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徵辟

第138章 徵辟

日出之時,劉景從夢中悠悠轉醒,才睜開眼,就見到鄧瑗側身依偎在他的懷中,微仰起頭,雙眸湛湛的盯着他看。

發覺劉景醒來,鄧瑗頗有些難爲情,下意識閉上雙眼。昨晚實在太荒唐了,當時還不覺什麼,而今想來,卻是羞死人了。

鄧瑗此舉無異於掩耳盜鈴,劉景越看越覺可愛,用力抱緊她,問道:“少君,你怎麼這麼早就醒了?爲何不多睡一會?”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他已是頗爲了解鄧瑗,她十分渴睡,每天都要睡足五個時辰,不到食時絕不起牀。

鄧瑗順勢將頭埋入劉景臂彎,輕聲說道:“如今我已正式成爲劉郎的妻子,自然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放縱自己。”

劉景語氣不甚在意地道:“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勉強自己。”

鄧瑗道:“那怎麼行?夫君起牀,而妻子猶臥眠在牀,那將成何體統?我身爲妻子,一定要比劉郎起得更早才行。”

劉景失笑道:“我睡眠時間很短,每日僅睡三個時辰就足夠了,少君想要比我起得更早,怕是平旦、天不亮便要起牀了。”

“啊?要起這麼早嗎?”鄧瑗一雙美目立時睜得大大的,一副吃驚的模樣。

惹得劉景又是一陣大笑。

似乎是聽到了寢室的動靜,隔壁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響聲,鄧瑗不好繼續賴在牀上,喚入諸婢,服侍二人洗漱、更衣。

女人遠比男人麻煩得多,劉景洗漱完畢,煥然一新時,鄧瑗纔剛剛坐到妝臺前梳理長髮。

鄧瑗髮長六尺,如雲飄逸,髮質之佳,足以令全天下九成九女子嫉妒。正因爲如此,她對滿頭青絲非常愛惜,從來不假他人之手,就算是貼身婢女也不行。

劉景在旁看得心動,說道:“少君,我爲你梳頭髮如何?”

鄧瑗停下手中動作,略一沉吟,還是搖頭道:“這不是君子應做之事。”

劉景辯道:“梳頭髮怎麼了?這是夫妻之情、閨房之樂,豈不知昔日張敞爲妻畫眉,至今仍然爲人所津津樂道。”

鄧瑗熟讀史籍,說道:“昔日張敞爲妻畫眉,時人譏之,有司參奏,張敞雖以‘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予以辯駁,宣帝愛其才能,沒有責備他,但也認爲他輕佻無威儀,終生不得高位。劉郎少年得志,亦不免受人嫉妒,若是傳出失儀之舉,恐怕會惹來諸多非議。”

劉景搖了搖頭,只能作罷,鄧瑗說得有道理,世情如此,沒必要強爲,這麼做對他有害無益。

當鄧瑗盛妝華飾,身穿吉服,行出房門,天色已然大亮,兩人來到北面正堂拜見繼母張氏。

鄧瑗向繼母張氏敬獻棗、粟等物,口呼阿姑,侍奉進餐。

張氏象徵性吃了幾口就停下來,鄧瑗拿起筷子夾起殘羹剩菜吞嚥,以示孝順。

之後,張氏將鄧瑗拉到主位坐下,自己則降至賓位,表示從今以後授之以室,主理家政。而劉景,也正式成爲一家之主。

接着二人又去東廂房向嫂子賴慈問安,同樣獻上棗、粟等物。

相比於繼母張氏,鄧瑗在賴慈面前顯得更加拘謹,不知道是否和喪夫有關,賴慈性情淡然,少喜少慍,也不喜歡華美的衣服和珍貴的飾品,除了兒子劉羣,對其他事情少有關注,給鄧瑗一種難以接近的感覺。

不過有一點鄧瑗可以肯定,賴慈是一位善良賢淑的人,她相信二人日後必會和睦相處。

食時過後,劉景和鄧瑗又走出家門,拜見族中長輩。在各家打轉一圈,返家時已是午後。

次日,劉景收起婚禮吉服,趕往北津碼頭,今天是大兄杜襲帶領家族啓程北上返鄉的日子。

杜襲乃是潁川名士,又在長沙居住數載,不管是寄居的北士,抑或本土的南士,結交之人不知凡幾。是日北津碼頭,放眼望去,皆是高冠儒服,寬帶廣袖的儒者士人,無慮數百之衆。

劉景今日不僅代表自己,亦作爲主簿代表張羨爲杜襲送行。

張羨對杜襲待遇極厚,其舉家南遷至長沙時,他第一時間派人修建屋舍,賜給田、牛,現今杜襲返家,他又派遣戰船棹卒護送。說實話這裡面肯定有“千金買馬骨”的意圖,但他這麼做,就算是杜襲,心中也非常感動。

杜襲與衆人一一道別,直到只剩下劉景一人。

劉景雙目泛紅,險些流下眼淚,他穿越一年多來,還是首次如此失態。

他和諸葛亮分別時,都不曾失態,因爲他知道,二人不會分別太久,早晚有再會之日。

杜襲就不同了,也不知道兩人日後是否還有再見之期。

杜襲樑冠革履,身着絳紫色纊袍,緊緊拉着劉景的手,說道:“仲達,我回到家鄉後會爲你奔走,你只需靜待公車之徵即是。”

劉景含淚應“諾”。

“仲達……”杜襲欲言又止,到底還是沒有說出口,僅重重拍了拍劉景的肩膀,轉身離開。

劉景望着杜襲的背影,終是忍住了淚,沒有讓它掉下來。

…………

婚後第三日,劉景告別鄧瑗還有家人,重返闊別數月之久的郡府,纔回歸主簿室,就受到了手下諸吏的隆重歡迎。

劉景本來心情不錯,可走進自己的治事室,看到案前堆積如山的文牘,馬上就笑不出來了。

沒辦法,自己留下的債,肯定要自己還,就當他埋首文牘不久,張羨派人召他前去便坐。

劉景一頭霧水的來到便坐,便看到堂中站着一名青年吏員。

青年吏員沒有顧及堂上的張羨,直接對劉景說道:“足下就是劉仲達劉君吧?在下乃是荊州刺史部別駕下屬之吏,特奉劉使君、別駕之命,闢足下爲荊州刺史部從事,足下是否應命?”

劉景聞言揚了揚眉毛,心裡頓時明白了劉表的意圖,對方這是要給他造勢啊。如果他沒猜錯的話,先是荊州刺史部,而後是鎮南將軍府,最後是舉茂才。

既然如此,劉景也就不客氣了,當即出言拒絕道:“多謝劉使君厚愛,然下吏恕難從命。”

(本章完)

第46章 馬周第36章 劉瑍第93章 墓祭第222章第253章 戰死第273章 攻城(上)第268章 填塹第343章 斬將第154章 縣舍第336章 區景第251章 入主第166章 崩潰第78章 曬書第72章 偷長第43章 荊蠻第455章 投降第7章 劍術書法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226章 死第209章 攻城第525章 劉曄第392章 落幕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149章 要求第180章 回鄉第324章 膝席第540章 國士第384章 招攬第211章 計劃第426章 拔箭第405章 防疫第214章 定計第447章 高義第536章 邀請第6章 葛生第217章 牀弩第483章 定議第431章 獻計第291章 召見第30章 陶觀第50章 寶珠第269章 地突第136章 婚宴第211章 計劃第248章 心絞第123章 赴宴第41章 吟詩第273章 攻城(上)第72章 偷長第421章 三英第324章 膝席第507章 占卜第323章 爲壽第264章 突襲第307章 談判第536章 邀請第376章 出征第538章 董和第523章 南下第333章第93章 墓祭第30章 陶觀第118章 劉表第465章 出使第20章 南陽來客391.第391章 大敗第505章 周鳳第484章 丹陽第410章 中箭第450章 官學第463章 三郡第536章 邀請第490章 盡出第416章 暢談第334章 洗兵第364章 使者第415章 龐統第123章 赴宴第434章 伏擊第504章 進兵第402章 噩夢第309章 終抵第155章 拜訪第322章 馬鞍第463章 三郡第147章 衡山第440章 匕見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39章 文聘第259章 送禮第264章 突襲第460章 趙戩第198章 招降第530章 仁義第230章 敗走第373章 盟約第90章 朝會第337章 同符第396章 怒吼第105章 八陣
第46章 馬周第36章 劉瑍第93章 墓祭第222章第253章 戰死第273章 攻城(上)第268章 填塹第343章 斬將第154章 縣舍第336章 區景第251章 入主第166章 崩潰第78章 曬書第72章 偷長第43章 荊蠻第455章 投降第7章 劍術書法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226章 死第209章 攻城第525章 劉曄第392章 落幕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149章 要求第180章 回鄉第324章 膝席第540章 國士第384章 招攬第211章 計劃第426章 拔箭第405章 防疫第214章 定計第447章 高義第536章 邀請第6章 葛生第217章 牀弩第483章 定議第431章 獻計第291章 召見第30章 陶觀第50章 寶珠第269章 地突第136章 婚宴第211章 計劃第248章 心絞第123章 赴宴第41章 吟詩第273章 攻城(上)第72章 偷長第421章 三英第324章 膝席第507章 占卜第323章 爲壽第264章 突襲第307章 談判第536章 邀請第376章 出征第538章 董和第523章 南下第333章第93章 墓祭第30章 陶觀第118章 劉表第465章 出使第20章 南陽來客391.第391章 大敗第505章 周鳳第484章 丹陽第410章 中箭第450章 官學第463章 三郡第536章 邀請第490章 盡出第416章 暢談第334章 洗兵第364章 使者第415章 龐統第123章 赴宴第434章 伏擊第504章 進兵第402章 噩夢第309章 終抵第155章 拜訪第322章 馬鞍第463章 三郡第147章 衡山第440章 匕見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39章 文聘第259章 送禮第264章 突襲第460章 趙戩第198章 招降第530章 仁義第230章 敗走第373章 盟約第90章 朝會第337章 同符第396章 怒吼第105章 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