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

趙禎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但暫時卻走不了,最少七天之內是走不了的。

原因很簡單,他的長女,大宋的長樂公主,就要尚嫁大宋的年輕才俊,戶部尚書蘇洵之子,崇文院侍制,觀文殿大學士蘇軾蘇子瞻!

這是一條早已在神都城中流傳的消息,現在被證實也沒讓人們覺得有多麼驚訝。

但神都城的人們都在歡慶,原因很簡單,趙禎在這一天開了假,所有工廠衙門,無論高低都可以休息,而商賈們自然不會錯過這次狂歡…………

宋人大抵是最喜歡享樂的了,原本在這個王朝變得快節奏之前,享樂這種事情便已經是宋人的一大特色,無論是在東京城,還是現在的神都城,都是一樣。

只不過隨着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可以享受生活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趙禎知道,文明進步的同時,生活節奏也會被無意識的加快,當然大宋終究有一天會使得生活節奏慢下來的,到那個時候,這個王朝便已經成爲地球上的龐然闕影。

朝廷的政令一出,所有的衙門和工廠都要執行,這要得益於華夏的傳統等級劃分,士農工商,商人被放在了最後,所以他們的地位並非有多高。

即便是趙禎擡舉了他們,可這些商人這個羣體裡終究還是有“壞人”就是這些壞人使得整個商賈成爲目標,工人也許拉着商賈的工錢,但真的瞧不起給他們錢的商賈。

這種精神上的清高和現實中的需求居然同時出現在工廠之中,趙禎知道的時候頗爲驚訝,當然爲了維護工人的權益,趙禎早早就想到了制衡資本的辦法,工會。

工人可以自己組成工會對抗商賈,當商賈違反大宋律法的時候,工人可以工會爲主體向州府衙門上訴,以得到重視的同時又避免被打擊報復。

這就是把零散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也讓商賈明白,這世上真有花錢買不來的東西。

隨着資本的強大,趙禎開始有意識的控制這股力量。

爲期五天的“法定假日”讓整個神都城興奮了起來,這是難得的休息,當然唯有兩撥人不能休息,一個是大宋的皇宮,一個是戶部尚書蘇洵的蘇府。

這麼多年來大宋的皇宮第一次有公主尚嫁,對於沉默多年沒有傳出喜訊的皇宮來說實在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皇宮這種除了趙禎外就沒有什麼紅事。

即便是已經到了弱冠之齡的太子趙旭都沒有迎娶太子妃,而比他小的趙昀沒有任何妻室。

誰都知道魏王是可以早早迎娶王妃的,但他拒絕了,別人的猜測都不重要,唯獨趙禎知道,趙昀是希望做出一番事業後再成家立業。

趙禎也決定,當他在方丈洲有所作爲的時候,等他年節的時候回到大宋,幫這個小兒子物色一個適合他的女子。

眼下公主尚嫁,確實如蔡伯俙所說,大宋尚嫁公主用的是唐時的禮儀,所以最先忙起來的不是蘇府,現在和蘇府還沒有什麼關係。

最先忙起來的是神都城的皇宮,宮中的司儀自然是蔡伯俙,但主持大局的人不是他也不是趙禎,而是皇后王語嫣。

流程已經很清楚,最先開始的是冊公主,公主出嫁往往要進行冊封,以顯示皇帝對她的寵愛,更是體現了皇權的威嚴和天家的至高無上。

尚舍奉御設御幄於紫宸殿如常。

守宮設羣官次於東西朝堂,奉禮設版位。又設文武羣宮版位:五品以上於橫街北,六品以下於橫街南,文東武西,俱重行。請親於五品之南。

文武官員要來觀禮,自然也少不了皇親國戚和官員的誥命夫人,公主不比尋常,身爲誥命夫人的女子也能前來觀禮,並且可以送上祝福和前輩經驗之類的…………

皇親在東,諸親在西,設典儀位如常儀,蔡伯俙身爲司儀,冊立於懸北,西上,俱北面。副使乃是趙禎當年的伴讀,京畿路觀察使晏殊。

諸衛屯門列仗如常。冊使、羣官等依時刻集朝堂次,改服朝服,通事舍人各引就朝堂位。侍中量時刻版奏:“請中嚴。”鈒戟近仗入陳於殿庭。

連皇宮中的親衛司都是各服禮服,俱詣閣奉迎。通事舍人分引王公羣官入就位。

黃門侍郎帥主節奉節及幡立於階仗南,節在前,中書侍郎先請冊置於案,令史絳公服各對舉案立於節南道東,西面,中書侍郎立於案後。

禮部侍郎吳寅高聲版奏:“外辦。”

所司承旨索扇,扇上,趙禎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以出,曲直華蓋警蹕侍衛。

教坊司的太樂令撞黃鐘之鐘,皇城四角之鐘皆應,協律郎舉麾,鼓祝,樂作,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扇開,協律郎偃麾,戛敔,樂止。

當《舒和之樂》響起的時候,這纔是冊封的高潮,禮部侍郎吳寅進當御座前,北面跪奏稱:“禮部侍郎吳寅,冊公主,請命使。”說完便拜倒。

雖然是冊封自己的女兒,但趙禎不用說一句話,而是在他身旁的司儀蔡伯俙開口道:“長樂公主趙靈,天資聰穎,賢良淑德…………冊其爲秦國公主,命公等持節展禮!”

秦國,這可是上國稱號,也是最大的國,由此可見官家對公主的疼愛,現在的大宋秦國封號的公主有兩人,一個是趙禎的妹妹秦國長公主趙妙元,一個就是女兒秦國公主趙靈。

一國兩封的事情並非沒有發生過,所以衆人也沒有什麼疑議,冊封大典繼續,唯獨不見公主出現,原因很簡單,再冊封禮結束之後,還會有公主的受封禮。

趙禎坐在紫宸殿的殿前御座上,初冬的寒風可不好受,再加上天空中太陽直射,很快就有些疲憊之意,但顯然禮儀還沒有結束,而此時此刻趙禎覺得蔡伯俙這小子不是在懲罰蘇軾,而是在懲罰自己………………

冊使蔡伯俙揮了揮手,樂作,待他出門樂止,吳寅跪地奏稱:“禮畢。”俯伏,還侍位。

所由承旨索扇,扇上,趙禎揮了揮手,教坊司太樂令撞蕤賓之鐘,左五鍾皆應,鼓柷,奏《太和之樂》。

這下冊封之禮纔算結束,過程相當的繁瑣複雜,也是天家對公主的重視纔有這一出大禮的,而當初冊封趙旭爲太子,冊封趙昀爲魏王可都沒有這麼繁瑣。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