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暗通

程瑤似乎還是犯了所有陷入愛情的女人會犯的同一個錯誤,那就是確信深愛的男人跟她允諾的那些話,他會百分之百地做到。

而她的祖母程老夫人,卻不會如此的天真。

當初程瑤因爲認識了劉協,所以胡謅什麼要爲林家少爺守孝的屁話的時候,老太太就知道她的心思了,當時祖孫兩個就大吵了一架。

不然程瑤一直和老太太相依爲命,怎麼會扔下她老人家,一個人跑來投靠堂哥?

程老太太來了京城,就讓程太太將程瑤給拘束了起來。既不許程瑤跑去跟劉協私下見面,也不許劉協派人過來見程瑤。

老太太和程瑤鬧了好幾天,算是達成了協議。

如果當真聖旨下來,給劉協訂下了程瑤,老太太二話不說,大操大辦送孫女出閣。

可要讓程家出面,去爭去搶那個給人做後孃的機會。有她老太太活一日,就絕無可能。

程瑤這都要瘋了。

她相信劉協,可也答應過劉協,一定進宮候選不讓劉協爲難的。

現如今祖母不支持,那要怎麼辦?

程老太太就冷笑,“劉協一把年紀了,掌管東南小十年了,娶老婆還得靠女娃兒追着他跑?什麼東西?!”

程瑤就急了,“祖母,他有苦衷的......”

程老太太就啐了她一臉,“狗屁的苦衷!你給我閉嘴。只當我不知道他那心思?這不就是還想着藉着華家穩定皇帝的心麼?不就是還想着討好他那上不了檯面的娘嗎?你當我不知道他那噁心的老孃乾的噁心事,你若還想我多活兩年,趁早就死了嫁到靖江王府的心!”

程瑤大哭,“誰活在這世上,就能無牽無掛的?他若是六親不認只念着我一個,我尚且還怕他是那無心無肺的人呢!我若不爲他做些什麼,又怎麼值得他愛我憐我一場?當初祖父還不是曾經娶過媳婦,祖父不是也欠着親家的人情?太奶奶不是也曾經刻薄過您,您不是也都高高興興地熬了過來?您……”

程老太太一巴掌就扇在了程瑤的臉上,也似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整個人也搖晃了起來。

那冷汗就順着臉嘩啦啦地滾落了下來。

張靜安趕過去的時候,程家正是兵荒馬亂,老太太病倒,程瑤慌了神,程家二太太彷彿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嚇得張靜安也跟着驚惶不安,想要幫忙,但是卻不知道該做什麼。

還是程瑤最先鎮定下來,鎮住了家裡的下人,安撫了嫂嫂,這才安心侍奉起了老太太。

可第二天去,老太太已經恢復了意識,而且將程瑤徹底拘束了起來。

好在,老太太並不攔着張靜安來探望程瑤。

這纔有了張靜安天天往程家跑的因由。

張靜安身負重任,一方面,程瑤希望她能勸服程老太太,不過這差不多是完全無效的;程老太太是什麼人?豈是她們這些小姑娘能勸動的?另外一方面,程瑤還希望張靜安給靖江王劉協傳些口訊。

她嫂嫂是不敢的,不過程老太太明知道張靜安在給程瑤做信使,倒是也沒攔着她,只是躺在病牀上冷笑,“去吧,去吧。把我老婆子的話也帶去,就說我老婆子不同意!他也不用來見我,我也不樂意見他,他有本事,就把我老太婆的心肝給挖了去……”

張靜安嚇得落荒而逃,如何心情能好?

唯一的安慰是,程瑤和劉協都很有信心。張靜安覺得劉協威儀在外,對自己這個扯不上邊的外甥女兒卻是十分的客氣,想必是真的愛重程瑤的緣故。

可似乎程老太太說得也有道理。劉協顧慮那麼多,怕惹了皇帝的眼,怕得罪了先王妃的孃家,而靖江王府那個老王妃也確實是個刻薄的,以她自身的經驗看來,吳氏比起老王妃,那根本就不夠看,可就是吳氏這樣的,就讓她和袁恭之間,一世再加一世的各種不好過了。

有這樣的婆婆,還是個只有劉協一個兒子。一門心思都在如何將兒子捏得緊緊的婆婆,另外還有這個婆婆千挑萬選來專門給自己的兩個側妃,程瑤將來孤身一個遠在福建,要怎麼過日子呢?

可程瑤也說得很有道理,若是都不肯爲了對方做出犧牲,一點點的苦都不肯吃,那麼不如隨便找個人,渾渾噩噩地過一世吧。

張靜安替程瑤苦惱,同時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對袁恭的母親過於苛刻了一些呢?

這一世,畢竟許多東西都已經不同了。

她早知道吳氏是個什麼人,所以吳氏從一開始就沒能拿捏住她,從來都只有她肆意地折騰吳氏,而吳氏都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

她只是記得上一世的恨,不依不饒地看到吳氏就想要撲上去咬一口。這些看在袁恭的眼裡,她是不是太咄咄逼人,持強凌弱了一些呢?

想前世,吳氏比這一世噁心多了,可自己爲了討好袁恭,多能忍啊,這一世自己是不是有點得意忘形了呢?

所以袁恭那樣孝順的人,纔會這麼對自己吧。

心裡突然就這麼一痛。

她上一世,袁恭做什麼,她都給他找藉口。

這一世怎麼還是這樣的毛病?

她和袁恭現如今這樣也挺好的,何必非做那樣不切實際的幻想呢?

總歸日子比上一世好太多了,她所求太多,實在是自尋煩惱,對不起重生這一世呢。

一晃就又是好幾天。

簡王府的那個春宴,張靜安終究是沒去。

吳氏最後也沒去,丟不起那個臉,最後還是縮在了屋裡。

而且,袁家老太太從被分家的打擊中緩了過來,頭一件事情,就是折騰兒媳婦吳氏。

老太太不想分家,吳氏也不想分家。

可她們彼此都把被分家的責任怪到對方頭上。

而最戲劇化的是,分家之後,吳氏和大房,還必須承擔奉養老太太的責任。老太太還得面對自己討厭了幾十年的一個兒媳婦。

老太太是又恨又怕啊!

這就想着。這麼多年都被攔着不能給兒媳婦立規矩。現如今都這樣了,誰也別想攔着她了。

她現如今要可勁兒地折騰,可勁兒地把規矩給立好了。不然將來老爺子沒了,自己不能動了,還不知道要是個什麼下場呢。

所以她纔不管大房如今是什麼個混亂模樣兒。

她要過生日!

五十七,不整不零的,她就是要過!

還要把她的那些老姐妹們請過來,熱熱鬧鬧地聽一齣戲。

吳氏被張靜安這個兒媳婦氣得那口氣還沒下去,這婆婆的刁難就又來了。

她吃了張靜安的氣,還能和丈夫兒子抱怨,可這個婆婆刁難起來,她只能忍氣吞聲帶病支撐着。

她是最要面子的人,講究面面俱到。尤其是分家了之後,她更要找臉,爲了讓老太太高興,也讓外人看着安國公府依舊那麼鮮花着錦。

因此老太太要辦,她也就強撐着大辦。

京裡相熟的人家,俱都請了過來,本來就是分家不曾分居。各房的人也都得來捧這個場。

張靜安嫁過來一年多,袁家事兒都不少,她自己也七災八病的,還真的沒參加過幾次袁家的堂會。

所謂分家不分居。袁家人都還住在一起,又是老太太的壽宴,怎麼也得參加。

雖然也沒什麼人指望張靜安能幹什麼,但是袁家就這些兒媳婦,最後安排了她負責帶着姑娘們招待親友家的小姑娘。

正因爲都是沒成親的小姑娘,自然就和男人們的席面隔得老遠,而袁恭卻是負責招待各家的年輕後生的。

原本夫妻兩個沒什麼機會碰面,可偏生那戲班子剛唱了小半日,袁佳就開始嘲笑張靜安,“二嫂,您能讓二哥別老朝這邊張望了嗎?你們天天膩一塊還不夠怎麼着?我這兒可都是沒出閣的姑娘呢!”

張靜安就只當沒聽見她這樣的打趣。

一個人轉身坐在棚子的一角喝茶嗑瓜子。避着戲棚子的門,這樣袁恭就看不到她了。

袁恭這幾日,經常就是這副樣子,不看到她都不安心一樣。就彷彿他是那世界上最好的丈夫。

可這卻只能讓她心生哀慼。其實她明白袁恭的意思,這是在爲前兩天的事兒找補呢。

這讓她很不舒服,他們倆個爲什麼總是在找補?

出了什麼事情,彼此都悶在心裡不肯說,說了怕煩,不說也心煩。最後憋不住了,弄出點什麼事情來,再找補……

她真的是又怕又累。

那飛蛾撲火,撲一次,死了也就算了。

偏生她又不是飛蛾。

她現如今都怕了袁恭對她好,一對她好,她就像那沒腦子的飛蛾一樣往上撲,一顆心燒得支離破碎的,在拼起來湊活着活着。

就好像他去正定的事兒,還是她自己打聽出來的。他還一個字都沒和她說過呢。

她就想一個人靜靜地呆着,偏生她一個人坐着也不安生。

老是有認識不認識的親戚朋友來尋她說話,說的都還是些莫名奇妙的事情。什麼誰誰家小子想尋差事啦,誰誰家的姑爺在做生意啦,誰誰家的姑娘打算明年開春出嫁啦。

張靜安暈頭漲腦的聽了半天,大概琢磨出來了。這事本來都沒她什麼事兒,主要是因爲今年分家了,所以……她要開始打理袁恭和她小家的中饋了有木有?

之前她只一心跟着袁恭往外頭跑,這些問題全部沒有想到呢。

這些人衆口一詞的,依稀彷彿都是極親近的交情,依稀彷彿都是他們這個小家必須要走的關係呢。

張靜安嘴上敷衍着,心裡卻怒了,袁恭這人全然就顧着他外頭的事兒,怎麼什麼都不管她?這都是他家的親戚,他家的朋友,他什麼都不跟她說,她怎麼知道要怎麼交際?

他一定是故意的。看她分了家這麼高興,故意整她來着。

好容易這幫人都應付走了,她感覺自己都要散架了,也懶得在幫着袁佳等人送客,這就偷偷往雙榴院溜了去。

剛走半道上,突然袁恭就竄了出來了。

嚇了她一大跳。

她抿着嘴看他,“幹嘛?”

袁恭伸手就摸她的臉,“看看你。累不累?”

天!張靜安嚇了一大跳,這在二門外頭呢,這傢伙瘋了敢當着人摸她的臉?這還是袁恭嗎?

她憤怒地看他,毫不客氣地就是一巴掌,把他的手給打開了,打得一聲脆響,聽得張靜安自己都是一個哆嗦。

可袁恭卻笑了,而且笑得牙都露出來了。笑得那漫天的紅霞依稀都是爲了映襯他一個人似的。

關鍵笑得特別像是前一世張靜安第一眼看到袁恭時他的樣子,張靜安最受不了他這麼笑,一笑她的心就又疼又酸的,渾身都不得勁了。

她木着一張小臉,掉頭扔下他,憤憤然地就走了。

袁恭扯住她,“等了這好幾天了,你總算精神了。”

什麼叫等了好幾天,她總算是有精神了?誰知道他發什麼瘋?瞪了他一眼,走了。

張靜安偷懶溜號是習慣了,可袁恭卻是好後生,他招待客人,自然是要送到最後一個人走爲止的。

他張羅了一圈回來,這天色都晚了。

張靜安早就睡覺了。

最近都是這樣,袁恭忙,她也忙。好累的,他回家的時候她一般都睡了。他回來徑自洗漱了就在身邊睡,一般她還沒起牀,他就已經走人了。

可這天晚上,張靜安依稀聽見袁恭回來,去了淨房洗漱完了,正打算再睡回去,就突然覺得身邊一沉,袁恭壓了過來,一把把她從被窩裡給抱了出來。

張靜安還迷糊着,他的嘴脣就堵了上來。

第二日一早,袁恭又慣常那般的醒了。

卻不想起來,只將臉埋在張靜安軟軟的頸窩裡靠着。

春宵苦短,消磨得英雄氣短。他笑笑,他如今算是曉得了這個道理。他如今在張靜安跟前,就是個沒囊氣的尿泡兒,她只要一個眼神,他就沒了脾氣,戳她一個指頭兒。不如砍自己一刀,只她自己還不知道罷了……

他低頭親親張靜安的小臉,數着她又長又密的睫毛,一根根數,數着數着,就看那睫毛微微扇動,依稀小人兒就是要醒來的樣子。

他等了許久,偏偏期待的那雙明澈的大眼睛就是不睜開,反而翻了個身,背對着他了。

他知道張靜安是醒了,只是裝睡。

至於爲什麼要裝睡?袁恭心裡也是很清楚的,他笑着收緊了懷抱,貼着張靜安的耳邊輕輕地說道,安,昨天晚上好不好?張靜安雪白的耳朵,瞬時就紅透了,小小的肩膀,也聳了起來,依稀就是裝睡裝不下去了的樣子,袁恭繼續逗她,“我知道你醒了的,別裝了吧!跟我說,到底好不好?”

張靜安一歲多就被接到宮裡,一共也沒出過幾次宮門,長在那最規矩,又最森嚴的地方,然後跟他說這樣子的瘋話,他幾乎是要將自己給羞炸了。

偏偏袁恭又將她抱得緊緊的,那掙扎起來,也不過是耳鬢廝磨的更加親密罷了。

兩人又鬧了一番,這才相依相偎的,停歇了下來。

別看張靜安在外頭張牙舞爪的,其實骨子裡,是個嬌怯又溫柔的性子,別的且不論,最喜歡的,莫過於就這樣偎依在他的懷裡,就跟只小貓似的,無比的溫順。

一時間竟讓人有種錯覺,只覺得此時歲月靜好,夫復何求。

可現實畢竟是現實,他們這對夫妻之間,總歸還是有些隔閡的。

只安靜了一會兒,張靜安就忍不住把心裡壓抑了多時的問題給問了出來,“你跟我說實話,這回外放出去,你究竟是要去哪裡?”

袁恭也重新清醒過來,看着張靜安?潭似的眼睛裡自己的倒影,不由得就嘆了一口氣,“我想去大同。”

大同!張靜安的瞳孔瞬間就收緊了,這一世怎麼還去大同?她讓程瑤幫她打聽,又暗中給羅山遞了話兒,讓羅山幫她盯着,可是這兩個人都沒有給她回話兒。

不管怎麼說,這一世,她絕對不會讓袁恭去大同的!她不能讓他孤軍深入敵後;不會讓他受了重傷又無法得到治療;更不能讓他毀容身殘,毀了一世的前程。

想到上一世她和袁恭最後的那段日子,她就彷彿全身就浸沒在冰冷的水裡,好半天才顫抖着開口,聲音不可控的人尖銳了起來,“爲什麼要去那樣艱險的地方?就算正定不好,天下之大,總歸還有別的地方可選,你真的要帶兵打仗?爲什麼一定要去大同?”

這些話說的全無道理,大同,宣府,遼東,大洲三大重鎮,宣府是英國公的地盤,遼東和親之後全無戰事,袁恭想要建功立業,可去的地方就只有大同,只是她實在不想讓袁恭這一世再冒上一世的風險罷了。

話說出口,她就知道自己是說服不了袁恭的,心情就不免低落已極。

甚至不敢去看袁恭的表情,可沒想到袁恭卻只輕輕一嘆。“現如今說這些也沒意思了,大同,我大概是去不了了。”

張靜安立刻擡眼看他,他就又嘆了一口氣,“父親也跟你是一個想法,他不想我去冒險,想我留在京畿附近,還能就近照顧家裡。”

張靜安兩世人對國公爺都沒有什麼好感,就在此刻,卻覺得他終於做了一件好事,心裡欣喜,卻不好露出來惹得袁恭傷心,靈機一動,就突然揪住了袁恭衣襟,“去不了北方我們可以去南方啊!我聽阿瑤講,福建水師,在大島,安南,琉球,都有駐軍,經常與倭寇作戰,他們還有兩千十大寶船,能一路開到西洋呢!”

袁恭就覷她,提起程瑤,莫名就有些不舒服起來,“程大小姐,還知道的真多啊!”

張靜安警惕地看他一眼,“阿瑤讀過的書可多了!”

袁恭試探性的問,“程家在福建也算是大族,知道靖江王些英勇事蹟,也是正常的。”張靜安就沒回話,只是抿着嘴,用手指在他心口上,不知描畫些什麼?袁恭就抓住她不安分的小手,緊緊的貼在了自己的嘴脣上。

現如今,如果說他和張靜安之間還隔着什麼?那麼大概就是表姐方瑾了。

張靜安這幾天,都是程家和靖江王那邊兩邊跑,在配合上她今天的話。連在平南水軍那邊給自己尋摸差事的話都說出來了。大約基本可以坐實,那程瑤和靖江王是私下有交的,這個與張靜安私交甚篤的年輕女子,很快就要成爲靖江王妃,也要成爲方瑾的主母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張靜安還一點兒口風都不肯透露給他!她忍不住又試探性的問了問張靜安,“這平南水軍都是靖江王的心腹,是我想去就能去的?”果不其然的,張靜安並沒有露出什麼羞臊的表情來,反倒是有些試探的問他,“你真的想去嗎?”

袁恭心裡一沉,笑着搖搖頭,“水軍與步兵,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套路數,這事兒以後再說吧!”

張靜安就“哦”了一聲,不再跟他說這事兒了。

方瑾這段時間,一直悶在屋裡,準備着嫁妝,因爲是嫁過去做側妃,所以規矩都是現成的,總歸到現在,她也沒有別的路好選了。

因此她得知繼母跑到袁家,張敬安跟前討了沒趣的事情,已經是好幾天之後了。方瑾差點被這個繼母給氣死。

讓她去與張靜安低頭,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她當初去張靜安那裡鬧那一場,吳家自然是告訴了她父親的,可是她父親卻爲了面子,只將信收了,什麼人都沒說,包括方瑾的繼母。

她是再不可能與張靜安低頭的。

她一世人的傷感,都是因爲張靜安。

她若是可以,殺了張靜安都是想的。

只是她不能而已。

其實她也是恨這個繼母的。

這個女人精明卻愚蠢,眼界總是那麼一點點,壓根就不配做她的母親。

也只怪方瑾當初一門心思就是想着袁恭不成之後高嫁,纔會信了這女人的胡話,靖江王雖然被皇帝忌憚,但是畢竟是東南之王,他的繼妃又豈是她繼母這樣的人能周旋來的?

她只是不心甘而已。她只是恨暈了頭而已。

哪怕只是做靖江王的側妃,她也是宗室貴婦,她也是張靜安的長輩,哪怕只是名目上的壓了張靜安一輩她也樂意。

好歹靖江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爺,總領東南四省,掌握兵馬生殺大權。

而袁恭是什麼?

袁恭不過是國公府的次子,上頭國公爺,世子爺壓着,什麼時候才輪得到他這個身世還有尷尬的小字輩出頭?

以往方瑾有多期待袁恭出人頭地,現如今她就有多期待袁恭命運多舛,倒黴一輩子。

想到這些,她的憤怒漸漸就平息了。

爲了她的目標,她現如今躺在泥裡又如何?

她去張靜安跟前現個眼又如何?她瞭解袁恭,她知道袁恭是不會相信她如今是恨着他的,他只會心裡對她有愧,她越把自己往泥地裡貶,他越把她當菩薩那樣供着!

她叫過自己的貼身丫頭翠墨,匆匆寫了一封信,“去,送給安國公府的二少爺,小心一點兒知道嗎?”

翠墨是個老實的丫頭,可也是知道她與袁恭的那一段的,送信這樣的事情,她也是做得慣了的,可是現如今這個情況,還要送信?

翠墨有點膽戰心驚地看了一眼方瑾,可正好對上了方瑾的眼睛也看過來,方瑾的眼睛亮得那樣嚇人,她沒敢看,就趕緊低頭轉身退了出去。

退出去心裡還是噗噗地跳,捏着那封信,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辦纔好。

想了又想,她偷偷出了吳家的後門,又繞到了安國公府後頭的二道巷子,偷偷找到了袁恭貼身小廝元寶的家裡。

想當初方瑾住在袁家的時候,翠墨和元寶還是有點交情的。

元寶家是袁家的家生奴才,元寶的爺爺是老太爺的親隨,後來跟着老太爺戰死了。袁恭從吳家回來地時候。老太爺特意挑了家裡的兒奴才,特意挑了元寶給袁恭做了親隨。

以前元寶家的日子過得很拮据,可現如今隨着袁恭漸漸成年,也越來越能幹,元寶家的日子也日漸好了起來。

整個二道巷子住的都是袁家的家奴,元寶家的小院兒在差不多正當中的位置,小院兒重新用青磚修了院牆,屋頂也重鋪了新瓦,自家院子裡還打了一口甜水井,院子裡還晾着元寶跟着袁恭出門時候穿的綢緞褂子。

翠墨沒敢細看,只將方瑾的信留給元寶的寡母就匆匆走了。

怕老太太糊里糊塗地給忘了,還特意送了袁恭嫂子一個銀耳挖子。

那耳挖子是方瑾爲了嫁入靖江王府特意打製的,東西雖然不值錢,但是精巧,做了個花枝子的形態,平時就是不用,掛在衣襟上,或者插頭上也好看。

可元寶回來,就埋怨了他嫂子。

他們下人之間的情分。再大也大不過主子去。

做下人頭一條,就是決不能替主子做主。

現如今二爺和方家大小姐是不好有任何關係的。二爺成親了,方大小姐馬上要嫁到皇家宗室去,這私相授受的事兒要是給人知道了,這是要翻天啊。

不說別人,就是二奶奶知道了,這二爺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他雖然是小叔子,可全家都靠他吃飯,他罵嫂子,他嫂子也只能抹眼淚。

可罵歸罵了,他也得處理這封信不是?他勒令自家嫂子一句話不許跟外人說,另外就將那封信塞到了自己的懷裡,就跟揣了個火燙的熱炭團似的。

坐臥不安地想了半天,還是拿着信找到了袁恭。

袁恭收到信就愣住了。

他自從和張靜安成婚了之後,不管多不情願,都沒有再與方瑾私下聯繫過,他去吳家探望過自殺未遂的方瑾,和方瑾在吳家長輩屋裡見過,在自己母親跟前見過,在花園裡擦肩而過過……

當時他卻沒和方瑾私下見過……

他想到無意中從張靜安那裡發現的那個秘密,再看到手裡的信,心裡是百感交集,彷彿火燒火燎一樣的難受。而臉,也變得鐵青難看了起來。

元寶哆嗦着,“二爺,要不,小的給送回去……”

他咬着牙狠狠地看着元寶,一把拿過了信,“這事不許給二奶奶知道,漏一點風聲,我就不要你了,滾!”

元寶連滾帶爬地跑了。

袁恭打開方瑾的信,熟悉的字跡,卻帶來那樣陌生的味道,他將信看了幾遍,然後又看了幾遍,可依稀都覺得自己看懂了這信的意思,可卻完全看不清方瑾寫這封信的意圖了。

方瑾求他動用張靜安的關係。幫她與靖江王說些好話。

他從沒有想過,方瑾會以這樣卑微的語氣說話。

他向來都認爲,方瑾這一世的不幸,都與他的被迫負心相關。這一次尤其是如此。

他與方瑾,都是自幼失去了父母撫育的孩子,可他是男人,方瑾是女人,他尚且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那麼方瑾那樣孤獨又弱小的女子又能如何呢?

無人理解他與方瑾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情,大約也不會有人會在乎。

側妃看起來固然也有幾分的風光,以方瑾如今的處境,這條路似乎是最好的一條了,而這條路,卻是這幾天來他思前想後,決定必須要阻止方瑾去走的那一條。

他摺好信,貼身放了,然後把滾到外頭去的元寶又叫了進來,“去跟方家大小姐說。我後兒個去芙蓉園那兒等她……”

元寶向來是聽他的,可是這一回,還是乍着膽子攔了一句,“爺,這事是小的惹的禍,小的得勸您一句,方大小姐現如今有什麼事兒,您也不能管……” www. тt kan. ¢o

袁恭沒好氣地踹了他一腳,“讓你去,你就去!”

元寶爬起來又跪了回來,“二爺,真不能去……”他磕起頭來,“這信,小的就不該接,接了又不敢不給您,可小的當時就想好了,您要是還想去見方大小姐,小的就是死也要攔着您,這真的不是時候。方大小姐是要嫁到皇家去的,您這一去……有什麼事兒,怎麼也要等她嫁了人再說啊。”

就是不能等方瑾嫁了過去,袁恭煩躁地坐了回去,卻是又一腳把元寶給踹開了。

元寶是從他十歲從吳家回來就跟的他,也有十年的交情了,這世上他和誰的情分最近?恐怕不是爹,不是娘,就是和這個賴賴唧唧迷迷糊糊的元寶最近了,他當然知道元寶是爲了他好,他這是心裡煩,拿元寶來撒氣來着。

他嫌惡地看了一眼元寶一臉的眼淚和鼻涕,“趕緊給我滾蛋,爺有多糊塗?需要你小子來勸?我只跟她說一句要緊的話就回來,趕緊給我去!”

元寶跪在那裡賴嘰了半天,看他都靠在那裡不說話,知道他心思已定,這就只好把眼淚鼻涕擦了擦,轉身出去送信了。

男人做事。總比女人方便,小廝做事,總比丫頭方便。

元寶想見翠墨,在吳家後門走了一遭就見到了。

只不過他們之前的交情也就完了。

當初翠墨在袁家的時候,元寶他娘還想着討翠墨當兒媳婦來着,現如今成了這個樣子,本來還能勉強當着故舊走走情分,現如今翠墨這麼坑他一把,他是看見她就生氣。

留下話,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翠墨其實比他心裡還忐忑,回到方瑾那裡的時候,幾乎是人都虛軟了。

她將元寶的話傳達了,隨即就趕緊勸道,“小姐,可千萬不能去……”

方瑾完全想不到,袁恭居然要見她。

她之所以那麼恨袁恭,就是因爲成婚後,袁恭從來沒想着主動來見過她,除了她把自己吊在屋樑上那一回,他趕過來在自己屋子外頭轉了一圈外,他從來沒主動看過她,哪怕是以探望表姐的名義。

她寫那麼一封信,壓根沒想過袁恭會有什麼反應,她不過是想袁恭難受,想袁恭去和張靜安鬧,想讓張靜安知道,她自以爲是高高在上是有多麼蠢,她雖然遠嫁了,她雖然嫁的不如意,可是袁恭心裡是有她的,她張靜安一輩子,都得噁心這個,一輩子!

她並不想去見袁恭,因爲她也曉得這個時機不好,萬一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了,她和袁恭都得完蛋。

袁恭是個謹慎又精明的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不過,方瑾瞭解袁恭。袁恭雖然謹慎,可袁恭有的時候,卻是個膽大包天的,所謂膽大心細的袁恭,如今是有要緊的事情跟她說,還是真的還想着她,想要在最後離別之前再見她一面呢?

袁恭約她,是在第二天,她輾轉反側了一整晚,最後還是決定要去。

靖江王的正妃位置未定,她們這些側妃還要靠後,她就算如今再見袁恭一面,誰也不能說她什麼。

她只找了個去白雲寺爲母親上一炷香的藉口,就從吳家出來了。

其實是吳家已經不想管她的事了,而她繼母,壓根不敢管她。

她去了芙蓉園,只沒想到,在雅座等着她的居然是個年輕姑娘,十七八的樣子,很漂亮,也很傲氣,連個丫頭也不帶,就那麼大刺刺地坐那裡剔着指甲,聽見方瑾進來,眼皮子都沒擡一下,只哼了一聲,“方大小姐?”

方瑾答應了,那女子就站起來,“跟我走吧。”

帶着方瑾出了雅座,換了件長斗篷,繞到後門上了一輛轎車,左拐右拐的直接開進了一個小院,袁恭站在院子中間等她,扶了她下車,卻一直皺着眉頭,連看都沒看她一眼。

方瑾大約有一年多沒見他了,陡然這麼一見他,心裡原本是焦灼的,恨着的,可就這麼一見,卻百轉千回的軟了下來,囁嚅了半天才開口叫了一聲,“二郎,你可還好?”

袁恭點頭,“我很好。”

回答的那樣快,讓方瑾就是心裡一痛。

她打量着他,似乎是更高大雄壯了些,原本稚嫩的臉龐已然鋒銳畢露,英俊得讓人不敢逼視。

他確實過的好,明明方瑾早就知道他過得好,在鸞儀衛裡得了上司的愛重,最近就要外放升職了,張靜安惹下那麼大的一樁笑話,可老天都幫她,不僅真的贏了賭約,還弄了個好名聲。

連吳家庶出的二爺的媳婦都敢噁心自己,說袁家二爺命好,娶了皇帝疼愛的外甥女,果不其然是有旺夫運的……

方瑾的心又冷了下來,可心裡越冷臉上卻是笑得愈發溫軟,她一貫在袁恭跟前都是溫順而優雅的,她要一直維持着,就這麼讓袁恭忘不了她。

可袁恭並沒有一直看着她,而是很快的轉開了臉尋了椅子坐下,繼續開口,“表姐,今天我有要緊的事情要告訴你。”

方瑾擡頭,袁恭就避開了她的眼睛,似乎是並不敢看着她的眼睛跟她說話的樣子,“靖江王的正妃大約是定下了,那人怕不是個能容人的……”

原來是這回事……方瑾心頭的刺狠狠一痛,不過也並不是那麼痛,她早想過了,也自認能忍得了。因此只是白着臉笑笑,心道,袁恭畢竟還是愛她的,就這麼一個消息,還這麼巴巴兒地來告訴她。

她笑,“那也沒有什麼……”

可袁恭隨即的話,卻彷彿一巴掌就扇到了她的臉上,袁恭似乎有些艱難的開口,“……那人知道我們當初的那些事,她……她知道你當初去找張靜安的事情……”

方瑾的臉就徹底白了。

大家頂住,給男主一條生路......

我今天起很早的,大週末都沒睡懶覺,一早發文,但是.......苦逼的被駁回了,修改中.....

大家自己腦補情節吧,我修改不能.......

第1章 勸阻第23章 袁兆第23章 袁兆第72章 魂飛第73章 和離第17章 遇險第41章 陪嫁第16章 陰謀第5章 再見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44章 詭異第44章 詭異第95章 密謀第30章 劉璞第64章 分家第85章 痛別第2章 議親第77章 袁佳第55章 貪墨第20章 父親第68章 疑惑第73章 西北第78章 龍鳳兒第59章 白雲山第38章 危殆第82章 改立第36章 小袁舉第85章 手段第74章 別居第32章 新婚第85章 痛別第13章 繼母第44章 詭異第74章 別居第93章 文娟第95章 密謀第88章 述求第20章 父親第41章 陪嫁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6章 施粥第36章 小袁舉第27章 混亂第57章 彆扭第38章 危殆第52章 劉樑第68章 疑惑第20章 父親第8章 辭世第9章 守陵第23章 袁兆第60章 打賭第94章 孃家第90章 抓週第82章 兵敗第23章 袁兆第49章 頭疼第35章 煩惱第51章 馬市第82章 兵敗第90章 抓週第33章 日子第13章 繼母第15章 把柄第82章 兵敗第10章 平安第88章 述求第51章 馬市第48章 四叔第29章 方瑾第50章 嫁走第13章 繼母第74章 別居第96章 局變第22章 小倌館第45章 芸香第66章 蔡凱第40章 離京第51章 馬市第52章 劉樑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58章 四目鼎第25章 皇帝舅舅第54章 翡翠第34章 寶珍第79章 焦急第17章 遇險第55章 貪墨第9章 守陵第52章 耍寶第64章 分家第82章 兵敗第18章 遇險二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55章 貪墨第34章 寶珍第59章 白雲山第83章 壯烈第19章 李氏
第1章 勸阻第23章 袁兆第23章 袁兆第72章 魂飛第73章 和離第17章 遇險第41章 陪嫁第16章 陰謀第5章 再見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44章 詭異第44章 詭異第95章 密謀第30章 劉璞第64章 分家第85章 痛別第2章 議親第77章 袁佳第55章 貪墨第20章 父親第68章 疑惑第73章 西北第78章 龍鳳兒第59章 白雲山第38章 危殆第82章 改立第36章 小袁舉第85章 手段第74章 別居第32章 新婚第85章 痛別第13章 繼母第44章 詭異第74章 別居第93章 文娟第95章 密謀第88章 述求第20章 父親第41章 陪嫁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6章 施粥第36章 小袁舉第27章 混亂第57章 彆扭第38章 危殆第52章 劉樑第68章 疑惑第20章 父親第8章 辭世第9章 守陵第23章 袁兆第60章 打賭第94章 孃家第90章 抓週第82章 兵敗第23章 袁兆第49章 頭疼第35章 煩惱第51章 馬市第82章 兵敗第90章 抓週第33章 日子第13章 繼母第15章 把柄第82章 兵敗第10章 平安第88章 述求第51章 馬市第48章 四叔第29章 方瑾第50章 嫁走第13章 繼母第74章 別居第96章 局變第22章 小倌館第45章 芸香第66章 蔡凱第40章 離京第51章 馬市第52章 劉樑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58章 四目鼎第25章 皇帝舅舅第54章 翡翠第34章 寶珍第79章 焦急第17章 遇險第55章 貪墨第9章 守陵第52章 耍寶第64章 分家第82章 兵敗第18章 遇險二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55章 貪墨第34章 寶珍第59章 白雲山第83章 壯烈第19章 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