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

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

“前面我們說過,人是一切的根本,公權和民權是同步的。”

“萬民聚在一起形成公權,公權反過來庇護萬民保障民權。”

“民對公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和吃穿用度。”

“站在君主的角度,有兩件事情是必做的。”

“其一維護公權力的威嚴,其二想辦法滿足百姓的合理需求。”

“我們先說第一點,維護公權力。”

朱元璋眼神愈加專注,終於講到維護君權了,他自然喜歡聽。

馬鈺並沒有說靠軍隊什麼的,而是回顧起了之前所講的內容:

“根據公權力擴張的軌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維護公權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的減少中間層,實現公與民的直接對接。”

“但這是不現實的,就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公權力不可能直接與萬民對接。”

“小國寡民還勉強可以做到,將人治發揮到極致。”

“對於大明這樣疆域龐大的國家來說,就必須要靠制度才能實現有效管理。”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制度中,體現對民權的重視。”

“就如宋朝,願意爲了一個地位低下的奴僕,而罷免丞相。”

“趙宋皇室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維護民權。”

“而維護民權,就是在削弱官僚的力量。”

“官僚的力量弱了,公權力自然就變強了。”

“……”

“所以對疆域遼闊的國家來說,禮法制度尤爲的重要。”

“一旦禮法被破壞,國家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朱標不禁連連點頭,通過這一番講解,他對公權和民權有了更深的瞭解。

朱元璋表情雖然波瀾不驚,但內心卻也深受觸動。

朱棡也同樣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原來這就是強調禮法的意義所在啊。

衆人心下更加期待,馬鈺會順着這個話題深入的講下去。

哪知他卻只是提了一嘴,就話鋒一轉聊起了別的:

“禮法建設這個很多人都研究過,著作也數不勝數,我就不多談了。”

“接下來我就談一個前人明明很重視,但又一直被忽略方向。”

朱元璋神色一動,恨不得跳起來給馬鈺一頓老拳伺候。

咱現在就想聽你講這個。

朱標也是同樣的想法,禮法建設確實有無數人講過,但像馬鈺這麼直白明瞭的太少了。

他真的很想繼續聽下去。

但馬鈺根本就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緊接着就說道:

“如果說,禮法制度是精神文明建設,那麼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物質文明建設。”

“也就是方纔陛下的那個問題,爲何要拓展衙門的職能。”

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

聽到這兩個詞,衆人的注意力瞬間就被轉移了。

“什麼叫物質文明建設呢?舉個例子,讓百姓吃飽穿暖,就是最基本的物質文明建設。”

“物質是承載一切的基礎,沒有物質上的滿足,其他一切都沒有意義。”

朱標插話說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只有讓百姓吃飽穿暖了,纔有能力去追求精神文明,是不是這樣?”

馬鈺讚道:“就是這個道理,古人其實早就講明白了。”

“只是很多人講禮法講魔怔了,竟然認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屬實是本末倒置。”

“如果君主真的相信了這句話,那纔是災難性的。”

朱元璋眉頭微皺,他是認可程頤的這一觀點的。

只是聽了馬鈺那麼多節課,他的認知已經有所動搖,所以沒有當場反駁。

但心裡肯定不舒服就是了。

朱標就沒有那麼古板的認知了,對馬鈺的話非常認同:

“程頤此言確實罔顧現實了,理學之缺陷可見一斑。”

“若用其治國,恐怕會出現讓百姓拿禮法擋肚餓的荒唐之事。”

朱棣撓了撓頭,小聲說道:“我要是餓極了,啥事情都能幹的出來。”

朱元璋心情正煩悶,聽到這話登時就怒了:

“怎麼?你還想將咱和你孃的肉吃了充飢不成?”

朱棣被嚇了一大跳,連忙道:“沒有沒有……孩兒不敢……“

一直沒說話的馬皇后不樂意了,護犢子道:

“你心裡不舒服拿孩子撒氣做什麼,真要是沒飯吃了,我就將肉割下來給他們吃。”

接着她又懟道:“讓百姓易子而食,這皇帝是怎麼當的?活該被推翻。”

“重視禮法本沒有錯,可也得看實際情況。”

“那程頤家族世代顯貴,從小錦衣玉食。”

“他自己吃飽了不知道捱餓的苦,才能說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的話。”

“真讓他全家老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一段時間,我就不信他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要真能眼睜睜的看着父母妻小餓死,我第一個吐他一臉唾沫。”

最後這句話是朱元璋之前用來說馬鈺的,現在被她拿來活學活用評價程頤。

朱元璋被懟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冷哼一聲轉過頭:

“咱不和你婦道人家一般見識。”

馬皇后白了他一眼,對馬鈺說道:“鈺兒繼續說,不要理他這個老古板。”

馬鈺忍住笑,乾咳一聲道:“拓展衙門的職責範圍,其實就是爲了建設物質文明。”

“歷朝歷代其實都在進行物質文明建設。”

“有朝廷組織的成體系的建設,也有地方衙門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搞的建設。”

“地方建設最普遍的就是灌溉水渠,每一條渠道都能改造出幾千上萬畝良田。”

“可謂是造福一方。”

“成體系的建設,最典型的就是馳道和漕運。”

“秦朝的很多馳道,現在還在使用。”

“唐朝的驛道里程達到了五萬餘里,最鼎盛時期,有兩萬多官吏圍繞驛道工作。”

“如果沒有國家成體系的建設,是無法達到這種盛況的。”

“對朝廷來說,馳道和漕運將全國各地區聯繫在一起,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

“而且賦稅的運輸、軍隊的調轉等等,都變得更加省時省力。”

“對於民間來說,馳道和漕運也方便了他們的往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商業發展起來後,工匠和百姓生產出來的商品,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百姓手裡有了錢,就能購買一些商品,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朝廷也能從商業活動中,徵收到賦稅。”

“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朱元璋出聲反駁道:“財富自有定數,這邊多那邊就少,落到商人手裡多了,朝廷和百姓手裡就少了。”

“商人重利而忘義,豈能讓他們掌握太多財富。”

馬鈺聽的直搖頭:“誰說財富是有定數的?”

“我知道他們爲什麼會說這種話,把百姓釘死在土地上不允許做別的,所有的產出全從土地中來。”

“土地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財富也是有限的。”

“這個邏輯我只能說,蠢且自以爲是。”

朱元璋臉色一黑:“好好說話,再無端蛐蛐人,小心咱揍你。”

馬鈺悻悻的道:“你自己要對號入座……”

說到一半發現朱元璋有暴走的跡象,連忙乾咳一聲道:

“咳,說正事。”

“財富是哪來的?人創造出來的。”

“一棵樹長在那裡,它就是一棵樹,就算賣錢也值不了幾個。”

“但經過工匠的加工變成各種精美的傢俱,價值就能翻許多倍。”

“木頭的總量增加了嗎?沒有,還是那些木頭,可財富卻增加了。”

朱元璋反駁道:“可你自己也說了,木頭的總量沒有增加,其實還是那麼些東西。”

“你將糧食加工成餅子,它的總量還是那麼多。”

馬鈺頓了一下,解釋道:“木頭是哪來的?可以通過人去種樹。”

朱元璋馬上說道:“種樹不也得土地嗎,地是有數的。”

馬鈺只感覺一股熱血衝頭,太陽穴突突直跳,這臭要飯的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此時他深刻的體會到了網上那句話的含義:

你和一個人爭論火箭是不是燒煤的,你就已經輸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自己還必須得想辦法說服他。

真踏孃的扯淡。

深吸口氣按捺住想罵人的衝動,正想着該怎麼給他解釋的時候,卻發現朱元璋的嘴角連續抽動了好幾下。

心下頓時恍然大悟,被這臭要飯的給耍了。

當即惱怒的道:“你還聽不聽了?不聽我走了。”

朱元璋也不裝了,得意的大笑道:

“哈哈……詞窮了吧,你小子也就會照本宣科,碰到個善辯的你就傻眼了。”

馬鈺翻了個白眼,我那是無話可說了嗎?

我特麼那是被你搞的無語了好吧。

馬皇后還以爲他有些下不來臺,連忙打圓場道:

“你個老不羞,戲弄孩子做什麼。”

“鈺兒不要聽他胡說八道,財富是人創造出來的,你說的簡單易懂,我也很認同。”

“你接着往下說,不要理他。”

朱元璋這次也沒生氣,只是得意的嘿嘿一笑。

朱標、朱棡、朱棣也很少見到自家父親這樣,心下別提多驚訝了。

馬鈺深吸口氣,不停的提醒自己,不要和他一番見識。

他就是個臭要飯的,不能和他一般見識。

好一會兒,他才壓下怒氣,狠狠的瞪了朱元璋一眼,說道:

“姑姑您放心,我沒事兒,纔不會和某個老不羞的一般見識。”

朱元璋:……

馬皇后大笑道:“好好好,咱們做個大度的人不和他一般見識,來咱們繼續往下說。”

馬鈺點點頭,接着說道:“人可以把很多無價值的東西,變成社會需要的財富。”

“但之前爲了降低管理成本,朝廷往往會把人固定在土地上。”

“人的主觀能動性被鎖死,看起來確實減少了管理成本。”

“但相應的,大量的勞動力被無效的浪費,也讓經濟模式變得單一和脆弱。”

“百姓窮困潦倒,經不起任何風浪,一場天災就能讓無數人易子而食。”

朱標若有所思的道:“草原經濟模式非常單一,只有遊牧一條路。”

“一場暴風雪,牛羊被凍死的多了,人就活不下去了。”

馬鈺說道:“是的,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農耕族羣的經濟模式相對草原要多元化,抗風險能力就更強。”

“既然我們知道這一點,那爲何不主動追求經濟模式多元發展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隨着經濟多元化,百姓家裡置辦了很多傢俱。”

“他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將來遇到過不去的坎了,就算變賣家產,也能多賣幾文錢不是。”

“說不定這幾文錢就能救他們一命。”

“如果千家萬戶都如此,那整個國家的財富總量將會增加多少?”

“國家面對災難的時候,抵抗力也會成倍數的提升。”

“說的難聽點,家底厚了,子孫就算敗家,也能多敗幾年不是。”

衆人心下莞爾,都點頭表示認同。

說到這裡馬鈺頓了一下,轉而說道:

“當然,前人也有前人的困難。”

“生產力太低,強行追求多元化發展,也是不切實際的。”

“但前面我們說過,從宋朝開始情況就變了。”

“生產力提高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人口也出現了大量富裕,有這個條件去發展百業。”

“宋朝已經在往這條路上探索,他們將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把多餘的勞動力引導向百業,南宋靠着很少的土地,就養活了八千多萬人口。”

“如果仔細研究宋朝的財稅就可以發現,地稅和人頭稅所佔比例很小。”

“他們財稅的主要來源,其實就是百業。”

“這就說明,多元化發展這條路是可行的。”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沒有蒙古人入侵,宋朝的國祚是否可以再延續一兩百年?”

聽到這裡,朱元璋心中大動。

宋朝地少人多,面對着寒冷期,還面臨北方強敵的侵擾。

即便如此,也養活了八千多萬人口。

關鍵是,他們還能讓這些人都吃得上飯。

如果沒有外敵,靠着宋朝自己發展,說不定真的還能再延續一兩百年。

這麼一算,宋朝國祚就能超過五百年。

五百年啊。

大明也即將面臨寒冷期,人口也同樣會出現大量富餘。

但大明沒有那麼強大的外敵啊。

照這樣算,那大明的國祚有多長簡直不敢想啊。

算着算着,他眼珠子都綠了,催促道:

“快說快說,接下來呢。”

朱標等人也同樣都豎起了耳朵,增加幾百年國祚,誰不興奮啊。

馬鈺心下也非常高興,你感興趣就好啊,興趣就是最好的動力源泉。

“但是宋朝也只是探索階段,他們並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

“或者說,他們的做法是很粗放的,導致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如果宋朝對此能有個清晰的認識,再由朝廷出面制定宏觀發展計劃,我相信他們的情況會更好。”

“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基層官吏來實施。”

“我們不能指望一羣不識數的人去搞經濟……”

“這就是爲何我一直說,大明要拓展官吏的職能範圍,爲何要提倡普及算學的原因。”

“一切都是爲了讓大明的經濟多元化,給後世子孫多積攢一些家底。”

“力爭讓大明能熬過寒冷期,創造一個更加輝煌,國祚更長的王朝。”

“讓後世尋找治國經驗的時候,不再提什麼三代之治,只會拿大明做榜樣。”

一席話說的,就連朱元璋都感到熱血沸騰。

就更別提朱標、朱棡、朱棣哥仨了,如果不是環境不適合,他們恨不得站起來高呼開創輝煌了。

等大家都冷靜下來,朱元璋說道:

“咱就知道,你小子對治國有一整套的想法,今天沒有讓咱失望。”

雖然沒有說具體的政策,可這一節課比任何具體政策都管用。

讓他對過去有了清晰的認識,對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明確的想法。

再回想之前自己設計的國策,他覺得還是別拿出來了,重新設計吧。

當然,他肯定不會這麼草率,後續依然會做大量的調查。

但最起碼,現在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查了。

比之前無頭蒼蠅一樣,要強太多了。

之後衆人又圍繞這個問題發起了提問,馬鈺一一做了解答,讓他們對經濟多元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而且馬鈺也順便講了一下商業稅的問題,並強調了商業稅在未來的重要性。

事實上這次不用他提醒,在講經濟多元化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對商業稅的重視不夠。

稅制方面,必須把這一塊給補上。

不過具體要如何徵收商業稅,馬鈺也表示不懂:

“但我相信肯定有人懂,陛下多探查一番,定然能找到的。”

朱元璋點點頭,並沒有認爲他在藏拙。

馬鈺要是啥都懂,那纔有問題。

之後又聊了一會兒,就到了午飯時間。

用過飯之後,馬鈺就提出告辭。

話題已經談的七七八八,朱元璋倒也沒有再留他。

只是等到朱標三兄弟也想離開的時候,朱元璋卻將他們三個留了下來,然後說道:

“你們是不是很奇怪,爲何我會將老三老四也留下來聽講?”

(本章完)

第76章 老狐狸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6章 老狐狸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7章 無題第103章 還俗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2章 你再想想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3章 錦衣衛第134章 復古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02章 入彀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2章 入彀第90章 窮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1章 無題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7章 無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06章 稅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4章 甲骨文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7章 無題第7章 帝王之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5章 分化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3章 錦衣衛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66章 姚廣孝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6章 死意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2章 你再想想第85章 狠狠輸出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17章 無題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5章 雙標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55章 出塞第103章 還俗第55章 出塞第134章 復古第13章 那我問你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1章 三表法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21章 東拉西扯
第76章 老狐狸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76章 老狐狸第83章 正式立旗第50章 三人行必有點子王(求月票)第49章 朱標秀(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7章 無題第103章 還俗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51章 卸甲風(求月票)第30章 天命所歸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32章 你再想想第30章 天命所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33章 錦衣衛第134章 復古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94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02章 入彀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2章 入彀第90章 窮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21章 無題第95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117章 無題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06章 稅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4章 甲骨文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17章 無題第7章 帝王之學第32章 你再想想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75章 分化第82章 雷厲風行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3章 錦衣衛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5章 常妃(51上架)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53章 顧家的川蜀人第66章 姚廣孝第31章 長生不死(標題黨)第78章 別低頭,皇冠會掉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第82章 雷厲風行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96章 死意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41章 這就是朱元璋(今晚上架)第32章 你再想想第85章 狠狠輸出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100章 破除恐懼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99章 朱標:爹您太天真了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10章 馬皇后的靈感第117章 無題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第16章 隻手挽天傾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125章 單向透明第86章 觸及皇權第15章 雙標第97章 究極陰謀論第8章 後怕的朱元璋第122章 其罪當誅第55章 出塞第103章 還俗第55章 出塞第134章 復古第13章 那我問你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01章 三表法第26章 就你叫馬鈺啊第21章 東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