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親迎

第130章 親迎

劉景這邊一叫“停”,甘寧立刻止住狂風驟雨般的攻勢,收戟昂立,觀其神態從容,收發由心,明顯是未盡全力。

蔡升則有些不痛快,他認爲劉景喊停喊早了,他雖處於下風,卻也不是完全沒有一搏之力。

不過他也承認,甘寧武藝在他之上,他最擅長的劍術剛好被其雙戟剋制,又不習慣使用劍楯,正常切磋,他必輸無疑,只有以性命相搏,纔能有一線之勝率。

整個大艦之上,觀戰者數以百計,全都鴉雀無聲。

蔡升棄楯還劍,對甘寧抱拳道:“甘兄武藝超絕,深得雙戟‘龍虎交互,神變無常’之精髓,令人大開眼界。在下認輸。”

說罷,蔡升神情有些低落,他自學劍有成,與人鬥劍上百場,從來就沒有碰到過勢均力敵的對手,往往數招就能擊潰對手。長久下來,蔡升養成了無敵的自信,根本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輸,誰知一離開長沙這方寸之地,就立刻遭到當頭棒喝。

天下英雄豪傑何其之多,看來是自己以前夜郎自大了。

“切磋而已,何論輸贏。蔡兄一身武藝,盡在劍上,不熟楯法,所以十成武藝,只發揮出六七成。”說到這裡,甘寧建議他道:“劍乃匹夫之技,閭里爭鬥所用,而今蔡兄投身軍旅,劍術用處不大,應當多讀兵書,苦練弓馬、矛戟、刀楯。”

“甘兄之良言,在下必謹記於心。”蔡升鄭重道。“請。”

“請。”

劉景轉身欲迎接二人,卻發現馬周、劉亮幾人皆心神不定,他們原本對蔡升充滿信心,從沒想過他會輸,一時難以接受。

劉景啞然失笑,如果他們知道甘寧是何許人也,或許就不會這麼難以接受了,甘寧堪稱三國首屈一指的猛將,後世李存孝就被拿來比作甘寧,蔡升能和他戰個“有來有往”,劉景內心可謂是驚喜不已。要知道,甘寧已經年近三旬,而蔡升才二十一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他的未來,着實讓人期待。

蔡升、甘寧二人把臂歸來,蔡升面有愧色的對劉景道:“劉君,我輸了。”

“世間哪有常勝不敗者,一時之勝敗,不足計較,宏超不必太過放在心上。”劉景和聲安慰蔡升,繼而又對甘寧道:“甘兄武藝超絕,怕是環顧天下,也找不出幾個對手來。”

甘寧失笑道:“劉君這話就誇獎過甚了,寧愧不敢當。”

“此我心聲耳。”劉景撫掌大笑道,“來,我等繼續飲個痛快。”

“諾。”

一番較量後,大家反而更親密了幾分,衆人對甘寧的武藝佩服不已,喝酒就另當別論了,蔡升、馬周、劉亮幾人輪番敬酒,甘寧亦是好酒之人,來者不拒,酒到杯乾。

醉鄉居之酒,度數遠高於時下之酒,甘寧不知深淺,很快就喝得酩酊大醉,連步子都走不穩,劉景生怕出現意外,沒敢放他離去,留他在艦上過夜。

次日甘寧醒酒,又與諸人宴飲一番,才心滿意足的離去。

甘寧駐紮之地距離劉景落腳的鄧氏別業不過十餘里,後面幾日,甘寧屢屢登門,劉景若有閒暇,就親自接待,若無閒暇,就讓蔡升、馬周等人代之。

賴恭、潘濬、王粲等人都很驚訝劉景的行爲,只有諸葛亮知道,劉景並不在意身份之別,上能結交名士,下能收攬豪傑。

時間悠悠,一轉眼就到了十月九日。

也不知是潘濬卜筮的功勞,還是老天爺成全,這日天高雲淡,風亦止歇,是一個宜於出行的好天氣。劉景從早上起來,就一直在爲親迎做最後準備,直至黃昏,萬事俱備,率衆出發。

爲何要等到黃昏時纔出發呢?原來“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按《士昏禮》規定:男子應當在“初昏”親迎新婦。以昏爲名,所以稱作昏禮。今之婚禮,便出自於此。

劉景今日頭戴高冠,身着飾以黑色的淺絳色婚禮吉服,神情端莊肅然,安坐於婚禮墨車之內,隨從之車,多達數十乘,三百頭著兜鍪,身着玄端,強健威武的士卒護衛於左右,蔡升、馬周、劉祝、劉亮等人騎乘駿馬,手持燈燭,在前引路。

已故大儒蔡邕的《協和婚賦》曾有云:“二族崇飾,威儀有序。嘉賓僚黨,祈祈雲聚。車服照路,驂騑如舞。既臻門屏,結軌下車。阿傅御豎,雁行蹉跎。”

蔡邕此賦表述親迎之時的盛況,躍然紙上,使人如有親臨,劉景此次親迎之隆重盛大,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鄧氏別業位於新野西南方,鄧氏居地則位於新野邑北十里,因此當劉景的車隊經過新野時,立刻引發了全城巨大的轟動,城中百姓爭相趕來圍觀,場面之熱烈,不亞於上巳踏青之時。

這樣的熱鬧場面,平日可不常見,新野百姓興致盎然,一路尾隨車隊,直至鄧氏居地。

劉景規模驚人的親迎車隊亦令鄧氏族人大感意外,在傳聞中,劉景不是長沙邊鄙之地的落魄子弟嗎,何以車裝如此之盛?

車輛停於鄧氏宅邸門前,樑冠深衣,身佩長劍的劉景提雁下車,率領諸人,在鄧氏的引領下走進鄧府大門。

鄧府面積廣闊,屋宇皆雕樑畫棟,水注其內,構石爲山,盡顯清輝毓秀的精緻景觀。與目光淺薄的前身不同,劉景表現得格外淡定從容,他上一輩子什麼沒見過,區區一座古代園林建築羣並不足以令他心生震撼。

一路穿廊過院,劉景率衆徑直抵達後堂,鄧攸及二子鄧衝、鄧朗皆高冠絳服,立於堂上。

劉景衝鄧氏父子行注目禮,緊接着目光落在三人身旁一位女郎身上,一見之下,心臟怦然。

其高髻巍巍,簪珥之飾,光耀奪目,身上披着一件淺絳色華麗婚服,靜靜端坐於榻上,神儀嫵媚,舉止詳妍,宛若神女。

這就是自己的妻子啊!

這一刻,劉景想要將世間所有美好的詞彙都送給她。

(本章完)

第100章 大船第54章 鄧攸第160章 搶權第516章 夜取第286章 軍令第132章 同席第57章 示好第392章 落幕第380章 津鄉第322章 馬鞍第305章 內附第413章 潘濬第522章 變故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吟詩第231章 勸降第175章 授田第126章 六禮第203章 魄力第60章 跋扈第436章 託孤第531章 放歸第311章 吐血第134章 流淚第231章 勸降第422章 出陣第420章 評價第540章 國士第64章 擒獲第318章 放歸第393章 破城第85章 囚徒第103章 營壘第27章 皓月第177章 施恩第186章 八月第477章 要求第440章 匕見第45章 弩第367章 跛馬第224章 潰敗第116章 再見第213章 女誡第403章 破城第539章 所求第245章 巡視第508章 南昌第267章 比箭第160章 搶權第269章 地突第85章 囚徒第414章 託孤第267章 比箭第346章 青綬第429章 逆轉391.第391章 大敗第456章 房陵第284章 澤國第222章第414章 託孤第343章 斬將第413章 潘濬第172章 出兵第109章 難題第78章 曬書第236章 看清第300章 召集第357章 鄧芝第398章 攻城(2)第287章 自刎第308章 遺願第35章 馬周第464章 上書第181章 棄嬰第265章 再勝第126章 六禮第135章 歸來第36章 劉瑍第187章 袍鎧第98章 高利貸第163章 解土第359章 八月第293章 奇策第370章 同州第112章 擔憂第122章 贈文第466章 射策(上)第394章 夜襲第144章 褚方第472章 失策第264章 突襲第430章 落幕第378章 策反第341章 衝鋒第120章 茂才第320章 來投第4章 賴慈第193章 耒陽第129章 雙戟第125章 新野
第100章 大船第54章 鄧攸第160章 搶權第516章 夜取第286章 軍令第132章 同席第57章 示好第392章 落幕第380章 津鄉第322章 馬鞍第305章 內附第413章 潘濬第522章 變故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1章 吟詩第231章 勸降第175章 授田第126章 六禮第203章 魄力第60章 跋扈第436章 託孤第531章 放歸第311章 吐血第134章 流淚第231章 勸降第422章 出陣第420章 評價第540章 國士第64章 擒獲第318章 放歸第393章 破城第85章 囚徒第103章 營壘第27章 皓月第177章 施恩第186章 八月第477章 要求第440章 匕見第45章 弩第367章 跛馬第224章 潰敗第116章 再見第213章 女誡第403章 破城第539章 所求第245章 巡視第508章 南昌第267章 比箭第160章 搶權第269章 地突第85章 囚徒第414章 託孤第267章 比箭第346章 青綬第429章 逆轉391.第391章 大敗第456章 房陵第284章 澤國第222章第414章 託孤第343章 斬將第413章 潘濬第172章 出兵第109章 難題第78章 曬書第236章 看清第300章 召集第357章 鄧芝第398章 攻城(2)第287章 自刎第308章 遺願第35章 馬周第464章 上書第181章 棄嬰第265章 再勝第126章 六禮第135章 歸來第36章 劉瑍第187章 袍鎧第98章 高利貸第163章 解土第359章 八月第293章 奇策第370章 同州第112章 擔憂第122章 贈文第466章 射策(上)第394章 夜襲第144章 褚方第472章 失策第264章 突襲第430章 落幕第378章 策反第341章 衝鋒第120章 茂才第320章 來投第4章 賴慈第193章 耒陽第129章 雙戟第125章 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