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蒼梧

第479章 蒼梧

劉景在襄陽舉行冬至宴會時,潘濬在布山也籌辦了一場宴會,不過參宴者僅三百餘人,與襄陽的盛況相比,有若天壤之別。

這也很正常,潘濬徒有交州刺史之名,實則治下不過鬱林一郡,如今上任才滿三個月,還未來得及施展經略,廣佈威恩,鬱林很多地方甚至都不知其人,若非鬱林太守王彊願意聽從他的調遣,怕是政令都出不了刺史部。

王彊出身商賈,門戶至賤,然其人勇鷙而有謀,沉毅而能斷,有吳漢之奇。以單兵孤城,逆擊張津數萬之衆,覆其軍,斬其首,威震交域,漢夷賓服,被劉景表爲裨將軍,董督交州軍事。

王彊既是鬱林太守,又督交州軍事,是劉景所屬交州權力第一人,潘濬只是空有名頭而已。

儘管王彊對潘濬極爲尊重,凡有所命,無不遵從,可潘濬仍感到極不自在,他可不是一個甘於飽食安步,坐嘯畫諾的人,如果心中沒有宏圖壯志,他又何必跑來交州這不毛之地?

所幸劉景在北方以雷霆之勢迅速屠滅劉表,遣使詣許。十天前,襄陽傳來喜訊,他的交州刺史一職,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認,不再只是劉景私署。

潘濬喜出望外,由於他的交州刺史乃是劉景僭越表舉,不管是雄踞交南四郡的士燮四兄弟,還是蒼梧太守史璜,都不會聽從他的命令。現今有了天子背書,他總算是坐實了刺史之位。

潘濬的第一個想法,便是外遷治所,士燮的交趾郡,乃至由士家兄弟掌控的南海郡、合浦郡、九真郡潘濬都不會去,他在王彊這裡都感到不如意,若是到了士家兄弟的地盤處境必定更難。

當初張津率軍北駐鬱林、蒼梧,大舉入侵零陵、桂陽,固然是受到了曹操的引誘,生出吞併荊南之心,但也未嘗沒有擺脫士燮,立足交北之念。

日南郡位於九真之南,在交州荒域亦屬窮僻之地,潘濬自然也不會去,如此一來,就只剩下與鬱林郡緊鄰的蒼梧郡了。

蒼梧太守史璜身體一向不好,今年以來更是諸病纏身,據說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公開露面了。

劉景、潘濬原本的計劃,是等史璜病死,再接管蒼梧郡。不過現在潘濬已經是貨真價實的交州刺史,自然不必再空等下去。

數日前,潘濬出於禮貌,派人前往蒼梧廣信通知史璜,他將交州刺史部改治廣信的決定。

接着也不等史璜回覆,冬至過後,潘濬立即開始組織搬遷。

臨行前夜,王彊於郡府大擺筵席,送別潘濬。

宴上,衆人開懷暢飲,興之所至,紛紛起舞相屬,王彊常自感微賤,又不喜跳舞,便沒有以舞屬潘濬,只頻頻向其敬酒。

酒過三巡,王彊已有幾分醉意,舉杯對潘濬道:“使君,我還是認爲你不該獨自前往蒼梧,史璜眼下態度不明,萬一對使君心懷歹意,使君豈不危矣?萬一使君有個三長兩短,到時讓我如何向將軍交代?我看還是由我親率兵馬送你上任爲好。”

蒼梧之事,斷不容王彊插手。潘濬搖頭道:“史蒼梧乃桂陽名士,素有聲譽,今大病在身,能有什麼歹意?何況我並非孤身一人,有百餘州吏相隨,兩千甲士護衛,足以保證安全。”

見王彊還要再言,潘濬則反勸道:“足下不僅是都督一州軍事的將軍,還是鬱林太守,太守者,一郡之君也,今鬱林以西,叛者、夷獠仍聚集山谷,將爲叛亂,足下此時豈可輕動?”

王彊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冷笑道:“此輩不足爲慮,前時鬱林以西不少渠帥、夷首皆隨張津進犯布山,期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事後竟還敢恬不知恥向我請降,其等連同親信三百人皆爲我所斬盡,頭顱至今仍懸於道旁,以爲警示。若敢生亂,不過是再多添幾顆頭顱罷了。”

“其等雖只是癬疥之疾,亦不可不防。”潘濬笑道,“足下若是實在憂心我的安危,不如在我入蒼梧後,陳兵兩郡交界,舟艦往來鬱水,以爲奧援。”其實他認爲這麼做都是多此一舉,只是爲了安王彊的心才提出。

“好吧。”王彊想了想,點頭道,“萬一有事,使君不必親身冒險,明裡可虛與委蛇,暗中遣人招我,屆時我必親提大軍,踏平廣信,屠盡違逆。”

“好,請滿飲此杯。”潘濬舉杯敬了王彊一杯酒。

“請……”

次日,潘濬在鬱水岸邊與王彊把手作別,而後率吏士兩千餘人,乘船沿鬱水東下,廣信距布山約四五百里,五日即至。

漢家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因潘濬沒等史璜回覆就自行出發,此時迎接他的隊伍纔出廣信不久,雙方在津渡撞個正着。

“蒼梧功曹陳幹,拜見明使君。”當先一人率蒼梧衆吏拜道。

“足下就是陳文凱?不必多禮,請起。”潘濬含笑打量着陳幹,他年約四旬,危冠褒衣,氣度儒雅,一看就是飽學之士。

陳氏乃蒼梧冠族,世代以經學傳家,陳幹祖陳欽,乃西漢經學大家,博通五經,尤善《左傳》,王莽亦從其學。陳欽子陳元,少傳父業,亦爲學者所宗。

陳幹曾被郡中舉爲孝廉,官至桂陽曲江長,幾年前張津北犯零、桂,陳乾的曲江首當其衝,他自知不敵,乾脆棄官返鄉,太守史璜久聞其名,請爲功曹。

陳幹家世冠蓋,本人亦有清譽,深爲蒼梧漢、夷所推崇,也只有他,才能在太守史璜病重不能理事後,穩住蒼梧局勢,若沒有他主持大局,蒼梧早就亂了。

潘濬道:“久聞足下高名,蒼梧時至今日仍能安定不亂,皆足下之功。今我初來廣信,欲宣威德於交域,必要仰賴足下這般的賢才,我有意以足下爲治中,也不知史蒼梧是否肯割愛。”

治中乃刺史左膀右臂,權力之重,僅次於“半刺史”別駕,陳幹當然有意治中之位,不過此事還要徵得史璜的同意才行。

潘濬聽了陳乾的回答,心裡對他更加看重,問道:“對了,我在鬱林時,聽聞史蒼梧病重不起,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陳幹略一沉吟,承認道:“府君確實已病重不能理事。”

“今四海倒懸,民人塗炭,史蒼梧卻能爲國牧守南疆,安定黎庶,可謂有功於國家,這樣的社稷功臣,豈能不爲世人所知?我當上書天子,爲其請功。當然,諸君皆有輔翼之功。”

潘濬此話一出,包括陳幹在內,蒼梧諸吏無不倍感歡喜。

在蒼梧諸吏的擁戴下,潘濬自南門入廣信,不但百餘州吏緊緊跟隨,兩千士卒亦堂而皇之進入城中,並第一時間接管城防。

潘濬首先前往郡府官舍,看望抱病在牀的史璜,史璜今年才五十,卻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面容枯槁,使人心有慼慼焉。

陳幹在旁提到潘濬將向朝廷爲他表功的事,史璜聽得十分感動,他一生爲人清白,爲政也算有方,如今百病纏身,康復無望,最在意的便是名聲了,無論是身前之名,還是身後之名。

史璜投桃報李,表示願主動辭去蒼梧太守之職,不過潘濬拒絕了,一入廣信,就奪其太守之位,吃相太難看了,反正蒼梧已是囊中之物,又何必急於一時。

從官舍出來,潘濬立刻前往郡府正堂,並派人召集刺史部屬吏、蒼梧郡吏,齊聚正堂會議。

潘濬的首個命令,便是以陳幹爲治中,之後向陳幹詢問郡吏中有名聲才幹者,陳幹一連推薦十餘人,潘濬皆招入刺史部。

蒼梧雖然是交州大郡,但太守史璜素以寬仁撫慰漢、夷,不好武事,是以僅養有三千郡兵。潘濬此次赴任帶來兩千甲士,其中半數都參加過與張津的戰事,輕而易舉便兼併了蒼梧郡兵。

至此,潘濬徹底掌控蒼梧,鬱林、蒼梧二郡由此連成一片,獨霸交北,總算有了些氣象。

接下來,便是勵精圖治,積蓄力量,而後徐圖交南。

(本章完)

第372章 召見第324章 膝席第208章 斬殺第537章 茂才第489章 太史慈第406章 打擊第463章 三郡第240章 說和第301章 城破第208章 斬殺第365章 劉備第384章 招攬第180章 回鄉第390章 責備第389章 戰死第19章 桓階第439章 文聘第406章 打擊第528章 惡氣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55章 投降第415章 龐統第366章 歎服第478章 黃鐘第227章 火攻第304章 北上第109章 難題第139章 於徵第482章 預言第115章 納彩第194章 羌笛第51章 區雄第163章 解土第283章 洪水第84章 魚梁洲第229章 鳴金第344章 中箭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23章 赴宴第442章 破局第507章 占卜第131章 嫁妝第501章 彭虎第35章 馬周第353章第55章 鄧瑗第282章 建言第413章 潘濬第269章 地突第60章 跋扈第54章 鄧攸第24章 郡府第238章 求援第273章 攻城(上)第63章 突襲第335章 十哲第478章 黃鐘第346章 青綬第478章 黃鐘第504章 進兵第383章 李嚴第386章 面曹第129章 雙戟第134章 流淚第78章 曬書第434章 伏擊第424章 入陣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77章 施恩第468章 射策(下)第139章 於徵第228章 斬首第408章 試探第534章 歸心第448章 下馬威第188章 三年第71章 洗手第404章 赴死第536章 邀請第541章 有望第277章 急報第105章 八陣第479章 蒼梧第279章 連雨第499章 縊殺第19章 桓階第481章 團圓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43章 斬將第332章 徐庶第433章 堅韌第482章 預言第300章 召集第213章 女誡第203章 魄力第319章 還禮第68章 俠客行第76章 新左史
第372章 召見第324章 膝席第208章 斬殺第537章 茂才第489章 太史慈第406章 打擊第463章 三郡第240章 說和第301章 城破第208章 斬殺第365章 劉備第384章 招攬第180章 回鄉第390章 責備第389章 戰死第19章 桓階第439章 文聘第406章 打擊第528章 惡氣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55章 投降第415章 龐統第366章 歎服第478章 黃鐘第227章 火攻第304章 北上第109章 難題第139章 於徵第482章 預言第115章 納彩第194章 羌笛第51章 區雄第163章 解土第283章 洪水第84章 魚梁洲第229章 鳴金第344章 中箭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27章 身當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23章 赴宴第442章 破局第507章 占卜第131章 嫁妝第501章 彭虎第35章 馬周第353章第55章 鄧瑗第282章 建言第413章 潘濬第269章 地突第60章 跋扈第54章 鄧攸第24章 郡府第238章 求援第273章 攻城(上)第63章 突襲第335章 十哲第478章 黃鐘第346章 青綬第478章 黃鐘第504章 進兵第383章 李嚴第386章 面曹第129章 雙戟第134章 流淚第78章 曬書第434章 伏擊第424章 入陣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77章 施恩第468章 射策(下)第139章 於徵第228章 斬首第408章 試探第534章 歸心第448章 下馬威第188章 三年第71章 洗手第404章 赴死第536章 邀請第541章 有望第277章 急報第105章 八陣第479章 蒼梧第279章 連雨第499章 縊殺第19章 桓階第481章 團圓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43章 斬將第332章 徐庶第433章 堅韌第482章 預言第300章 召集第213章 女誡第203章 魄力第319章 還禮第68章 俠客行第76章 新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