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老狐狸

第76章 老狐狸

接到劉伯溫的拜帖,馬鈺一腦門的問號。

我還沒去拜訪你的,怎麼你倒先拜訪起我來了?

而且你拜訪我是幾個意思?

莫非你真和後世故事書裡描寫的那般,能前看八百年,後看五百載?

然後看出我是穿越者?

搖搖頭,將這無厘頭的念頭甩出去,大概率是察覺到了些什麼,想來找自己探探口風。

不得不說,在智商這塊劉伯溫確實很高。

但可惜……

不過馬鈺也確實想見一見這位小說裡的傳奇人物,就告訴那僕人,明日在家中恭候大駕。

等僕人離開,他立即去宮裡找到馬皇后,將劉伯溫拜訪的事情說了一下。

正常的人情往來,自然不用去宮裡報備。

但劉伯溫確實有點特殊,馬鈺覺得還是事先說一聲比較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馬皇后笑道:“劉伯溫就是靈醒,一眼就看出這一連串的事情,和鈺兒你有關係。”

“見一見也好,你最會擺事實講道理,若是能說服他忠心任事,也是大功一件。”

馬鈺搖搖頭,說道:“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可移,劉伯溫就是太聰明瞭,想說服他很難。“

馬皇后嘆道:“試一試吧,他一直這樣終究不是辦法。”

馬鈺自然明白她是什麼意思,大明都得天下了你劉伯溫還不肯歸心,會讓人很難辦。

但也正如他方纔所說的那般,只有特別聰明和特別愚蠢的人,是無法說服的。

劉伯溫無疑是是前者,想說服他太難了。

不過見還是得見一下的,穿越一趟不認識一下誠意伯,豈不是很遺憾。

接着馬鈺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八爺家的三叔五叔決定去莊子上生活,我也想帶着大家一起去看看。”

“到時候讓表哥也跟着一起去看看如何?”

馬皇后倒沒有覺得出城有什麼大不了的,相反還很贊同:

“出去見識見識也好,順便再去難民那裡看看。”

“不過外面還是比較亂,得多帶點人保護才行。”

馬鈺連忙說道:“常伯父在家正無聊呢,正好帶着他一起去散散心。”

馬皇后當即就不說話了,笑道:“那感情好,伯仁的名聲在那,肯定沒有宵小敢靠近。“

“這樣,乾脆讓常丫頭、徐丫頭,老三老四老五都一起跟着去見識見識吧。”

馬鈺笑道:“那感情好……要不您也一起去,人多了才熱鬧。”

馬皇后也有些意動,畢竟從大明建立,她也很少離開皇宮了。

不是有人看着不讓她出去,而是根本就離不開。

馬鈺自然看出了她的想法,又是一番軟磨硬泡。

馬皇后笑着說道:“好好好,我答應你就是,你小子就是鬼靈精。”

馬鈺高興的道:“好,就這麼說定了,我回去就和大家約個日子,到時候再來請您。“

正事說完,又陪着馬皇后閒聊了一會兒,他才離開皇宮。

回家之後他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準備。

劉伯溫和宋濂不同。

因爲《送東陽馬生序》,馬鈺對宋濂是有先天好感的。

加上他這個人確實有操守,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會靈活搖擺。

所以見他之前可以準備好幾套說詞,總有一套能用得上的。

劉伯溫不同,這人是非常靈活的,誰也別想在語言上抓住他的把柄。

對這樣的人,事先準備再多都沒用,隨機應對是最好的辦法。

第二天,馬鈺將馬皇后要去莊子的事情告訴了朱樉,讓他提前做一些準備。

至於都需要做哪些準備,這個不用他操心,朱樉比他懂。

之後又找到馬八爺一家:“三叔五叔真的不再考慮考慮?”

“咱們家在應天府人單勢孤,真的很需要人手。”

“況且都在府上,一大家子也熱鬧。”

馬老三和馬老五都很感動,但很明顯有些怯意,不停的用手搓自己的衣服,就是不敢說話。

馬八爺有些失望,也徹底死了這方面的心,於是就說道:

“大郎的心意我們領了,這倆孩子在鄉下待習慣了,到了這應天府就和沒了魂兒一樣。“

“讓他們去莊子上吧,那邊也正好需要人照看。”

馬鈺嘆了口氣,失望的道:“也罷,我這就安排人去莊子上準備住所。”

“過幾日咱們一起過去看看情況,若是生活不習慣,咱們再回來。”

馬八爺連忙道謝。

這時馬鈺又看向幾個孩子,說道:

“孩子不能不讀書,不過年齡太小離開父母也不好。”

“這樣,回頭我請個先生,去莊子上教他們讀書。”

“待年齡大一些,就接到城裡來進學。”

“若是表現的好,我就去求姑姑,讓他們去大本堂進學。”

這下馬老三、老五兄弟倆感動的,差點就跪下了。

這可是讀書啊,以前哪敢想。

更別提去大本堂給皇子當伴讀了,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馬八爺就更別提了,一把濁淚止不住的往下滾。

等馬鈺離開,他嚴厲的對兒孫說道:

“看到了嗎,這就是咱們的一家之主,以後要好好爲他辦事。“

“日後若是讓我知道誰幹了那忘恩負義的事情,打斷他的腿丟出家門。”

馬老三老五連忙表示不敢,就算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兒啊。

以前沒來應天的時候,他們幻想過很多畫面。

真正到了這裡才知道,自己極盡想象的畫面,都遠遠不如這裡的真實情況。

大戶人家的規矩是真多,儀表、吃飯、言行舉止都有規矩。

很多規矩還不是刻意去講究,而是周圍環境在影響着你,讓你下意識的跟着去做。

他們在鄉下自在慣了,天熱了袖子褲腿都挽起來,也沒人會說啥。

吃飯的時候,周圍一圈人家都端着碗,拿着粗糙的食物,來到大樹下席地而坐邊吃邊聊。

在這裡,這些動作根本就做不出來。

即便沒人監管,他們自己也做不出來,總覺得這麼做和環境格格不入。

至於馬鈺,每天都能見到面,還經常在一起吃飯。

對他們的態度也非常和藹,對幾個孩子也很疼愛。

可對這個少年家主,他們心中卻只有敬畏,根本就不敢親近。

沒辦法,在這家裡馬鈺可是一言九鼎。

他笑其他人才會笑,他不高興其他人都會繃着臉。

再加上他身後時刻都跟着幾個滿臉橫肉的壯漢。

一家之主的形象直接拉滿了。

馬老三老五他們實在不敢和他親近。

這種環境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過拘謹。

只是幾天就夠了,心念唸的想去鄉下。

馬八爺自然想讓他們留在大城市,又勸又罵都沒有啥用,也只能去找馬鈺。

馬鈺自然得有所表示,出面挽留了幾次,又多留了他們幾日。 見他們依然想去莊子這才鬆口。

至於給孩子請老師之類的,確實有拉攏的意思,但也是真的想多培養幾個年輕人出來。

未來如何,還得是看他們啊。

最後一次挽留過他們,馬鈺就找到管家袁朗,讓他去莊子上安排住所之類的。

這些事情對袁朗來說,不過是信手拈來,當即就去辦理。

處理完瑣事馬鈺長舒口氣,接下來就是等劉伯溫上門了。

——

劉伯溫確實是個講究人,不早不晚上午十點整到達。

在這個年代,能將時間掐這麼準還真是難爲他了。

寒暄見禮之後,馬鈺將其迎入正堂落座。

接下來就是一番吹捧。

一個說馬公子少年才俊,必爲國之棟樑。

一個說劉中丞才學過人,是國家的肱骨之臣,是我們晚輩的楷模。

總而言之,雙方一個比一個會誇,誰都不願意讓話掉在地上。

馬鈺是篤定了,你劉伯溫不先說正事,我是肯定不會主動說的。

咱們就拉扯着唄,看誰能沉得住氣。

最終還是劉伯溫先繃不住了,開始將話題往朝政上撤。

馬鈺立即打起精神,這老狐狸每一句話都不簡單,可不能上當。

能掐準他是什麼意思的,就證明回答上幾句。

感覺有坑的,就直接點頭:嗯,劉中丞高見,晚輩佩服。

要麼就是:哎,晚輩後學末進,哪有什麼見解。

劉伯溫見這少年始終不上套,也非常無奈。

其實他倒也沒什麼壞心,主要是想套套話,看最近的差距變化馬鈺參與了多少。

順便再摸一摸他的心思,然後再決定後面怎麼開啓話題。

哪知聊了半天,說的口乾舌燥,茶水都喝了兩杯,少年一招都不接。

知道對方心智比外表成熟,今天自己很難討到便宜,劉伯溫也不再浪費口舌。

終於開始切入主題:“朝中做官難啊,別看我表面風光,實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馬鈺心道你個老狐狸,還是被我的不接招大法給治住了吧。

任你本事通天,我通通用嗯、啊、哦、好等字來回答。

就不信你能從這些字裡,分析出幾千字的心理波動來。

不過見劉伯溫終於開始談正事,馬鈺也沒有再敷衍,而是順着他的話說道:

“劉中丞哪裡的話,你可是朝中肱骨之臣。”

“當年鄱陽湖之戰多賴你的計策,之後的朝政建設你也立功頗多。”

“若陛下分封功臣,名單上也必有你一席之地,何至於生出如履薄冰之心。”

劉伯溫搖搖頭,說道:“公子謬讚了,愧不敢當。”

“我這御史中丞也只是看起來光鮮罷了,現在朝中局勢複雜,各方勢力交鋒。”

“我只求自保,不敢有別的想法。”

馬鈺故作不解的道:“哦?劉中丞以爲憑陛下的能力和性格,還壓不住這些勢力嗎?“

劉伯溫嘆道:“陛下口含天憲乾綱獨斷,自然無往而不利。”

“但這種大勢交鋒,局外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餘波波及灰飛煙滅啊。”

馬鈺驚訝的道:“局外人?劉中丞身爲大明的御史中丞,又是開國功勳,竟然將自己當做局外人?“

劉伯溫苦笑道:“我只想當一個局外人,能功成身退足矣,不敢有其他奢望。“

馬鈺眉頭微皺:“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勸你了。”

“天下一統在即,你此時激流勇退,倒也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有立國之功在身,日後不論朝中有何變動,都不會影響到你。”

劉伯溫面露猶豫之色,內心似乎在進行着激烈的掙扎,好一會兒才說道:

“馬公子可知,李相一直在針對我?”

馬鈺心中吐槽,這劉老頭戲真多,但還是配合的道:

“有所耳聞,但並不知道詳情。”

劉伯溫就解釋了原因。

其實最開始李劉二人相處非常融洽。

劉伯溫還是得到李善長的舉薦,才進入朱元璋的視線。

不論古今,這份情都是非常大的。

劉伯溫也很念這份情,對李善長非常尊敬。

倆人可是度過了一段很長的蜜月期。

不過倆人性格上的差別還是太大。

劉伯溫爲人謹小慎微,但做事的時候卻非常剛硬。

尤其是痛恨豪紳、官吏坑害百姓。

而李善長這個人氣量狹小,做事就沒那麼講究了。

時間一長摩擦就開始了。

不過當時雙方都還能維持一個體面。

兩人真正決裂,其實是洪武元年的事情。

朱元璋去汴梁巡視,中書省都事李彬趁皇帝不在,收受賄賂縱容下屬犯罪而被抓。

李彬是李善長的心腹,他自然要去保。

本來李善長以爲,我對你舉薦有恩,加上之前相處的還算融洽,這個面子你得給吧?

劉伯溫壓根就沒給他這個面子,將李彬斬殺以儆效尤。

從此李善長就徹底恨上了劉伯溫,不是一般的惱怒,而是真的想除掉他。

幾次發動黨羽,在朱元璋面前彈劾他不法,甚至僭越的罪名都安上了。

這一點馬鈺自然也是知道的,但聽當事人講述,自然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比如,他就從劉伯溫的話裡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那就是,雖然他一個字都沒提朱元璋,卻處處都在暗示,朱元璋偏向李善長。

任由李善長污衊自己。

所以他才生出退隱之心。

然而他又害怕自己離開朝堂,李善長他們一幫子人不會放過自己。

到時候自己不在朝中,他們還不是想怎麼污衊自己就怎麼污衊嗎?

於是他就進入了想辭官,卻又猶猶豫豫不肯走的樣子。

結果在別人看來就變成,他不肯爲朝廷效力,卻又貪戀權力。

馬鈺自然不會完全相信他的話,這種老狐狸不同於一般人。

一般人說謊就是說謊了,他們說謊十句話九句是真的,只有最關鍵的一句是假的。

外人很難分辨的出來。

而且馬鈺可是穿越者,知道部分歷史資料的,更不會輕易被劉伯溫給忽悠住。

在劉伯溫說完之後,他一拍大腿,說道:

“哎呀,我還以爲劉中丞是忘不了大元皇帝的恩情,纔不願意爲大明效力呢。”

“原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聞言,劉伯溫臉色劇變。

(本章完)

第28章 鼎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66章 姚廣孝第104章 趙敏第93章 人間佛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22章 暴露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83章 正式立旗第75章 分化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55章 出塞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01章 三表法第92章 綁架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8章 鼎第55章 出塞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02章 入彀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06章 稅第15章 雙標第113章 無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29章 夠狠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1章 無題第84章 開講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6章 死意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29章 夠狠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17章 無題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4章 趙敏第81章 無題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4章 開講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38章 禹王鼎第88章 自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2章 漢人英雄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5章 羣相制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4章 甲骨文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2章 漢人英雄
第28章 鼎第91章 生產力的魅力第66章 姚廣孝第104章 趙敏第93章 人間佛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22章 暴露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13章 無題第83章 正式立旗第75章 分化第79章 衣服都差點踹開線第55章 出塞第64章 三間大瓦房第17章 坐不住的朱元璋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21章 東拉西扯第101章 三表法第92章 綁架第42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30章 天命所歸第28章 鼎第55章 出塞第105章 代天行道第60章 天有不測風雲(二合一)第46章 分配端出問題(求月票)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24章 睿智的馬八爺第2章 震驚的馬皇后第12章 至誠君子也第119章 獨屬於華夏的經濟學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80章 大長腿御姐第109章 崖山老兵之後第36章 是非,權衡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120章 爲何秦要統一度量衡第107章 稅收到了皇帝頭上第102章 入彀第73章 朱元璋的抉擇第106章 稅第15章 雙標第113章 無題第32章 你再想想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54章 這小子看着不像好人吶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117章 無題第21章 東拉西扯第56章 沒酒也能論英雄第74章 文學和賢良第43章 歷史的暗線(求首訂)第52章 漢人英雄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45章 歷史的暗線3(求月票)第129章 夠狠第3章 真香的機會都不給第123章 什麼叫高情商(後仰)第121章 無題第84章 開講第1章 明黑眼裡的朱元璋第63章 義薄雲天第96章 死意第70章 究極大陰謀第86章 觸及皇權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65章 儒家病了第129章 夠狠第111章 標哥出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72章 都是太子的人第117章 無題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104章 趙敏第81章 無題第61章 草原的強化之路第84章 開講第77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131章 預定太孫教育權第69章 儒教的聖經第112章 事了,賜婚第38章 禹王鼎第88章 自信第57章 儒從何來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第126章 甕中捉鱉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59章 刀把子(求月票)第52章 漢人英雄第44章 歷史的暗線2(求月票)第115章 羣相制第4章 朱標的震驚第128章 從來便是如此第6章 最好與最壞第14章 甲骨文第25章 人活着就是爲了爽第52章 漢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