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

“什麼?衛國同志到了?挺快的!”聽到李衛國到了,老毛很是驚訝,這比預想中的要早點啊!

“是挺快的,我還以爲衛國還得等幾天纔到呢,沒想到這就到井岡山了!”蔣先雲拿着電報笑着說道。

“跟六軍軍長許繼慎說一聲,讓他親自護送衛國同志,順便一起參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大會!”

想到李衛國跟許繼慎等人的關係,老毛便吩咐道。

“那秦書記那邊?”

聽到老毛讓許繼慎回來參加會議,蔣先雲問道。畢竟因爲一些原因,葉挺一系並不受中央待見就是因爲王名對葉挺不喜,造成王名(諧音,包括後面的這個也是)委任的秦邦現也對葉挺等人不喜。

“沒事,秦書記那裡我去說,相信他不會不給衛國的面子的!”老毛揮了揮手說道,在李衛國在川陝鄂的時候秦邦現打壓葉挺等人倒沒什麼,但現在李衛國來了,還這樣就是打李衛國的臉了。

“好的,謝謝主席!”聽見老毛這麼說,蔣先雲便感激道。

對於許繼慎等人被打壓,他雖看不下去,但是奈何黨內他的靠山老毛也不算真正能做主的人,在之前的一些錯誤運動中,他把第六軍調離中央蘇區的核心根據地也未免不是保全他們。

原來此時中央早就不在上海了,而是已經搬到中央蘇區了。在六月的時候,咱們的那位向書記正如歷史一樣,叛變投敵了,上海的黨組織要不是有李衛國的情報組織給幫襯,估計損失更嚴重。

而在向忠發被捕之後,中央的領導人變成了王名,不過現在他已經去了蘇聯,國內掌權的是王名委派的秦邦現。

。。。。。。

“周書記,衛國終於來了!”在瑞金的一個地方,穿着紅軍軍裝的葉挺拿着一封電報來到周恩萊家裡,激動地說道。

“你跟衛國也有四年沒見了吧,等他來了你們好好敘敘舊!”此時的周恩萊也從上海來到了中央蘇區,現在的他是中央局書記。

。。。。。。

“這李衛國終於來了,看看這位紅二方面軍的領導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對於沒有見過李衛國的朱得、彭得懷等人則是對李衛國非常好奇。

。。。。。

“老許,你們這日子過得不是很好啊!”

來到第六軍軍部,一路上看着第六軍士兵的穿着破舊軍裝,人也面黃肌瘦的,這個軍部也十分簡陋,李衛國不禁疑惑道。

“哎,沒辦法,我們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這一年中央根據地發生很多事,很多之前一起鬧革命的同志都被冤殺。好在我們在老團長以及蔣副參謀長的幫助下才沒有被波及,雖然現在日子過得不是很好,但也遠離了禍端。”

聽到李衛國這麼一問,許繼慎的淚都差點落下來,可想之前經歷有多慘。

“老許啊,中央不比我那,在我那我還能做主,這裡我還真沒辦法,不過你們也放心,這次我會跟一些人打打招呼,你們就待在井岡山就行,那些複雜化的事你們就別參和進去。”

李衛國知道許繼慎的意思,上個月之前桂軍投靠過來的李明瑞不也被殺了吧,更別說去年的富田事變,這些事他作爲紅二的領導人管不了紅一這邊。他現在能做的就是,保全眼前的這些人不會被那些不可變的因素波及就行。

“老李,別忘了我們之前說的事!”就在李衛國勸着許繼慎的時候,聶榮真在旁邊提醒道。

“哎,我這腦子,差點忘了這事!”李衛國見聶榮真提醒纔想起忘了事,“老許,這是兩萬大洋,我們來之前在一個地主家弄來的,你拿去給你的士兵置辦點東西,這馬上就冬天了。”

說完,李衛國就讓陳川拿出之前在劉鎮長家裡那些銀子首飾等換成的銀元,並遞給了眼前的許繼慎。

“衛國,這不合適吧!”看着眼前的那一捆捆的大洋,許繼慎便推脫道。

“有什麼不合適的,你這點收着,我們二十幾個人拿着那麼多大洋又沒用,不過後面你得給我們準備20幾匹馬,這沒問題吧!”

李衛國到了蘇區的根據地就不想做着車或者步行到瑞金,那太慢了,於是就打算把那帶來的20來匹騾馬跟許繼慎討20幾匹戰馬騎着。

“這沒問題,前兩天我剛打了一個保安團,繳獲了幾十匹馬,雖然不是什麼好馬,都是滇馬,趕不上你們那邊的西北大馬。”

聽到李衛國討要戰馬,許繼慎便笑着說道。

“滇馬就滇馬,這叫入鄉隨俗。”李衛國並沒有聽到是滇馬就不滿。

因爲南方的馬除了少數是北方的高大馬匹,一般的馬都是滇馬,還有少數的藏馬,不像李衛國的紅四軍團的馬大多是通過楊虎城以及西北軍閥走私過來的河曲馬(這是54年取得名字,這馬產於川、甘、青三省交界處,中國三大名馬,另外兩個是新疆伊犁馬、內蒙三河馬)。

李衛國在井岡山就待了一天,第二天就跟許繼慎一起一行四十人騎着馬趕往瑞金。至於第六軍的軍務則交給周子昆代管,現在也沒什麼大仗,倒也不會出啥事。

這個季節過了豐收的時間,所以一路上也沒見着多少在田地裡幹活的農民,穿着紅軍軍裝的李衛國等人,便騎着馬飛快的朝着瑞金趕去。從井岡山到瑞金要經過萬安、興國、於都等縣,由於這些縣早就是中央蘇區的根據地,所以一行人也不擔心安全問題。

雖然守城的紅軍士兵好奇這支紅軍隊伍有些人穿的軍裝跟他們中央紅軍有點不一樣,但看到旁邊許繼慎遞出的的軍官證後,那些紅軍士兵都尊敬的敬個禮然後放行。

至於李衛國、聶榮真等二十幾人奇怪軍裝那些士兵也沒有多問,因爲即使中央紅軍的軍裝雖然款式差不多,但顏色差別很大,有青色、藍色、灰色、綠色等。不過倒是有一點這些紅軍士兵可以確認,那就是李衛國等人不是紅一軍團的,因爲紅一軍團的軍裝統一是灰色的,紅三軍團倒是顏色挺雜。

“今天什麼情況,居然一個軍長從我們這裡路過,平時基本上都看不到的啊!”一個守門的紅軍士兵悄悄說道。

“這很正常,沒聽說要開會嗎?這些人都是去瑞金的!”旁邊一個紅軍士兵顯然知道點消息,便小聲的對着旁邊的戰友說道。

“怪不得這兩天過路的挺多。”之前的那個士兵恍然大悟道。

。。。。。

從井岡山第六軍軍部到瑞金的距離有着300公里,所以李衛國一行人花了三天的時間才趕到瑞金。而早就得到消息的老毛、周恩萊等人便早早地來到了瑞金縣城外等候。

“怎麼還沒到?是不是路上出什麼事了?”蔣先雲有點着急的問道,他們等了半天了,可是遠處的道路還是沒動靜。

“先雲,彆着急,本來給的時間就不是準確時間,路上耽擱一會兒很正常。”老毛的心態挺好,即便等了有點久,但臉上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着急,其他的周恩萊等人也差不多。

而其他的紅軍士兵則是好奇,爲什麼平時很難聚集在一起的這些boss怎麼今天都聚集在這裡,他們到底在等的是什麼人?

就在衆人的等待中,陣陣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只見遠處一羣騎着馬的人快速的出現在衆人的視線裡,而且隨着距離越來越近,一行人的面貌也越來越清晰。

“是衛國他們!”看着越來越近的那對騎着馬的人,蔣先雲激動地說道。

在一衆騎着馬的人來到迎接的人前面十米遠地方的時候,一行人的便拉着馬繮,讓馬停了下來。

當馬停下之後,只見領頭的李衛國便熟練地下了馬,聶榮臻和許繼慎則跟在李衛國的後面下了馬,然後再一起來到迎接隊伍面前。而在他們身後,那隨行的士兵都下了之後,便整齊地站在後面。

“衛國,歡迎歡迎!好久不見啊!”在看見李衛國上前之後,老毛便帶着一衆人上去迎接,並熱情地說道。

“毛主席,四年沒見了吧!甚是想念啊!”李衛國緊緊地握着老毛的手,激動地說道。

這個時候的老毛,已經不像四年前那個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那樣沒有多大的氣場,現在的老毛經過四年的經歷,身上那股領袖範也開始展現了。

“是啊,四年沒見了!你嫂子聽說你來了,還叫你去吃飯呢!”老毛笑着說道。

“衛國,好久不見!”蔣先雲在李衛國跟老毛說了兩句之後,便上來打着招呼道,欲上前擁抱。

“先雲,也是四年沒見了吧!想死我了!”李衛國直接給蔣先雲來了一個熊抱,笑着說道。

“我也一樣,你小子現在都成了我上司了!”蔣先雲用着拳頭捶了捶李衛國的胸膛,開着玩笑道。

“你傢伙也差不到哪裡去吧,要不是陳更那傢伙走不開,我們黃埔三傑就能聚在一起了!”李衛國也捶了捶對方,笑着說道。

再跟這二人打完招呼後,李衛國則依次跟周恩萊、朱德、葉挺、彭得懷等一衆中央蘇區領導人依次打着招呼,包括聶榮真和許繼慎也一樣,都得挨個打招呼。

而經過這麼一來,旁邊的那些軍官和士兵才知道眼前這位不到30歲的男子就是紅二方面軍的領導人李衛國總司令。除了對這個人物的感慨萬分之外,他們對跟着李衛國來的那26名衣著跟他們不一樣的紅軍士兵非常好奇。

只見這26人穿着的軍裝也很奇怪,雖然帽徽和肩膀、胳膊上都有着紅軍的標誌,但其身上的口袋卻很多,裡面裝着不少彈夾。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人手一支衝鋒槍,腰間還掛着手雷和手槍,這裝備簡直屌爆了。

“衛國,走我們進城再說!”在差不多的時候,老毛就讓李衛國等人先進城,這麼多人站在城門口也不太合適。

“主席,周書記,你們先請!”李衛國此時得身份跟二人相比還是差了點,所以便讓二人走在前。

於是在老毛和周恩萊便帶着李衛國一行人進了城,並把他們好好安頓在城內。

晚上,老毛做東在他的家裡給李衛國開了一個接風洗塵的‘宴會’,說是宴會,其實就是一些家常菜,桌上紅燒的那條魚還是他們下午從河裡打上來的。

“衛國,根據地的條件就這樣,我就用這個咱們自己釀造的酒敬你一杯,歡迎來到中央蘇區,也祝賀我們再次重聚!”由於李衛國的到來,老毛今天難得的破例喝點酒,便拿着大碗對着對方認真地說道。

“主席,你客氣了!在這裡,我先敬各位一杯!”李衛國此時的心情也是比較高興,今晚他也不打算談什麼政治上的事,端着倒滿了白酒的碗,對着在座的諸位中央蘇區領導人豪氣的說道。說完直接一口乾了碗裡的酒,並把碗翻了過來讓碗口向下,讓衆人看一下才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不錯,衛國同志挺爽快的,我老彭就喜歡這麼爽快的!”再見到李衛國直接幹了碗裡的酒,彭得懷便站起來大聲說道,並也幹了碗裡的酒。

“彭總,衛國也是久仰大名,只是一直無緣相見!”見彭得懷站起來了,李衛國也連忙起身認真地說道。

這天晚上,李衛國喝了不少酒,主要也是高興,特別是見到許久不見的朋友和那些之前未曾謀面的領導人。最後李衛國還是讓蔣先雲扶着回到休息的地方的。

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00章 東征(十)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71章 崛起(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98章 援助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70章 崛起(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70章 崛起(一)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63章 大撤退(三)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4章 升職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49章 回蘭州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
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00章 東征(十)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71章 崛起(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114章 紅四軍團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98章 援助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70章 崛起(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70章 崛起(一)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450章 後續(三)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27章 天津(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6章 明貶實升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63章 大撤退(三)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4章 升職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51章 後續(四)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49章 回蘭州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37章 九一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