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想要和朱樉說些什麼,甚至嘲笑他哭唧唧的和個娘們一樣。
只是他發現自己的身體似乎不受控制,努力了好一會兒都未能發出一點聲音。
想要動一動身體,也發現渾身麻木無力。
本來這應該是很可怕的事情,他發現自己的心態卻出奇的平靜,沒有一絲慌亂。
只是朝朱樉擠出一絲笑容,然後覺得一陣陣倦意襲來。
他順勢閉上眼睛,人瞬間就失去了知覺。
朱樉見他忽然又閉上了眼睛,再次被嚇了一跳,連忙呼喊御醫。
不但是鄭良琦,隔壁的馬皇后等人也都被驚動了,連忙過來察看情況。
得知馬鈺甦醒,衆人都驚喜不已。
鄭良琦也鬆了口氣,再次給馬鈺檢查了一番,確定一切正常。
至於馬鈺又睡着一事,他也給出解釋:
“馬公子身體消耗太大,恐怕接下來一段時間都會比較嗜睡,過上一些時日就能恢復了。”
對於馬鈺不說話,他就比較慎重了,詢問了一些細節。
當確定馬鈺會做表情,眼神也是清醒的,才放下心來。
“最怕的就是影響到心智,馬公子眼神清明,就說明他心智沒出問題。”
“不能說話不能動,也是身體消耗太大的後遺症,後續慢慢是可以恢復的。”
如此衆人才徹底放下心來。
接着鄭良琦又讓人弄了米湯版蜂蜜鹽水,再次餵馬鈺喝了半碗,這纔算完。
很快闔府上下都知道馬鈺甦醒的消息,大家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馬鈺再一次醒來,已經是隔天的下午了。
依然感覺昏昏沉沉,身體也麻木使不上勁兒。
不過已經能開口說話了,儘管發音含混不清。
但至少證明他心智沒出問題,身體機能也在恢復。
馬皇后激動的眼淚直流,然後一個勁兒的道歉,表示以後一定當個合格的姑姑。
馬鈺表情坦然,只是安撫她,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
他越是如此,馬皇后就越是內疚。
之後朱棡、常遇春、常妃等人都過來慰問了馬鈺,表達了關懷。
朱元璋和朱標也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此事。
朱元璋什麼都沒說,朱標則立即出宮過來探望。
確定馬鈺的情況良好之後,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
馬鈺畢竟身體弱,很快就不受控制的沉沉睡去。
之後朱標又找到馬皇后,勸說她回宮:
“表弟已經脫離危險,您也可以放心了。”
“爹和兩位妹妹都很想您,您就與我一起回去吧。”
馬皇后也知道,自己長期不在宮裡,後宮可能會生出亂子。
於是在交代了一番之後,就帶着朱棡等人返回了宮中。
朱元璋終於還是沒能忍住,草草處理了公務,就去坤寧宮變着花樣的打聽馬鈺的情況。
——
這天夜裡,馬鈺再次醒來。
這次他沒有驚動任何人,只是靜靜的看着屋頂。
腦海裡回顧着穿越以來發生的一切。
被陷害,冒充皇親反殺,靠知識扭轉困局……
結交了很多權貴,創建了小組織,成功在這個世界站穩腳跟。
但這一切都只是外在的,他的內心依然如江中浮萍。
用前世網文圈,一個被讀者吐槽無數遍的設定來形容:
他對這個世界沒有歸屬感,總覺得一切都是虛幻不真實的。
這種感覺有點類似於,一個人去往異國他鄉。
但大家去異國他鄉目標是賺錢,是爲了衣錦還鄉。
有了這個目標,大家纔可以忍受各種孤單。
可是他沒有歸期。
根不在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努力改變這個世界?
現在想想,不過是他強行給自己找了個活下去的目標罷了。
講課?
不過是因爲他知道,這是自己最大的依仗,通過講課他可以獲得很多東西。
事實上,他內心裡是極度不自信的。
上輩子當了幾十年普通人,他已經習慣了普通,不認爲自己有那麼高尚。
這種不自信,也讓他始終都缺少底氣。
因此,他做了很多有違本心的事情,也當了許久的小丑。
在面對朱元璋的時候尤其如此。
可以說他對朱元璋的態度是最複雜的。
很佩服他開局一個碗得天下,但又對他的殘暴、剛愎很是不齒。
他想試試能不能改變,卻又瞻前顧後,怕惹惱了朱元璋將自己給殺了。
最終將自己弄的精神崩潰。
對於絕食,他並不後悔。
雖然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但相比於精神上的收穫,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絕食的過程,他想通了很多東西。
但他認爲自己獲得的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
勇氣。
《三國演義》裡,曹操對袁紹的評價:
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雖然馬鈺沒有見小利而忘命,但他認爲以前的自己,將前三條全佔了。
我就是個普通人,膽小怕事,情商智商一般。
這是前世他當了幾十年普通人後,對自己固有的認知。
如果只是做個普通人,倒還沒什麼,習慣了。
可是和這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打交道,試圖引領時代的時候。
他就會不自覺的開始自我懷疑,開始自卑。
我配嗎?
一旦產生這種負面情緒,那麼緊接着而來的,就是全面的自我否定。
可是現在,這一次絕食讓他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麼畏懼死亡。
也就是說,或許我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普通。
那麼我對自己以前的認知可能就是錯誤的。
我並不是完全不如其他人,我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
朱元璋乞丐出身都能當皇帝,爲什麼我不能引領時代?
什麼?
你問根沒了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活着本身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螻蟻連思考都不會,它們的生命就沒有任何意義嗎?
恐怕螻蟻是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的。
普通人一輩子平平淡淡,沒有做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難道他們的生命就沒有任何意義嗎?
所謂生命的意義,只是一羣哲學家吃飽撐的,強行賦予的罷了。
這麼做的目的,也不過是爲了強行拔高人類的地位。
當然,人畢竟是人,擁有高等思維,這是現實。
所以人類創造了道德,來規範人的行爲,讓社會變得更加有秩序。
但無論人類建立的道德多麼高尚,都不應該凌駕於生命本身之上。
因爲一切的道德禮儀制度,都是基於生命才存在的。
沒有生命就沒有這一切。
用人類建立的道德,去衡量生命的意義,屬於是倒反天罡了。
所以,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什麼生命的意義。
如果非要追求什麼意義,那就是讓自己活的質量更高一點。
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面臨着什麼樣的境況,都請努力讓自己活的更好一些。
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如英雄般轟轟烈烈,但也要活出屬於自己的風采。
如果條件允許,自身又享受掌聲和讚美的話,就試着‘兼濟天下’。
馬鈺也不知道自己的感悟對不對,或許說出去會被哲學家們嗤笑。
可他自己卻很滿意,自覺心靈得到了昇華。
自殺反而讓他認清了自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再次套用網文圈一句用爛了的設定,他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實。
馬鈺自己也覺得挺奇妙的。
所以他並不後悔絕食的決定,哪怕會因此損傷到身體。
有得有失,就看怎麼想了。
對接下來的人生他也有了規劃,既然沒有死成那就好好活着吧。
不要再和以前那般,將自己弄的和小丑一樣。
而是真正的活着。
順便……你朱元璋都能當皇帝,我爲何不能引領時代,當華夏新的聖人?
難道你比我高貴不成?
你的大明王朝存亡與我無關,但華夏的興衰榮辱我在乎。
僅此而已。
想着想着睏意襲來,不知不覺再次陷入沉睡。
——
馬鈺甦醒的消息也傳了出去,關心他的人都鬆了口氣。
接着達官顯貴紛紛登門探望,就連李善長都讓庶長子李忠親自登門,送了一份厚禮。
只是他們都被管家袁朗給阻止了:
御醫吩咐家主需要靜養,望諸位海涵。
衆人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都是戰亂年代過來的,知道兩天多不吃不喝的後果。
能救活就不錯了,想要恢復如初大概率不可能。這會兒大概率還在精心調養,不見外人是正常的。
不過有一羣人,是可以見到馬鈺的,那就是小組織成員。
包括在他入獄期間,選擇置身事外的人,他都見了。
朱樉很是不滿,道:“這些牆頭草,見他們做什麼。”
馬鈺解釋道:“一位偉大的人說過,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況且他們也不是我們的敵人,只是在關鍵時刻選擇旁觀罷了。”
“人之常情,沒必要苛責太多。”
朱樉詫異的道:“你小子死過一回後,說話怎麼一套一套的了。”
馬鈺笑道:“我說話一直一套一套的,你才發現啊。”
“倒是你,這次出乎我的意料,哥們沒白交你這個朋友。”
朱樉有些不自然的道:“別特孃的肉麻,我是男人,不是娘們。”
馬鈺大笑不已。
他是真的開心。
在你困頓的時候還願意幫你的朋友,這輩子只要有一個就足夠了。
上輩子他朋友很多,平時大家一起喝酒吃肉無話不談。
甚至賺錢的信息都能一起分享。
但在絕境之下,真正願意伸出援手的,最多也就半個。
當然了,這事兒他也沒資格指責別人。
因爲在絕境下,他自己真正願意幫的,也只有半個。
只是沒想到,穿越後竟然獲得了一個這樣的朋友。
關鍵,這個人還是原本世界裡,被他拿來噴朱元璋的活畜牲朱樉。
人生真的很奇妙。
除了朱樉,另一個讓馬鈺沒想到的人,就是湯醴。
他也是堅守小組織的三十名成員之一。
以湯和和朱元璋的關係,這個選擇屬實有點出乎意料。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情他領。
馬鈺雖然嘴上說都是朋友,實際上心裡還是分的很清楚的。
讓朱樉將自己的讀書筆記,拿給那三十個不離不棄的小夥伴抄錄。
這本筆記裡,可都是他這一年讀書的心得。
可以幫助他們瞭解,當前流傳的主要經典著作的思想內容。
相當於是爲他們做一個系統性的啓蒙。
而且裡面有不少超越時代的見識,讓他們提前接觸一下新思想。
當然,並沒有真正敏感的內容。
他雖然獲得了‘勇氣’,但還不至於主動尋死。
而且他還特許,這三十人每週可以來他家聽一次課。
這種區別對待自然是瞞不住人的,但誰也不能說什麼。
畢竟這是人家應得的獎勵。
對於他的行爲,朱元璋通通視而不見。
馬皇后隔三差五就會出宮來看他,就算人不來也會有各種賞賜。
即便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對她馬鈺依然沒有什麼成見。
本來就是陌生人,還冒充人家親戚,辱罵人家丈夫。
結果人家不計前嫌,認自己當侄子,讓自己能在這個世界立足。
就算是親姑姑有幾個能做到如此的。
所以,沒必要苛責太多。
朱標依然如故,得空就來這裡看望他,順便與他各種閒聊。
對這個便宜表哥,馬鈺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原因和馬皇后差不多。
況且原本的世界,朱標除了短命這個缺點外,也沒什麼黑點。
這個世界很多計劃,還需要他來實施。
所以馬鈺對他也是依然如故,而且在閒聊的時候,還主動聊一些宏觀方面的話題。
幫助朱標拓展視野。
而朱標也藉着《孟子》等著作的思想,暗暗表明自己和父親不同。
對此馬鈺自然是喜聞樂見。
當然了,馬鈺也並非沒有一點變化。
現在他和馬皇后、朱標等人接觸的時候,不再謹小慎微,也不會再刻意討好。
而是坦然處之,該如何就如何。
而且他也不再蛐蛐朱元璋。
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需要用嘴來表達,記在心裡就可以了。
這件事情似乎就這麼過去了,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除了馬鈺自己身體虛弱,留下了一些暗疾之外。
但只有親近的人才知道,馬鈺變了。
——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很快就迎來了洪武三年。
年初朱元璋就命徐達掛帥,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等爲副,再次開啓了北伐大業。
身體已經恢復如常的常遇春,也嚷嚷着要出征。
但被朱元璋給否決了。
朱元璋的原話是:“你的性格咱最瞭解,上了戰場必定衝鋒在前。”
“咱可不能讓你去送死。”
“想上戰場也行,什麼時候能騎着馬廝殺上一個時辰,咱就同意。”
常遇春也沒有辦法
雖然他已經能如常人一般行走,但中風後遺症哪有那麼容易就痊癒的。
更何況,這大半年他主要用來養病了,身體鍛鍊也就落下了。
肚子上贅肉都生出了一大堆,上陣殺敵是別想了。
所以也只能加強鍛鍊。
馬鈺的身體也恢復了許多,語言、思維能力都已經恢復如常。
但後遺症讓他的身體非常虛弱,長時間走路都成了困難。
爲了方便行動,他給自己設計了一個輪椅。
還加了減震結構,倒也舒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損傷並不致命。
長期調理,加上正處在成長期的身體的自愈能力,是有望恢復一些的。
即便如此,馬皇后等人也都非常的難過,但馬鈺自己非常坦然。
這幾個月,他從頭梳理了前世今生學過的知識。
在放下了顧慮之後,有了更多更深層次的思考。
對未來要做的事情,比如分裂改造儒家,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就在這個時候,朱標找到馬鈺,與他談起了財稅問題。
此事朱樉已經和他說過,說實話馬鈺很驚訝。
他最初畫的靶子是空印案,沒想到竟然將郭桓案也給帶出來了?
話說,這會兒郭桓在哪當官來着?
但郭桓案牽扯到那麼多人,不可能是三兩年就形成的。
大概率是從根子上就存在的問題。
只不過恰好在那個時候爆發,被朱元璋連根拔起,一塊給解決了。
所以,現在查出一些端倪,倒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但……
空印案據說誅殺了四百多官吏,被牽連的更多。
郭桓案就不用說了,死了好幾萬,流放的更是以十萬計。
現在兩個案子合在一起,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但馬鈺絲毫不同情那些人。
那些貪官污吏將百姓逼死的時候,可沒有想過百姓無不無辜。
死了活該。
至於他們的家屬……
別搞什麼過不及家屬這一套。
過不及家屬的前提是,惠不及家屬。
吃着人血饅頭,卻說自己是無辜的,不該被牽連。
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殺一殺也好。
正好震懾一下某些人,清掃一下元朝留下的不良風氣。
不過很顯然,他有些小看朱元璋的決心了。
朱標隱晦的表示,這事兒或許和儒家宗教化有關。
當得知朱元璋的真正想法後,馬鈺是震驚的。
這就是腦補嗎?
不愧是你啊,朱元璋。
但對此,他自然是喜聞樂見。
他最怕朱元璋決心不夠,現在完全不用擔心了。
最後,朱標終於說明了前來的原因:
“表弟,你之前提到的道衍大師已經找到了,你看什麼時候去見一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