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汾陽協定

新年剛過,八路軍這邊又開始忙碌起起來了,過年期間那些沒有得到處理,但又不是特別着急的事,都得需要處理,彷彿之前根本沒有新年這個節日一樣。

年後,按照中國的說法纔算真的進入1941年,因爲中國傳統節日過的都是農曆。

這期間,凌雲這位在戰場上幾經生死的空戰王牌,其所在部隊接受了24架雅克-1戰鬥機。雅克系列的飛機,有着一個特別好的優勢就是簡單易操作,即便飛行時間只有幾十個小時的飛行員都能很快駕馭,所以雅克系列的戰鬥機很快就投入了戰鬥。

而且在組裝期間,根據圖紙,閻良的飛機廠把雅克-1型戰鬥機本身攜帶的口徑的航空機槍(早期是,mm),換成了兵工廠已經開始批量生產的的大口徑機槍,進一步提升了戰鬥機的火力。

由於雅克-1型戰鬥機本身還有一挺20mm的機炮,所以在火力上,跟零式的兩門20mm機炮加上兩挺航空機槍相比,火力方面也不算多吃虧。

加上雅克-1型戰鬥機,在4950m的高度,速度能達到577千米每小時,比零式在4200m保持的最高533千米每小時的速度要快了一些。即便在機動性上趕零式戰鬥機還是差了點,不過藉着雅克-1戰鬥機的優異性能,航空縱隊開始朝日軍駐紮在華北的36架零式戰鬥機發起了新的挑戰,而且還是在5000m以下的中低空。

雅克-1戰鬥機的最大優勢,就是在中低空的性能很好,加上其快於零式的速度,這讓零式戰鬥機終於趕到了一絲威脅。當然不僅是八路軍的航空縱隊讓日軍的零式戰鬥機感到了威脅,沒幾個月,比歷史上的時間提前了幾個月的飛虎隊也橫空出世。

這就出現一南一北兩個中國戰場上抗日的戰鬥機隊伍,對日軍不可一世的零式戰鬥機發起了艱難的挑戰。

不過由於國民黨方面經費,以及那些招募而來的美國飛行員也需要適應性訓練,所以在10月之前,飛虎隊根本沒有參加過實戰。而中國戰場上抵抗零式戰鬥機的飛機就只有開始的雅克-1型戰鬥機可後續的拉格-3戰鬥機。

鑑於兩款戰鬥機所展現出來的優點,八路軍也在不斷地完善兩款戰鬥機的性能,使之在中國戰場更加適應。

除此之外,鑑於蘇聯給的那五輛有問題的t-34被製造廠的人給修復了之後,並且把五輛坦克給大卸八塊後,終於知道了t-34坦克的生產原理。並通過逆向開發,打算以此設計出一款新的主力坦克,這個方案被報上來的時候,李衛國大筆一揮,就同意了。

不過李衛國知道t-34可是號稱二戰最牛逼的中型坦克,其帶有傾斜裝甲的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設計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這個時候蘇聯也纔剛剛開始裝備這個坦克,整個蘇德戰爭爆發前,這個坦克數量才一千多輛,那些工廠都沒能把技術徹底吃透。

所以對於中共來說,雖然知道了大概原理,但是這款坦克想要真正的開發出來,先畫出圖紙,然後造出實物,最後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才能開始定型生產。以現在中共製造廠的技術水平,沒有個兩年時間,估計是不可能服役部隊的。

這麼麻煩的原因很簡單,蘇聯就給提供了五輛實物,圖紙這些、零配件這些都沒提供,顯然是這個作爲蘇聯未來主力的坦克保密。中共的技術水平,蘇聯人不是不知道,給五輛坦克是爲了安心,但是你想造出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等你能造出來的時候,蘇聯這款坦克早就不是秘密了。

雖然麻煩,不過這玩意服役了,那就牛逼了。在中國戰場直接橫着走,日軍的豆丁坦克連打t-26都吃力,更別說皮糙肉厚的t-34坦克了。要知道歷史上二戰期間,蘇德戰場上t-34在火力上打不過德國坦克的時候,可是有開着坦克直接撞的,德國坦克也因此損失過不少坦克。

除了t-26坦克可以對付日軍坦克外,八路軍中z39式40mm火箭筒經過改良射程變成了60米,以及破甲也達到100mm後,也在開始大量裝備前線部隊,這些武器都能給日軍的坦克以及碉堡等造成極大的傷害。

正是因爲中共現在對坦克不是太急需,所以李衛國對於t-34是否能馬上弄出來,也不太着急,經費撥給你,自己慢慢研製,等達到他的要求後,才能生產。

。。。。。。

武器方面的事,李衛國現在也只是做一個大的方向,具體他不會過問,而現在在他面前卻是有一件更爲重要的重要的事,連聶榮臻都親自跑了過來。

“李勇,把我那茶葉拿出來,衝壺熱茶端過來。”在聶榮臻來了之後,爲了考驗自己這個新的警衛員的反應力,他便安排了一個活給對方。

不過,在過了沒一會兒,就看見李勇一臉尷尬的走了進來,摸了摸自己的頭問道,“首長,你那茶葉放在哪的?”

“左邊的櫃子裡,從上往下數第三層,左邊第三個盒子,那是已經打開了的!”看見果然如自己所料,李衛國只能無奈的提醒道。

“好的首長,我馬上就好!”李勇聽到後,就趕忙着急的跑了出去。

“衛國,你這警衛員反應有點慢啊!”在李勇走後,聶榮臻笑着說道。

聽見聶榮臻的打笑,李衛國也很無奈道,“李忠被我弄去抗大上課去了,這個李勇是他兄弟,我說知根知底就給調了過來當警衛員。前兩天李忠還沒走的時候,還行;現在他哥一走,這小夥子立馬就忙不過來了。

才18歲,剛當兵,之前倒是去上了幾年學,性格呢也有點靦腆,加上對環境不熟悉,所以經常忘記東西在哪。”

“你也不怕,他把事情辦砸?”聶榮臻繼續笑着說道。

“年輕小夥子嘛,等過幾個月他基本適應過來後,就沒事了。”李衛國倒不怎麼介意。

就在說話間,李勇提着一壺茶來到了辦公室,拿出杯子給二位倒上了茶,並說了一句“首長慢用”就出去了。

“對了,你來有什麼事,還麻煩你親自跑過來。”李衛國淡淡的問道。

“是有點事!我剛剛收到孫蔚如傳來的消息,說是在前兩天,日軍突然撤出了孝義城,而緊隨其後,晉綏軍卻進駐了孝義城,我感覺有點不對勁,便過來問問你這邊知不知道怎麼回事。”聶榮臻一提到工作後,臉上的表情就變得嚴肅起來。

“你說這個事啊,事發當天我就知道了,用不着大驚小怪!這是閻錫山跟鬼子達成的交易而已,我讓丁曉鵬那邊在繼續跟蹤。”聽到是這事,李衛國笑着說道,顯然不認爲是什麼大事,不值得大驚小怪。

“閻錫山真的開始跟日軍接觸了?”聽到李衛國所說,聶榮臻試探地問道。

“嗯。年前就接觸了,不過具體談了什麼我們的人沒查到,不過現在他們雙方在準備展開第二次談判,看到日軍主動放棄孝義,估計是已經達成了某些約定,正準備爲第二次談判做鋪墊。”李衛國喝了一口熱茶,從抽屜裡拿出一封電報,遞給了對方,並說道。

聶榮臻好奇地接過電報,看了一下,臉色也越發凝重,許久才放下電報並說道,“看來閻錫山真的打算當漢奸了,居然跟日本人去談判,我們要不要把這件事情給捅出去,讓閻錫山投鼠忌器?”

“用不着,你忘了我之前說過找機會得收拾閻錫山。晉西事變時不敢弄得太大,沒有一舉收拾;皖南事變因爲要先把傅作義這個不穩定因素給弄走,閻錫山的晉綏軍也就因此逃過了兩次。

現在雖然我們跟國民黨關係明顯不好了,但是我們也不可能直接對付閻錫山,即便其不是老蔣的人,但也屬於國民黨,弄出事情,反而會讓我們陷入被動。

現在閻錫山自己找死,我們何必去阻止他,我們就裝作不知道,甚至可以逼逼他,讓他儘快跟日軍達成協議,只要逼着閻錫山親自去跟日軍和談,我們就可以出手了。

到時候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要投降,只要抓住了他和日軍高官在一起,我們就能坐實他的投日罪名,到時候即便收拾他也就正大光明瞭。即便老蔣倒時保他也無所謂,我的目的只是把晉綏軍給滅了,閻錫山活着也沒軍隊,他能拿什麼跟我們鬥。”李衛國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衛國,你這步棋下的可真大,主席他們是否知道?”聶榮臻也被李衛國的計劃給驚呆了,便擔心這是他的一人之謀。

“放心,這個計劃政治局幾人都商量過的,也同意了。老聶,現在我們的實力其實已經要跟國民黨方面持平了,若是對方沒有強有力的外援,註定會被我們超過,所以以後在處理雙方的關係上,自己要有自信。”李衛國鄭重的說道。

聶榮臻跟他共事已久,現在雙方關係也都非常的緊密,所以他纔會這麼語重心長的跟跟對方說這些話,一般人,他都懶得管。

“我明白了!”

聶榮臻認真地看了一會兒正在喝茶的李衛國,然後才說道。在他眼裡,李衛國越發神秘了,對方所考慮的東西都是當前的事,而是未來幾年,或者更多的事了。

。。。。。。

日軍第36師團駐地之一的汾陽,日軍守備司令部今天多了一批不尋常的客人,3輛黑色轎車在幾輛日軍軍用摩托的帶領下,來到了這裡。到了之後幾個穿着便裝,戴着帽子的人從車裡下來,放附是怕人認出來似的,還用帽子把臉擋住,快速的走進了日軍的守備司令部。

“局長,他們都進了日軍的守備司令部,我們現在怎麼辦?”日軍守備司令部幾百米外的一處三層樓建築裡,樓上一個開着小縫的窗戶裡有着幾人正在說話,而且還用着望遠鏡觀察着遠處的日軍守備司令部外圍的情況。

“能怎麼辦?你有能耐,你給我去日軍窩裡看看去?”在看見那些人進去之後,餘保良沒好氣地對着自己的下屬說道。

“局長,我也想啊,我這連一句日軍都不會說的人,進入還不立馬露出馬腳。”那個下屬笑着說道。

“那不得了,好好看着吧,看看這羣傢伙要在裡面待多久!”餘保良說完就離開了窗戶,坐在椅子上開始吃着東西來。

。。。。。。 ,o

汾陽日軍守備司令部的會議室裡,兩邊穿着不同衣服的人正涇渭分明的坐着。左邊坐的是幾個穿的長衫的男子,右邊則是幾個日軍軍官,其中還有一箇中將,兩個少將。

這就是在晉綏軍和日軍第一軍的雙方代表。晉綏軍這邊代表仍然是以趙承綬爲主的幾個人,而日軍這邊,第一軍參謀長楠山秀吉少將則成了陪同人員,做主的是日軍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田邊盛武中將,隨同的還有日軍第36師團的第36步兵團的團長山之內正文少將,以及上次那兩個大漢奸蘇體仁和樑上椿。

“趙將軍,這位是我們華北方面軍(注:日本人叫北支那派遣軍,這裡是爲了統一,勿怪!)參謀長田邊盛武中將,這次協議的簽訂,也將由他主持。”在趙承綬幾人坐下後,楠山秀吉作爲中間人介紹道。

“原來是田邊中將,幸會幸會!”聽見日軍這邊君然出動中將了,趙承綬現在也明白了日軍對和談的關注程度。

“趙將軍,我也是久仰大名!請坐!”在跟趙承綬握完手之後,田邊盛武便很有禮貌地對着趙承綬揮手道。

“請!”

在一番禮貌之中,二人都坐了下來,便開始了正式的協議簽署。

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49章 平叛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98章 東征(八)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194章 東征(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51章 後續(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章 班底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62章 西征(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161章 西征(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231章 天津(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78章 營救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
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194章 東征(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61章 大撤退(一)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49章 平叛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198章 東征(八)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194章 東征(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51章 後續(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1章 班底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162章 西征(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161章 西征(四)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62章 西征(五)第231章 天津(六)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78章 營救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