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

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

這幾日馬鈺一直躲在家裡沒有外出,他知道自己頻繁出入皇宮,太過於惹人注目了。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自己需要銷聲匿跡一段時間,淡出大家的視線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他所想,最近外界關於他的風言風語突然就變多了。

尤其是卸甲風之事,談的時候並沒有揹人,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大家自然認爲,他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討好常遇春,對他非常的鄙夷。

其中以儒生最爲積極。

畢竟一開始他們還以爲馬鈺和他們是一邊的,結果出獄後和勳貴們搞到了一起。

妥妥的小人啊。

現在抓住機會,自然猛猛的貶低。

不少勳貴受此影響,對他的態度也不如以前那麼熱情了。

李善長得知此事後,嘲諷道:

“到底是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

“虧老夫還將他視爲大敵,也不過如此。”

於是就讓人取消了針對馬鈺的行動。

畢竟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和馬皇后發生衝突。

但在小組織內部,卻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常升就別提了,已經將馬鈺當成了親大哥……不,比親大哥常茂還親。

現在馬鈺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

其他人也同樣對他敬佩不已。

馬大哥爲了常升纔會如此,這就是義薄雲天。

許多原本對馬鈺口服心不服的人,也爲之心折。

莽撞咋了,事情乾的糙咋了,年輕人出來混義字當先。

做事不問前程,但求無愧於心。

馬大哥就是吾輩楷模。

讀書人對他污衊……那些腐儒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他們就是見不得人好。

他們越是罵馬大哥,就越說明馬大哥做的對。

就算他們的父母說馬鈺的壞話,他們也會認爲父母老古董不通事理。

外界的嘲諷不但沒有讓大家退縮,反而讓小組織更加的具有凝聚力。

馬鈺自然知道爲何會如此。

一方面年輕人最是熱血,喜歡這種俠肝義膽的故事。

二來,有共同的敵人,才更容易同仇敵愾,增加彼此的認同感。

三來,大家覺得自己在對抗全世界,這種感覺太酷啦。

對於這個結果,馬鈺是非常高興的。

他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搞什麼小組織,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他想做很多事情,指望老一輩是靠不住的,這些人的思想已經定型,很難做出本質改變。

年輕人不一樣,他們纔是未來。

這些二代目有父輩的資源,未來也必然是大明的上層階級。

誰能影響到他們,誰就能左右大明的未來。

不過馬鈺依然沒有過多幹涉,依然任由小組織野蠻發展。

但他也不是什麼都沒做,而是一直在默默的觀察,看看哪些人有培養的潛力。

目前最讓他中意的是吳高。

茶點鋪子開業的時候,大家都很積極,但開業之後就都沒放在心上了。

還是和以前一樣,該幹啥幹啥。

只有吳高是真的上心了。

每天都會監督廚師幹活,還制定了一些規矩。

時不時的抽查糕點茶水品質,覈對各種賬目明細,將每一筆賬都記的清清楚楚。

也因此,他自然而然的成了茶點鋪子的賬房。

不少小夥伴拿此事打趣,喊他大管家之類的。

他也都是一笑了之,從不爭辯也不解釋。

但馬鈺依然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人不同於物。

一樣工具的好壞,用一下就知道了。

人是複雜的,需要長時間觀察纔能有個全面瞭解。

再說了,他這輩子才十三四歲,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沒必要那麼着急拉人入夥。

除了小組織這邊,他還也沒忘記關注卸甲風的事情。

鄭良琦不愧是當世國手,在只有三味藥材的情況下,憑藉着自己的醫學功底,硬生生將藥方給補全了。

當然,御醫院的其他國手,也沒少提意見。

之後就是實驗藥效了。

也不知道他們在哪找到的病人,只用幾天就完成了實驗。

之後又根據實驗效果重新調配了藥材比例,一張急救藥方就此問世。

朱元璋親自爲其取名回陽丹。

並命御醫院加急趕製了一批,連帶着關於卸甲風的介紹,一起送往各軍各重要將領手裡。

各將領收到丹藥都一頭霧水,不過隨後就被他們當成皇帝的關懷,給放在了一邊。

少數消息靈通知道前因後果的將領,則覺得皇帝有點不明是非了。

那個小子明顯別有用心,你也真當回事兒啊?

但不管怎麼說,皇帝的關懷沒人敢不領情。

大家還是紛紛上疏表示了感謝。

不過他們的奏疏還沒有送到應天,朱元璋就先一步去了元大都。

本來朱元璋是有些猶豫的,要不要來這裡。

來吧,又覺得沒啥意義,反正大明的首都肯定不會放在這裡的。

但畢竟是元朝首都,作爲新朝的開創者,他不來走一趟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然後卸甲風的事情,幫他做了最終決定。

還是走一趟吧。

倒不是他真信了馬鈺的話,而是覺得來一趟順便見見老兄弟,也是不錯的。

而就在他動身後不久,割據四川的大夏政權皇帝明升,再次送來了賀表。

慶賀大明攻克元大都。

朱標以監國太子的身份,接見了大夏使節。

在賀表送上之後,大夏使節提出了一個請求。

想要參拜禹王鼎。

朱標故作爲難,直到大夏使節再三請求,才同意讓他們三天後參拜。

而就在這三天時間,大夏使節參拜禹王鼎的消息就被傳了出去。

這更加證實了大鼎不凡,支持禹王鼎的一派聲音更大了。

大夏使節並不知道這些爭論。

他們其實也在懷疑禹王鼎的真假,之所以提出參拜不是因爲相信,而是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本以爲大明會推諉拒絕,不曾想竟然就這麼同意了。

反而讓他們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莫非真是禹王鼎?

三天時間眨眼而過,大明丞相李善長親自出面,帶領大夏使節前往祭拜寶鼎。

此時大鼎已經被移送到太社稷壇,也就是祭祀天地的地方。

社稷壇大殿上懸掛着道道紅色綢條。

周遭擺滿了兒臂粗的牛油蠟燭,雖然沒有點亮,但這一幕也相當的有視覺衝擊力。

大殿兩側各有一組編鐘,身着紅色禮服的樂師手握鍾錘,每一次敲下都有一道音符跳出。

無數道音符交匯成浩浩蕩蕩、氣勢恢宏的樂曲。

大夏使節的心神,不禁爲之所奪。

看向寶鼎的眼神裡,充滿了激動、惶恐、敬畏等等神色。

差點就忘了來此的目的。

即便是李善長,受到環境的感染,一時間都有些分不清寶鼎的真假。 甚至內心深處都生出了對自己的質疑。

莫非是自己想差了,這鼎是真的?

不過他畢竟也是大風大浪走過來的,很快就清醒過來,看向大鼎的目光非常複雜。

雖然不願意,但也不得不承認,朱元璋這一招似乎真給走成了。

就在這時,大夏使節也恢復了理智,想起了自己的使命。

於是請求近距離觀摩此鼎。

他的理由自然是好回去詳細描述給大夏皇帝聽,讓大夏君臣也能一窺禹王鼎的風采。

大家自然都能聽的出他是場面話。

李善長故作不知,只是假意拒絕:“事關重大,沒有陛下旨意,我也不敢……”

大夏使節靠近他低聲說道:

“大明天子不在應天,雖然名義上是太子監國,然誰不知道您纔是總理陰陽之人。”

“我也知道此事爲難,絕不會讓您白辛苦的。”

“來時我家陛下託我給您送來黃金百斤,美女十名,蜀錦百匹。”

李善長神情裡閃過一絲貪婪之色,又迅即掩去,但卻恰好被大夏使節看到。

他心中鄙夷,嘴上卻再接再厲道:

“我保證,只是近距離觀摩,絕不敢有任何不敬。”

“以後我們兩國往來的機會還多着呢,相信不會讓李相失望的。”

李善長終於被打動,咬咬牙說道:

“好,不過你們萬不可破壞大鼎,否則休怪本相不講情面。”

大夏使節連忙保證不會出問題。

於是李善長就讓禮官和樂師退下,好方便大夏使節觀摩。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放心,留了幾名侍衛監視。

大夏使節帶着兩名隨從模樣的人來到大鼎身邊,開始了近距離觀察。

這兩個隨從自然不是真的隨從,而是精挑細選的相關人才。

就是爲了來鑑定寶鼎的情況。

結果自然也在意料之中,那兩名專家也只能確定寶鼎至少有一千多年曆史,而且大概率是王鼎。

除此之外就什麼都看不出來了。

面對這個結果,大夏使節卻沒有一點失望,反而非常高興。

立即就給大夏君臣寫了奏疏,將寶鼎誇的天上少於地上無雙。

什麼流光溢彩,什麼紫光氤氳……總之就是擁有各種神異。

並言之鑿鑿的表示,這就是禹王鼎。

非但如此,出了門之後,他和大明官吏打交道的時候,也口口聲聲說這就是禹王鼎。

大明當主天下。

這態度,讓馬皇后等人一度以爲他莫不是掌握了什麼證據,故意給大明挖坑設局?

仔細調查才知道是咋回事兒。

明玉珍屬於英年早逝,他死的時候明升才十歲,由其母垂簾聽政。

在這種亂世,幼主繼位會發生什麼都不用多說了。

反正大夏國權臣和外戚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大明這邊蒸蒸日上,眼看就要一統天下。

自己這邊還在搞內鬥,明眼人都知道大夏就是秋後的螞蚱,自然就有很多人想要跳船。

大夏使節大概率就是這種人。

馬皇后等人察覺到這一點之後,也是大喜。

開始各種拉攏這位大夏使節。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面對他們的拉攏,這位大夏使節忽然變得有節操起來。

處處以大夏臣子自居,絕不說半句大夏政權的壞話。

如果有人敢說明升壞話,他還據理力爭,甚至不惜以死維護明升的尊嚴。

這一下又讓馬皇后他們搞不懂了。

這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還是馬鈺給他們解開了疑惑:

“其實很簡單,這位大夏使節是川蜀人。”

朱標不解的道:“川蜀人怎麼了?”

馬鈺笑道:“川蜀人有個特性,顧家。”

朱標更加不解:“顧家?這……”

馬鈺解釋道:“川蜀人的顧家,與普通人的顧家不一樣。”

“他們只希望能守好川蜀這一畝三分地,對爭霸天下從來不感興趣。”

“不論外界如何爭鬥,他們只會做一件事情,關起門過日子。”

“等外面的人分出勝負了,他們就加入新朝。”

“但如果有人敢入侵川蜀,他們能豁出命去抵抗。”

“割據川蜀的政權,如果想率領川蜀子弟出川爭天下,必定會被拋棄。”

“然後大家再推舉一個新頭領出來,繼續關門過日子。”

縱觀歷史,川蜀人大規模出川作戰,有且僅有一次。

抗戰川軍出川。

除了這一次之外,翻遍史書都找不到,川蜀人大規模出川作戰的例子。

這位大夏使者,其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川蜀地區。

也具有這方面的特性。

爭天下什麼的老沒意思了,更何況你大夏也不是什麼有長遠目光的政權,何必垂死掙扎呢。

乾脆歸順大明,你明家不失封侯之位,我們川蜀繼續過太平日子。

所以,即便他無法確定寶鼎真僞,依然用確鑿的語氣告訴大夏君臣,這就是禹王鼎。

潛在意思就是,大明已經得天命了,你們趕緊投了吧。

“但是,雖然他有這種想法,可在大夏真的投降大明以前,他依然是大夏臣子,要維護自己君主的尊嚴。”

“這就是川蜀人。”

即便對馬鈺非常信任,朱標依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相。

主要是太怪異了。

回宮後立即派人去調查,尤其是翻看史書,川蜀人是否大規模出過川。

結果發現,與馬鈺說的一般無二。

不但沒有川蜀子弟出川的記錄,反而看到了好幾個反面例子。

有好幾個割據川蜀的政權領袖,雄心勃勃想要爭霸天下。

帶領川蜀子弟出兵,走到半路就被宰了。

這簡直讓朱標哭笑不得,怎麼都想不到,天下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馬皇后也同樣很無語,但隨即就是大喜。

因爲按照馬鈺的推測,等大明統一了外面,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大夏。

再沒有比這更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她還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鈺兒曾說,與長輩一起在川蜀生活過大半年,看來是真的了。”

否則他不會對川蜀人這麼瞭解。

有了馬鈺的提醒,馬皇后和朱標自然知道如何對待大夏使者了。

不再談招攬的事情,只是一味的說,大明得天下會如何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云雲。

大夏使者果然很吃這一套,對大明更加的認可,私下透露了不少隱秘信息。

這無疑從側面證明了馬鈺的猜測,讓馬皇后和朱標皆讚歎不已,對他也更加的信任。

這位使者回去之後,在川蜀大肆宣揚禹王鼎的神異,留下了大量相關記錄。

確實爲大明平定川蜀,掃清了許多障礙。

只是,此時的所有人包括馬鈺都想不到,這些記錄在後世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且說朱元璋這邊。

他一路北上,先是參觀了改道後的黃河,並當衆表示一定要儘快將黃河固定住,絕不能再讓它禍害百姓。

此言得到了朝野一致稱讚。

尤其是河南山東的百姓,更是痛哭流涕。

之後朱元璋又一路乘船走大運河北上,直達元大都。

(本章完)

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96章 死意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57章 儒從何來第55章 出塞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3章 錦衣衛第117章 無題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84章 開講第7章 帝王之學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04章 趙敏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75章 分化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自信第52章 漢人英雄第81章 無題第82章 雷厲風行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0章 天命所歸第52章 漢人英雄第66章 姚廣孝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10章 魷魚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22章 暴露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1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88章 自信第19章 沒頭蒼蠅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04章 趙敏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10章 魷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章 帝王之學第110章 魷魚第129章 夠狠第84章 開講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4章 趙敏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30章 天命所歸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9章 沒頭蒼蠅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83章 正式立旗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04章 趙敏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8章 自信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65章 儒家病了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29章 夠狠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
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96章 死意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57章 儒從何來第55章 出塞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3章 錦衣衛第117章 無題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84章 開講第7章 帝王之學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04章 趙敏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75章 分化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自信第52章 漢人英雄第81章 無題第82章 雷厲風行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30章 天命所歸第52章 漢人英雄第66章 姚廣孝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10章 魷魚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22章 暴露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21章 無題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88章 自信第19章 沒頭蒼蠅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04章 趙敏第20章 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10章 魷魚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章 帝王之學第110章 魷魚第129章 夠狠第84章 開講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04章 趙敏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30章 天命所歸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9章 沒頭蒼蠅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83章 正式立旗第63章 義薄雲天第104章 趙敏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8章 自信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40章 中二少年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65章 儒家病了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29章 夠狠第132章 華夏文化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