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

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

看着不停往裡面搬運裝修材料的工人,再看看指指點點出主意的一羣二代目們。

馬鈺一臉懵逼。

我是誰,我在哪,這是誰的鋪子?

就在他思考人生的時候,常升首先發現了他到來,迎上前道:

“馬大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其他人也紛紛過來行禮,不論年齡大小,都得恭恭敬敬的喊一聲馬大哥。

馬大哥、朱二哥、常三哥,這是對小羣體三大創始人的尊稱。

最開始確實有人不服氣,你馬鈺憑什麼坐第一把交椅?

就算你是皇后的侄子……咳,那不還有二皇子在的嗎,是不是。

怎麼也得讓皇子坐第一把交椅啊。

馬鈺都沒說啥,朱樉和常升倆人就把這些人擺平了。

尤其是朱標每次露面,都對馬鈺非常親切,言必稱表弟。

而且倆人時不時的就會閉門密談許久。

雖然不知道具體談什麼,但足見太子對這個表兄弟的認可。

尤其是回家之後,父輩一再交代,千萬不要惡了馬鈺。

於是,再也沒有人敢說啥了。

馬鈺順利坐穩第一把交椅。

言歸正傳。

和大家打過招呼,馬鈺指了指忙碌的工人,問道:

“這是?”

常升興奮的道:“馬大哥是這樣的……”

小組織需要個固定的活動地點。

放在誰家都不太好,即便是馬鈺那邊也不太合適。

畢竟進進出出的家裡人覺得不方便,小組織成員也會覺得彆扭。

於是馬皇后給的這間鋪子,就臨時被拿來用了。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總不能幹坐着吧。

嘴裡得吃點喝點啥才行啊,一羣二代們可不願意委屈了自己。

最開始是去別的地方買了帶回來。

但時間長了,就有人覺得這樣不划算。

還仔細給大家算了一筆賬,花的錢都夠僱倆廚師自己開火做了。

還不如大家湊錢僱倆廚子,想吃啥就讓他們做啥。

這個提議自然全票通過,還真就集資找了倆廚子。

也不做別的複雜的飯菜,專做各種小吃糕點。

當然了,趕上飯點也要負責給大家做飯。

沒幾天又有人提議,說每天就這麼幹坐着無聊,不如找個戲班子或者說書的過來說一段。

大家頓時就覺得這個主意好。

最後一商量,戲班子價格太貴還是算了,但說書唱小曲的可以啊。

於是就時不時的去街邊找人過來表演。

然後意外就出現了。

馬皇后給的店鋪正處在大功坊鬧市,人流量非常大。

有人見這裡面又是說書,又是唱小曲,還有一羣年輕小夥子在品茶吃糕點,就以爲是茶鋪子。

再看店鋪內挺乾淨簡潔的,就想要過來歇歇腳。

爺們是以替天行道爲己任,在順天府那可是響噹噹的響噹噹。

江湖朋友願意進來,那是給爺們臉,隨便進隨便坐隨便吃。

給錢?那就是看不起爺們。

多數人得知這裡不是茶點鋪子,就主動離開了。

也有少數人進來坐坐,看個熱鬧。

而且怪就怪在這裡,你越是不想做生意,想要進來歇腳的人就越多。

大家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其實也挺不喜歡的。

來回解釋麻煩不說,吃的茶水糕點可都是錢吶。

一次兩次還好,進來的人多了,兄弟們的錢袋子也扛不住啊。

就在這時,又有人提建議。

要不乾脆就開個茶點鋪子,人願意進來捧場咱們還能賺點,不願意進來就拉倒。

大家都遲疑了。

畢竟都沒做過生意,更何況這鋪子也不是自家的,馬鈺同不同意還不好說呢。

朱樉得知之後直接拍板,幹了。

啥?要不要問馬老大的意見?

我朱老二這第二把交椅是白坐的嗎?

聽他如此說,大家放下了顧慮,幹。

於是一羣二代目們就湊錢,開始了改造工作。

得知事情經過,馬鈺簡直哭笑不得。

都說三人行必出點子王,這話還真沒錯。

這麼多半大小子聚一塊,那點子王就更多了。

常升見他沒說話,就忐忑的道:“馬大哥,你不會不同意吧?”

其他人也都有些忐忑,畢竟這鋪子是他的,他纔有最終決定權。

馬鈺笑道:“怎麼可能,兄弟們有想法是好的,幹就幹了,管那麼多做什麼。”

大家頓時放下心來,紛紛笑道:

“哈哈……馬大哥真是爽快。”

“幹就幹了,這話真提氣。”

“要不馬大哥能坐第一把交椅呢。”

沒理會大家的吹捧,馬鈺又問道:“老二去哪了,怎麼沒見人?”

常升說道:“在三樓和老吳算賬呢。”

老吳就是吳高,今年十九歲,是小組織年齡最大的一批。

其父吳良、叔父吳禎皆爲朱元璋麾下大將,洪武三年雙雙被封侯。

吳良坐鎮江陰十年,抵抗張士誠的進攻。

張士誠是元末羣雄最會做生意的,吳良經常和他打交道,對這方面也有一定了解。

吳高受其父薰陶,對經商也有一定了解,而且還專門學了算學。

嗯,應該說大多數名將都懂算學。

很多人以爲,將領肯定是運籌帷幄,每天都在構思計謀。

實則不然。

將領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掰着手指頭計算手裡還有多少糧食,夠將士們吃多少天。

然後就是每天行軍多少裡,在哪安營寨在之類的。

雖然會有參軍、幕僚一類的協助計算,但將領本身也得懂這些東西。

知己知彼裡的‘知己’,就包括這些數據信息。

所以,普通將領可以不懂算學,能獨當一面的將領都得學這東西。

哪怕一開始不懂,成了高級將領之後也得惡補。

吳良自然也是懂算學的,吳高家學淵源也是自幼就開始接觸。

在小組織裡,他應該算是最懂經商的。

而且,開茶點鋪子就是他的建議。

得知朱樉所在,馬鈺和大家打了個招呼,就一路來到三樓。

朱樉、吳高正圍着一堆紙計算着什麼。

見到馬鈺進來,吳高連忙站起來行禮:“馬大哥。”

朱樉只是擡頭說了句:“回來了?”

馬鈺和吳高打着招呼,來到朱樉旁邊坐下,問道:

“計算什麼呢?”

朱樉說道:“算下改建需要花費多少錢……老三把事情都告訴你了吧?” 馬鈺點點頭,說道:“說了,老吳這個主意出的不錯,順勢而爲,包賺不賠。”

因爲這裡本來就是給兄弟們活動用的,做生意只是順便,賣出去的每一份都是賺的。

吳高謙虛的道:“都是趁兄弟們的功勞罷了。”

馬鈺笑道:“老吳就是太謙虛。”

又互相誇了幾句,馬鈺轉而說道:“不過,對此事我有一個小小的疑問。”

朱樉放下筆,問道:“就是個茶點鋪子,鬧着玩的,你有啥疑問?”

馬鈺笑了笑,說道:“這家鋪子算誰的?賠錢了怎麼說?賺錢了又怎麼分?你們考慮過嗎?”

不等二人說話,他又接着說道: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想要關係處的久,錢財方面尤其要分清楚。”

“兄弟有錢了送我一袋子,那是情分。”

“可做生意不一樣,每一文錢都得算清楚。”

朱樉眉頭微皺,不說話了。

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之前沒有想那麼多,所以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馬鈺發現吳高表情淡定,就知道他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於是問道:

“老吳,這個建議是你提的,不知你可有什麼想法?”

吳高做出遲疑的樣子:“這……”

朱樉催促道:“都是自家兄弟不用有什麼顧慮,有什麼想法就直說。”

吳高這纔開口說道:“那我就妄言幾句。”

“大家這次算是合夥做生意,可以按照出錢多少計算份子。”

“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這家店鋪,我以爲可作價五成的份子。”

“二皇子身份尊貴,可以佔二成份子。”

“剩下三成,兄弟們按照出錢多少分,不知兩位哥哥意下如何?”

朱樉反對道:“什麼身份不身份的,兄弟們一起做生意,管身份什麼事兒,就按照出錢多少分。”

吳高面露遲疑,將目光看向馬鈺。

馬鈺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就說道:

“我來說一下我的意見吧。”

“三成份子給太子,我和老二佔兩成,剩下五成兄弟們均分。”

“我知道有人出錢少,有人出錢多。”

“出錢多的退一部分回去,出錢少的讓他們補上。”

“如果賠了,大家按照份子集資填窟窿。”

“如果賺了……大家家裡都不缺錢,也不在乎這點錢財。”

“我私自做主,賺的錢財拿來救助窮困百姓,如何?”

朱樉眼睛一亮,高興的道:“這個法子好,如此一來不論賺多賺少,都不會有人有意見了。”

吳高遲疑道:“這對你太不公平了吧。”

畢竟其他人只是拿零花錢出來湊熱鬧,馬鈺是實打實的出了店鋪的。

馬鈺笑道:“有什麼不公平的,我這個頭把交椅不能白坐啊。”

吳高敬佩的道:“馬大哥高義。”

之後三人一起把賬目算清楚,又把組織成員全都喊到三樓開了個會。

由吳高出面,將方纔的決定告訴大家。

對於馬鈺的決定,大家自然沒有意見。

都是二代目,誰也不差這點錢。

拿來扶危救困,既能減少不必要的內部矛盾,還能賺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爲呢。

尤其是這個建議,還是馬鈺這個吃虧最大的人提出來的。

其他人就更不會有意見了。

有了正義目標,大家的幹勁兒就更足了,不少人親自下手幫着工人一起幹活。

馬鈺反倒沒有再插手。

他同樣也沒把茶點鋪子當回事兒,就現在的經濟環境,保本都難更別提賺錢了。

之所以鄭重其事的劃份子,不過是爲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罷了。

把最重要的事情搞定,剩下的就隨大家折騰吧。

隨後不久,二代目們一起開茶點鋪子的事兒就傳了出去。

各家的家長們自然都很高興。

尤其是對馬鈺提出的,賺的所有錢都拿去做善事,更是鼎力支持。

甚至可以說,如果這錢不是拿去做善事,他們還不敢讓自家孩子參與進來呢。

但也有人有意見,那就是言官們。

紛紛上書彈劾,官宦勳貴子弟經商有損朝廷威儀,要求嚴懲。

朱元璋也是從善如流,要求各家好好管教孩子,不要瞎胡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各家的長輩回家後,都是象徵性的說上幾句,這事兒就過去了。

大家還是該咋滴咋滴。

言官們彈劾了幾次,然後發現茶點鋪子生意很冷淡,自己也覺得無趣,就懶得再拿此事做文章了。

當然,此時他們也顧不上管這羣二代目胡鬧了。

因爲朱元璋忽然一改常態,在朝堂上狠狠的批評了要求恢復井田制的官吏。

而且不光是口頭批評,還讓這些人回家好好查一查,井田制從何時開始崩潰的,爲什麼會崩潰。

然後他又藉着此事批評儒生:“言必稱三代,有誰能告訴咱三代是什麼樣子的?”

有文官站出來反駁,說三代聖王垂拱而治,以仁德教化蒼生,使得天下大治云云。

朱元璋順着他的話說道:“好啊,咱聽說三代之時天下爲公。”

“你們每個人都給咱寫一份奏疏,好好說一說什麼叫天下爲公。”

聽到天下爲公這四個字,官吏臉色都變了。

很多口口聲聲說要恢復三代之治的人,也變得惶恐起來。

這是要把他們架在火上烤啊。

我們只是想讓你垂拱而治,你怎麼能提天下爲公呢,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但朱元璋的話都說出來了,自然不會給他們反悔的機會。

之後他又給所有人佈置了一個任務。

回去寫一封關於漢唐和宋元時期的,人口土地政策的奏疏。

官吏們也沒有多想,只以爲皇帝還沒有拿定主意,又找大家收集意見來了。

不過,通過朱元璋方纔的態度,大家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那就是皇帝比較重視漢唐和宋元的經驗,對什麼三代之治完全不感興趣。

這倒也在情理之中,朱元璋表現的一直偏法家,不喜歡三代之治很正常。

而漢唐的強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想學習他們太正常了。

宋元是離大明最近,他們的經驗也同樣值得借鑑。

總之,在大家看來,朱元璋今天的表現非常正常。

沒什麼好奇怪的。

與之相比,反倒是朱元璋接下來的決定,更讓大家重視。

“這幾日咱準備親自去一趟大都,屆時依然由太子監國,諸卿當好生輔佐。”

皇帝出行是大事,但朱元璋作爲開國君主,羣臣倒也沒有反對。

只是在思考,皇帝不在的時候,自己該怎麼做。

——

正在家裡讀書的馬鈺,聽說朱元璋要去大都的消息,頓時就坐不住了。

之前還在想怎麼救常遇春,這機會不就來了嗎。

於是,他立即放下書本,帶着朱樉一起進宮去找朱元璋。

(本章完)

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40章 中二少年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28章 鼎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89章 無題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9章 無題第90章 窮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30章 天命所歸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1章 無題第90章 窮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29章 夠狠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81章 無題第106章 稅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28章 鼎第106章 稅第52章 漢人英雄第84章 開講第103章 還俗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65章 儒家病了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4章 趙敏第121章 無題第81章 無題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7章 儒從何來第86章 觸及皇權第89章 無題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6章 是非,權衡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2章 綁架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14章 甲骨文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1章 千頭萬緒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88章 自信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6章 觸及皇權第40章 中二少年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4章 開講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1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04章 趙敏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55章 出塞第75章 分化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93章 人間佛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3章 人間佛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2章 漢人英雄
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68章 墨子論天命第40章 中二少年第29章 暴躁的母親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28章 鼎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6章 觸及皇權第89章 無題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9章 無題第90章 窮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11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30章 天命所歸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21章 無題第90章 窮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27章 叫姑姑(二合一章節)第129章 夠狠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81章 無題第106章 稅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28章 鼎第106章 稅第52章 漢人英雄第84章 開講第103章 還俗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65章 儒家病了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4章 趙敏第121章 無題第81章 無題第42章 上架感言第57章 儒從何來第86章 觸及皇權第89章 無題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37章 大明第一槓精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6章 是非,權衡第39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92章 綁架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14章 甲骨文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1章 千頭萬緒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88章 自信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6章 觸及皇權第40章 中二少年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84章 開講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1章 無題第86章 觸及皇權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104章 趙敏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55章 出塞第75章 分化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117章 無題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8章 扭巴的朱元璋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93章 人間佛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93章 人間佛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2章 漢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