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

“什麼?城南遭到轟炸?好的,我馬上讓人過去!”

“日軍開進攻城廂地區?一定要儘可能的堅守,不能讓敵人這麼快靠近城區!”

“是維修部嗎?我們跟城北的電話線斷了,趕快去維修好。”

此時的第六縱隊指揮部,可謂一片忙碌,到處都是來往的人員,指揮部的電話那都是忙個不停。

鬼子一包圍大同,什麼事都出來了。先是日軍無休止的轟炸,這兩天出現在大同城附近的日軍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出現的架次都超過500之多,可見日軍在大同投下了多少的炸彈。

後面地面的部隊又在抓緊的進攻大同城,不少火炮都在往城裡傾瀉的炮彈,而且據軍情局的消息,華北日軍的重炮旅團也出動了,正沿着鐵路運送到前線。

飛機以及火炮的轟炸,造成此事的城裡不時有火災發生,消防隊員根本忙不過來,只能組織大量的百姓以及候補士兵幫忙去滅火。

此時的城裡早已實行戰時條例,管制相當的嚴。而且賀隆等人也做好了跟日軍在大同打一場巷戰的準備,一切都在爲巷戰做準備,主城區的二十多萬百姓也都動員起來。

由於大同是一個工業城市,有不少豐富的煤礦等資源,自然也有不少工人。不過由於大同被圍,那些工礦也都無法開工,那上萬名工人都拿起了武器。

短短的幾天時間,八路軍在大同地區組建了超過20個工人營,超過50個的巷戰小組,並在城區、城外大規模的修建防禦工事。整個大同城有逐漸轉變爲超級軍事堡壘的趨勢,到處都是在動工的修建的防禦工事。

“老王,現在城裡的防禦工事都修建的怎麼樣了?”此時的指揮部裡,賀隆一臉凝重的問着負責整個城防的王震。

賀隆這段時間壓力也很大,光山陰慘敗一事,他就得擔很大的責任。要不是事情發展太快,總部根本來不及反應,也不想臨陣換將,估計他這個軍區司令以及縱隊司令一職都很難保住。

畢竟損失太大,即便後面大同保住了,但中間的損失責任大部分也得在他的頭上。這段時間中央以及前線指揮部的問責電報都發來不少,雖然沒談及處罰問題,但是都讓他一定要保住大同。

現在的他若是能保住大同,或許後面的懲罰就要輕一些;但若是沒守住,即便有人求情,他估計也難逃重責。

“老總,已經組織起城裡的民兵、新兵,還有百姓都在抓緊修建。不過鬼子的飛機不時地轟炸,修建的也是斷斷續續的,這兩天因爲死於轟炸的人都超過2000人。”王震臉色同樣很沉重。

他是被任命爲大同城警備司令,負責指揮整個城防,這兩天更是親自前往各地視察防禦工事的修建進度。也深知大同城目前的具體情況,正是因爲知道這些情況,他的臉色纔不是多好看。

“這個事情,你務必得時時督促,還有包括民兵以及巷戰小組、工人營等的訓練,也都要抓緊。這場仗,對於我們縱隊,只許勝,不許敗,你也知道若是大同失守,我們會有什麼下場。”賀隆認真地對着王震叮囑道。

“我明白!老總你就放心吧,我不會讓鬼子拿下大同城的!之前有傅作義死守涿州,又有二虎(楊虎城與李虎臣)守長安,我們120師也能來個大同保衛戰,我就看看是日軍厲害,還是我們厲害!”王震認真地說道。

雖然王震說的很自信,但他也不敢馬虎,都在盡心盡力忙着保衛大同。

除了王震負責城防,周逸羣等人也在忙碌,周逸羣則是忙着整個大同城的宣傳動員,以及後勤方面。現在大同被圍,全城的糧食這些都是一個大問題,好在大同城之前有不少存糧,不過現在要供應將近30萬軍民的需求,壓力也很大。

不過前期倒不用太擔心,因爲各家各戶都有存糧,堅持個個把月應該不成問題。針對城裡的那些糧店,八路軍也規定了嚴禁漲價,必須保證平價供應,否則一律充公。

除了這些糧食,大同市政府下面還有大量的糧倉,也能維持一段時間,不過若是若是政府糧倉的糧食用完,那就危險了。所以合理的分配糧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爲誰也不知道這場保衛戰能打多久,一切都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

閻良飛機制造廠,今天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當然不是運一運輸機服役,這飛機首飛沒多久,現在還是進行着試飛任務,離着批量生產還有一段時間。

今天的閻良格外熱鬧的原因,是因爲他們第一架自產的雅克-1型戰鬥機總裝下線了。這款飛機由於是有着生產圖紙,在經過近一年的準備,終於開始量產,也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不過來觀看總裝下線的並不是李衛國,而是左權這個航空縱隊的司令員。

之前從蘇聯購入的那24架雅克-1型戰鬥機都已經投入了戰場,也損失了一些,所以也需要飛機制造廠能夠自己生產出自己的雅克--1型戰鬥機。

這不因爲前線需要,特區政府也給閻良飛機制造廠撥了大量的經費,很快生產車間以及相關人員都準備好了,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在組裝生產線,並開始生產新型的飛機。

由於這款飛機,是八路軍除了殲一戰鬥機之外,第二款自己生產的戰鬥機,所以自然就被命名爲‘殲二戰鬥機’。由於是初始型號,也被稱爲‘殲二a戰鬥機’,這是爲了給後面的改進型號做好準備。

雖然番號是二,但這款飛機可不二。這款飛機就是雅克1的中國版,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雅克1戰鬥的突出優點就是在5000一下中低空作戰性能優異,甚至能挑戰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

當然幾個月前挑戰的肯定是零式戰鬥機,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多碰到的是日軍陸航的一式戰鬥機。零式跟一式外形非常的相像,對於這些連李衛國都看不出來,更別說這些航空兵了,前兩天還傳回消息說是在太原上空擊落兩架‘零式’戰鬥機,其實根本不是零式而是一式。

此時的日軍正在準備對美作戰,零式戰鬥機作爲新式戰鬥機,又是艦載機,自然成爲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王牌之一。爲了保證對美取得優勢,在中國的戰場的零式戰鬥機,都相繼撤出,只留有不到30架在中國戰場,缺口則由一式戰鬥機補上。

此時的日本沒有空軍,只有陸航跟海航兩支航空兵。零式屬於海軍型號,是三菱公司生產的;一式屬於陸軍的型號,是中島飛機公司研發生產的。

日本人的海陸軍矛盾可謂來之已久,具體的這裡也不作敘述。之前是因爲陸航的97式戰鬥機的,無法保證在中國戰場特別是華北戰場的優勢,所以海軍才暫時把近百架零式戰鬥機借於陸軍使用。現在海軍有任務,需要集中現有的零式戰鬥機,自然就把大部分在中國戰場的零式戰鬥機調走了。

其實日本海軍把零式借給陸軍,也是爲了磨鍊海軍飛行員的空戰水平。此時日本只跟中國開戰了,不找中國聯手,還找誰去。所以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在中國戰場的零式戰鬥機飛行員隔幾個月就換了一批,不過這些國共雙方可不知道。

一式戰鬥機,簡稱一式陸戰,正式編號ki-43,日軍也別稱爲隼(一種處於鳥類,屬於食物鏈頂端),由中島公司生產。

現在出現在中國戰場的一式戰鬥機屬於一型,也就是早期型號。一式的早期型號趕零式的性能差了不少,在最大速度上面就比零式若不少(其改進型,二型跟零式的性能接近),航程最大隻能飛2200公里,跟零式3000多公里的航程差了不少,不過在中國戰場上倒是夠用了。

而且一式戰鬥機普遍沒有機炮,只有兩挺的航空機槍,在火力上差了不少。這也是爲什麼八路軍的雅克-1型戰鬥機能擊落兩架的原因。

要知道雅克-1型戰鬥機的速度可是比零式還快,低空性能跟零式相比也不會差多少,火力配備上還有着一挺20mm機炮(也有兩挺大口徑航空機槍)。雅克-1型的跟零式相比最大的缺點就是航程,它的八百多公里的航程,在零式面前真的不夠看,這就讓雅克1的安全性受到影響。

由於航程近,若是想支援前線,必須靠近點,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滯空時間,才能發揮較大的作用。不過八路軍這邊也在對新生產的殲二戰鬥機進行修改,飛機不掛載任何炮彈(雅克1可以掛100公斤的炸彈或者劉發空用火箭),轉而增加兩個副油箱,使其提高航程。

這種改進的戰鬥機,意味着不能對地轟炸,只能單空中格鬥任務,對地也只能機槍掃射。

“左司令,你來爲這第一架殲二戰鬥機剪綵吧!”就在一切準備就緒後,閻良飛機制造廠的負責人就對正在生產線前的左權客氣地說道。

“好的!”聽到負責人的話,左權也就停下了之前計劃的行動,轉而來到總裝線的面前。

在那裡有着一架剛剛組裝好的殲二戰鬥機,上面掛着一條紅色的綵帶,飛機的最前面還有着一朵大紅花跟綵帶連在一起。

而飛機的周圍,一衆生產車間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也聚集在這裡,一臉興奮的看着眼前的這架戰鬥機,這裡面有着他們這些人的辛勤付出。飛機對他們來說,就是他們的孩子,他們陪着飛機的時間比陪着他們家人的時間還要長,現在作爲閻良飛機制造廠自己生產的第一款量產戰鬥機組裝下線,他們的心情也是很激動的。

所謂的儀式也很簡單,現在是戰爭時期嚴禁鋪張浪費,除了這些工人和技術人員,就那帶着大紅花的綵帶,以及一個橫幅。沒有地毯、沒有鮮花,也沒有什麼禮儀小姐之類,一切都是從簡進行。

在這些製造廠以及航空縱隊隨行人員的注視下,左權拿着一把剪刀,在那條綵帶上,輕輕地一剪,綵帶也就隨之落下,周圍也就響起了陣陣掌聲。

“同志們,感謝你們爲我們航空縱隊生產出一款新式的戰鬥機,你們的辛勤付出不比我們這些當兵的少。正因爲你們生產出這些優異的飛機,我們前線的士兵才減少了很大的傷亡,你們是這場抗日戰爭的幕後英雄!

。。。。。

請接受我,作爲一個軍人致敬!”

在剪綵完後,左權便有感而發,在那裡開始一番真誠的講話。這些工廠的工人以技術人員,大多是年輕人,他們也想上前線,拿着武器上陣殺敵。

可是他們有着更大的責任,他們需要在這裡給前線的戰士研發並生產武器,註定他們不能像前線士兵那麼上陣殺敵,而是在生產線上不斷的重複工作。

雖然現在中共對於轄區的工人非常的重視,其地位也很高,但是長久以來工人地位都是很低下的。聽見左權這樣的大領導在誇讚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心裡也是很激動的,便用着實際行動,現場又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隨着閻良飛機制造廠的第一架殲二戰鬥機總裝下線,蘭飛的殲三戰鬥機(即拉格三戰鬥機)也在當天同一時間舉行了剪彩儀式,不過卻是由黃公略負責剪綵。

就這樣八路軍很快就迎來了兩款自產的戰鬥機,隨着越來越多的新式戰鬥機投入戰場,八路軍在對日空戰的劣勢中,逐漸讓向日軍傾斜的天平開始把其扶正,直到最後天平往八路軍傾斜!

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34章 交易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78章 營救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83章 會師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367章 調動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63章 西征(六)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58章 西征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章 汝城之戰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49章 回蘭州第162章 西征(五)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39章 天津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
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34章 交易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78章 營救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12章 夜襲(二)第183章 會師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367章 調動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63章 西征(六)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58章 西征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2章 汝城之戰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0章 起義前夕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249章 回蘭州第162章 西征(五)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6章 明貶實升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39章 天津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33章 天津(八)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