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左史

第76章 新左史

隨着桓階出來打圓場,總算沒有令氣氛冷卻下來,張羨始知劉景心中之志,便也不再強求。

又坐了片刻,張羨起身離開,劉景率領諸吏一路送至市樓外。

張羨臨上車前拉着他的手說道:“仲達,你既然有治理一方,惠及百姓之心,來日僕不吝割百里之地,以全仲達志向。”

百里之地就是一縣之地,張羨無疑是給他畫了一張看上去無比美味的大餅,告訴他只要盡心做事,以後會讓他做一縣之長。

張羨籠絡人心之能,不得不令人歎爲觀止。

劉景承認自己很是心動,一縣方圓百里,民衆萬計,能做的事情是如今的十倍、百倍……

不過劉景心裡仍然保持清醒,並沒有被張羨三言兩語忽悠得找不到北,他心知自己在二十歲前擔任縣長的概率接近於零。

漢代至少也要弱冠之年纔有機會成爲一縣之長,漢末法紀鬆弛,如張羨之子張懌,十八歲成爲臨湘縣令,又如歷史上的孫權,十五歲成爲陽羨縣長,可誰讓他們有個好父親、好兄長呢?劉景不認爲自己能與他們相比。

但是概率再如何低,他也要奮力一搏,家世不夠,名聲來湊,他無論如何也要在弱冠之前爲自己博一處存身之地。

恭送張羨上車後,桓階開口道:“仲達接任監市掾,市左史之位就空出來了,你心中有無合適人選?若有,可上報給我。”

桓階這是將市左史之位的任命權直接交給他了,劉景拜謝道:“多謝綱紀,在下確實有一個人選,明日呈於綱紀案前。”

桓階點頭稱好,隨即登上馬車,成績緊跟其後,臨別時向劉景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兩人關係因爲合作打擊偷盜一事而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成績在這裡面不僅撈足了政績,更獲得了天大好處,心裡對劉景除了敬畏之外,更多了一份感激。

偷長們個個富得流油,成績施展出他敲骨吸髓的能力,具體榨出來多少財物外人不得而知,僅私下贈予劉景的財物,就超過了百萬錢,由此便可見一斑。

目送張羨的馬車走遠,劉景反身回到市樓,諸吏紛紛拜道:“拜見掾君。”

劉景輕輕頷首,目光依次望向前排的馬周、劉祝,以及王朝。

成功解決偷盜後,劉景就立刻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將劉祝招入市樓爲吏。劉祝爲人頗爲聰明,由於長期混跡於市井,特別擅長察言觀色,揣摩人心,兩個月下來,劉景用得十分順手。

至於王朝,則是馬週一力推薦,這種事對劉景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看在馬周的面子上將其調入市樓。此人性格謹慎,行事沉穩,交給他的事大多都能順利完成,也算是一個堪用之人。

劉景最後目光落到謝良身上,說道:“謝史隨我上樓。”

“諾。”謝良應道。

劉景時常被黃秋邀入掾室閒談,因此對這裡一點也不陌生,分外從容的坐於主位,示意謝良就坐,問道:“對於市左史,謝史心裡有沒有什麼合適人選?”

“沒有,全憑劉君做主。”謝良恭敬地回道。他可不會天真到認爲劉景真是在詢問他的意見,這時候乖乖俯首聽命就是了。

劉景本來就是象徵性一問,繼續說道:“我心裡倒是有一個人選,謝史行事寬厚有餘,威嚴不足,市左史必須用一個能夠震懾宵小的人,我認爲市獄吏嚴肅便是這樣的人,謝史以爲呢?”

謝良對這個人選大感意外,劉景爲何會選外面的人?難道市樓諸吏沒人能令他滿意嗎?

見他遲遲不答,劉景不由皺眉道:“謝史認爲有何不妥之處嗎?”

謝良心裡“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的遲疑恐怕引起了劉景的不滿,趕緊表態道:“市獄吏嚴肅人如其名,性情剛直,法不容情,小人也認爲他是最佳之選。”

劉景展顏笑道:“謝史也這麼認爲那就太好了——文繡。”

“劉君……”候在門外的劉祝進來。文繡是劉景爲劉祝取的字,《詩經》有云:“良馬六之,素絲祝之。”祝有編織之意,是以取字文繡。

劉景吩咐道:“速去市獄,請市獄吏嚴肅嚴伯穆過來。”

劉祝應命而去。

謝良亦知趣的告退了。

…………

西市、市獄。

獄吏看着嚴肅那張微黑古拙,無甚表情的臉容,內心恨不得一劍捅死他,此子不收受賄賂也就算了,阻止他幹什麼?無奈道:“伯穆,你當知道變通,難道你想蓋一輩子蒿草不成?”

嚴肅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說道:“《書》曰:‘刑法時輕時重。’我等爲獄吏,豈能不慎之又慎?拒絕賄賂,無縱奸滑,即使蓋一輩子蒿草又如何?”

獄吏氣急敗壞,他一會就去求見市獄史,寧死也不與嚴肅搭檔,爲此破財也在所不惜。事實上他幾乎是最後一個這麼做的。

兩人正話僵之際,劉祝步履輕快的走進來,對嚴肅行了一禮,說道:“嚴吏,劉君有請。”

嚴肅望着姿容出衆的劉祝,難掩驚訝之情,他作爲市獄吏,自然認識偷盜出身的劉祝,隨着祝阿不復爲盜,此子亦洗白上岸,入市樓爲吏,近來頗得劉景看重。

“不知劉君找在下何事?”嚴肅忍不住問道。

劉祝鳳眼微微眯起,笑着回道:“是好事。”說罷就牢牢閉上嘴巴,再問就只笑不答。

嚴肅一頭霧水,只得在市吏羨慕嫉妒的目光中隨劉祝而去。

當他趕至市樓見到劉景,得知對方有意讓他擔任市左史一職,頓時愣住,久久難言。

劉景一邊爲他倒水,一邊娓娓道:“足下身爲市獄吏,卻居處清貧,連一牀被褥都沒有,可知廉潔到了何等地步。我心慕足下久矣,今爲監市掾,稍有權柄,欲以足下爲市左史,如何?”

嚴肅回想起爲吏以來在市獄遭遇的種種,那種同僚雖衆,卻孤獨無依,如墜冰窟之感,再看劉景充滿欣賞之意的面容,將頭深深埋下,淚灑當場。

(本章完)

第306章 遣使第157章 仁和第113章 啓程第380章 津鄉第319章 還禮第3章 後母第108章 名望第234章 耀功第206章 逃亡第538章 董和第171章 結束第447章 高義第7章 劍術書法第379章 屈服第112章 擔憂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88章 義士第17章 杜襲第197章 喜事第38章 諸葛玄第515章 不忠第105章 八陣第316章 禁酒第421章 三英第63章 突襲第102章 劉修第409章 詐降第321章 瀏陽第17章 杜襲第87章 請醫第102章 劉修第487章 盛匡第374章 圍攻第185章 許願第539章 所求第529章 詔書第418章 預備第211章 計劃第255章 後續第397章 攻城(1)第542章 出兵第435章 裴司第273章 攻城(上)第322章 馬鞍第115章 納彩第326章 相遇第49章 醫聖第261章第444章 東曹掾第236章 看清第384章 招攬第219章 開戰第310章 親近第268章 填塹第197章 喜事第127章 襦鎧第289章 倒戈第140章 二年第407章 烽火第217章 牀弩第292章 救治第186章 八月第96章 建安第162章 免役第498章 城破第256章 說客第305章 內附第341章 衝鋒第403章 破城第259章 送禮第274章 攻城(下)第243章 學官第109章 難題第36章 劉瑍第299章 兵臨第251章 入主第377章 再孕第168章 募兵第383章 李嚴第476章 冬至第477章 要求第340章 部督第256章 說客第86章 醉鄉居第87章 請醫第448章 下馬威第544章 葛周第449章 隱戶第422章 出陣第295章 召見第314章 賢妻第171章 結束第134章 流淚第499章 縊殺第247章 病逝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86章 八月第379章 屈服第303章 復仇第214章 定計
第306章 遣使第157章 仁和第113章 啓程第380章 津鄉第319章 還禮第3章 後母第108章 名望第234章 耀功第206章 逃亡第538章 董和第171章 結束第447章 高義第7章 劍術書法第379章 屈服第112章 擔憂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88章 義士第17章 杜襲第197章 喜事第38章 諸葛玄第515章 不忠第105章 八陣第316章 禁酒第421章 三英第63章 突襲第102章 劉修第409章 詐降第321章 瀏陽第17章 杜襲第87章 請醫第102章 劉修第487章 盛匡第374章 圍攻第185章 許願第539章 所求第529章 詔書第418章 預備第211章 計劃第255章 後續第397章 攻城(1)第542章 出兵第435章 裴司第273章 攻城(上)第322章 馬鞍第115章 納彩第326章 相遇第49章 醫聖第261章第444章 東曹掾第236章 看清第384章 招攬第219章 開戰第310章 親近第268章 填塹第197章 喜事第127章 襦鎧第289章 倒戈第140章 二年第407章 烽火第217章 牀弩第292章 救治第186章 八月第96章 建安第162章 免役第498章 城破第256章 說客第305章 內附第341章 衝鋒第403章 破城第259章 送禮第274章 攻城(下)第243章 學官第109章 難題第36章 劉瑍第299章 兵臨第251章 入主第377章 再孕第168章 募兵第383章 李嚴第476章 冬至第477章 要求第340章 部督第256章 說客第86章 醉鄉居第87章 請醫第448章 下馬威第544章 葛周第449章 隱戶第422章 出陣第295章 召見第314章 賢妻第171章 結束第134章 流淚第499章 縊殺第247章 病逝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186章 八月第379章 屈服第303章 復仇第214章 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