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皇太極:我要讓那崇禎小兒跪在正白

第135章 皇太極:我要讓那崇禎小兒跪在正白旗下懺悔!!!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迴旋鏢。

正德年間,達延汗統一蒙古後,把蒙古分爲左右翼六個萬戶: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三部,察哈爾爲蒙古大汗本部;右翼則包含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三部。

鄂爾多斯部喜歡帶着成吉思汗的墳到處跑,自稱“達爾扈特”,意爲擔負神聖使命的人。也就是他們當了回大冤種,用一千二百隻羊,從朱由檢手裡買了成吉思汗的四百年包漿、原味畫像。

這六個大部落又分爲若干小部落。而科爾沁部的前身是蒙古帝國時期的“豁爾沁”,意爲護衛軍。

嘉靖年間,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崛起。當時明朝人評價他:“北虜諸酋,俺答最兇。”他不僅侵擾大明,還把蒙古大汗所在的左翼蒙古逼得東遷。

從此,左翼蒙古轉移到了遼東地區,吞併了大明朵顏三衛。他們奪舍了朵顏三衛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大明還一無所知,照常維持着雙方的朝貢關係。

天啓年間,察哈爾部林丹汗繼位,西征大破喀喇沁、土默特部,實現左翼對右翼的再度掌控,完成了蒙古大汗的復仇。然後他就覺得自己牛逼了,要帶領蒙古走向偉大復興,緊接着就被建奴和大明輪着揍了一頓,幻想破滅。

俺答封貢以後,大明和右翼蒙古維持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和平,以至於當時形成了“九邊諸鎮晏然,遼東獨戰”的詭異局面。

大明在遼東鎮和左翼蒙古打得不可開交,原本式微的建州女真混到了統戰價值,發展了起來。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遼東長期打仗,戰鬥力飆升;其他幾鎮安定多年,軍備廢弛,就連右翼蒙古都衰落了,這也是遼東將門尾大不掉的歷史緣由。

可以說,遼東亂局的出現,正是由於蒙古的這一次內亂東遷所導致的。大明最終被遼東的戰事給活活拖死,大明直接亡於農民起義,但農民起義又是因爲建奴拖住了大明的手腳,又受到遼餉徵收的影響。

哪怕是現在的朱由檢,也是不敢停止遼餉的徵收的,這對於百姓來說是巨大的負擔,但沒有辦法,他能夠頂住壓力,不把三餉中的另外兩項“剿餉、練餉”給整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大明驅逐韃虜、北伐蒙元而立,蒙古又導致了大明的滅亡,此之謂“以此興,必以此亡”。

蒙古不是鐵板一塊,右翼蒙古諸部跟大明相愛相殺了幾十年,雙方甚至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比如滿桂就堅決不承認自己是蒙古人,堅稱自己是宣府的漢人!

如今在邊軍之中,蒙古人大概有兩萬人,一大半是騎兵,對於缺乏騎兵的大明來說,這是一股無法割捨的重要力量。

至於林丹汗他們的左翼蒙古就難了,本身他們跟大明打了那麼多年,人都是有路徑依賴的,慣性使然,大明跟左翼蒙古相互交好達成互信還是很難的。大明跟左翼蒙古互市賣出去的東西,大部分一轉手就賣給了建奴。

所以在朱由檢決定開放與蒙古諸部的邊境互市的時候,對於遼東的經濟封鎖就已經鬆動了,雖然原本也沒有多嚴實。

互市賺不了幾個錢,蒙古人太窮了,頂多換點馬匹。互市對於大明的經濟意義不大,但對於蒙古方面意義重大。雖然不能幫大明賺多少錢,卻可以讓大明少虧很多錢。

右翼蒙古能夠與大明維持長時間的和平,就說明雙方都是日子人。如果能夠好好生活,誰又願意冒着死亡的風險跑來搶劫呢?邊境也窮,蒙古人入關也搶不到多少東西,深入大明又很難做到。

邊境貿易,朝廷和邊鎮五五分成,實行了小半年,朝廷分到二十萬兩銀子,七千匹馬。更重要的是,蒙古諸部暫時安定了下來,大明的邊防壓力減小,可以調兵守薊鎮。

察哈爾部和林丹汗就是攪屎棍,跟建奴一樣,連年寇邊,噁心得不得了。現在察哈爾挨削,蒙古諸部又達成了脆弱的平衡,原本跑路到河套的土默特部順義王卜失兔又舔着臉跑了回來,林丹汗反倒是西遷了,雙方達成位置互換。

大明分身乏力,四面皆敵,所以要化敵爲友,騰出手腳逮住一個暴揍。聯合蒙古對付建奴,這就是朱由檢的戰略。與原本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區別是:原本大明是妄圖聯合林丹汗對付皇太極,終被錯付;現在轉變一下,什麼林丹汗、順義王的都靠邊站,大明應該聯合原子化的蒙古人,蒙古底層人,這些個蒙古貴族吃太飽了。

對付蒙古人恩威並施,武力威懾,互市拉攏,招收夷騎;對付遼東,高價賣糧食,走走私犯的路,讓罪犯無路可走,然後招收遼東難民,迴歸大明的懷抱就給飯吃。

東江鎮需要補充人手兵力,如果毛文龍吃不下,就讓登萊水師把難民運回來,挖遼東人口,掏空皇太極根基。

朝堂上,面對皇太極的議和請求,諸臣各抒己見,以主戰派系爲多,但最終的結果還要看皇帝的決定。

除卻站出來表態的,更多的人其實是在觀望,無論是爲了維護皇帝也好,還是爲了投機,見風使舵、揣摩聖意纔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真沒有那麼多人閒着沒事非要跟皇帝唱反調。

但按照皇帝一直以來對於遼事的消極態度,衆人的心是沒有底的,很多人已經開始構思要是皇帝真的要議和,他們應該怎樣勸諫的說辭了。

“陛下,百官衆說紛紜,戰和不定,臣等心中彷徨,伏望陛下早降聖斷,以定國策。”朱燮元見皇帝對百官議論充耳不聞,目光深邃作沉思狀,顯然是胸有成竹,於是他決定當一回捧哏。

朱由檢回過神來,對着朱燮元點了點頭,而後說道:“朕此番將議和一事拿到朝廷上說,其實並非朕遲疑不定,而是想早日給此事定調,以免往後衆臣以及邊關諸將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諸臣見證,惟天鑑臨,惟祖昭格,朕發誓絕不與建奴議和,望羣臣及我大明百姓周知!往後諸卿只需考慮如何抵禦建奴,而無需作議和之想!”

“陛下聖明!!!”羣臣一起喊道,朱由檢臉皮抽了抽,這話好久沒聽過了,都有點陌生了。

但這也就是最近局勢大好,這些人才這樣,等到捱揍的時候,就會唱衰了,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朱由檢還是決定掰開了,揉碎了跟手下講清楚爲什麼不能議和。 畢竟大明皇帝發誓也沒有那麼地可信,萬曆皇帝罷黜劉綎,說永世不再錄用,結果不也還是逼着這個六旬老漢上了遼東戰場?!

朱由檢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朕有此誓,非爲一時意氣用事,實乃朕深思熟慮之結果。

朕知諸卿或有疑竇:爲何俺答封貢之時,我大明可與蒙古諸部議和,獨獨不可與建奴言和?亦有人念及“攘外必先安內”,或欲假意議和,以修繕堡壘、步步爲營,整備大軍後再與建奴決戰。

建奴勢大,遼東向爲‘屏藩京畿’之要地,建奴可輕脅京師,此乃朝野共知之常談,朕亦不再贅言。

我大明與建奴勢不兩立,其根本在於:進攻大明乃建奴存續之根基,皇太極斷無可能與我大明真心議和。其所謂議和,不過是欺詐之舉,意在混淆視聽、擾亂我大明軍心與君臣判斷。

朕料定,皇太極不久必再犯朝鮮,劫掠蒙古諸部,甚至繞道蒙古,自薊州邊鎮之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破邊牆,直逼京師!!!

昔年努爾哈赤起兵叛明,捏造‘七大恨’,煽動兩族仇恨,聯合女真各部作亂。建奴於我大明百姓殺戮甚慘,全無憐憫愧疚之心。其聚合之由,本就是攻伐大明,若與我朝議和,內部必分崩離析,此爲內因。

而根本緣由更在於:建奴仿我大明衛所軍制創立八旗,以軍制約束部族,整個部落便如巨大軍營。其有八部,每部萬餘騎,合計兵力超十萬騎。如此龐大兵力,我大明供養尚且困難,何況其僅據遼東一地?

若其安心屯田,遼東水土本宜耕種,或可養數萬兵。然努爾哈赤昔年下令以稻田養馬,驅使奴隸耕作,又不愛惜奴隸性命,肆意壓榨,遇災年更大肆屠戮。彼等根本無意種田,建奴非是正常部落,實乃龐大匪幫!

其唯賴不斷劫掠維持生存,一旦停劫,必自取分崩。昔年遼東有漢民數百萬,今建奴佔據後,百姓百不存一,城市十室九空。彼等全然不顧治下百姓死活,於建奴而言,唯那十幾萬兵馬是其根本。

諸卿!朝廷與建奴數戰,屢屢慘敗。建奴有十萬騎兵,兵力雄厚、戰力強悍。我朝雖於兩次守城戰中稍佔優勢,然不過是堅壁清野以守城,非是大勝建奴,於其殺傷有限。此前損兵折將,諸卿不可忘;渾河血戰之慘烈,更不可忘!

今時及未來數年乃至十數年,建奴必爲我大明頭號大敵。我朝與建奴之爭,乃你死我活之爭,絕無妥協餘地。

我等當視國情,既不可輕敵冒進,亦不可消極懈怠。所慮者,非僅一城一池之得失,更在儘可能殺傷建奴女真本部之獠。

夫戰有勝負,乃常事也。往者我大明每不能容敗,但凡戰敗,便將將領與總領大臣下獄,只知耗費巨財練兵練將,朕以爲此非善策。

‘新官上任三把火’,朕既視政,當求新求變:今後敗軍之將,着兵部詳議得失,若因寡不敵衆、勇戰力竭等不可抗因素而敗,許其將功折罪,不加重罰;雖失地,若於殺傷建奴、救援百姓中有功,亦當論功行賞。

然賞罰須當分明,軍規更需嚴苛,斷不可一味縱容。凡遇臨陣退縮者、叛明投敵者、棄袍澤於死地可救而不救者,斬!!!”

“臣等謹遵上諭!!!”

朱燮元用詫異的眼神看着皇帝,不由得露出老懷大慰的神色,右手習慣性地撫須,好在右都御史沒有看見他的舉動,不過就算看見了也不敢管,最多暗搓搓記上一筆,想來皇帝看到了也不會處置。

畢自嚴眼中露出清明的神色,他有點呆,其實並不是一個適合的首輔人選,他執行力爆表,但並不擅長做決斷,更多的是皇帝指哪打哪,按照他的經濟賬,肯定是議和更划算的。

皇太極要的離譜,但議和嘛,哪有那麼容易,雙方不得商量幾十個來回,耗費一兩年時間麼?!或許這就是皇帝說的,建奴的緩兵之計吧。

其他大臣聽完了皇帝的話,也都生出一股安心的感覺。

不怕領導下任務,就怕領導含糊其辭。說一些諸如:

“這個事呢,我們要高度重視”“原則上是可以的,但是要符合相關規定”“既要.又要還要”

“總體上是向好的,個別問題要整改”“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爲”之類的屁話。

只要明確了目標,偌大一個朝廷,偌大一個帝國,努努力總是能夠辦到的。朱由檢此舉,就是爲了統一思想,避免內耗。他明確了三件事:

第一,是大明堅決要消滅建奴,不議和,下面的將士放心放手去打就行了;

第二件事,是給狂熱的朝臣降降溫,強調建奴的實力,明確大明目前以維持戰略守勢爲主,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厲兵秣馬,但是不主動出擊;

第三,就是改變了以往“戰敗、失地則死”的潛規則,降低領土權重,提升人的權重。

“也就是說,皇帝想給熊廷弼這廝翻案?!”立即有朝臣敏銳地察覺到了皇帝的潛臺詞。

永遠不要低估進士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爲按照皇帝宣佈的規則,熊廷弼失地,但並不符合“三大斬”的原則,那就是可以將功折罪的。

果然,只見皇帝淡淡開口說道:“着兵部及三司重審熊廷弼、馬林、楊鎬、王化貞案。”

朱由檢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準李如柏之子李承恩廕襲錦衣衛指揮同知職;其弟李如楨起復,出任遼東副總兵!”

臨時朝會結束,朱由檢當庭撕碎了皇太極的議和信,並下令以後皇太極但凡遣使,直接砍了就行,或者拷打之後砍了,雖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就連當初林丹汗的使者朱由檢都沒砍,但建奴不屬於這一類。

他這是在絕彼此後路,以後雙方都沒辦法派遣使者了,送一個死一個,拒絕交談,拒絕議和,死磕到底!

半個月後,皇太極沒有等到大明的回覆,倒是明廷朝議的內容被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傳到了他的手上。

砰!皇太極狠狠地將信紙砸到桌面上,漢語中夾雜女真語粗口,怒罵道:“烏勒混!好你個朱明小兒!真當咱大金的刀把子是鈍的?

當年你祖宗,在薩爾滸折了二十萬大軍,也沒敢說‘永不議和’!

如今你個小王八蛋剛坐龍椅幾天,就敢口出狂言?!真的是不知死活!!!”

“來人,本汗我要起兵伐明!!!”皇太極咆哮道,“我要讓那崇禎小兒跪在耶耶我的正白旗下悔罪!!”

(本章完)

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第174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5章 御馬監太監曹化淳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64章 鹹魚皇帝和進擊的大臣們第4章 皇帝窮得都尿血了,錢去哪了?!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110章 明末冷熱武器交替之際背景下兵家的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127章 等值貨幣 差值貨幣 信用貨幣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179章 戰術大反攻,建奴消消樂!第79章 秦良玉:昏君,昏君吶!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90章 他們只會內耗 內訌 內鬥而已,他們哪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47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上)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13章 核動力超長續航SSR傳奇將卡忠貞侯秦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34章 孫承宗把孫傳庭給抓走了第80章 秦良玉:好腳滑的皇帝啊!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2章 那誰,把這一頁給撕掉!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63章 商君每出,必甲車十乘,從者百人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29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上)第44章 勞資家大業大,輸得起,就當是練兵了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74章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封毛文龍爲東江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23章 有女西來,八百里加急!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27章 大明不詔安,不接受叛賊來投!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34章 孫承宗把孫傳庭給抓走了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53章 爹你就是偏心我姐,皇帝也是第135章 皇太極:我要讓那崇禎小兒跪在正白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53章 爹你就是偏心我姐,皇帝也是第38章 朕今夜要跟綰綰抵足而眠!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69章 兩紅旗主代善與皇太極的塑料兄弟情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91章 黃立極的家奴:難道畢自嚴比皇上還大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78章 崇德象賢,迄用有成,維周之禎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44章 勞資家大業大,輸得起,就當是練兵了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121章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157章 雞蛋搖散黃,蚯蚓切成半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6章 寡人無疾,寡人好色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07章 別傻了,策論哪有標準答案啊?!
第118章 福建水深火熱,陝西天赤如血,甘肅第85章 使過不使功,進擊的老登們第174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5章 御馬監太監曹化淳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64章 鹹魚皇帝和進擊的大臣們第4章 皇帝窮得都尿血了,錢去哪了?!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110章 明末冷熱武器交替之際背景下兵家的第100章 管他中不中的,給勞資射!!!第170章 明軍包圍巴牙喇第173章 什麼義父?!軍中稱職務!第89章 太倉跑老鼠了,皇帝你準備好迎接接下第127章 等值貨幣 差值貨幣 信用貨幣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124章 大女兒小名醜醜第179章 戰術大反攻,建奴消消樂!第79章 秦良玉:昏君,昏君吶!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154章 堅壁清野,救民還是害民?!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90章 他們只會內耗 內訌 內鬥而已,他們哪第163章 果真不殺麼?!廢話,當然是騙你的第166章 皇太極:你怕了沒?!朱由檢:我賭第47章 大明皇帝上班日常(上)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82章 羣臣諫阻,外敵環伺,大明藥丸第13章 核動力超長續航SSR傳奇將卡忠貞侯秦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34章 孫承宗把孫傳庭給抓走了第80章 秦良玉:好腳滑的皇帝啊!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2章 那誰,把這一頁給撕掉!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20章 他要你就給了?!她非要你就給了?!第63章 商君每出,必甲車十乘,從者百人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26章 嘶,我大明是咋亡的啊?!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23章 不完美的改革,不完美的招安,只有第125章 毛文龍:也不知道皇帝娶不娶寡婦,第96章 京營整頓卓有成效,戶部 工部 兵部發第136章 楊鎬:“陛下,建奴是不是打到北京第29章 天啓七年九月七日夜(上)第44章 勞資家大業大,輸得起,就當是練兵了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17章 忠君愛國魏忠賢,貪贓枉法錦衣衛第6章 這個國家生病了,從上到下都病了第74章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封毛文龍爲東江第19章 看來陛下頗爲倚重戎行,不如讓他落水第23章 有女西來,八百里加急!第10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69章 滿桂炫耀新衣服,毛文龍化身檸檬精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40章 朱由檢怕死,文官們也怕死,老朱家的第129章 陝北大亂,遼東奇荒第25章 八百里加急?!別影響我睡覺!第72章 壞我軍心,今晚夜襲你帶頭衝陣!!!第27章 大明不詔安,不接受叛賊來投!第58章 畢自嚴舌戰羣儒,朱由檢哭唧唧第34章 孫承宗把孫傳庭給抓走了第140章 皇太極孤軍深入,當速速發兵擒殺第53章 爹你就是偏心我姐,皇帝也是第135章 皇太極:我要讓那崇禎小兒跪在正白第130章 敵人只在三步之內 千里之外第111章 頭如搗蒜,連連稱是,戒驕戒躁,戒第45章 延綏巡撫孫傳庭第53章 爹你就是偏心我姐,皇帝也是第38章 朕今夜要跟綰綰抵足而眠!第162章 六千對四百,優勢在我!第169章 兩紅旗主代善與皇太極的塑料兄弟情第60章 你不是衛鞅,我也不是嬴渠樑第91章 黃立極的家奴:難道畢自嚴比皇上還大第106章 穩了,穩了!!!押中公務員考試大第145章 圍魏救趙,直取明京!!!第131章 勝利需要犧牲,但憑什麼犧牲的是我第78章 崇德象賢,迄用有成,維周之禎第143章 什麼叫生擒老奴第十四子多爾袞啊?第28章 秦良玉:我覺得奢崇明的頭顱很適合作第44章 勞資家大業大,輸得起,就當是練兵了第55章 陛下,臣妾明日身體不適第9章 毫無底線的大明黨爭第61章 朕怕死,慫的一逼第134章 相互忌憚,不約而同反對議和!!!第171章 我是你耶耶!阿巴泰你這個婢生的雜第121章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第49章 善修兵戈,嚴陣以待!第158章 壓不住了,羣情沸騰,怒罵狗皇帝!第157章 雞蛋搖散黃,蚯蚓切成半第117章 臣請斬袁崇煥以安閩省士民之心!!第32章 廢拉不堪的東林黨第56章 寡人無疾,寡人好色第94章 你便是盧象升?!今日一見,果然是條第107章 別傻了,策論哪有標準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