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永和九年真是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年代。這一年的歷史可算是千轉百折。令人無法看清。

這一年初,晉朝名士殷浩誓師北伐,當時,虛弱不堪的冉魏就是使熟透的果子,就等待着偉大名士摘取,可惜,這位大名士十分努力地把事情辦砸了。北伐大軍還沒踏入魏地,便全線崩潰……

也在這一年,晉朝屬國燕國徵滅了魏國,眼看大一統的局面出現,可燕國竟然不交出自己的勞動所得——它的國君稱帝了。

眼看強勢崛起的燕朝——稱帝后,國家要乘“朝”——以不可遏止的勢態君臨於北方,而北方諸國都將匍匐於強燕腳下,仰燕國鼻息而生存,局勢卻突然變幻,晉朝另一個屬國遼漢國突然向燕國開戰。

令人驚愕的是,身爲屬國的遼漢國,與燕國開戰並不是出於宗主國的旨意,而開戰的理由也不是燕國擅自稱帝,犯下了僭越與謀逆之罪。他們用的理由毫不起眼,不過是用170名國人受戰火波及而已。

令世人跌破眼鏡的是,強橫無比,從無敗績的燕國,從一開戰起,就讓這個一直低眉順眼的漢國壓着打,全無還手之力不說,還讓漢軍攻破了他曾經的兩個都城——和龍城與薊京。

就在世人都認爲燕國大勢已去的時候,峰迴路轉,慕容恪率軍攻入了漢國境內,並開始圍攻漢國咽喉——鐵嶺關。漢軍被迫倉促撤退,回軍迎戰慕容恪。

但正當人們認爲燕國即將復起,漢國面臨滅國之災時。慕容恪卻突然撤軍,沿來路返回了。

慕容恪這次轉身而去,加上他在天井澤的那次,已是第二次避戰高翼了,世人皆曰慕容恪不敢面對高翼的鋒芒。殊不知,慕容恪當時有苦說不出。

漢國實行塢堡制,身處交戰區域執行的最爲徹底。慕容恪原先見過中原地區的塢堡,他以那些塢堡衡量漢國,結果令他也面臨慕容宜、慕輿根攻漢時的局面——面對堅城無法下嘴,欲深入而不能。

這是生產力的差距,但出身鮮卑的慕容恪,怎麼也想不到生產力方面。

中原地區實行的是牛耕與人力耕作技術,採用這種技術,農夫耕作的範圍被侷限於塢堡周圍五里的地區,因爲再往遠去,時間都花在趕路上。而漢國採用馬耕技術,農夫可以騎馬出去,到了地頭下馬耕作,收工後再騎馬回家。

馬耕技術的採用,使漢國農夫的耕作距離擴大到距家門20裡範圍,這使得漢國可以把塢堡建設的更大更堅固,以便容納更多的人。

慕容恪自持有30萬大軍在手,小小塢堡不在話下,所以他的遠征沒帶糧草,當然,鮮卑人出戰也沒有帶糧草的習慣,漢人就是他們的糧草。

當慕容恪出現在遼北平原上,遇到的第一個塢堡是通遼要塞,試攻之下,慕容恪磕壞了牙,又急又餓的鮮卑人失去了3000條生命,通遼屹立如故。

慕容恪果斷地棄通遼而下,再攻遼源城。沿途,他沒在曠野裡找到一家一戶散居之民,等到了遼源,看到那比通遼還堅固的城堡,他失去了嘗試的心情,再度跳躍而過,轉攻法庫。不克,再攻鐵嶺關。

至此,他的兵鋒已鈍。人還可以堅持,但馬在白雪皚皚的大地上沒找到半點草料,早已骨瘦如柴,不堪騎乘。

鐵嶺關不同於遼源城,這是高翼花了三年時間建的雄關,看見這座高大的城堡,慕容恪失去了繼續深入的勇氣,於是,他當機立斷,在高翼回軍後,立刻遠飈而去。等千辛萬苦返回燕國,他纔得到漢軍擊破和龍城與薊京,守軍全軍覆滅,皇甫真投降,平視陽裕被殺的消息……

按說,剛剛大勝了燕國,攻克燕國兩京的高翼不該虎頭蛇尾,起碼燕軍退卻時,他尚有餘力追擊疲憊的燕軍。但令人詫異的是,高翼也匆匆結束了對燕國的討伐戰,大軍連忙撤出了燕國境內。雖然撤軍時,他把燕國的兩座京城徹底夷爲平地,百姓全部遷走,但這種掠奪戰卻完全不符合傳統。

而面臨慕容恪的退卻,高翼的追軍甚至沒出鐵嶺關,等到慕容恪完全退出遼北之後,高翼纔派出安撫隊伍,前往遼源、通遼清點損失。

這場戰鬥是場麻稈打狼,兩頭害怕的戰鬥。但當時,佔足上風的高翼沒有追擊,許多人因此評價說高翼戰略過於保守。殊不知,當時的漢國雖然氣勢洶洶,但卻是徹底空殼化。不過,限於保密約束,知情人連替漢王辯解都不敢。

漢國人口少,猛然出動二十萬大軍,此外,海上還動用了漢國所有的船隻,轉運物資。此戰,高翼也動員到了婦孺。

這一戰消耗的戰略物資也極爲驚人,其中刀槍、斧鉞、弓箭等戰具的消耗,甚至動用到了高翼起家之初所鑄造的劣質品,而火藥更是傾盡家底。回軍迎戰慕容恪的高翼,當時,軍中沒有一位火器兵,唯有五千弓箭手,這些弓箭手手持弓箭也參差不齊。

若慕容恪敢戰,高翼只有躲入鐵嶺關中,如今遇到了撤退,他當然不敢招惹那羣餓狼,所以,他也只能虎頭蛇尾,結束了對燕國的征討。

這一年,一連串的變化讓身處當世的各國重臣都無法看清歷史的方向,事後,人們評價說:這是虎頭蛇尾的一年。殷浩北伐是虎頭蛇尾,燕國崛起是虎頭蛇尾,漢國攻燕是虎頭蛇尾……

連帶着,第二年也進入了虎頭蛇尾的一年。這一年初,桓溫北伐,聽說桓溫來了,要想一路狂奔逃入黃河北岸,投降了前燕。所以姚襄佔淮南也是虎頭蛇尾。

隨後,桓溫揮軍繼續挺進,與符建建立的秦朝(秦國亦稱帝)對上了,4月,桓溫在藍田大敗秦軍,射死秦國“太子”苻萇,5月,桓溫會見王猛,王猛隨後轉投秦國符建,成爲了晉代洪承疇。

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桓溫的北伐也是虎頭蛇尾,晉庭聽說桓溫戰勝秦軍,並擊斃秦太子後,立刻使出終極排擠計——幫助自己的敵人。桓溫的北伐大軍立刻遭遇斷糧危機,6月,彈盡糧絕的與苻雄在白鹿原會戰,桓溫戰敗。苻雄擊敗在子午谷擊退三心二意的東晉援軍,用割麥計逼走桓溫。晉朝的北伐大計,終於在晉臣於敵軍的共同合作下,虎頭蛇尾了……

說到桓溫北伐,還有件趣事。

桓溫生平只佩服兩人,其一是西晉未期在幷州地區抵抗強胡的那位“聞雞起舞”的劉琨,這次北伐後,桓溫在北方帶回一個“巧作老婢”,是劉琨從前的府中歌妓。

當時,這老太太一見桓溫,便潸然淚下。桓溫問其原因,老太太答道:“您長得很像劉司空。”桓溫大喜,回屋整裝束髮加冠,打扮齊整,又把老太太叫來詢問詳情。

老婦答:“君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

老太太真逗,言語之間,竟也有晉人深刻的幽默感。

這是要擱別人,老太太免不了一死。因爲這年頭,流行以美姬宴客奉酒,客人不飲,則剁下美姬的手送給客人。老婦此言有嘲笑桓溫的意思。桓溫聞言,“裭冠解帶,昏然而睡,不怡者數日”。

桓溫用矇頭大睡來發泄失望,隨後撤軍時,還不忘帶上這位劉琨富商的昔日歌姬,今人讀此,不覺泯然。

在如此寬大作風的縱容下,桓溫手下頗聚集了一批狂士。最放肆的應數他的徐州老相識謝奕,這時候在桓溫手下做司馬。他仗着是桓溫布衣之交,絲毫不改昔日作風,在桓溫面前衣着隨便,吟嘯自若,被桓溫稱爲方外司馬。

謝奕喜歡喝酒,那時候連基本禮節都不顧了。桓溫酒量不大,不勝其擾,就往妻子那兒躲,但是謝奕竟然也跟着進入內室!也許是後來他覺得不妥,才返回大堂,隨便抓住一個士兵陪着喝酒,嘴裡還嚷嚷:“跑了一個老兵,又來一個老兵。”

還有襄陽人羅友。他從小就有癡名,喜歡在別人祭祀的時候蹭飯吃。有一次桓溫在宴請別人,羅友說有事相商,所以桓溫邀請他赴宴。羅友在宴會上大吃一通,然後就走,桓溫問他不是有事相商嗎?羅友回答道,我聽說白羊(吳地出產的一種白羊)肉很好吃,從來沒吃過,所以冒昧前來混吃,現在吃飽了,就沒必要呆下去了。

於是施施然而去,了無慚色。

這一年,燕國爲了報復漢國,也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北伐。慕容恪集結了100萬大軍,爲此甚至徵集了部分女兵參戰,但它的真實意圖卻不是指向漢國,而是青州段龕。但當慕容恪正籌集糧草——主要是兩腿羊——時,漢軍水師戰船突入黃河,一路掃蕩了黃河兩岸的所有村寨,將數萬百姓挾裹而走。

隨後,慕容恪不得不沿河佈防,防備漢軍水師突擊,北伐南攻,結果都不了了之。

虎頭蛇尾的一年過去後,進入了渾渾噩噩的連續五年。燕朝(國)連遭漢國重創,秦朝(國)遭晉朝重創,晉朝則內訌不止,漢國則忙着消化掠燕的成果。結果,誰都無力再發動戰爭,整個中國爲此平靜了五年。

歷史沒有改變,晉朝繼續向滅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他們把種種滅亡行爲一一作了一遍,而秦國則在崛起的路上勢不可擋,他們攻伐涼國,攻伐代國,佔領區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燕國也開始走向衰落。昇平四年(360年)正月,慕容雋去世,太子慕容暐即位。

慕輿根爲了跟慕容恪爭奪太師之位,發動叛亂,依附於慕輿根的羯胡殘餘,再度呈現了他們的暴虐本性。他們將搜到的慕容皇族斬盡殺絕,連嬰兒都不放過。

慕容恪剿滅了慕輿根叛亂後,對這支羯胡殘餘下達了嚴苛的絞殺令,隨後,這支最後的羯胡人被迫投奔了他們曾經迫害的漢人政權。

晉朝收留了這支羯胡殘餘,並讓他們發展壯大起來。隨後,壯大的羯胡開始奪取政權,重新以漢人爲食物,這就是後來的後景之亂。後景之亂被鎮壓後,羯胡民族徹底消失。

然而,因爲這支三千人的羯胡武裝叛亂,而死亡的漢人達到一百六十萬。江南數各州縣人口爲之一空,四百年未能恢復元氣。因後景之亂而失落的華夏文明與科技更是不勝枚舉。

這是對敵人“仁恕”而付出的代價,但我們沒有接受這個教訓。

然而歷史畢竟改變了。這個時代,本來是中華民族大逃亡的時代,因躲避戰火,逃亡的漢人在茫茫的大海中尋求生路。按正常歷史記載,在這個戰亂頻繁的五百年間,成功逃亡到達異域的漢人約有二百萬人。

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到達琉球,建立琉球國,在隋代遣人回中原認祖歸宗;還有一部分人逃入南洋,甚至逃入更遙遠的非洲。

中國歷史沒有記載那些逃入非洲的人。按中國歷史的說法,中國人發現非洲要等到一千年後的鄭和下西洋。但羅馬歷史記載了這些遷徙的漢人,二十一世紀初,基因學家通過基因譜系研究,確認了這些後代已完全黑人化的特殊族羣,擁有漢人血統。

而外逃的絕大多數漢人,他們逃入的目的地首選是韓國與倭國。這些飽經戰亂,遭受喪國之痛的漢人們,痛定思痛,徹底拋棄了儒學裡的懦弱與僞善,建立了一種基於炎黃文明的武人文化,這種文化後來被叫做“武士道”。

十九世紀末期,西方史學家曾認爲,連日本人的語言,都是一種中國方言。這種方言是未被胡人污染的原始漢語,比如,日本的“板栽”用客家話讀一讀,那就是“萬歲”的發音。

起初,日本學者也承認這種說法,但隨着中國國勢微弱,日本對此極力否認,隨後,韓國也“去中國化”,否認其文化淵源。

歷史的改變也在於此。自高翼剿滅倭國後,高翼的遼東截留了大部分出逃的漢人,並在他的刻意引導下,那種武人文化開始在遼東落地生根。伴隨着遼漢國的強盛,漸漸的遼東反而成了各地漢民出逃的首選方向。

歷史改變了,此時此刻,歷史已經大大地偏離了方向。

燕漢大戰爆發之後第六年,漢國捕鯨船連續發現了庫頁島、夏威夷島,這標誌着探索美洲的條件已經成熟。而隨着鯨產品深加工的開發,爲了捕獲更多的鯨魚,遼漢國的船隻航行的越來越遠,美洲的發現指日可及。

歷史變更最大的是燕國,本來燕國崛起後,整個北方都在戰慄,但高翼的兩次掏心之戰,卻打落了燕國的強勢。而後,漢國水軍如蝗蟲過境般進入燕國境內騷擾,迫使燕軍不得不把大量兵力滯留國內,沿河佈防,這讓燕國失去了原先咄咄逼人的攻勢。對晉朝的壓迫,也大大減輕。

歷史大大改變的是漢人的地位,經過冉閔絕死的反抗,再加上漢國兇厲的報復,北方殘存漢人的地位大大改善,胡人對他們的壓迫大大減輕。尤其是高翼打出“食人者不可恕”的旗號後,在沒有胡人敢大鳴大放的煮食漢人。

歷史車輪緩慢的前進,在這六年間,漢國似乎也收起了兇厲的爪牙,轉而埋首發展內政,然而,漢國偶然露出的獠牙卻提醒人們注意,這頭老虎並未老。

昇平四年初,高句麗突然發生內亂。王室成員全體蒙難,漢國不等對方求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剿平叛亂。隨後,高翼強行扶持自己六歲的女兒、高卉之女平安公主成爲高句麗新女王。陳嬰也搖身一變,成爲高句麗大相國。

當時,高翼平叛的雷霆手段,讓整個北國都感到震驚,而失去所有王室成員的高句麗百姓,熱切的接受了具有王室血脈的平安公主。因爲這幾年,陳嬰治下的平安府給人以極其強烈的示範效應。

事後多年,曾有人隱諱的指出,當時那場內亂幕後黑手正是高翼。因爲不可能那麼巧,一場小小的暴民騷動就會令一個綿延六百年的王室絕嗣。不過,提出這個論點的歷史學家當夜被人請去喝茶,隨後,人間蒸發。

若干年後,漢國部分文件解密,證實了那位歷史學家當初的推測。但那時,整個朝鮮半島已經被劃分爲數個郡縣,人們已經徹底忘記了高句麗國,此時,也沒有高句麗王,只有遼漢國的高句麗公爵。

隨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遼漢王室嫡系後裔不幸身亡,按照繼承順位,平安公主的後裔、高句麗公爵得以繼承遼漢王位。在那時,朝鮮半島上的百姓已分不清哪個是原來的高句麗人,哪個是後來的漢人,甚至於新羅、百濟人,因爲他們的文化與文字已徹底漢化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十年後,完全生長在漢國環境下的新一代人成長起來,他們野心勃勃,重新開始了向外擴張的步伐,而少壯派爲首者,正是漢國新王高興。這又是高翼另一個驚人之舉,他在四十歲的時候宣佈退位,將王位傳給了年輕氣盛的高興。自己則退居幕後,遙控指揮。

“趙武靈王,你說我是另一個‘趙武靈王’?擔心再來場沙丘之變?不,我不是‘趙武靈王’。漢國也不可能發生沙丘之變”,高翼對前來勸解的人這樣說:“秦始皇創立基業,二世則亡,爲什麼?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擴張太速。

人們總是追求快速的一統天下,但卻不知道,國家之間的征服具有不同的含義,我需要的不是佔領而是征服。征服,這就需要巨量的官員儲備、物資儲備以及文化滲透。否則的話,新朝又舊官,那就是舊瓶裝新酒,這還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換代,仍避免不了朝代循環。

征服是一種完全的理念轉變,大秦人用了兩千年征服了整個歐洲,半個非洲和半個亞洲,我們的崛起才用了幾年?所以,征服不可能在我這一代完成,它或許需要一千年的時間。

所以,我必須讓我的兒子儘快學會征服。我創立了這個國家,開拓則屬於下一代人,我所要做的就是,爲他們打好基礎。

十六歲取得初陣經驗,這並不算早,年輕,有足夠的時間失敗,並通過失敗學習經驗,讓他去打吧。我看好那些老臣,讓他們教導那些新人學會治國。

一代只取一州,這是我漢國國力的底線。剩下的時間應該是把那個州縣治理好,讓該地百姓對國家有強烈的歸屬感,這纔是王道,就這樣吧。”高翼匆匆結束了話題。

在高翼的鼓勵下,漢國新王率領一幫年輕人頻頻出擊,今日取一縣,明日佔一城,逐漸的壓迫燕國的生存空間。等高興佔領了全幽州後,還想乘勝而下,擴大戰果。

高翼卻再度展現了他在漢國至高無上的影響力,他一個手令,解除了高興的軍權,自己擔任三軍統帥,而高興則被押回上京城,被迫學習內政技巧。

通過治理新城,高興按部就班的學習到所有的治國技巧。他開始先修路,後鑄城,通驛所,建學校,發展工商等等,等於又經歷了一次高翼立國的經歷。

通過這次內政實踐,高興徹底體會到高翼的苦心,在父親的晚年,他遏制住自己進攻的慾望,開始培育自己後代的治國能力。

此後,這成了漢國一個慣例,王儲先要披掛上陣,帶領一羣夥伴,取得一州一郡之地,然後白手起家,與夥伴們一起治理該地,讓新佔領地區的經濟到達與漢國舊領同步水平。

通過這次內政實踐,王儲能發現夥伴們各自的才能,在新王登基時,這些夥伴則成爲新王的臂膀,繼續爲漢國的持續強大作出努力。

公元373年,桓溫終於野心膨脹,準備取晉而代之,當然,這其中也有不甘被晉朝廷制肘,希望放開手腳的意思,卻被謝安從容化解。隨後,鬱悶不堪的桓溫病逝,謝安幕府建立。

緊接着,燕國再度發生內訌,慕容恪病逝,失去庇護的慕容垂被迫出走,曾經強大無比的燕國在秦漢的夾攻下轟然倒地,秦帝國順勢席捲中原,開始與漢國正面衝突。

也在這一年,傳來了發現美洲大陸的消息,五十餘歲的高翼大喜過望,隨即決定將國事完全交託高興,自己攜帶三位妻子及數船士兵、數十名工匠前往美洲。船隊準備了一年方纔起航,當高翼揮手告別兒子們時,他知道,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到中原。

成年的雄鷹必須放飛,兒子們有了自己的事業,讓他們闖去吧。文明的火種已經播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收穫的事已不屬於他了。

它屬於全體漢民。(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章 復國重任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183章 (上)第6章 我答應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44章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42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97章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7章 對牛彈琴第268章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198章第210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210章第186章 (下)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252章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42章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78章 (下)第255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93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93章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3章 英雄救美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36章第263章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55章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01章第250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61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3章 英雄救美第245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95章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262章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253章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255章第195章第193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93章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19章 絕世美男(上)第249章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32章第200章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198章
第5章 復國重任第18章 勉爲其難(下)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183章 (上)第6章 我答應你第25章 兩族分制(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44章第120章 如沐春風(上)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42章第66章 蝴蝶效應(上)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97章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7章 對牛彈琴第268章第29章 顛沛流離(上)第198章第210章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210章第186章 (下)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252章第74章 石破天驚(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42章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78章 (下)第255章第97章 戰無不勝(下)第164章 殺聲震天(上)第193章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93章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3章 英雄救美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27章 難以改變(下)第236章第263章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255章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01章第250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61章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3章 英雄救美第245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195章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262章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253章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255章第195章第193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99章 升旗儀式(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193章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119章 泄露身份(下)第19章 絕世美男(上)第249章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28章 熱血四濺(上)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232章第200章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19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