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無題

第81章 無題

溫寒變的事情實在太過於震撼,所以接下來的話題,基本都是在圍繞此事展開。

馬鈺又順便給他們講了一些具體的危害。

除了極端氣候、糧食減產等等,還重點提了黃土高原、河套的荒漠化問題。

“草木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現在黃河的泥沙,七八成都來自於陝北和河套。”

“正式進入小冰河期之後,隨着氣溫降低、降雨減少,荒漠化會進一步加劇。”

“到時候黃河就真的一斗水九升沙了。”

“朝廷每年都要消耗數百萬貫錢糧,投入到治理黃河中去。”

“想要減輕後輩們面對的壓力,可以從這方面着手。”

朱標眉頭微皺,說道:“想法雖好,可實施起來非常困難啊。”

馬鈺笑道:“其實辦法遠沒有想象中的困難,封山育林即可。”

朱標追問道:“具體要如何做?”

朱元璋、馬皇后等人也都看了過來。

馬鈺說道:“現在北方人煙稀少,將陝北和河套地區零散分佈的百姓,都遷徙到河南、山東、北平來。”

“我相信,他們不會反對的。”

畢竟那兩地的氣候實在太惡劣了,相對來說中原更適合生存。

只要朝廷給百姓分地,他們是願意遷徙的。

當然,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故土難離,但反對的情緒不會那麼大。

“沒有了人爲的破壞,用不了五十年,大部分地方都會被草木重新覆蓋。”

“如果朝廷抽出一部分力量進行治理,這個時間還能提前很多年。”

朱元璋卻反對道:“將來朝廷要在河套、陝北佈置重兵,防守蒙古侵襲。”

“將百姓都遷走,軍隊也沒辦法長久駐紮。”

馬鈺笑道:“並不是全部都遷走,這兩地有不少地方,條件還是不錯的。”

“可以將人口集中在這這些地方生活。”

“還可以劃出一部分土地進行屯田,以供養大軍所需。”

“這樣做還有個好處,那就是人口相對集中,軍隊的防守壓力也會減輕。”

朱棡眼睛一亮,大聲說道:“妙啊,人口集中生活在幾個區域,就相當於是堅壁清野了。”

“就算蒙古人突破防線打進來,除了這幾處地方,他們也搶不到什麼東西。”

“若他們敢攻打這幾處居住區域,我軍就可以給予他們迎頭痛擊。”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這一招確實能減少許多麻煩。

朱元璋也不禁微微點頭,將部分人口集中在有限的幾個區域居住,也便於朝廷管理。

相當於是削減了管理成本。

而且他還想到了之前馬鈺說的西域攻略。

等大明拿下河西走廊,可以將一部分百姓遷徙到這裡屯田。

爲前往西域的大軍提供糧草。

等大軍在西域站穩腳跟,展開屯田工作,整個北方的防線將會更加牢固。

嗯……經略西域,軍隊只需要攜帶部分口糧路上吃就行了。

河西走廊會提供一部分補給,等進入西域後,會有當地勢力提供糧草。

還有一部分糧草來自於屯田。

中原王朝經略西域,都是這個套路。

這也是現實需要,一旦糧食運輸超過千里,九成都會被浪費在路上。

純靠中原運輸糧食去西域,再厚的家底也支撐不住。

所以,想經略西域,有三大關鍵問題。

其一,河西走廊必須要控制在手裡。

其二,提前和當地的勢力達成協議,讓他們出錢糧供養中央軍隊。

其三,趕緊屯田,把糧食自主權抓在自己手裡。

完成這三步,西域攻略就成了大半。

只是眨眼間,朱元璋對接下來的軍略計劃,就已經有了想法。

其實也不是眨眼間。

之前馬鈺和他說控制遼東和西域,將草原變成牢籠的時候,他就開始思考了。

只不過現在思路更加清晰了而已。

想到這裡,他目光看了看老二、老三、老四,快點長大吧,大明需要你們啊。

然後又看了一眼遠處正在和妹妹們一塊玩耍的朱橚,短時間是指望不上這個了。

三兄弟絲毫不知道,親爹已經想好怎麼把他們當牛馬了,此時正熱烈的討論着陝西和山西的軍事問題。

主要是朱樉和朱棡聊,朱棣這會兒還只有聽話的份兒。

接下來馬鈺就很少說話了,主要是聽他們幾個人說。

讓他欣慰的是,小冰河期對朱元璋果然起到了作用。

這位以固執著稱的開國皇帝,終於開始學着從其他角度來思考各種問題。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大家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就各自離開了。

臨出宮前,馬鈺再次和馬皇后說了去莊子的事情。

若沒有什麼大事,準備三日後出發。

不過朱元璋卻說,莊子在幾十裡外,這一來一回至少得三四天。

算算時間,恰好是徐達和湯和凱旋的日子。

以馬皇后的地位,兩人肯定要專門來參拜見一面的。

如果她去了莊子,兩人估計會很失望。

而且心裡有事兒,馬皇后自己玩的也不會開心。

不如等兩人回來之後再去。

馬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去那邊也不急於這三兩天的。

於是日子就再次推後。

事情說完,他和朱樉一起有說有笑的離開皇宮。

剛走出宮門,朱樉臉上的笑容就猙獰起來,敢騙我捱揍,看我怎麼收拾你。

只是還沒等他有所動作,就見馬鈺驚訝的看着他的身後:

“常伯父,你怎麼來了?”

朱樉不防有詐,連忙轉頭拱手行禮:

“常將軍……”

然後才發現身後空無一人,哪還不知道自己上當了。

再回過身,果然發現馬鈺已經跑出很遠。

他咬牙切齒的大喊:“你跑,你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看你能往哪跑。“

說着拔腿就追了過去。

只是馬鈺遠比他想象的狡猾,並沒有回自己家,而是一溜煙去了常遇春家裡。

朱樉跟在後面氣的直跳腳。

馬鈺回頭得意的大笑,他自然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可他也知道朱樉也就是在氣頭上。

這會兒不跑,那肯定會被揍一頓。

雖然打的不疼,但誰也不想捱揍不是。

先躲過這一陣,等他氣消了最多就是說幾句難聽話,不會怎麼着的。

——

且說皇宮裡,吃過午飯孩子們都離開,朱元璋和馬皇后兩人關起門聊起了天。

馬皇后笑道:“現在心裡舒服了吧。”

朱元璋自然知道她說的什麼,哼哼一聲道:

“這個目無尊長的傢伙,就是欠揍。”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說道:

“咱能看得出來,他心裡依然看不起咱。”

“不停的耍寶,不過是爲了掩飾自己內心的倔強罷了。”

馬皇后糾正道:“他只是覺得你的學識不夠,並沒有看不起你的意思。”

“這孩子我是知道的,從來沒有因爲身份就看不起某個人,也不會因爲身份就高看某個人。”

“能讓他另眼相看的只有德行。”

朱元璋反駁道:“他對咱有成見也是真的,咱能看得出來。”

馬皇后也不知道該怎麼圓了,馬鈺對朱元璋確實有很深的成見,從第一天她就知道了。

現在還算是好的,至少部分認可了他。

換成還在大牢裡的時候,估計見面直接就是一通謾罵了。

朱元璋又說道:“你也不用替他解釋,他對咱有成見的原因,方纔你已經說了,就是認爲咱的德行不夠。”

馬皇后唯有嘆息:“他年齡小,還有些天真,相信過些時候就能明白你的爲人了。”

哪知朱元璋卻說道:“不,咱確實達不到他所想的那樣,咱也不想達成他說的那樣。”

“咱當皇帝是爲了什麼?” “首先是讓自己的婆娘孩子過上好日子,然後才能去管別人。”

“在咱心裡,你們孃兒幾個永遠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讓你們活,就算用天下人的命換咱都願意。”

馬皇后心中非常的感動,有夫如此婦復何求:

“在我們的心裡,你也是我們的天,是我們最大的依靠。”

夫妻倆搞了一點少兒不宜的小動作,許久之後才重新開始談話。

朱元璋接着方纔的話題說道:“他馬鈺清高,他能將別人的命,看的比自己的婆娘孩子還重要嗎?”

“他要真的能做到,咱第一個唾棄他。”

馬皇后臉龐紅潤,說道:“這孩子也是個重感情的人,伯仁那件事情就是證明。”

朱元璋也不禁點點頭,爲了和常升的兄弟情,冒着被天下人恥笑的風險,也要提醒常遇春卸甲風的事情。

足以證明馬鈺是個重感情的人。

“若不是伯仁的事情在前,咱早就收拾他了,還會容忍他到今天?”

“他不會真的以爲,有點學問就可以爲所欲爲吧?”

“就算沒他,咱最多就是多走一點彎路,照樣能將大明治理好。”

馬皇后頷首道:“對此我深信不疑。”

“鈺兒說的東西確實很有用,但歷朝歷代又有幾人能懂這些的?”

“他們不一樣將國家治理的很好。”

“以你的天賦,只要去研究很快就能摸到治國的竅門的。”

媳婦的表揚,讓朱元璋心裡那叫一個高興:

“還是妹子懂咱,馬鈺那小子以爲自己學了點東西就多了不起。”

“哼,他還不知道,咱早就將他底細看穿了。”

“就是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纔對他如此包容。”

“他還沾沾自喜,以爲咱離不開他的學問呢。”

馬皇后笑着點頭表示認同。

在她看來,這一點他確實沒說謊。

對有才的人,尤其是有才的年輕人,他還是很包容的。

當然,前提是對大明沒有危險性。

但凡讓他感受到一點點不對勁兒,那大概率族譜就沒了。

事實上,原本世界的朱元璋,對年輕有才的人也相當寬容。

典型代表就是解縉。

解縉屬於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成了京官。

朱元璋對他的才華也很欣賞,有一次就說:

看到你就像是看到了我的子侄,以後對朝政有什麼見解,就直接和我說。

年輕的解縉當真了,回頭就寫了一篇幾萬字的奏疏,將朱元璋的很多政策批判的一無是處。

還提了很多要求,比如解散錦衣衛,重用儒生之類的。

就這朱元璋都只是一笑而過,還鼓勵了他一番:

你的奏疏寫的很好,以後別寫了。

但解縉只聽懂了前半句,得到朱元璋表揚後,回去又寫了好幾封奏疏。

朱元璋也是麻了,最後找了個理由將他外放了。

解縉這種迂腐書生他都能包容,更何況是馬鈺這樣有真本領的人。

所以,他容忍馬鈺,倒也不全是因爲馬皇后,和他自己的性格也有關係。

當然,這其中馬皇后依然起着決定性作用。

若是沒有她,馬鈺早就被腰斬了,也就沒有後面的事兒了。

不過夫妻倆其實都明白一件事情,馬鈺的內心是自由的,沒有臣服於任何人。

這是他和其他人本質的區別。

耍寶,不過是遮掩內心自由的僞裝。

但這些沒必要說破就是了。

接着夫妻倆就開始討論起未來政策的問題。

朱元璋表情凝重:“如果真的如馬鈺預測的那般,數十年後就提前進入寒冷期。”

“咱們真的得未雨綢繆了。”

馬皇后有些慶幸的道:“還好有宋朝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參考,否則還真的毫無頭緒呢。”

朱元璋點點頭,說道:“這應該就是馬鈺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要保持和域外文明交流的用意了。”

“就是想讓我們從外部獲得資源,在寒冷期多熬幾年。”

馬皇后敏銳的察覺到,他說的是多熬幾年,而不是渡過寒冷期。

顯然是不看好大明能熬過去。

其實她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五百年的寒冷期,如果朝廷一直保持強勢還好說。

但凡君主能力稍差一些,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弱一點,接下來基本就是亂世了。

想到這裡,她開口說道:“我不敢奢望太多,大明國祚能有三百年就滿足了。”

朱元璋也頷首道:“三百年也不短了。”

說到這裡,他忽然道:“你說咱們將交趾收復,在那裡設立州縣如何?”

馬皇后疑惑的道:“交趾?”

朱元璋解釋道:“寒冷期越往北越冷,南方氣溫還是比較高的。”

“交趾在最南方,氣溫尤爲的高,又盛產稻米。”

“如果能將這裡打下來,並建立穩固的統治,後世子孫就多了一個產糧區。”

馬皇后眼睛一亮,說道:“好法子,交趾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疆域。”

“只是長期被蠻夷佔據,也是時候收回來了。”

“但此事急不得,還是先覆滅元朝,拔除內部割據勢力再說。”

朱元璋說道:“嗯,此事至少也要十年後了,不過可以提前做準備。”

“想統治交趾,最方便的就是走海路。”

“我們可以提前建造造船廠,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師。”

“況且發展海貿也需要掃平海上的盜匪,尤其是倭寇,否則誰也不敢出海經商。”

“這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水師才行。”

馬皇后自然也是認同的,既然決定要走這條路,那提前做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着兩人又討論了許多問題。

比如馬鈺提議,在陝北和河套搞封山育林。

兩人經過商議,大致認爲是可行的。

反正現在北方地廣人稀,將少量人口集中在部分條件好的地方,好處實在太多了。

百姓也能獲得好處。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準備將這個計劃,放在拿下河西走廊之後。

“百姓最忌諱來回折騰,等拿下河西走廊再進行調整,爭取一次把移民的事情解決。”

夫妻倆開完小會,朱元璋就返回了幹清宮。

然後接連下達了好幾條命令。

其中一條是命吳楨爲靖海將軍,在沿海督練水師(海軍)。

還有一條,是命人調查河套、陝北的實際情況,統計當地人口等等。

對這兩條命令,羣臣都覺得很正常。

作爲中央朝廷,怎麼能沒有水師(海軍)呢。

別的不說,倭寇猖獗,也正需要海軍防備。

只是大明目前的水師,是以巢湖水師爲基礎組建的。

戰船也基本都是平底船,吃水淺只能在風浪小的內河航行。

到了海上,也只能在近海岸區域活動。

這也是大明拿倭寇沒辦法的原因。

訓練正式的海軍迫在眉睫。

吳楨剛剛率領水師,從海上進攻福州擊敗了陳友定,是立下大功的。

提拔他很正常。

至於統計陝北和河套地區的情況,那就更正常了。

這是大明新收復的土地,掌握詳細數據也是理所應當的。

只有馬鈺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別提多開心了。

這臭要飯的,終於開始行動了。

(本章完)

第30章 天命所歸第90章 窮第103章 還俗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84章 開講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7章 儒教第116章 拿捏第75章 分化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84章 開講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75章 分化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33章 錦衣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108章 無題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102章 入彀第65章 儒家病了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章 帝王之學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93章 人間佛第104章 趙敏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4章 甲骨文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71章 千頭萬緒第57章 儒從何來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4章 甲骨文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4章 開講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02章 入彀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13章 無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76章 老狐狸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3章 人間佛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67章 儒教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章 帝王之學第15章 雙標第92章 綁架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29章 夠狠第33章 錦衣衛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3章 人間佛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17章 無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6章 老狐狸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16章 拿捏
第30章 天命所歸第90章 窮第103章 還俗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84章 開講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67章 儒教第116章 拿捏第75章 分化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84章 開講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75章 分化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33章 錦衣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108章 無題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102章 入彀第65章 儒家病了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章 帝王之學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93章 人間佛第104章 趙敏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4章 甲骨文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71章 千頭萬緒第57章 儒從何來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4章 甲骨文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4章 開講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02章 入彀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85章 狠狠輸出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13章 無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40章 中二少年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76章 老狐狸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3章 人間佛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67章 儒教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章 帝王之學第15章 雙標第92章 綁架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29章 夠狠第33章 錦衣衛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3章 人間佛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117章 無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76章 老狐狸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16章 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