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傾墨問道:“還有誰要彈劾皇后的?”
鄒遠浩走出來,風傾墨沉聲道:“怎麼,鄒愛卿也要彈劾皇后?”
“回稟皇上,當然不是。臣只是想說幾句話。”
“說。”
“是。臣認爲,皇上沒有納妃是天下百姓之福,而非皇后獨霸後宮。”
“此話怎講。”
風傾墨的眼裡藏着笑意,總算有一個懂他心思的。
“當年太祖的後宮就一個皇后,可是自從太祖登基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大周的江山這麼多年都如此穩固,難道不是嗎?”
誰敢說不是,那就是殺頭的大罪。
也虧得鄒遠浩聰明,居然可以把太祖和這件事聯繫起來。
太祖確確實實只有一個皇后,如果有人敢站出來反駁,那豈不是說鄒遠浩說錯了,大周的天下並非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那些原本彈劾寧玉的大臣也都閉嘴了。
李御史走出來,“皇上,鄒大人此言差矣,太祖皇上並未一個皇后,當年的二皇子就不是皇后所生。”
此話猶如一道驚雷炸開了原本已經平靜的朝堂。
當年太祖跟他的皇后確實恩愛,可太祖還是在一次醉酒後要了皇后身邊的宮女,這對皇后來說真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可皇后仁慈,並未對這個宮女怎麼樣,還讓皇上給了她名分。
然而宮女自己覺得愧對皇后,自殺了。
這是皇宮秘聞,可也不是沒有人知道,在場的大多數大臣都聽說過。
風家的男子若是用情不專就會短命,這是個魔咒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太祖不過四十多歲就去了,後來風家的皇帝沒有一個能過六十歲的。
不光是風家的皇帝,風家的王爺也一樣。
宮女雖沒有名分,可她生了二皇子,當今皇上至今只有一個皇子,後宮也只有寧玉這一個皇后,說起來……
鄒大人冷笑:“李御史,你是想讓皇上以身犯險嗎?”
“鄒大人何出此言?”
李御史眯眼。
“何出此言?多少年了,那個魔咒一直懸在大周的皇上頭頂,若是皇上納妃,豈不是要應驗了那個魔咒?”
“鄒大人,虧你還讀的聖賢書,如此無稽之談你也相信?”
李御史冷笑。
鄒遠浩冷哼一聲,“李御史,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更何況這關係到皇上的身體,關係到大周的社稷,怎是你一句無稽之談就能蓋過去。衆位大人,你們說我說的可對?”
命運這種事情誰能說得清楚,而大周的皇帝也確實沒有活過六十歲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些原本彈劾寧玉獨霸後宮的人,此時也啞口無言。
再說下去就有咒皇上死的嫌疑了。
李御史獨木難支,更何況最後的決斷在於風傾墨。
風傾墨沉聲道:“日後再有人提及此時,立斬不饒。”
朝堂上的衆位大臣倒抽一口冷氣,若是因爲此時被殺了,那真是冤死。
李御史心裡不甘,但君無戲言,關係到掉腦袋的事情,他也不敢再爭辯。
想必從此之後,再無人敢提及讓風傾墨納妃的事情。
養心殿裡,鄒遠浩道:“皇上,您這次的計策雖然杜絕了朝中大臣們上奏,可是很快突厥使者就要過來大周和親,此次他們不要大周嫁公主過去,而是讓突厥的公主嫁過來。”
朝堂上不過是風傾墨事先跟鄒遠浩約好了唱的雙簧而已。
風傾墨冷笑,“趙尋越發的對朕上心了。”
“皇上,不得不防啊。自從跟突厥簽訂了停戰協議,突厥人就少了一份收入。可最近,邊境又開始有突厥人侵擾,若說趙尋一點不知道是不可能的。他知道皇上您不肯納妃,這次偏偏派了公主來和親,打的主意可能就是讓皇上您拒絕,然後好找由頭跟大周開戰。若是真開戰,受苦的可是百姓。皇后很可能也會因此揹負上罵名。”
“鄒愛卿,你說什麼樣的公主才能配得上朕?”
風傾墨雙手負在身後,長身玉立,帝王之姿。
鄒遠浩愣了下,“皇上,臣愚鈍,沒有明白您的意思?”
“趙尋的女兒尚年幼,他此次派來的會是突厥哪位公主呢?據我所知,突厥的公主可不像大周的公主那樣嬌養。”
鄒遠浩眼睛一亮,“臣明白了,皇上聖明。”
想要和親,那也要有匹配的人選。
皇上是大周的天子,一般的公主豈能匹配,何況若是公主德行有失……
不過十日,風傾墨手裡就掌握了那位前來和親的公主所有的資料,包括她身上幾顆痣都事無鉅細。
“青梅竹馬的戀人?曾經有過一個孩子?”
風傾墨嘴角上翹,眼裡泛着冷意。
而此時,宮裡太妃們住的宮殿已經修繕好。
寧紫嫣每次有機會就會偷偷溜出去換上宮女的衣服徘徊在坤寧宮附近,然而就是沒有機會接近坤寧宮。
她偶然間聽到宮女說,今日寧玉會去騎馬場看皇子騎射,心思又動了起來。
然而今日工人就要離開皇宮,離開時要點名,若是發現少了一個,定然會把事情鬧大。
可是等點名過後,她就要出宮,再想進宮實在是難如登天。
她走到點名的太監身邊,趁人不注意,把昨天偷來的那根金簪子塞到他手裡。
“有勞公公,我肚子痛,能不能去方便下,一會兒點名的時候,還請手下留情。”
太監掂量了下金簪子的分量,瞅了她一眼,“出宮的時候一定要回來,否則雜家也保不了你。”
“多謝公公。”
寧紫嫣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這是她最後一次機會,若是還不能見到寧玉,她可能真的沒機會再見到她了。
騎馬場在北邊,而她現在在東邊。
匆忙往北邊走去。
時不時有宮女太監走過,還有侍衛,寧紫嫣一路躲躲藏藏,總算到了騎馬場。
遠遠的,她看到了那個風華絕代的女人,她幾乎熱淚盈眶。
當年的事情,她回想起來,多少內心是愧疚的。
寧玉從不虧待過她,反倒是她曾經還想着要跟她共侍一夫。
後來,寧玉派人送她回去,嘴上那麼說,其實還是給了她兩千兩銀票,如果不是後來的經歷,她的日子肯定很好過吧。
寧玉似有所感,回頭看向寧紫嫣躲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