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雙標

第15章 雙標

甲骨文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沒了繼續談下去的興趣。

宋濂又安撫了馬鈺幾句,還鼓勵他‘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然後就準備離開。

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朱標。

雙方討論了大半天,還沒談正事兒呢,怎麼能走啊?

殷商文字是很重要,可想要尋找挖掘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先把我的事兒給解決了啊。

這可決定着,以後我還能不能繼續看管荀之書,也是大事好不好。

於是他乾咳一聲道:“咳……宋師,您還沒問‘本用’的事情呢。”

宋濂哪會不知道他的意思,不過他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倒也沒有強行離開。

雖然殷商文字很重要,但太子的教育問題也不是小事兒。

萬一對方的想法,真有獨到之處呢。

如果說最開始他是抱着找茬批判的心態來的,那麼此時已經轉變成了討論。

這馬鈺家裡必然是書香門第,有着獨特的傳承,說不定就有什麼高見呢。

隔壁馬皇后也重新坐下,她也和宋濂差不多的態度。

光信息繭房和先認識世界再治經的理論,就讓她受益匪淺,對教育孩子有了許多新想法。

誰知道他還會不會說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來。

馬鈺則不然,聽到李文重提‘本用’之事,他恨不得衝上去一頓老拳伺候。

勞資又是信息繭房,又是‘仁’字的演變,又是殷商禮器,好不容易把宋濂的注意力轉走了。

這一茬眼看就要過去了,你爲啥還要提起?

真想讓我丟個大臉是吧。

可惜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宋濂重新坐好,併發出提問: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也是你家長輩的想法嗎?”

馬鈺深吸口氣,事已至此先吃飯……呸,事已至此再說別的也沒什麼用了,直面問題吧。

還好,他並沒有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準備了好幾個計劃。

如果前兩個辦法生效,宋濂就這樣離開,那最好不過。

如果發生意外,比如眼前這種情況,也有應對之法。

他擡起頭看着宋濂,道:“這個觀點是我自己想到的,獲得了家中長輩的部分認同?”

宋濂疑惑的道:“部分認同?”

馬鈺頷首道:“是的,長輩認爲孔孟爲本沒有問題,但能‘用’者何止管荀。”

“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其閃光點,也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我們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集百家之所長融爲一爐,如此方能說學有所成。”

宋濂震驚不已,取百家之所長融爲一爐,好大的口……嗯,氣魄。

“百家學問何其廣博,窮盡一生也難以學通,又談何融爲一爐?”

馬鈺回道:“我家長輩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這話是清代劉開《問說》中的名句,意思是:

真理並不侷限於某個人或某個領域,而是廣泛存在於天地自然之中,所以學習是沒有盡頭的。

而想要學好,就必須要勤學好問。

此時拿來回答宋濂,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聽到這句話,宋濂眼睛不禁一亮:“理無專在,學無止境,此言大善也。”

不過隨即他又說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通讀百家又如何能不受其影響,準確辨別其對錯?”

馬鈺反問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評判的標準是什麼?”

“先生尊崇理學,自然認同二程朱子的觀點,可陸氏兄弟恐怕會有不同意見。”

陸氏兄弟就是陸九淵兄弟,與朱熹同時代的心學大家,雙方多有交集。

還曾在鵝湖辯經,留下了名傳千古的鵝湖之會。

馬鈺拿陸氏兄弟舉例,宋濂確實不好反駁什麼,但並不意味着他就無話可說:

“不論二程朱子,亦或是陸氏兄弟,皆行孔孟之道。”

“評判對錯的標準,自然是孔孟思想。”

最後他又反問了一句:“你不也認同孔孟爲本嗎。”

馬鈺不禁暗贊,果然是大儒,輕描淡寫間就化解了自己的提問,並且還反將了一軍。

正常情況下,問題問到這裡他就已經無話可說了,或者就是生硬的轉移話題。

只是這並不是一場公平的辯論,馬鈺對宋濂有所瞭解,而宋濂對他卻一無所知。

早在雙方剛剛開始交談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設伏筆,此時終於可以啓用了。

面對宋濂的反問,馬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了四個字:

“信息繭房。”

宋濂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對方這是在說自己掉入了信息繭房裡面。

這個大帽子扣的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要說自己沒有掉入信息繭房——你都把孔孟當成唯一了,還說沒有?

可要說自己掉入信息繭房了,那就是在質疑自己的信仰。

這個帽子扣的實在是……太流氓了。

如果對方是個同等級的對手,或者是個成年人,他都有一百種辦法反擊。

可馬鈺是個才十三四歲的少年,有些法子他拉不下那個臉去用。

當然,關鍵還是他對馬鈺產生了好感,以至於變得束手束腳。

馬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公平的和宋濂討論問題,那不是勇敢,而是無知。

辯論還沒有開始他就開始挖坑,信息繭房自然也是挖坑。

否則的話,他閒得蛋疼啊無緣無故講這玩意兒。

目的就爲了在關鍵時刻拿出來,給宋濂扣帽子。

而且他還敢肯定,這個帽子一定能用的到。

因爲只要瞭解宋濂的都知道,他是理學門徒,以孔孟思想爲真理。

不論雙方圍繞哪個話題展開討論,最後都會回到孔孟思想本身。

此時他再把信息繭房拿出來,這頂帽子宋濂想不戴都不行。

當然,他也知道,想要用這樣的小伎倆難住宋濂是不可能的。

扣帽子不是目的,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將話題的主導權抓在自己手裡。

然後將話題引導進入自己預設好的陣地。

所以,在帽子扣下之後,他絲毫不敢給宋濂喘息機會,立即就開口說道:

“我家長輩曾和我點評過天下英雄,認爲潛溪先生乃當世文魁。”

宋濂連忙說道:“愧不敢當,雖然我未曾與你長輩謀過面,但通過你描述窺探到的一二分風采,已是讓老夫自愧弗如。”

“況且天下文人如過江之鯽,老夫豈敢當文魁之稱。”

“先生過謙了。”馬鈺恭維一句,轉而說道:

“我不過是後學末進,連經都尚未治過,豈敢在您面前獻醜。” 什麼叫道德綁架,這就是。

你一個文魁,好意思和我一個晚輩較真?

宋濂乃方正君子,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隔壁的馬皇后作爲旁聽者,漸漸琢磨過味來了,這小子在給宋濂挖坑啊。

果然奸詐。

不過……她臉上露出期待之色。

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將宋濂給套進去。

或者說,你到底要用什麼辦法說服宋濂。

馬鈺接着又說道:“潛溪先生的認知已經定型,就算我有真才實學,恐怕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服您。”

“況且,真要繼續說下去,也必然會損及孔孟二位聖人,到時事情恐怕會更加麻煩。”

果不其然,宋濂的注意力馬上就被轉移,問道:

“哦,莫非你對孔孟二位聖人懷有成見?”

馬鈺心裡再次比了個‘耶’,臉上卻爲難的道:

“您真的要聽?我怕說完之後,您會拂袖而去。”

宋濂眉頭微皺,說道:“老夫豈是心胸狹隘之人,只要你說的有道理,老夫洗耳恭聽。”

馬鈺心道成了,先是拱手道:“接下來的話會冒犯到孔孟二聖,我先行在這裡告罪。”

接着他並未直接說自己的觀點,而是問道:

“敢問先生如何評價管子?”

宋濂已經有些熟悉馬鈺的談話風格了,看似毫不相關的問題,其實是在爲真正的提問做準備。

只是,這種談話方式必須得自己配合才行。

如果自己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那他下一步的提問就無法進行了。

馬鈺竟然如此篤定,自己一定會按照他的預想來回答問題?

要麼他狂妄自大,要麼他對自己有着足夠的瞭解。

剛纔馬鈺說他長輩推崇自己爲當代文魁,很顯然是聊過自己的。

這也意味着,馬鈺對自己有着足夠的瞭解,纔會採用這種方式。

想到這裡,宋濂心裡升起一絲明悟,這小子是有備而來啊。

自己被他之前的表現給欺騙了。

不過宋濂倒也沒有生氣,反倒更加好奇對方接下來會說出什麼高論來。

於是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回答道:

“管仲相齊,通貨積財,設輕重之權,齊以富強,乃其功也。”

“然其不能赴公子糾之難,又輔佐殺主仇人,乃不忠不義也。”

“其法急於功利而緩於教化,其言多卑淺,非先王之道。”

“輔桓公,九合諸侯,然尊王攘夷皆權謀也,非本於仁義……霸者假仁,聖王恥之。”

“故聖人贊其功而輕其德,言其器小而不知禮也。”

馬鈺並不知道宋濂已經窺破了他的小心思。

見其果然如自己所想批判管仲,立即抓住其中一點進行反擊:

“先生批評管子不能赴公子糾之難,那麼敢問孔子可曾赴魯難乎?”

聞言,朱標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孔子是魯國人,在魯國的幾次動亂中卻毫無作爲,這話就等於是指着鼻子罵他不能爲魯國盡忠。

太大膽了,簡直不要命啊。

隔壁的馬皇后也同樣感到驚訝,早就知道這小子膽大包天,沒想到竟然連孔子都敢攻擊。

朱樉反倒是一臉的興奮,好傢伙,竟敢直接攻擊孔老二。

好好好,你這個兄弟我認下了。

宋濂一張臉變的極爲難看,他知道馬鈺可能要說一些對孔孟不敬的話。

卻沒想到竟然是如此嚴重的指責。

如果不是他修養好,如果不是之前積累的好感,如果不是對方年齡小。

他當場就拍案而起了。

即便如此,也讓他非常的憤怒。

不過他並沒有失去理智,內心迅速就想到了如何反駁:

“夫子擔任中都宰,主持齊魯夾谷之會,面對強大的齊國大義凜然。”

“爲魯國討回鄆、讙、龜陰等汶陽之田。”

“又墮三都削弱權臣,只可惜爲季桓子所阻功虧一簣。”

“後爲權臣所脅迫,不得不辭去官職。”

“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夫子辭官之舉乃守經權變也。”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夫子有才而魯國不能用,如之奈何?”

“豈能因此而責備其不能赴魯難?”

馬鈺嘴角浮起一絲微笑,迅即又隱去,意味深長的道:

“先生不能只在評價孔子的時候,纔講守經權變和時中啊。”

宋濂臉色再變,這是在指責他對人不對事。

他自然不願意揹負這個指責,就想要反駁。

但馬鈺哪會給他這個機會,搶先一步說道:

“先生肯定想說,孔子有才魯國而不能用,管子卻備受公子糾信任。”

“那麼我想問您,管子是齊國的臣子,還是公子糾的臣子?”

“是公子糾啓用了他,還是齊僖公啓用了他?”

“他應該忠於齊國,還是應該忠於公子糾?”

齊僖公就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的父親,是他啓用了鮑叔牙和管仲,並讓兩人分別輔佐小白和公子糾。

嚴格說起來,他纔是管仲的君主。

當然,這話就是狡辯,管仲沒有輔佐好公子糾,也是有責任的。

可反過來說,你孔子就是完美無暇的?

當時魯國的國君是魯定公,你因爲拿權臣沒辦法就辭官,等於是拋棄了君主。

和管仲也是半斤八兩,誰也別拿這事兒指責誰。

宋濂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進行反駁。

主要是方纔馬鈺才指責他用兩個標準評價管仲和孔子,讓他束手束腳。

生怕一個回答不好,給對方抓住機會說自己不公平。

馬鈺沒有繼續說下去,他的目的不是爲了詆譭孔子,而是替管子張目。

現在目的達到,自然要適可而止,轉而說道:

“先生可知,我家長輩是如何評價管子的嗎?”

見他沒有繼續攻擊孔子,宋濂也鬆了口氣,說道:

“老夫洗耳恭聽。”

馬鈺說道:“管子可與召公比肩也。”

(本章完)

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7章 帝王之學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81章 無題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3章 人間佛第127章 無題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0章 魷魚第38章 禹王鼎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21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6章 拿捏第33章 錦衣衛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4章 甲骨文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57章 儒從何來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6章 姚廣孝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2章 漢人英雄第55章 出塞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22章 暴露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5章 分化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16章 拿捏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90章 窮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4章 趙敏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2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27章 無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6章 拿捏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8章 鼎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4章 甲骨文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6章 拿捏第21章 東拉西扯第85章 狠狠輸出第85章 狠狠輸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2章 入彀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26章 甕中捉鱉
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7章 帝王之學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81章 無題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3章 人間佛第127章 無題第23章 老家來人(求追讀)第110章 魷魚第38章 禹王鼎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21章 無題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16章 拿捏第33章 錦衣衛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4章 甲骨文第85章 狠狠輸出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57章 儒從何來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42章 上架感言第114章 蝴蝶翅膀第71章 千頭萬緒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6章 姚廣孝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2章 漢人英雄第55章 出塞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3章 正式立旗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22章 暴露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75章 分化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116章 拿捏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30章 仁厚的太子第90章 窮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13章 那我問你第104章 趙敏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71章 千頭萬緒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2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9章 沒頭蒼蠅第127章 無題第5章 孔孟爲本,管荀爲用第116章 拿捏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8章 鼎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14章 甲骨文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6章 拿捏第21章 東拉西扯第85章 狠狠輸出第85章 狠狠輸出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102章 入彀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26章 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