛國做下來,雙手在火爐邊搓着問道。

聶榮臻苦笑道,“情況不太妙!先說外蒙,目前喬巴山的軍隊已經拿下我們在外蒙的邊境重鎮--蘇赫巴托爾,我們損失了數千人,並有不少人被俘,而且那些人生死未卜。而且現在敵軍已經直逼庫倫最重要的屏障--達爾汗。除此之外,蘇軍在唐努烏梁海附近也動作不斷,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進攻,卻不斷地襲擾我們的邊境地區。

新疆方面不一樣,沒有大規模蘇軍出現,反倒是有不少當地民族的叛軍。他們出現的很突然,而且裝備也都很好,一天內,十幾個城鎮出現我軍士兵被襲事件,不少當地百姓也參與其中,趁機叛亂。

要說那些武裝分子絕對是從蘇聯那邊過來的,可能是當初我們進入新疆時逃到了蘇聯。蘇聯給他們武器彈藥,然後訓練他們,現在就一起朝我們發難。”

“看來之前對他們的政策還是太仁慈了,當初就該多殺點,也不至於現在出現這個情況。不過也好,這些潛伏的不法分子這下都暴露出來,正好一舉把他們給收拾了。”李玉傑冷冷地說道。

主席臉色凝重的說,“新疆的事還好說,即便是十幾個城鎮發生動亂,我相信伍中豪可以處理好,我擔心的是外蒙。現在是冬季,人員調動困難,蘇聯一口氣出動這麼多軍隊,顯然是想利用冬天佔領庫倫,造成實際佔領的事實。”

“當初去參加蘇德戰爭的蒙古軍隊哪有這麼多,明顯蘇聯派了不少自己的軍隊進去。以前還認爲蘇聯多好,現在發現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跟帝國主義一樣,對我們中國充滿了野心。”任弼時忿忿不平道。 /~.*?@++

“弼時,別說這個了,說多了也沒用。”李衛國勸道,“老聶,現在外蒙有多少軍隊?李振華那邊能不能守住達爾汗以及庫倫,等到援軍的到達?”

聶榮臻解釋道,“外蒙軍區的部隊是由第一裝甲軍、第九縱隊、第十三縱隊、第十六縱隊、朝鮮獨立縱隊組成。不過由於之前的海拉爾戰鬥,大部分軍隊東調,現在外蒙中部以及西部地區只有第十三縱隊的三個師、第一裝甲軍的第四裝甲師、第三炮兵師一部,還有第七航空師一部。

由於得知了蘇聯可能武裝干涉,第一機步師和119師已經在數日之前西調,後天才能達到庫倫。

不過孫得勝的騎兵第三師在外蒙西北部的烏蘭固木等地,獨37師也在木倫、布爾幹一帶。也就是說現在庫倫以及達爾汗附近,只有115師、第四裝甲師,以及第三炮兵師一部,加上軍區直屬部隊,一共只有不到六萬人。”

“敵軍呢?”主席掐滅了手中的煙,淡淡地問道。

“不清楚!”聶榮臻無奈地回答道,“我們對於敵軍的情況所知不多,只知道有超過百輛的坦克以及裝甲車,大量的騎兵和步兵。因爲我們到目前爲止沒能俘獲敵方人員,所以對於他們的情況,我們知道的不多。”

此章慶祝國足贏了棒子,好不容易贏一會啊!

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67章 西征(十)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73章 崛起(四)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3章 四一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95章 東征(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34章 衝突第298章 援助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448章 後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167章 西征(十)第4章 安仁之戰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
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67章 西征(十)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30章 天津(五)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73章 崛起(四)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3章 四一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95章 東征(五)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34章 衝突第298章 援助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00章 東征(十)第448章 後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367章 調動第39章 在襄陽(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167章 西征(十)第4章 安仁之戰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