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

“你們怎麼看,現在賀老總那邊發來電報,說是他們的彈藥只夠支撐不到10天的了,若是不盡快想辦法,他們後面就會出現極大地問題。”

西安八路軍總部,李衛國拿着那封電報給在場的人相互傳閱,並向在場的人詢問着看法。

在場的人,除了李衛國,還有聶榮臻、左權、黃攻略、孫德清等一衆留守的八路軍高級將領。

大同被圍已經快兩個月了,中央以及前線指揮部最擔心的也就是大同,基本上每次軍事會議必先詢問大同的情況如何。但是目前,李衛國他們暫時沒打算派兵增援,當然也是無兵可派,或者說派過去效果也不大。

孫蔚如的38軍和王以哲的67軍,暫時有着其他的任務需要準備,沒法調到大同。李振華的第九縱隊的日子也不好過,之前被第九師團打慘了,元氣還沒回復又遭遇鬼子的掃蕩,而且部隊還被北同蒲線一分爲二。

而晉北綏遠地區也有着不少部隊,畢竟有着6個步兵師以及數萬新兵,還有兩個騎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裝甲師也在歸綏(注:吳光浩的第一裝甲師已經調至西安附近,同時第二炮兵師也在組建),賀隆手上還有牌可打。

“衛國,要不讓何柱國、許光達他們想辦法打通一道缺口,看能不能解了大同之圍?”聶榮臻提議道。

“難,他們的部隊根本不敢動,在集寧等地還有日軍一個戰車師團以及幾個僞蒙軍騎兵師在那虎視眈眈,何柱國的部隊根本不敢動。”一旁的孫德清搖了搖頭說道,李衛國並沒有開口說話。

“那現在怎麼辦?晉北擺明了是一個絞肉機,往裡面填其他部隊根本不合適,那樣只會讓我們更加被動。孫蔚如的38軍也不能動,現在賀老總那邊彈藥出現極大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坐視不理吧!”聶榮臻看着衆人,認真地說道。

“彈藥其實都準備好了,我在想怎麼運進去?是空運?還是從地面運過去?

地面面臨的問題,就是剛纔老孫說的那樣,很是困難。但是空運也面臨着不少壓力,日軍現在掌控了晉北的制空權,我們部隊現在有的運輸機都是性能極差的tb-3運輸機,這飛機開進去若是碰見大量的日軍飛機,就是活靶子,跑都沒法跑。”李衛國爲難的說道。

現在新式運輸機還在試飛,離最後定型量產還有點時間,現在所能仰仗的飛機只有那幾十架tb-3運輸機。但是tb-3這飛機的性能讓航空縱隊的那些飛行員都在抱怨,速度太慢了,開出去沒有足夠的戰鬥機護航,能不能從鬼子飛機的航炮下回來都是一回事。

哪像sb-3轟炸機那麼好,不僅結實、抗打,速度還挺快,就算遇到鬼子飛機還能跑。

“總司令,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有點麻煩!”一旁的左權沉思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說道。

“哦,有什麼辦法?你仔細說說!”聽到左權有辦法,李衛國突然好奇起來了。

“空運唯一擔心的是護航問題,但目前空運顯然是最合適的。若是真的採取空運,只能把目前的先進戰鬥機派往綏遠,那樣在面對日軍的零式戰鬥機應該纔有還手之力。

現在我們偵察到的日軍機場情況。主要在張家口、石家莊、太原、代縣這個四個機場。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基本是駐紮在太原等地,代縣的陽明堡這個機場,駐紮的都是九七式戰鬥機。

我們空投的這件事若是保證行動不會被透露出去,這樣我們突然出現在大同上空時,日軍也反應不過來,我們就能讓運輸機迅速地朝大同城空投。即便鬼子飛機來了,數量肯定不會多,我們的戰鬥機也就能應付過來,足夠讓運輸機安然返回。”左權認真地說道。

因爲日軍的零式以及一式戰鬥機的航程夠很遠,太原、石家莊、張家口到大同只有幾百公里,半個小時就能到。而且這些機場都是大機場,設施相對完善,而且安全也有保障。

之前八路軍數次偷襲日軍機場的事可是讓日本人記憶猶新,加上新式戰鬥機使他們掌握制空權的關鍵,可不願又被八路軍摧毀或者俘獲。即便是代縣陽明堡機場,日軍都在這裡駐紮了兩個日軍大隊,加上不少僞軍,就是以防幾年前的事情再度上演。

“老左,現在我們可就只有不到50架新式戰鬥機,還得防守延安、西安、呂梁等地,這調走一部分萬一日軍飛機偷襲,你們能擋住嗎?”李衛國問道。

雖然新式戰鬥機已經在量產,但生產出來的都填補了之前的損失,而且兩款新式飛機,暫時各自每個月只能生產不到10架,產能還不是很高。而這些飛機將承擔保衛陝西空域安全的責任,若是突然調走一部分,對於航空縱隊也是一個壓力。

“沒問題,這就一兩天的功夫而已,即便日軍航空部隊前來襲擊,我們大不了避而不戰不就行了。最多挨點罵,但是賀老總那裡急需彈藥,我們航空縱隊肯定不能坐視不管。”左權不在乎地說道。

“既然你那邊沒問題,那這次我們就採用空投的方式,把彈藥送進去!我們現在能調動的運輸機有多少?”李衛國沉着的問道。

“我們手上有21架運輸機,空降團手上有50架,加起來一共71架運輸機。而且這飛機最大的載重4噸左右,這樣我們一次就可以向賀老總他們空投280多噸彈藥,這估計能讓他們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若是可以的話,我們可以來兩次空投也不是不可以!”左權自信的說道。

“那打算讓哪支部隊去護航?”李衛國繼續問道。

“讓凌雲去,他下面的那個殲二戰鬥機(以後雅克一統稱爲殲二)團,跟日軍飛機是老對手了,充當護航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左權笑着說道。

“那就這麼說定了,讓下面的部隊做好準備,同時知會賀老總一聲,讓他到時候記得做好接應準備。”李衛國鄭重的吩咐道。

“是!”

就這樣,航空縱隊瞬間忙碌起來,空降團的飛機也大量被徵調,接下來的兩天,近百架戰鬥機以及運輸機開始離開陝西,前往包頭以及歸綏等地的機場。

而大量的物資也從兩地的軍火庫拉出來,開始在航空縱隊的地勤人員幫助下,開始按照空投的要求打包,方便後面的空投。

兩天後,包頭的空軍基地裡面。41架tb-3轟炸機改成的運輸機正整整齊齊的停在機場上,而且尾部的艙門也已經打開。基地的地勤人員正在把打包好的彈藥往飛機上塞,包括步槍、機槍的子彈以及各類火炮的炮彈。等準備就緒後,後面這41架運輸機,就會和東勝起飛的另外30架運輸機一起在24架殲二a型戰鬥機戰鬥機的掩護下,給包圍的大同空投物資。

對於空降作戰,在中國戰場上,運用的最好的還是八路軍和日軍,國民黨軍隊差差點事。

日軍雖然沒有單獨的空軍,只有陸航跟海航,但是日本航空部隊的發展卻是亞洲發展的最快的。現在日本海陸兩軍的各種飛機加起來都有上萬架,在中國的關內戰場都保持着高達2000架各式飛機。

但是論及對空降兵的運用,日軍還跟趕不上八路軍,起碼在編制上就沒有八路軍的編制大。但是日軍的運輸機規模卻是不少,至少比八路軍多,早在抗戰初期日軍就曾給那些被圍困的日軍空投物資。

爲了完成這次中國軍隊史上最大的一次空投任務,八路軍以及中央軍委,拿出了不少家底,能集中過來的運輸機都在綏遠的兩個機場了,更是把精銳的、又是唯一的殲二戰鬥機團給調了過來參與護航。

機場,當何柱國一行人開着車來到停機坪後不久,載着聶榮臻、黃公略等人的那架運輸機也降落在了機場的跑道上。

“聶處長(聶榮臻跟陳更對調後,就接任了對方的參謀處處長一職),黃副司令!”

在率先下飛機的記者以及隨行的工作人員就位後,聶榮臻以及黃公略就走出了機艙。何柱國看見二人出來後,便率領郭任窮、許光達等一衆高級將領上前敬禮。

“都別這麼客氣了,這次我們兩個人來就是親自負責這次空投的行動,沒有其他事情,這仗你們該怎麼打還怎麼打!”看着眼前的這些人這麼不自在的樣子,聶榮臻笑着說道。

“尊卑有序,雖然我們八路軍不信那一套,但是聶處長作爲上級,我們這些做下屬的理應保持起碼的尊敬!”何柱國認真地說道,並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較低。

“別說這些沒用的,說說現在的戰況吧,你們這邊還能堅持住嗎?”聶榮臻轉移話題道。

“堅持沒問題。就是日軍的佈局讓我們也有點尷尬,本來我下面的兩個騎兵師,還有許師長的裝甲師在歸綏等地是打算牽制日軍的。結果現在卻變成了我們不得不在這裡待着,若是我們一有異動,集寧的日僞軍就會進攻我們,所以暫時態勢有點焦灼。”何柱國解釋道。

“這是你們之前的戰略部署有問題,預案做得不夠充分,把事情也考慮的太簡單了。現在陝西的軍隊留守他用,暫時不能對你們這展開支援,所以一切都得靠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在哪跌倒就得學會在哪站起來。”聶榮臻淡淡地說道。

“是!”何柱國認真地迴應道。

對於晉北的局勢,本來上面就有點不滿,聶榮臻這麼一說,也就代表着上面的一些看法。雖然這次作戰任務主要是由賀隆等人指揮的,跟何柱國沒關係,但他的22師卻是慘敗的兩個師之一,他就很識趣的沒有在這件事上去爭什麼。

。。。。。

兩天後的一個上午,包頭、歸綏、東勝三個地方的機場異常忙碌。

地勤人員都在給機場上的飛機做最後的檢查,主要就是查看油箱以及起落架的問題。這款運輸機本身就問題多多,不過好在新的運輸機已經研製出來,這款飛機暫時只是做一個過渡的機型。

至於衆多的飛行員也都開始整裝出發,登上了自己的飛機,他們將執行一場重要而又危險的一次任務。

由於運輸機的速度比戰鬥機速度的一半,加上又身居後方的位置,所以運輸機得先飛行一個小時以上,在中途逐漸匯合護航的戰鬥機。這樣其實很是麻煩,但也沒辦法,誰叫機場不大,最重要的是殲二戰鬥機的航程還沒運輸機一半多。

這也看出日本人零式以及一式戰鬥機是有多牛逼了,2000---3000公里的航程,都媲美運輸機的航程了,甚至比不少運輸機的航程都還遠點,可見是有多逆天。

要知道整個二戰期間,美蘇德等國戰鬥機航程也不過在1000公里左右(後期p51野馬b型航程等機型也遠),而日軍的零式卻是高達2000多公里。就這點就能讓日軍有着很大的優勢了。

有着遠航程的戰鬥機存在,就可以掩護轟炸機執行遠距離的作戰任務,而且還可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所以航程遠也是零式戰鬥機在二戰初期助其成爲一個神話的原因之一。

“開始起飛!”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指揮台的聶榮臻正式下達了作戰任務開始執行的命令。

很快在包頭機場上的41架運輸機就相繼起飛,一團團烏雲很快就出現在天空,整天蔽日的朝着大同飛去了。

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3章 四一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9章 空閒之餘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70章 崛起(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95章 入川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87章 陝北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8章 平叛(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33章 天津(八)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83章 會師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3章 北伐(二)第70章 崛起(一)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71章 崛起(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章 安仁之戰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368章 交易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9章 空閒之餘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95章 入川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94章 東征(四)
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3章 四一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9章 空閒之餘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70章 崛起(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95章 入川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87章 陝北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8章 平叛(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233章 天津(八)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183章 會師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3章 北伐(二)第70章 崛起(一)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71章 崛起(二)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章 安仁之戰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368章 交易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2章 北伐開始第9章 空閒之餘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95章 入川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94章 東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