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馬周

第35章 馬周

經過祝阿之事後,市樓再度恢復了原本的平靜,此後再無他事。

期間劉景抽空去了一趟以從事手工業爲主的市北區,找木匠爲侄兒虎頭製作鳩車,並順帶做幾支牙刷。

木匠聽了他的描述,覺得此物製作不難,便答應下來。

一直困擾自己的刷牙問題即將得到解決,令劉景整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下職返家後,他第一時間翻出文稿,打算優中擇優,務必從中選出最好的作品,作爲禮物贈送給諸葛亮。

楷書方面,斟酌良久後,他選擇的是前漢名士賈誼的《過秦論》上篇,以及《論積貯疏》兩篇經典文章。

《過秦論》洋洋灑灑數千字,即使上篇,亦有近千字,《論積貯疏》則要少一些,約四百字,當初劉景爲了寫好這兩篇文章,不知浪費多少筆墨、付出多少汗水。

他之所以選擇《過秦論》、《論積貯疏》,並非是因爲它們辭藻優美,富於文采,而是因爲二者皆爲政治之論,劉景手裡有無數詩詞歌賦,但他認爲這些東西對諸葛亮全無益處。

行書方面,仔細考慮後,他選擇的是唐代大家韓愈的《馬說》及其姊妹篇《龍說》兩篇經典散文。

《馬說》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的是懷才不遇;《龍說》言“龍噓氣成雲,而云從龍”,談的是君臣相得。

兩篇文章字數都不多,只有百餘字,但道理深刻,借物寓意,甚至涉及神話生物,與瀟灑飄逸、疏展靈秀的行書堪稱天作之合。

而且裡面還隱藏了劉景對諸葛亮求賢若渴之心,可惜對方註定無法明白他的心意。

諸葛亮絕不會想到自己日後會成爲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即便是那些開創王朝的帝王,也無法掩蓋他的光芒。

此四篇文章,可謂是精品中的精品,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諸葛亮露出驚喜的模樣。

帶着這樣的心思,劉景沉沉睡去。

次日天公作美,總算不再是陰雨天氣,天空一望無際,白雲徜徉其間,和煦的朝陽一舉驅散了多日以來的潮溼之氣。

吃過早飯,劉景抱着紙卷前往市井,途經東市門,和市門卒王朝、馬周微笑頷首,王、馬二人手持刀盾,執禮甚恭。

等到劉景遠去,“亡命之徒”馬周纔開口說道:“大兄,我活了二十年,從未遇見過劉君這般謙遜和善的君子,難道是因爲我來自小縣,見識不廣嗎?”

王朝緩緩搖了搖頭,說道:“我居郡城近三十載,也是首次遇上劉君這樣的人。劉君‘躬耕養客’傳於閭里之間,他連自家奴僕賓客都能善待,對我等謙遜有禮也就不足爲奇了。”

馬周好奇道:“據說劉君和劉伯嗣乃是同族兄弟。”

“對,他們都出自龍丘劉氏。”王朝說道:“龍丘劉氏不止是漢室血脈,更是我長沙士族之冠冕,曾出過兩位三公。也只有此等高門冠族,才能培養出二位劉君這樣的君子、豪傑。”

馬週一旁聽得直撇嘴,梗着脖子大聲道:“大兄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朝還沒反應過來,倒是讓往來行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一名身份卑微的市門卒居然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真是太可笑了。

“阿周,慎言。”王朝一臉尷尬地勸道。

馬周面色漲得通紅,不服氣地道:“周勃織薄、樊噲屠狗;吳漢販馬、馬武流賊,此輩原本皆是鄙樸之人,才能不過凡庸,然而一遇高祖、世祖,立刻扶搖直上,封侯拜將,名震天下……”

他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從小就喜歡聽人講古,尤其喜愛草莽建功立業的故事,他總是會將自己代入其中,他們能成功,自己必定也行。

周圍先是一靜,繼而又是鬨然大笑。

王朝一臉哭笑不得,一時不知該說什麼纔好。他素知馬周志氣很高,只是沒想到竟然高到這個程度,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馬周乾脆閉上眼睛,懶得再看周圍那些嘲笑的嘴臉,心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劉景對東市門發生的事情毫不知情,他步履輕快地走進市樓,不出意外,謝良又比他早來了一步。

此人實乃市樓上下人盡皆知的工作狂,聽市吏們私底下說,他一年到頭休沐歸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假期常常用不完。不是沒人勸說,甚至上面曾強制給他休假,但之後他依舊我行我素。

這種視工作如同生命的人,劉景只能道一聲佩服,並甘拜下風。

不過佩服歸佩服,監市掾的位置,他是絕對不會相讓的。不是他自命不凡,他如果成爲監市掾,對市井的幫助比謝良大多了。

所以,爲了市井今後的發展,你還是老老實實當你的市右史吧。

劉景不動聲色的同謝良打了一聲招呼,坐在舍中整理自己帶來的紙卷,除了《過秦論》上篇、《論積貯疏》、《馬說》、《龍說》四篇文章,他又精挑細選幾篇同樣出衆的文章,留作後備,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舍諸葛亮外,再無他人。

劉景沒有等待太久,諸葛亮很快就到來了,這一次諸葛均也跟着一起來了。

就像劉景昨晚期待的那樣,諸葛亮看到文章,立時欣喜若狂,這幾篇文章彷彿有一種魔力,讓他一遍遍觀看,難以自拔。

諸葛均見識稍淺,也覺得劉景的字寫得極美,尤其喜歡行書,一眼就愛上了這種優美秀逸的書體。

諸葛亮觀摩良久,不由感嘆道:“劉兄這幾篇文章所書比之市中書肆存放的文章更高一籌,非在下所能評價。”

劉景笑道:“孔明喜歡就好。”

“前漢賈生的《過秦論》、《論積貯疏》乃千古政論美文,在下自幼攻讀,”諸葛亮問道:“但《馬說》、《龍說》二文卻不曾耳聞,不知是出於哪位高士?”

劉景擺擺手,道:“哪有什麼高士,這是我的遊戲之作。”

“劉兄大才。”諸葛亮歎服。二文借物寓意,暗指漢室,多有激憤之意,卻又帶着一絲幻想和希冀,這不僅僅是劉景的想法,如今這個時代,任何一位有識之士,恐怕都懷着同樣複雜的心情。

本朝自孝和皇帝開始,豪族大姓掠奪平民田產,朝廷不能制,亦不敢制,其等錢帛山積、奴婢千羣、徒附萬計,富逾王公。百姓無田,或爲豪族奴僕,役使如畜、命不由己;或浪跡天涯,裸行草食、易子而食。

天不憐漢,此後又接連出現桓、靈兩位昏庸之君,致使天下震盪,社稷動搖,幾近崩塌。如今天子更是困守長安,操控於邊鄙逆賊之手,漢家威嚴掃地。

讖書歷來有漢祚以四百年爲期之說,而今四百之期臨近,一部分人已經徹底對漢室失去信心,也有一部分人,仍然對漢室心存幻想。諸葛亮就屬於後者。

諸葛亮四歲之時黃巾之亂爆發,其家鄉徐州受到持續長達數年之久的破壞,是以自他有記憶以來,看到的便是一片亂象,之後又經歷了曹操屠戮徐州事件,不得不離開家鄉,南下避禍。

諸葛亮自幼父母雙亡,飄零於亂世之中,心智早熟,他將管仲、樂毅視作自己的榜樣與目標,立志成爲像二人一樣的無雙國士,希冀未來可以輔佐明君,親手終結這個亂世。

劉景乃漢室宗親,諸葛亮認爲他應該和自己是同一種人。

(本章完)

第382章 西進第475章 妹夫第165章 猛將第22章 交談第151章 全殲第386章 面曹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59章 退讓第246章 名字第520章 厚禮第449章 隱戶第167章 收穫第192章 開戰第350章 歸來第454章 委蛇第459章 焚橋第129章 雙戟第18章 劉蟠第240章 說和第131章 嫁妝第38章 諸葛玄第288章 義士第152章 改名第25章 吏舍第416章 暢談第336章 區景第114章 襄陽第425章 中箭第325章 泉陵第509章 設計第537章 茂才第92章 先賢第284章 澤國第510章 計成第400章 大雨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77章 要求第29章 承諾第182章 慈幼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95章 鐵樓第48章 取字第141章 酃縣第349章 璽書第278章 射中第350章 歸來第301章 城破第180章 回鄉第301章 城破第244章 生子第161章 良法第217章 牀弩第319章 還禮第335章 十哲第257章 爭執第353章第345章 騎兵第82章 圍攻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99章 撤離第4章 賴慈第317章 祭祖第96章 建安第266章 兵臨第139章 於徵第238章 求援第233章 圊溷第235章 軍市第511章 開戰第269章 地突第440章 匕見第516章 夜取第433章 堅韌第85章 囚徒第143章 縣丞第15章 救命恩人第307章 談判第205章 失望第137章 洞房第430章 落幕第71章 洗手第109章 難題第190章 三窟第333章第37章 邀請第375章 返回第332章 徐庶第447章 高義第137章 洞房第170章 斬首第381章 江陵第274章 攻城(下)第326章 相遇第28章 暢談第372章 召見第417章 柤中第54章 鄧攸第531章 放歸第7章 劍術書法第15章 救命恩人
第382章 西進第475章 妹夫第165章 猛將第22章 交談第151章 全殲第386章 面曹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59章 退讓第246章 名字第520章 厚禮第449章 隱戶第167章 收穫第192章 開戰第350章 歸來第454章 委蛇第459章 焚橋第129章 雙戟第18章 劉蟠第240章 說和第131章 嫁妝第38章 諸葛玄第288章 義士第152章 改名第25章 吏舍第416章 暢談第336章 區景第114章 襄陽第425章 中箭第325章 泉陵第509章 設計第537章 茂才第92章 先賢第284章 澤國第510章 計成第400章 大雨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477章 要求第29章 承諾第182章 慈幼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95章 鐵樓第48章 取字第141章 酃縣第349章 璽書第278章 射中第350章 歸來第301章 城破第180章 回鄉第301章 城破第244章 生子第161章 良法第217章 牀弩第319章 還禮第335章 十哲第257章 爭執第353章第345章 騎兵第82章 圍攻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99章 撤離第4章 賴慈第317章 祭祖第96章 建安第266章 兵臨第139章 於徵第238章 求援第233章 圊溷第235章 軍市第511章 開戰第269章 地突第440章 匕見第516章 夜取第433章 堅韌第85章 囚徒第143章 縣丞第15章 救命恩人第307章 談判第205章 失望第137章 洞房第430章 落幕第71章 洗手第109章 難題第190章 三窟第333章第37章 邀請第375章 返回第332章 徐庶第447章 高義第137章 洞房第170章 斬首第381章 江陵第274章 攻城(下)第326章 相遇第28章 暢談第372章 召見第417章 柤中第54章 鄧攸第531章 放歸第7章 劍術書法第15章 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