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

砰砰

就在大同城北門的日本守軍,正在時刻防備城外的八路軍進攻時,突然在他們不遠處的皇協軍陣地突然傳來幾聲槍響。隨後就看見三發紅色信號彈突然在皇協軍的陣地上出現,隨後正面的八路軍就吹響了衝鋒的號角,遠處也出現了火炮發射的火焰。

轟轟

沒一會兒,幾十枚炮彈就同時落在日軍的陣地上,頓時哀嚎聲一片。與此同時,他們的右側也傳來喊殺聲,聲音來自皇協軍的陣地,日本人不用細想也知道怎麼回事。

“報告,皇協軍突然造反,夥同其他地方的皇協軍,正在進攻我們的城門陣地。”

就在日軍這邊準備防備城外八路軍進攻的時候,一個日軍軍官驚慌的衝了過來,並大聲地說道。

“八嘎,這羣可惡的支那人,居然在這個時候背叛皇軍,應該全都被殺掉。你帶領一箇中隊的士兵增援城門處,給我擋住那羣叛徒,並給司令官發報,就說皇協軍已經投敵,請速派援兵增援。”

這個日軍大隊長,非常氣憤的說道。他的手上就六個步兵中隊,加起來不到1500人,防守八路軍就很吃力,此時皇協軍的背叛無疑是雪上加霜。

“嗨!”

就在這個鬼子前去彙報的時候,正面的八路軍已經開始了全線進攻,一萬多人就朝着大同城的北面城牆衝來。而且八路軍還有着超過30門火炮的掩護,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對於日軍來說就是個厄運。

。。。。。。

噠噠噠

這邊習鍾勳正與那個趙旅長指揮着3000多反正的僞軍進攻日軍控制的城門,這裡只有一個鬼子中隊,約200來人在防守,只要打開了城門,城外的八路軍大軍就能很快的衝進來。

可是就在這些起義軍隊進攻鬼子城門的時候,日軍突然派了一個鬼子中隊過來,鬼子的人數一下子就增加一倍。本來這些起義軍隊都對鬼子有着很深的恐懼感,即便有着六倍之衆,卻被不到500的鬼子擋在了離着城門只有100米的地方。

這讓習鍾勳又氣又急,不禁大聲說道,“趙旅長,你倒是讓你的人衝啊,只有拿下城門,我們才能把城外的大軍放進城。不然等鬼子的援兵到了,我們這些人都的完。”

“習代表,我也想啊,開始我下面的人在日軍下面當差太久,對日本人有恐懼感,讓他們進攻鬼子就很不容易了,現在讓他們拼死衝鋒,實在指揮不動啊。”

這個趙旅長此時也是很着急,他何嘗不知道,從他打出那三發信號彈開始,他就註定了只能跟八路軍一條路走到黑。可面對日軍‘激烈’的抵抗,他的士兵不敢上,他也沒辦法。

看着這些僞軍爛泥扶不上牆,習鍾勳也着急了,現在的情況可謂是不等人,只有先打開城門,他們才能活下去。

“首長,現在怎麼辦?”一旁的情報人員來到習鍾勳面前,着急地問道。

“我們現在有多少人?”習鍾勳看了看跟着自己的這些軍情局特工以及那些地下黨成員,瞬間有了主意。

“首長,我們現在只有不到50個人,我們的武器太差,要是衝鋒的話夠嗆能衝到鬼子面前。”一聽習鍾勳問人數,旁邊的這個人就知道對方想的什麼。

情報人員以及地下黨人員,因爲工作性質,即便有槍也都是手槍,衝鋒槍等其他長槍數量很少。

“沒事,武器的辦法,我來解決。趙旅長?”

“習代表,你說!”

“現在當務之急是拿下城門,你的人!哎!我打算讓我身邊的這些同志帶頭髮起衝鋒,需要你的人把輕機槍海油步槍給我配足。

待會我會帶着,我的人在前面衝鋒,你的人除了壓制住敵人的火力點之外,都跟我一起衝。告訴他們,若是想活命,只有殺掉眼前的這些鬼子,不然大家都得一起死在這。”

習鍾勳這時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

“好!來人,去給我弄十挺輕機槍來,給八路軍的這些同志。今天我姓趙的,也豁出去,既然我打算跟八路軍幹,就不會因此而退縮。兄弟們,我姓趙的把話撂在這了,是爺們的待會就跟我一起衝,殺光眼前的這些小鬼子,跟他們魚死網破。”

或許是被習鍾勳的勇氣所感染,這個趙旅長,便站出來大義凜然的說道。

“魚死網破!”

“魚死網破!”

“殺鬼子!”

“殺鬼子!”

想要激發士兵的戰鬥力怎麼做,最起碼你這個長官不能退縮,所以在趙旅長的講話後,這些僞軍的時期都被調動起來了。

“好,同志們!讓我一起殺掉眼前的小鬼子,爲死去的同胞報仇!”看見士氣大漲,習鍾勳便趁機大喊道。

“衝啊!”

只見習鍾勳端起張旅長送過來的一挺輕機槍,就這麼帶頭往前面衝去了。而他在他身後,40多名情報以及地下黨人員加上趙旅長也都紛紛跟了上去,數千人就這麼朝着眼前的鬼子發起了拼死一搏。

。。。。。。

“將軍,北門傳來消息,北門的皇協軍突然造反,並拿下了北門城門,把支那軍隊放了進來,北門已經失守。駐守北門的武內少佐正在率領餘下的部隊正在依託建築,節節抵抗。”

就在這邊岡部直三郎剛剛打完電話催促第十師團的部隊快點增援的時候,一回到桌子旁就聽到這麼一封遲來的消息。

“納尼?這羣該死的叛徒,就知道靠不住,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給皇軍捅了這麼狠地一刀。”聽到這個消息,岡部直三郎氣的直跳腳,北門一失,也就意味着堅固的大同城被撬開了一扇大門,而八路軍也就會通過這扇門源源不斷的涌入大同城。

而且此時還很尷尬的是,岡部直三郎手上沒有多餘的軍隊了,東面的軍隊差不多都被抽調至西門和南門,現在他的手上只有不到1000的人司令部直屬部隊。

“我早就說過這些皇協軍在關鍵時候肯定會出問題,沒想到還真的應驗了。

司令官閣下,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北門一失,會出現什麼後果,矢野音三郎不會猜不到,便一臉擔憂的說道。

他在想,難道他真的要喪命於此嗎?投降?這個詞不可能出現在他們這等級的軍人口中,即便是想都不能想。先不說他們沒有這個想法,就算是有這個想法,他們投降之後,他們的家人還有他們自己的一生都毀了,說不定連靖國神社都不讓進去。

在我們看來靖國神社是很邪惡的,但是在日本人看來,特別是那些軍人,都是以進入靖國神社爲榮。這也是爲什麼一般日軍在死之前,都會說‘九段阪見’就是這個意思。

“把司令部的衛隊派出去,一定要給我拖住北面的八路軍,不能讓他們深入大同城。”岡部直三郎狠狠地說道。

“嗨!”

旁邊的人聽到命令後就立即去下達命令了,這也就意味着這個駐蒙軍司令部已經不設防了,這也需要指揮官具備一定的膽量。

“矢野君,準備好我們的刀吧,我們或許得殉國了!”在命令下達後,岡部直三郎像氣球突然泄氣了一樣,軟坐在椅子上,聲音有點沉重的說道。

“岡部君,你放心!我是不會讓支那人把我活捉了,可能的話,九段阪見吧!”矢野音三郎語氣平淡的說道。

作爲軍人,自從上戰場那一天,他就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天會來的這麼早,這倒是讓他有點接受不了。

聽到兩位將軍的對話(駐蒙軍在大同城一共四個將軍,少將和中將各兩個,26師團的步兵團團長則是在西面的戰場,駐蒙軍參謀長就在司令部),司令部的一個士兵手中的東西突然掉落,顯然也被二位將軍的對話驚到了。

對於那個士兵的失誤,岡部直三郎也沒有責怪,只是看了一眼不禁嘆氣。而整個司令部也就莫名多了一股沉重的氣氛,他們都知道接下來可能會遭遇什麼,不過他們還是在忙着自己的事,並沒有因爲此事而放棄手中的事。

。。。。。。

其實結果也很明顯了,雖然岡部直三郎把他手上最後的精銳派了上去,但是面對一萬多攻入城中的八路軍主力部隊,2000的確不夠看,即便是三換一的打法,也讓這些鬼子受不了。

城北的日軍沒有堅持多久,除了小部分士兵跑到民居里面借用百姓來阻止八路軍的進攻,其他的大部分都被擊潰。除了留下一部分人清剿這些的殘餘的鬼子,另外一萬餘名八路軍便分成幾部分,開始接應西面以及南面的八路軍進城。

至於盧冬生自己,則是率領了師部警衛團的一千多人,直接殺向了日本駐蒙軍司令部,這裡纔是大同城此時價值最大的地方。既然他的老上司,把這個功勞讓給他,他就得好好的幹,不能讓賀隆失望,這才最重要的。

而鬼子司令部剩下的衛隊,只有不到200人,根本無法阻擋盧冬生這個裝備精良的警衛團,隨着時間的往後,越來越多的日軍倒在了地上。

“將軍,支那軍隊已經要衝到司令部來了,我們掩護幾位將軍突圍吧!”

激烈的槍聲,在司令部都能聽見,而且那麼清晰,可見交戰地離着司令部多近。一個日軍中佐,臉上血跡斑斑,手上的指揮刀也是沾滿了血跡,想來剛纔也是經歷過激烈的廝殺,就是不知道有幾個八路軍士兵死在他的刀下。

此時的這個日軍中佐,一臉的着急,顯然也不想自己的長官死在這裡,想拼死一搏。而此時的司令部也一片混亂,那些參謀等文職人員正在銷燬那些文件,紙燃燒的氣味籠罩着整個司令部。

“怎麼突圍?現在大同附近都被支那軍隊給包圍了,我們根本無法衝出去。而且就算突圍出去,我這個光桿司令還有何顏面面見天皇陛下,參謀長,給我起草一份絕筆,發送給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嗨!”

“多田司令官閣下,當你看到這封電報的時候,也代表着駐蒙軍這個番號已經消失在了華北方面軍的編制中。

我部在大同堅持到現在,實在無力再堅持下去,我將會帶領我的士兵與支那軍隊戰至最後時刻,而我本人也會自殺以謝天皇陛下!

在之前的綏寧戰役以及此次戰鬥中,支那之八路軍所展現的實力,對於帝國的威脅已經超過國民黨政府,望帝國能加大華北方面的軍隊數量,消滅八路軍。

天皇陛下板載!

大日本帝國支那派遣軍華北方面軍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

在岡部的口述完後,這些話就隨着電報發了出去,而緊隨其後的則是26師團的師團長矢野音三郎中將所發出的絕筆電報,兩者內容基本類似。

電報之後,兩人就在司令部自己的房間裡剖腹自殺了,這也意味着兩個日軍中將就死在了大同城。除此之外,還有着那個駐蒙軍參謀長,也是個少將也都自殺了。

至於其他的日軍,那個日軍中佐顯然不甘心失敗,便帶着司令部僅剩的士兵,朝着八路軍發起了決死衝鋒。面對這股日軍的衝鋒,八路軍可沒傻到去跟他們拼刺刀,因爲之前就吃了一個小虧,無一例外,這些日軍最後被八路軍擊斃了。

而盧冬生的警衛團士兵,便趁機衝入了鬼子的司令部,消滅了剩下的鬼子,並發現了日軍破腹自殺的三個將軍。

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29章 天津(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67章 西征(十)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82章 長征(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55章 相聚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99章 東征(九)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8章 平叛(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章 汝城之戰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72章 崛起(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97章 入川(三)第368章 交易第161章 西征(四)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71章 崛起(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
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29章 天津(四)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67章 西征(十)第69章 家的感覺第182章 長征(三)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55章 相聚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197章 東征(七)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199章 東征(九)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48章 平叛(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2章 汝城之戰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72章 崛起(三)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38章 到達襄陽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97章 入川(三)第368章 交易第161章 西征(四)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71章 崛起(二)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