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事了,賜婚

鄭良琦並沒有掙扎多久,他很清楚,當太子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自己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只有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很快他就長嘆一聲,說道:“是啊,真是天妒英才。”

朱標露出滿意的微笑,說道:“表弟身體虛弱,還要辛苦鄭院使好生治療。”

鄭良琦點點頭,長嘆一聲道:

“不知道徐國公能不能接受這個噩耗。”

這其實是試探,你到底是真的想讓馬鈺生病,還是隻讓他裝病。

朱標說道:“此事我會親自與他說的,相信他能撐過來的。”

鄭良琦鬆了口氣,這就是裝病,那就好,那就好。

真讓他害人,還是太違背良心了,也違背醫德。

既然已經決定要上船,他的思維方式也開始轉變,思考着如何將此事做的天衣無縫。

“殿下,只有我一個人恐怕看的不準。”

“不如找幾位同僚一起爲徐國公診治,如此方可確保萬無一失。”

朱標眉頭微皺,說道:“他們……不會誤診吧?”

鄭良琦肯定的道:“不會,徐國公確實傷了腎臟,只要不是庸醫都能看得出來。”

“只是能否恢復,又能恢復到何種程度,就不好說了。”

“只有通過長期觀察,才能做出大致的判斷。”

言外之意就是,馬鈺的病一直是我專人負責的,也只有我一個人知道發展情況。

到時候我稍加引導,那些同僚自然會說出我們想要的診斷。

朱標思索片刻才頷首道:“如此,就麻煩鄭院使了。”

鄭良琦想了想,又說道:“我最近新研究了一個方子,給徐國公服用兩天看看情況。”

“到時候有助於診斷其病情。”

朱標問道:“不會傷到他的身體吧?”

鄭良琦說道:“是一個老方子,我也是剛想起的,就算沒效果也不會傷身體。”

朱標點頭道:“那就這般去辦吧。”

說話間就已經來到了馬府。

馬鈺正在給郗俊才、鄧博通等人講算學課。

這些人本身就是算學高手,並不缺經驗,缺的只是更先進的計算方式。

所以馬鈺也沒有從基礎教起,而是直接教計算方式。

現在正在教的是函數、極限、導數、積分等概念,爲接下來學習微積分做準備。

等微積分學會了,就是空間解析幾何、線性代數、級數等等。

教到這一步,就算是畢業了。

別問爲啥不繼續往下教了,因爲上輩子他也就學到了這裡,再高深的他也沒學過。

郗俊纔等人也不愧是這個時代的算學大師,確實天賦異稟。

上輩子馬鈺用了十年(初高大學)才學完的東西,他們只用了幾個月就已經開始接觸微積分了。

剩下的那些,最多半年就差不多了。

關鍵是,自己每週纔給他們上一天課,這天賦着實恐怖。

教這樣的學生,成就感和失落感並存。

成就感在於,自己這老師當的好啊,培養出這麼多好學生。

失落感在於,天賦太高了啥都一教就會,讓他準備的很多教學方法都無用武之地。

關鍵自己十年才學會的東西,人家一年就學走了,太打擊人了。

不過在郗俊纔等人心目中,又是另外一種觀感。

算學新世界大門,打開了。

馬老師學究天人啊,竟然掌握如此多高明的算法。

頗有一種高山仰止之感。

即便是現代,師生關係都算是一種比較牢固的社交關係了,更何況是重視綱常的古代。

這些人可是馬鈺正兒八經的學生。

即便沒有舉行拜師儀式,人家將算學知識傾囊相授,師徒名分也算是定下了。

有了這層關係,國子監算學科那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約等於全國的算學門人,都是他的晚輩。

更何況馬鈺透露出來的一些變革想法,也會強化算學的重要性。

於公於私,這些人都將會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當然,也只是理論上如此,具體如何還要看事情如何發展。

不過總的來說,有了個不錯的基礎。

第二節課剛上了一半,就聽到朱標到來的消息。

他就帶着衆人出去迎接。

一番寒暄後,郗俊纔等人就去了偏院等候。

馬鈺則和朱標、鄭良琦來到客廳。

接着鄭良琦就爲他做了一番檢查,表示情況還不錯。

並且還表示,最近又找到一個方子,可以試一試。

馬鈺起初也沒有多想,連忙道謝。

看病結束,鄭良琦起身告退。

朱標則藉口透透氣,邀請馬鈺去花園交談。

馬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就準備和他一起過去。

哪知朱標卻堅持讓他坐輪椅:“你身體虛弱,還是不要走動太多,我推着你就好。”

馬鈺正想拒絕,就見朱標給他使了個眼色。

雖然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但他還是老實的坐上輪椅,被朱標推着去往花園。

路上,朱標邊走邊笑道:“表弟總是能給我驚喜啊。”

馬鈺疑惑的道:“不知表哥所說的驚喜是什麼?”

朱標笑道:“兵書啊,我爹和我都被驚住了。”

說到這裡,他抽出一隻手拍了拍馬鈺的肩膀。

在拍的過程中,手還不輕不重的抓了一下。

馬鈺自然察覺到了,心中不禁一突。

朱元璋都震驚了?

壞了。

馬鈺腦海裡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名字,陶凱。

這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仔細研究過明初歷史的都知道,這個人非常關鍵。

因爲他是一個懂治國的人才。

洪武元年被徵召出仕,先是和劉伯溫一起編寫元史,然後帶隊編寫《大明集禮》。

洪武三年就從白身做到了禮部尚書。

之後又制軍禮,定科舉式,編寫《會要》。

又收集歷代藩王事蹟編成《昭鑑》,以規範藩王行爲。

可以說,明朝的禮法制度建立,此人居功至偉。

……

朱元璋突出一個拔×無情,需要別人的時候,那叫一個禮賢下士。

等到基本禮法制度框架制定的差不多了,就開始忌憚別人的才華。

各種敲打打壓。

最後陶凱爲了保全家人,選擇投河自盡。

連陶凱那樣的都容不下,自己表現的樣樣精通,朱元璋恐怕不是震驚那麼簡單了。

馬鈺非常無奈,內心一萬個吐槽。

朱元璋時代,真踏馬處處都是坑啊。

沒才能的,都給我家當佃戶去。

有才不爲我所用的,得防着,最好消滅了。

有才又願意爲我所用的,得防着會不會造反。

才能太高的更得防着,最好用完就弄死。

真踏馬絕了。

那麼朱標今天來這裡是有什麼目的?提醒我被忌憚了?

就在這時,他們推着輪椅走到一處較爲空曠的地方,朱標壓低聲音迅速說道:

“絕食後遺症,委屈表弟了。”

說完之後,他又恢復了正常語調說道:

“爲了教學生就編寫一本兵書,若非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將來必爲一代佳話啊。”

馬鈺謙虛的道:“表哥說笑了,不過是隨筆亂寫的罷了,可算不上兵書。”

心中則快速思考,很快就明白了朱標的打算。

絕食後遺症,身體虛弱無比,甚至影響到了壽命……

這樣的人,是沒能力造反的。

就算有反心,也不會有人跟隨。

再加上馬皇后、朱標、朱樉在一旁保護,還有常遇春、常妃在那站着。

基本可以保障安全方面的問題。

想到這裡,馬鈺已經明白了他的計劃,也知道今日爲何他會和鄭良琦一起過來了。

心中非常感動。

這聲表哥沒有白叫啊。

就憑今日之事,我說什麼都得保住你的老婆孩子,就連你的命也會盡力保住的。

說到做到。

至於能不能瞞得住朱元璋……

他也是人,不可能全知全能。

否則也不會有空印案和郭桓案之類的事情發生了。

更何況,這次出手的是朱標,一個他絕對不會懷疑的人。

而且朱樉也能插手一部分錦衣衛的事務。

想要瞞住他,並不困難。

當然,主要是他壓根就不會懷疑朱標,這纔是最根本的。

在此事上達成默契之後,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兵書,就將話題轉到了經濟話題上。

馬鈺給他講了一些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一直到中午,在這裡用過飯之後朱標纔回宮。

下午馬鈺繼續給郗俊纔等人上課。

接下來兩天,馬鈺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並且每天服用鄭良琦開的新藥方。

直到第三天,他開始身體開始出現異常。

先是食慾不振,接着睡眠也開始出問題,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差。

一開始大家還沒放在心裡,可是第五天他開始嘔吐。

吃什麼就吐什麼。

這下大家終於意識到情況不對,連忙派人去宮裡請御醫。

消息先是傳到了馬皇后這裡,她自然是大驚失色,連忙讓人去將鄭良琦找來。

正在太醫院看書的鄭良琦,聽到消息後先是驚訝,然後臉色大變。

這次他沒有自己去,而是喊了兩名同僚一起過去。

“徐國公的情況……可能之前我出現了誤診……”

“總之,二位隨我一起過去看看吧。”

這其實是太醫院出診的常規流程,一般都是三個人會診。

大家先是各自做檢查,然後一起交流,能更準確的判斷病情。

當然,這麼做也可以防範某一個人被收買,起了歹心。

只是馬鈺畢竟不是宮裡的人,沒必要嚴格遵守這個規矩,所以平日裡都是鄭良琦一人去給他治療。

但現在出了問題,情況就不一樣了。

此時他讓另外兩名御醫一起去,也是符合流程的。

那兩名御醫自然也沒辦法拒絕,就帶着藥箱一起去了坤寧宮。

馬皇后早就收拾好,等他們到達,立即出宮去了馬府。

朱元璋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消息,連忙派人繼續打探。

一旁的朱標滿臉擔憂之色,道:

“爹,還是我親自過去看看吧。”

朱元璋想了想,點頭道:“也好,順便看着點你娘,別讓她太難過。”

朱標應了一聲,就急匆匆的離開。

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朱元璋滿臉的無奈。

馬鈺絕食之前,不論是馬皇后還是朱標,都沒有對他表現出特別的偏愛。

但絕食之後一切都變了。

馬皇后內心愧疚,對他異常的關懷。

朱標對這個表弟,也開始給予了更多關注。

至於老二朱樉就更別提了。

現在他都懷疑,若是自己真的要將馬鈺給怎麼着了,他都能和自己斷絕父子關係。

這也是他最頭疼的地方。馬鈺的才能對治國有大用,可他太有才華了,就會變成雙刃劍。

哎,真希望他的後遺症無法完全恢復,這樣也省的咱當那個壞人。

另一邊,馬皇后帶着人急匆匆來到馬府,見到了躺在牀上的馬鈺。

朱樉、常遇春、馬八爺等人也都在。

此時馬鈺面色灰白,雙目黯淡無神,說話都有氣無力。

馬皇后心疼的眼淚頓時就流了下來。

“鈺兒,你怎麼樣了?”

馬鈺擠出一絲笑容,安撫道:“姑姑我沒事兒,您別哭,就是腸胃有些不適罷了。”

“吃點藥歇息幾日就好了。”

見他還反過來安慰自己,馬皇后更加的心疼,附和着說道:

“好好好,姑姑不哭。”

“御醫來了讓他們給你看看,吃過藥就好了。”

鄭良琦三人過來,分別爲他做了檢查。

然後三人臉色凝重的去到隔壁討論病情,每隔一會兒還會出來重新做檢查。

他們越是如此,大家的心就越是恐慌。

難道是絕食後遺症惡化了?

馬皇后、朱樉、常遇春等人的心也漸漸懸了起來。

期間朱標終於趕到,得知三位御醫還在診斷,也是滿臉擔憂。

正所謂怕什麼就來什麼,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三御醫終於給出了結論。

大致意思就是,絕水絕食傷到了腎臟,現在病情惡化影響到了其它器官的功能。

食慾不振、失眠、嘔吐就是外在的症狀之一。

衆人大驚失色。

馬皇后盯着鄭良琦質問道:“之前你不是說,鈺兒恢復良好嗎?爲何會突然惡化?”

鄭良琦連忙告罪:“徐國公曾經乞討過四年多,身體發育本就不良。”

“只是臣當時以爲,他來應天后經過一年多的調理,應當恢復過來了,哪知並未完全恢復。”

“絕食之後腎臟傷上加傷,情況遠比我想的更加惡劣。”

“臣醫術不精,請娘娘治罪。”

馬皇后還沒說話,朱標先一步插話問道:

“那爲何前段時間沒有出事,看起來還恢復不錯的樣子。”

鄭良琦支支吾吾不敢做答。

朱標臉上露出不悅的表情,看向另一名御醫道:

“薛御醫你來說。”

薛御醫心裡苦笑,這是要得罪人啊。

但太子點名他也沒辦法,只能站出來回道:

“徐國公的身體一直在惡化,只是之前還沒到臨界點,所以並未爆發。”

“這次也是因爲……因爲……”

朱標追問道:“因爲什麼?”

薛御醫心中嘆了口氣,回道:“鄭院使換了一副新藥方,其中一味藥的劑量有所偏差。”

“故而導致徐國公病情提前爆發。”

“什麼?”馬皇后這下子徹底怒了:

“鄭良琦,你該當何罪。”

鄭良琦噗通跪下,叩頭道:“臣失職,請娘娘恕罪。”

薛御醫也嚇了一大跳,皇后娘娘想殺人,這事兒真鬧大了,連忙出聲道:

“娘娘,臣以爲鄭院使雖有失職,但誤打誤撞提前讓徐國公的病情爆發,反而是一件好事。”

馬皇后怒視道:“好事?”

朱標也同樣滿臉怒容。

薛御醫硬着頭皮解釋道:“如果等病情惡化到臨界點再爆發,就是扁鵲再世也束手無策了。”

“現在被提前引爆,反而有了治療的機會。”

鄭良琦感激的看了他一眼,能在這會兒不落井下石,太難得了。

馬皇后又驚又喜,連忙追問道:“你有辦法治療?”

薛御醫搖搖頭,羞愧的道:“臣無能,但鄭院使可以。”

見馬皇后又要生氣,他連忙解釋原因。

臟器在身體內部,肉眼觀察不到。

只能根據身體表現特徵,來推測病情。

這幾個月一直是鄭良琦給馬鈺看病,雖然對馬鈺病情出現了誤判,可依然是最瞭解情況的。

現在誤判的地方得到糾正,讓他對馬鈺身體情況瞭解的更加詳細。

再加上他的醫術,當能調理好馬鈺的身體。

“若是讓臣接手,至少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觀察徐國公的身體情況,但現在他的病情一日都耽擱不得。”

另外一名始終沒說話的御醫,也出聲附和,表示自己無能爲力。

“所以只有鄭院使是最適合的人。”

馬皇后面上露出猶豫之色,理是這麼個理,可有了之前的失誤,她實在不放心鄭良琦。

這時朱標說道:“娘,我覺得薛御醫他們說的有道理,不如再給鄭院使一個機會吧。”

“有了之前的失誤,我想他必然會更加用心爲表弟治療的。”

“如果您實在不放心,就讓薛御醫一同診治。”

使功不如使過,這個道理馬皇后還是懂的。

況且兒子都過來勸了,她也終於鬆口,對鄭良琦說道:

“聽到了嗎?再給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如果這次再出錯,就別怪我不講情面。”

劫後餘生,鄭良琦鬆了口氣,連忙叩頭:

“謝娘娘,謝殿下。”

馬皇后冷哼一聲,道:“起來吧,快點去給鈺兒治療。”

三人不敢耽擱,再次來到桌子前商量着開藥方。

期間鄭良琦鄭重向兩名同僚道謝,感謝他們不但沒有落井下石,還幫忙說話。

薛御醫二人也只是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大家都懂,當御醫看起來光鮮,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

尤其是在洪武帝這邊當御醫,更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說不定什麼時候人就沒了,所以爭權奪勢的想法也就淡了。

大家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活命。

在不牽連到自己的情況下,替別人說句話,又何嘗不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呢。

之後三人就商量着開了一副藥方。

另一邊,馬皇后等人連忙走到牀邊,想着要怎麼安慰他纔好。

哪知馬鈺卻笑道:“姑姑不用擔心我,死都不怕區區一點後遺症又算的了什麼。”

“現在我每多活一天都是賺的,只有開心沒有悲傷。”

“您也不要難過,要不然我也該難過了。”

聽到這話,馬皇后眼淚再次流了下來。

常遇春等人也是唏噓不已。

換成別人說活一天賺一天之類的話,他們肯定不信,但馬鈺說沒有任何人會懷疑。

有的只是對他坦然心態的敬佩。

吃完藥,馬鈺終於來了睏意,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馬皇后這才稍稍放下些心。

之後就在朱標的勸說下返回宮中,臨走時還一再叮囑朱樉照顧好他:

“但凡有任何不對,就及時去宮裡喊人。”

剛進入皇城,就有一位小宦官過來,說是奉皇命讓鄭良琦三人去幹清宮問話。

放在以前,馬皇后肯定也會跟過去,和朱元璋說說具體情況。

然而這次她只是冷着臉,直接回了坤寧宮。

朱標心下苦笑一聲,看來母親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不過這樣也好,越是如此就越逼真,父親就越不會懷疑。

至於父母感情會不會出問題……

這一點他是不擔心的,一起經歷風雨走過來的,感情之深厚不是輕易就能動搖的。

而且這次也讓父親知道,自己一家人對錶弟的重視。

這樣也能防止他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想到這裡,他就追了上去,陪着馬皇后一起去了坤寧宮。

他自然也想去幹清宮親自盯着,以防鄭良琦三人說錯話。

但母親生氣,自己要是不陪着她就太反常了。

反而會引起懷疑。

接下來的事情,就只能相信鄭良琦了。

鄭良琦三人跟隨內侍一起來到幹清宮,在門外候了大半個小時纔得到召見。

不出意外,朱元璋仔細詢問了馬鈺的情況。

三名御醫都表示,徐國公病情惡化,幸好提前發現,還有控制的機會。

朱元璋關切的問道:“能恢復到什麼程度?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知道真相的鄭良琦只覺得後背發冷。

另外兩名御醫則感嘆,徐國公聖眷正隆啊。

薛御醫出面回答:“徐國公臟器損傷嚴重,恐怕很難恢復如初。”

“且就算控制住,今後也會體弱多病,需要人長期照顧。”

朱元璋眼神裡閃過一抹喜色,臉上卻滿是怒容道:

“鄭良琦,你該當何罪?”

鄭良琦跪下叩頭道:“臣知罪,請陛下處罰。”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你罪當處死,但念在你誤打誤撞提前發現了徐國公病情,就饒你一命。”

“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打二十大板,罰俸半年。”

鄭良琦內心苦笑,面上感激的道:“謝陛下洪恩。”

朱元璋又說道:“好生爲徐國公治療,若再有差池,咱定不輕饒。”

鄭良琦叩首道:“是,臣一定盡心盡力治療徐國公。”

朱元璋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御醫的話,沒多久錦衣衛那邊就送來了詳細情況。

他這才相信此事,心中的忌憚終於放下。

但接着他就開始頭疼了。

馬皇后的態度他自然也知道了,這是在生自己的氣呢。

得想個法子哄哄她。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主意,於是就去了坤寧宮。

朱標正陪着馬皇后說話,見父親過來就識趣的離開了。

朱元璋在馬皇后身邊坐下,露出討好的笑容。

馬皇后冷着臉,看都沒看他一眼。

朱元璋乾咳一聲,道:“鄭良琦實在太可惡了,方纔咱已經重重處罰過他了。”

“若不是馬鈺的病還需要他治療,咱當場就想砍了他。”

馬皇后嘲諷道:“呦,好威風啊。”

見她肯說話,朱元璋心中一喜連忙道:

“咱知道你生咱的氣,可這事兒真不怪咱。”

“咱就是想嚇唬嚇唬他,誰知道他竟然絕食了,你不也一樣沒有想到嗎。”

馬皇后冷哼道:“哦,你的意思是事情怪我了?”

朱元璋連忙說道:“沒有沒有,這事兒誰也不怪,都是誤會引起的。”

“咱方纔也問過鄭良琦他們了,所幸並無大礙。”

“以後只需好生調養可保性命無憂,你就別擔心了。”

馬皇后自然知道適可而止,將態度擺明作爲警告就可以了,再鬧下去反而會將事情弄的不可收拾。

於是就說道:“現在他都這樣了,你也該放心了吧?”

朱元璋訕笑道:“妹子這話說的,咱什麼時候不放心了,都是誤會。”

馬皇后嘆道:“我也知道你這麼做是爲了咱們家好,但需知過猶不及。”

“大明即將面對的困難局面,你是知道的。”

“需要無數能人志士一起出力,纔有可能渡過。”

“如果你總是這般多疑,誰還敢爲朝廷盡心盡力?”

“劉伯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之前我們拿他當棋子,他整日就想着辭官。”

“現在讓他置身爭端之外,他就踏踏實實工作,再無他心。”

朱元璋臉色有些難看,但還是說道:

“你說的事情咱也知道也在改,最近一年不是沒怎麼殺人嗎。”

“馬鈺的事情你放心,咱不會再拿他如何。”

“不爲別的,咱可不想婆娘孩子都和咱離心離德。”

馬皇后明知道他在安撫自己,心中還是很受用的。

朱元璋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對家人是真的非常重視。

作爲一個女人,她確實不能再奢求其他了。

見她態度鬆了下來,朱元璋心中也鬆了口氣,接着又說道:

“馬鈺不是喜歡那個觀音奴嗎,咱明日就賜婚給他沖沖喜。”

第81章 無題第75章 分化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81章 無題第28章 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84章 開講第71章 千頭萬緒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4章 甲骨文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01章 三表法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33章 錦衣衛第22章 暴露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6章 老狐狸第84章 開講第33章 錦衣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8章 孔子非儒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4章 甲骨文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82章 雷厲風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27章 無題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章 帝王之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92章 綁架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7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9章 夠狠第42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暴露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38章 禹王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96章 死意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38章 禹王鼎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83章 正式立旗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10章 魷魚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
第81章 無題第75章 分化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81章 無題第28章 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84章 開講第71章 千頭萬緒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4章 甲骨文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01章 三表法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4章 趙敏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33章 錦衣衛第22章 暴露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6章 老狐狸第84章 開講第33章 錦衣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8章 孔子非儒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4章 甲骨文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82章 雷厲風行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127章 無題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章 帝王之學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92章 綁架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127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9章 夠狠第42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暴露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38章 禹王鼎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96章 死意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52章 漢人英雄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38章 禹王鼎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83章 正式立旗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110章 魷魚第118章 朱元璋要當端水大師第124章 潑天大功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