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多了,今天終於從幽深黑暗的谷底出來了!”石不琢站在山頂,心情極是舒暢。
他沿着山嶺任意而行,不知不覺走到了大茅峰下,這是茅山有名的三峰之一。
又往山下走,走不多時,前面有峭壁,又沿石縫中的石梯而下,深溪峭壁,藤蘿垂掛,景色極是幽靜。
石不琢見到這等絕佳景色,也不禁精神爲之一振。
他走到溪邊,在一塊圓石上坐了,捲起褲管,脫了鞋子,雙足伸入溪水中去。只覺一股清涼,沿着光腳傳遍全身,愜意之極。忽然之間,卻聽得不遠處有人吟道:
“曰逐洪濤歌浩浩,夜視星斗垂孤釣;孤釣不知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石不琢嚇了一跳,急忙穿上鞋,悄悄走過去,隔着樹林子一看,卻見前面溪邊,坐了一人,手裡拿着魚竿,正自垂釣。
過了許久,那人還是一動不動,但魚鉺也絲毫不動。看他身旁魚簍之中,一條魚也沒有。
石不琢看得大不耐煩,說道:“你這樣子釣魚,一天也釣不到一條的。”
那人迴轉頭來,卻是一個老者,容貌和善。只是雙眉略挑,眼珠一轉,卻又有幾分滑稽之態。他回頭一看,見是一個小孩,當下皺着眉頭,說道:“你這娃兒,纔有多大年級,飯都沒吃幾天,說話不知輕重。我釣不到魚,難道你就會釣了?”
石不琢聽過任逍遙和丹丘生說起釣魚之道,當下搖頭晃腦地道:“垂釣最關鍵的,就是選擇地點啦。你想啊,要是這片水沒魚,或是就算有,也很少,那怎麼能釣到魚呢?所以第一件,就是相好地點。我教你五字訣,包管好用;這五字訣是:看、聽、聞、問、試。”
那老頭不禁失笑,說道:“瞧你娃兒不出來,說話居然一套一套的。快說說,五字訣怎麼個用法?”
石不琢一手倒背身後,一手擺動作勢,就如胡先生講課一般,道:“所謂看,是看地形。水寬處不成,須得在港灣或有水草的地方。岸邊最好要有水草、樹木、穀場、菜園。只不過,如果水草過密,身後樹木太多,卻也不好。還有就是看水中是否有草,若有魚,水草會留下被魚咬食的痕跡。最後是看水色。水至清則無魚,水色黃,有鯉魚,水色淡而黃,則有青魚、草魚。”
那老頭大感興趣,道:“哈哈,沒想到你還真點道道,說的有些道理。”
石不琢甚是得意,說道:“那是自然。五字訣的第二訣,便是聽,魚在水中,魚躍穿行,自然有聲。第三訣是聞,魚有腥味,魚多處當然味道很濃。第四訣是問,那是問曾經在這裡釣到魚的人。不過山中無人,也不用問啦。最後就是試字訣,先試水深水淺,每一季又不相同,總而言之,看是什麼季節,又看是要釣什麼魚,然後選地方下鉤啦。若是將這五字訣弄通了,自是釣魚高手,其樂無窮啊。”
那老頭聽得津津有味,道:“看來小兄弟也是此道高手了?”
石不琢搖頭道:“我只是聽得多了,所以知道一些。你看,這魚餌不好,肯定釣不到魚。”
那老頭道:“你看說說,怎麼不好了?”
石不琢道:“這是紅薯吧?都餿了,魚兒怎麼會吃?”搖了搖頭,彎腰去草叢間摸索,從泥裡掏出一條蚯蚓來,穿在鉤裡,笑道:“用這個,魚兒最愛吃,不上鉤都難。”
那老頭興致盎然,緊緊盯着魚瞟。過不多時,果然魚瞟一沉,在石不琢歡叫聲中,老頭提起魚竿,卻釣起一條青魚來。
忽然不遠處腳步聲響,卻是有人向這邊走來。那老頭皺着眉,喃喃自語:“唉,真是難得浮生半日閒,不知誰又找來了?”說着站起身來,就要收拾釣具,看樣子打算回去了。
“那個……老先生,能不能借魚竿給我用一下。我還沒吃東西,肚子有些餓了。在這裡釣幾條魚來吃,先生不會介意吧?”石不琢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那好,這魚竿魚簍的就放這裡了,小兄弟但用無妨。不過可別弄丟了,這可是貧道吃飯的傢伙呢。”那老頭笑道。
“那就多謝先生了。”石不琢正腹飢呢,着急要弄魚來吃,“貧道”兩個字就沒聽清楚。
那老道沿着山路去遠了,石不琢早就弄好了魚餌,開始釣魚。
雖說是初次垂釣,好在魚餌足夠新鮮,而且山溪中的青魚對魚鉤沒有戒心,很快就釣上來兩條大魚。
石不琢收了魚具,興沖沖地去找山裡的避風處生火烤魚。
很快,他就找到一處石壁,於是拾來乾透的樹枝,用兩塊圓石互擊發出火花,生起火來。又將大青魚用木條串起來,放到火上烤。不一會兒,魚肉香氣就撲鼻而來。
石不琢一邊吃魚,一邊心想,要是再有點水喝就好了。想到這裡,他拿着一條魚邊走邊吃,去尋找有泉水的地方。
以他現在的聽力,數十丈內的細微響聲都能聽見。沒走多遠,就聽到附近有細細的流水之聲。
此時他早已把烤魚吃乾淨了,只是嘴邊還有些烏黑的痕跡,自己卻不知道。在山中生活了好幾年,早就染上了這種粗曠的習慣,一時半會的也改不了。
繞過幾條彎路,前面有個亭子,寫着“落葉瀟瀟”四個古篆字。亭子甚是古樸雅緻,亭旁有碎石小徑,路旁開滿了海棠花。走不幾步,便見一個半圓形的泉眼。
石不琢也是渴得狠了,一見大喜,快步過去,用手掬水便喝。泉水甘洌,極是解渴。石不琢連喝數口,頓覺疲憊一掃而光。
忽然之間,只聽身後腳步聲輕輕,跟着有人驚道:“喂,哪裡來的野小子,像你這樣喝水,弄髒了漱玉泉,別人可還怎麼喝?”
那聲音清柔之極,卻是一個女子的聲音,極是好聽。要知道他在山谷中苦修,整整五年未見外人,更別說是女子了。此時忽聆清音,不由得感到溫馨悅耳之極。
石不琢回頭一看,登時呆了。
只見落葉亭前,海棠花下,站着一個青衣布裙的女孩。約莫十五六歲年級,雖是稚齡,但秋波似水,眉目如畫,難描難繪,肌膚勝雪,臉帶紅霞,臉上雖然輕嗔薄怒,那鮮豔的海棠花與她一比,也是黯然失色。
石不琢雙眼都直了,當真是失魂落魄一般,心想:“難道是仙子降臨凡間,我莫不是做夢不成?”
那少女被看得窘迫不已,不由得臉上一紅,怒道:“你是誰,好生無禮?”
石不琢脫口而出:“我是石不琢,你……你長得真好看!”
那少女又驚又羞,沒想到這人竟然如此口沒遮攔,一呆之下,身子微微一顫。忽然眼中垂淚,扭頭不再看他。
石不琢慌了,忙上前笨手笨腳地就要用髒兮兮的袖子替她擦淚,慌忙問道:“這位仙子,你……你怎麼哭了?”
那少女忽然一揮手,啪地一聲,重重打了他一個耳光,轉身就跑,地下卻放着兩隻水桶,原來她是來漱玉泉取水的,石不琢言語無禮,這女子頓時感到受了羞辱,當下羞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