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

在確定了新的編制之後,接下來也就是轄區的劃分了。現在陝鄂特區下轄一市13縣(沒有算襄陽),分別是襄陽下面的:南漳縣、保康縣、谷城縣、光化縣(也就是今天的老河口市);十堰(民國時期沒有十堰的說法,當時叫做鄖陽府,也就說現在十堰的轄區當時都屬於襄陽,直到32年才單獨分出來,也就是今天十堰的大致範圍,不過本書就稱作十堰。)下面的:鄖縣(即鄖陽區)、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均縣(今天的丹江口市);安康下面的:白河縣、平利縣、鎮坪縣。

此時的中-共陝鄂特區的駐地在十堰,下面的四個師則分駐以上13個縣。其中,教導師負責鄖縣、鄖西、白河三縣,指揮部設置在鄖縣;第一師負責竹溪、竹山、鎮坪、平利四縣的防務,指揮部設置在竹山;第二師負責南漳、保康、房縣的防務,指揮部設置在保康;第三師負責均縣(丹江口)、谷城、光化(老河口市),指揮部設置在谷城,並負責襄陽城的防務。

這個分轄區說白了就有點像瓜分地盤一樣,李衛國率領軍部坐鎮中央,四個師分在四周保護中央的安全。雖然看着李衛國的第四軍有着四個師16個團的兵力,看着多,但其實兵力並不多,纔不到3萬人。其實李衛國的最初想法是,實行旅團制,但想想就算了,最後才改成了一師四團制,等後面合適了在調整。

新編制的四個師,每個師人數不到7000人,也就是一個團只有1500餘人,跟李衛國計劃的大團制還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李衛國跟徐向淺、陳賡等幾人其實商量出過一套完整的編制,但由於兵員不足以及武器供應不上所以一直沒有真正的實行。

其中一個步兵班12人,配備11支步槍(毛瑟1898及其仿製品或者漢陽造),一支衝鋒槍,包括一名班長,11名士兵。

一個步兵排包括3個步兵班以及一個指揮組,兩個火力組,一個狙擊小組,一共46人。其中指揮組4個人,配備2支手槍,2支衝鋒槍;一個火力小組則是2人,配有一挺輕機槍(勃朗寧或者麥德森、捷克式);狙擊小組則有兩個人,配備一支狙擊步槍,一支步槍。

一個步兵連包括3個步兵排,一個連部班,一個重機槍班,一個迫擊炮班,一個補給班,共188人。連部班則是一個連長,還包括一個指導員、救護兵2人、通訊兵8人、其他職務人員6人,一共18人;重機槍班則有兩個重機槍組,每組4名士兵、一挺重機槍、4支手槍;迫擊炮班也分爲兩個迫擊炮小組,每組3名士兵、一門60mm迫擊炮、3支手槍;輜重班則是18人,配備18支步槍,主要負責做飯、後勤等。

一個步兵營包括3個步兵連,一個32人的火力支援班(4門80mm迫擊炮、4挺重機槍),一個50人的輜重排,一個16人的偵察班(一挺輕機槍,兩支狙擊步槍),一個20人的工兵班,一個20人的營部班(一挺輕機槍,5支衝鋒槍),全營一共702人。

一個步兵團包括3個步兵營,一個機炮營(6門75mm山炮,6門80mm炮擊炮,10挺重機槍)350人,一個輜重連300人,一個工兵連150人,一個騎兵連150人,一個衛生班12人,團部警衛連150人,全團共3218人。

一個師則包括4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750人(18門75mm野炮),一個輜重營900人,一個工兵營900人,一個騎兵營500人,一個警衛營500人,還包括師部其他部隊(師參、憲兵連、衛生連、統訓練等)800人。全師一共17222人。

當然這個編制現在雖然實行了,但每個部隊基本都是沒有滿編的,人是一個問題,還有很多武器、物資暫時也缺貨,不過架子倒是搭起來了,就等東西、人員慢慢填充。對民國隊伍編制熟悉的人,也看出來,這是李衛國依照抗戰時期國-軍的編制適當修改的。

之所以要把這個編制弄出來也是李衛國有着一點思維潔癖。歷史上的抗戰之前的這十年,也就是國-共第一次內戰的時候,gcd的軍隊編制太亂,一個軍團下面有着幾個師,結果人數才一萬餘人。很多一個軍的人數都才7、8000而已,這實在是讓他無法接受。雖然在明面上,這樣的編制會顯得自己這邊隊伍衆多,部隊編制過於混亂,一點不利於指揮。因此,李衛國才迫使幾個搭檔同意了這個新的編制,雖然徐向淺幾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廢話,一個師17000人,還有着超過18門75mm野炮,24門75mm山炮,以及衆多的迫擊炮、輕重機槍,在國內都沒見過。當然這是李衛國手上沒有多餘的軍級編制,所以才這麼弄得)。

。。。。。

不管這些編制的問題,李衛國和徐向淺、惲代英等人正在圍着一套新軍裝在那討論呢。

“衛國同志,沒想到你還會設計軍裝?”惲代英指着眼前的那一套灰色軍裝說道。若是現代人一看就知道是紅軍的軍裝,又被李衛國給無恥的盜用了。上衣爲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爲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衣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

“惲代表你說說這軍裝怎麼樣?滿意不?”李衛國笑着問道。

“挺不錯,軍裝設計的還不錯,而且顏色在山地行軍也不會被敵人發現,你是想用這個軍裝替換現在的軍裝?”惲代英拿着軍裝仔細看着,不停地指出軍裝的優點。

“老徐、老陳、老聶,你們三個呢?若是覺得這個軍裝可以的話,我就打算在軍隊裡推廣了。”李衛國知道這事不能自己一個人做決定,得徵詢另外幾個boss的同意。

“軍裝倒是設計的不錯,我感覺挺適合的,就是不知道這個成本怎麼回事?”聶榮真對軍裝樣式還是比較滿意,就是想看看成本造價如何。

“這個成本不高,一個大洋可以生產10套吧(我按的一個大洋值現在的的200元,當時的生產條件沒現在好,所以成本就會高點,畢竟是軍裝。),以我們手上現在的資金沒什麼壓力。”既然要同意全軍的軍裝,李衛國肯定也大概覈算了一下成本,成本高了就失去推廣的意義了。

“一個大洋10套,倒也不貴,不過衛國打算訂製多少套?還有我們的轄區內有沒有紡織作坊?這個也得考慮進去。”惲代英認真地說道。

“至於軍裝定製,我的意思是每名士兵兩套軍裝,一套平時訓練用,一套備用。總套數,我打算訂製8萬套,不過時間倒是不用太急,4月內之內完成就行。”李衛國想了一下,慢慢的想另外闡述自己的想法。

“8萬套?4個月能完成?我們控制的地區哪有那麼多作坊!”聽到李衛國的話,聶榮真驚訝道。

“我的想法是成立一個被服廠,這樣我們就不用拿錢去外面採購了,至於機器我們可以從上海那邊進口,你們覺得呢?”李衛國看着幾位搭檔說道。

“我覺得可行,我們以後肯定是在這裡紮根了,到時候我們肯定得有自己的一套供應體系。”聶榮真認真說道,在他看來被服廠還是挺有用的,而其他幾人相互看了一下也沒有反對。

“既然你們都贊同,我就讓下面的人去落實了,這個被服廠暫時放在後勤部下面吧。”

在五大boss一致的同意下,軍裝以及被服廠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暫時沒有其他的事的李衛國就回到了指揮部後院的自己家裡,後面跟着的警衛員還拿着一個包裹。

“小王,你把包裹放下就去忙你的吧!”進了屋的李衛國,讓自己的警衛員把手上的包裹放下,就讓他離開了。

“衛國,怎麼今天這麼早就回來了?你這是帶了什麼回來?”正在裡屋收拾東西的周雯聽見自己丈夫的聲音便出來了,發現桌上放着一個包裹,疑惑道。

“剛跟老徐他們商量完事,索性現在沒什麼事,就回來坐坐。你把包裹打開,看看裡面的東西滿意嗎?”李衛國笑着說道,此時家中的周雯一身襖裙,也就是上衣下裙的樣式,上身是窄而修長的高領藍色襖衫,下身則是黑色長裙。

“你這帶的什麼東西呀?”兩人已經結婚半年了,對於這段婚姻周雯還是挺滿意的,李衛國對她挺好,沒事就帶着一些她喜歡的禮物回來。“哇!好漂亮的的旗袍,我去試試,你等會啊!”

看見李衛國給她帶了兩套旗袍回來,周雯高興地就跑到禮物去試穿了。

看着自己妻子高興的樣子,李衛國覺得挺有意思的。爲了做軍裝,李衛國專門在城裡找了個老師傅,在做了幾套軍裝後,順便也做了幾套衣服,他自己做了一套黑色的長衫(主要這個年代男士也沒好的服飾,西裝他雖然有,但平時基本不穿,大多的時候是穿軍裝。),給妻子做了兩套旗袍(女士的那種襖衫看着不怎麼好看)。

當然李衛國做衣服肯定是自己掏錢的,之前起義搶了武漢政府以及日本商人大量的錢財,所以現在李衛國手頭也是比較闊綽的。錢多了之後,李衛國就開始給士兵發工資、或者用來買設備、建學校之類的。就拿工資來說,李衛國定的是軍級幹部每月50元,師級幹部則是每月35元,團級每月25元,營級每月20元,連級每月15元,排級每月10元,班長每月5元,而且這個工資還都是拿到手的實工資,平時的吃穿住行都是包了的。

雖然工資不低,但是對於李衛國來說也是一個大負擔,每個月光軍餉以及政府公務員的薪資再加上其他的伙食費都得差不多20萬銀元。所以現在李衛國也在尋找賺錢的方法,不然搶的那些幾年就吃沒了,還打什麼仗啊!

第232章 天津(七)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2章 大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08章 諜影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84章 新年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6章 西征(九)第195章 東征(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08章 諜影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
第232章 天津(七)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42章 大婚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08章 諜影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478章 渡河戰役(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84章 新年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9章 在襄陽(二)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166章 西征(九)第195章 東征(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208章 諜影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