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中原大戰

這是昨晚最後一章,本來想昨晚發的,結果筆記本沒電了,字沒有碼完!

“衛國,好消息啊!紅三軍團居然拿下了長沙,殲敵數千人,繳獲頗豐啊!”

惲代英拿着一封電報,來到李衛國面前,只見李衛國正在拿着放大鏡、鉛筆在一副地圖上畫過去畫過來。

“是嗎?算是一個好消息,長沙可是省會城市啊,我們也就只能想想!”聽到老彭還是按照歷史拿下了長沙,李衛國也不禁放下自己手中的放大鏡和筆,接過惲代英手中的電報。

“是啊,所以中央發來電報讓我們伺機也拿下一兩個大城市,說我們根據地軍隊多,人家紅三軍團才兩萬左右都能拿下長沙!”惲代英指着李衛國手中的電報,苦笑道。

“中央想得太好,大城市哪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偏偏喜歡蘇聯的城市中心論,也不考慮考慮現實,我們手上哪有那麼多的攻城重炮!”李衛國看了一眼電報上的命令,就把電文扔在一旁,不屑一顧地說道。

“現在怎麼辦,中央已經發了電報過來,讓我們認真落實中央的路線,我們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那樣不太合適吧!”惲代英知道李衛國一直很反感打大城市,也不太鳥蘇聯。就拿上次的中東路事件來說,對方直接在會上跟向書記拍桌子,估計黨內也就他有這魄力,雖然當時被降職了,結果中東路事件一過就又升回原職了。當然這也是因爲中東路事件後,當在很多方面受到地址的原因,所以向忠發在周主任等人壓力下就讓李衛國官復原職了。

“大城市,我們附近也有啊,漢中不就是一個‘大城市’嗎?我們拿下漢中交差就行了,反正現在漢中的西北軍大都去河南打仗去了,也正是好機會!”陝鄂川根據地附近大城市就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這幾個,哪一個不是城牆又高又厚的,上面還真以爲每個隊伍都能像彭得淮一樣,運氣那麼好,抓住敵人防守薄弱纔拿下長沙的。

也不是說紅四軍團拿不下這些城市,只是李衛國不想拿下在大城市,先不說代價多高,拿下之後的後果就不是他能承受的。就像老彭這個拿下的長沙吧,不僅南京政府反應激烈,那些外國人更激烈,他們不會接受一個信仰共產主義的地方政府,所以就會在後面派軍艦掩護國民政府的軍隊從湖北來到湖南,以奪回長沙。

“衛國,這合適嗎?漢中其實已經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了,我們這麼是在糊弄上面啊!”惲代英可沒有李衛國膽子這麼大,敢不執行上面的命令。

“怎麼不合適?漢中難道小了嗎?論物產豐富僅次於四川盆地,拿下漢中,我們能養活半個多根據地的百姓,不比拿下一個長沙差多少吧,而且紅三軍團這個長沙過兩天估計就要易主了,我們別去好高騖遠,做好自己的,事實會證明我們是對的。”李衛國這會就像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羨慕着紅三軍團拿下長沙。

“既然你已經拿定主意了,那就這麼辦吧,我們也算是執行了上面的方針路線,他們也不能老是那我們說事了。”一句老是說明紅四軍團有多不受中央喜歡,當然這侷限於中央某些人,並不能代表全部。現在各大根據地之間,無論從哪方面排,川陝鄂根據地都能排第一,就憑它能自給自足的軍工體系還有着數年的經營,但是有些人就喜歡拿着有色眼鏡看川陝鄂根據地。

“衛國你這是在幹什麼?”把電報的事解決之後,惲代英就看着李衛國在面前的這幅地圖上花了很多線,便好奇道。

“我在想接下來老蔣會怎麼來圍剿我們,他可是恨我們入股的,等中原發生的這場戰鬥一結束,我們的日子可不會那麼好過了!”原來李衛國不是幹其他得,而是在分析幾個月後的根據地可能面臨的困境。

“衛國,你這麼看好老蔣會獲勝?現在反蔣勢力可是很強大的,北有馮玉祥、閻錫山,南有李宗仁、張發奎、俞作柏等而且加起來的軍隊比老蔣還多,勝率很大呀!”惲代英其實也挺看好老蔣,畢竟這個人他們都知道其怎麼起來的,旁人還真差點事,但就想看看李衛國會怎麼評價。

“你忘了最重要的兩件事。首先是反蔣聯盟都反過幾次老蔣了,你見贏過一次嗎,都被老蔣給逐一擊破,老蔣的離間計玩的那叫漂亮。還有就是你忘了國內還有一直舉足輕重的力量,他纔是這次內戰的決定因素!”說到最後,李衛國並沒有點破,看自己這個搭檔能否猜出來。

“舉足輕重的力量?難道是川軍?不過川軍根本就不團結啊!除了川軍,南方的另外幾股軍閥都不成氣候,也就剩下被放了。北方?難道是東北軍?”惲代英想到北方,就想起來了東北那支軍隊,便恍然大悟道。

“沒錯,就是東北軍,雖然東北軍被蘇聯教訓了一頓,但它的綜合實力僅次於老蔣,他要是偏向一方,另外一方必然會輸!”李衛國平淡的說道。

“想說服張學良出兵,代價不小吧。聽你剛纔這麼一說,反蔣聯盟這邊內部矛盾重重,估計也拿不出多大的利益,這樣的話只有老蔣了!老蔣不會是又要跟張學良拜把子吧?”說道最後那句話時,李衛國驚訝地看着對方,對方這都能猜出,自己沒跟他說過呀,難道其

能未卜先知。

“你怎麼想到老蔣會跟張學良拜把子?”

“這不是你之前說的嗎?我就這麼一猜!”惲代英見李衛國一臉驚訝地看着自己,疑惑的回答道。

“我什麼時候說過?我都不知道這是會怎麼發展,我怎麼跟你說?”李衛國也很詫異,自己貌似沒有說過吧!

“你之前不是說說誰跟老蔣結拜誰倒黴嗎?而且結拜之前都是有求於對方,利用之後就把對方解決掉。馮玉祥、閻錫山不都這麼回事嗎?我感覺要是老蔣請動張學良,拜把子是必須的,估計什麼陸海軍副總司令職位又要給張學良吧!”惲代英現在都能猜出大概了,相信不少局外人也能看出來。

“聽你這麼一說,我感覺有可能,我們拭目以待吧,就看咱們的少帥會不會入坑了!”李衛國笑着說道,言語之間就是認爲張學良會被老蔣坑。

“拭目以待吧,要是張學良真的出兵,我們就得好好想想你現在擔心的事了!”聽李衛國剛纔那麼一說,惲代英也知道了這場曠世大戰的關鍵之處,相信大戰雙方也都知道張學良的重要性,就看誰能開出讓張學良的滿意的條件。

。。。。。

而事實正如李衛國和惲代英在那討論的一樣,張學良最後還是插手了這次歷史上有名的中原大戰。六月份,閻錫山率領的他的晉綏軍佔領濟南之後,太過於優柔寡斷,導致失去了重要的戰機,被老蔣率軍反攻,晉綏軍被迫撤退。而西北軍這邊,在友軍進攻受挫後,西北軍側翼也出現了漏洞還被中央軍給抓住了,造成西北軍過於被動,隴海線的西北軍有被攔腰斬斷的危險,於是馮玉祥只能率領預備隊前去支援,並與中央軍展開了激戰。而就在此時一條令整個反蔣聯盟絕望的消息傳來了-----張學良率領東北軍大舉入關,加入老蔣的隊伍,討伐反蔣聯盟。

可以說張學良甚至老蔣在這個時候讓東北軍入關是致命的,張學良的通電一發出,在閻馮聯軍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並導致了一些列的聯軍潰敗的開始。首先,閻錫山爲了保存實力把晉綏軍率先撤退到黃河以北,山東的石友山也聲稱擁護張學良的主張;而西北軍方面,吉鴻昌率先投靠老蔣,樑冠英、焦文典等人也相繼宣佈停戰,投入了老將的懷抱。在這些投靠軍隊的幫助下,蔣軍迅速向開封、鄭州等地靠攏,沒有辦法的馮玉祥、閻錫山二人只能宣佈停戰,並下野出國。

大勢已去的反蔣聯軍自此消散,西北軍被老蔣、張學良、閻錫山等幾家給瓜分掉,晉綏軍也退回了山西,其他小股反蔣軍隊更不成氣候,紛紛宣佈停戰接受老蔣的編遣,因此老蔣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成爲國內最強的軍事集團。

中原大戰一結束,老蔣就開始策劃圍剿全國各地的紅軍了。在川陝鄂方向,一張非常大的網在醞釀之中,北有西安的楊虎城第十七路軍;東有襄陽的夏鬥寅的第二十一路軍,信陽有吉鴻昌的二十二路軍,武漢有劉峙的第一軍;南有劉湘、劉存厚、鄧錫侯;西有甘肅馬家軍!

就在川陝鄂有被合圍危險的時候,其他的根據地日子也不好過,其中以鄂豫皖和湘贛閩兩個根據地最不好過。鄂豫皖所在的大別山嚴重威脅了京漢線,可以切斷河南和湖北的聯繫;而湘贛閩則是離着老蔣的核心統治區太近了,隊伍又那麼強,說句不好聽的,要是一個不小心,南京都有可能被紅軍拿下,所以更容易被針對。

。。。。。

“衛國,形勢對根據地不太妙啊,我們已經有被包圍的趨勢了!”徐向淺拿着一封剛剛得到的電報,擔憂的對李衛國說道。

“不用擔心,我們本來不就是被包圍的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一天我早就預料到了,吩咐下面的部隊做好準備,有大仗要打了。順便把我們得到的消息給中央發一封電報,讓他們通知其他根據地,老蔣的反撲要開始了!”看到這一封電報,李衛國沒有想象的那麼輕鬆,此時圍在他周圍的軍隊已經超過了20萬,這將是根據地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戰鬥了,若是想打破這次僵局,估計得放棄不少縣城了。

“是,我這就去!”

有了紅四軍團的提醒,湘贛閩、湘鄂黔等根據地都相繼發現了周圍國民黨軍隊的頻繁調動,都開始準備打一次反圍剿戰爭了。

第165章 西征(八)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81章 長征(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97章 東征(七)第14章 升職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70章 崛起(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1章 大撤退(一)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199章 東征(九)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55章 相聚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14章 歸程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7章 平叛(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
第165章 西征(八)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81章 長征(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97章 東征(七)第14章 升職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70章 崛起(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61章 大撤退(一)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199章 東征(九)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55章 相聚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114章 歸程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7章 平叛(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