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

“瞧家上這架勢,陛下今日,當又是被氣的夠嗆?”

自宣室殿一路小跑而逃,剛來到已經緊閉的司馬門內,劉榮便聞一聲滿是親切的問候聲傳入耳中。

尋聲擡起頭,只見宮門正上方的交樓之上,探出一個頂着赤纓銅胄的腦袋,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還帶着無比熟稔的善意戲謔。

“嗨;”

“這不也是沒辦法嘛?”

“就父皇那性子,孤再不從旁勸着些,指不定什麼時候,父皇又要給孤再多生幾個弟弟、妹妹。”

“——單只是弟弟,孤都已經有一十三個了。”

“不少啦……”

“再多幾個,孤這長兄如父的,那可就要照看不過來啦……”

見劉榮如此不見外,那英俊小將也不客氣,當即便吭哧吭哧憋笑起來。

卻是沒有懷疑劉榮這番話的真實性。

——做了三年太子,尤其還是三年大權在握的監國太子,劉榮的儲位,早就不是某個還沒斷奶的弟弟,所能輕易威脅到的了。

再者說了:早在先帝駕崩之前,當今天子啓,便已經有了包括劉榮在內的足足十個兒子!

就算即位後的這六年多時間,天子啓又辛勤耕耘,又生了四個,但對劉榮而言,也不外乎就是九個弟弟,和十三個弟弟的區別。

非要說眼下,劉榮爲什麼對天子啓繼續‘老來得子’如此排斥——劉榮方纔所言,確實也算是一個原因。

不同於民間農戶家的長子,只是將弟弟們看做手足血親;

劉榮的弟弟們,那有一個算一個,可都是要封王的!

——天下就這麼大一片地方,有已經有過半被封了出去;

再封,那就只能開歷史倒車,從長安直轄的郡縣挑塊地方,設立新的諸侯國。

真到了那裂土封王的時候,頭疼的,不還是大權在握的監國太子?

給的地方不好,天下人就要說劉榮刻薄寡恩,苛待手足;

給的地方太好,又嚴重有損長安朝堂中央的利益,嚴重阻礙長安朝堂集權於中央的歷史進程。

如此說來,還真就像劉榮所說的那樣:與其留着日後頭疼,還不如從源頭解決問題。

再有,便是天子啓的身體狀況,也確實不大允許繼續高頻率傳宗接代。

相較於多出幾個一無是處,反而極可能爲日後的自己——爲日後的天子榮埋下禍種的弟弟,劉榮還是更希望老爺子能保重自己的身子。

對於這一點,宮內外,乃至朝野內外,也都是心中有數的。

“老爺子也是。”

“一句‘其令太子監國數月’,就把宗廟、社稷都甩給孤不說,也不知道藉着機會好好養養身子;”

“——可算是抽着空了,往綺蘭殿一鑽,就是幾夜幾夜的折騰。”

“什麼年紀的身子骨,能經得住這麼瞎折騰?”

對於老爺子重新煥發出第二春,在過去三年又給自己生了三個弟弟,劉榮可謂是滿腹牢騷。

——合着有監國太子了,就可以學孝惠皇帝醉生夢死了?

好歹也是見慣了世面,見慣了天下各地美人的老油條了,還這般管不住褲腰帶……

“得嘞,走了。”

“抽空走一趟博望苑,孤前年埋的‘米茶’出窖了。”

自顧自抱怨一番,又頗有些輕鬆地向城牆上的小將打過招呼,劉榮便低下頭,從司馬門稍打開的門縫鑽了出去。

來到已經等候多時的車馬前,由程不識攙着上了車,旋即掀開窗簾,自車窗凝望向緊閉的宮門,悠悠發出一聲長嘆。

“示威於關東,又加強北牆防務;”

“更對孤愈發縱容,甚至連虎賁衛的編制,都一言不合便準了……”

“——老爺子,這是在着手身後之事了啊~”

···

“真就到了那般田地?”

輕微一聲呢喃,惹得程不識面色一凜,正要裝出一副什麼也沒聽到的神容,卻見劉榮的目光,已是悄然落到了自己身上。

“請程將軍上車同乘。”

聽出劉榮語調中的凝重,程不識再怎麼小心,也已是無法裝作自己什麼都沒聽到了。

憂心忡忡的駐馬,又自車廂後側鑽入車內,對劉榮稍一拱手;

由劉榮招呼着,纔剛於車廂內落座,劉榮那難得嚴峻的聲線,便隨之傳入程不識耳中。

“吳楚之亂平定之後,程將軍曾在東宮長樂擔任衛尉。”

莫名一語,引得程不識心下又是一顫,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道:“然。”

“若非家上知遇,臣至今,恐怕都還在做長樂衛尉。”

便見劉榮沉沉一點頭,而後便在程不識驚疑不定的目光注視下,丟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重磅炸彈。

“既然做過長樂衛尉,又卸任不過數年,程將軍……”

“長樂宮的防務,程將軍,當是瞭然於胸的?”

!!!

“家上!”

下意識一聲驚呼,程不識便當即反應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劉榮一拱手,而後便閃身跳下馬車!

虎視眈眈的在車架周圍,隨行護衛的兵士身上掃視一週,又沉下聲線說了些什麼,纔再度鑽進了劉榮的車駕之中。

只是當程不識再度鑽入車廂,重新對劉榮拱起手時,饒是那張被朝野內外暗諷爲‘面癱臉’的面容,也已經是帶上了前所未有的鄭重。

“究竟何事,居然讓家上如此……”

“呃…如此……”

沉吟好半天,都沒能想到合適的措辭,程不識索性便放棄了思索,只遞給劉榮一個憂心無比的目光。

作爲漢家數一數二,甚至是現役將帥中位列三甲的名將,程不識當然不會不明白劉榮這一問,究竟意味着什麼。

——無論任何時候,當一個人探聽起某一處建築的防務狀況,那就必定是將武力攻破這座建築,列爲了自己的可選項!

這,也正是程不識心驚膽戰,甚至不惜當着劉榮的面,跑下馬車下封口令的原因所在?

發生了什麼事?

居然讓大權在握的監國太子劉榮,都動起了強攻長樂宮——至少是兵圍長樂宮的念頭?

程不識記得很清楚:自有漢以來,漢家總共只有過兩次‘兵臨長樂’的狀況。

第一次,是呂太后駕崩,諸侯大臣裡應外合共誅諸呂時,絳侯周勃率領着袒露左臂的北軍將士,將長樂、未央宮兩宮包圍。

非但包圍了,還在慘烈的攻堅戰之後,攻入了長樂、未央兩宮,將這兩座象徵着至高權柄的宮殿羣,殺了個血流成河!

第二次,則是前幾年,當今天子啓和東宮竇太后,就儲君皇太弟一事,鬧到了一言不合,便要母子拔刀相向的程度。

相比起前一次——這第二次,最終是以東宮竇太后妥協來作爲句號。

程不識原以爲,自己有生之年,應該看不到下一次漢家將帥兵圍長樂宮的場景。

——至少不會看到漢家的軍隊,第二次兵圍竇太后坐鎮的長樂宮。

但眼下,劉榮如此直入正題——張口便問起長樂宮的防務,又分明是有意讓程不識參與進此事!

作爲劉榮的臣,程不識無法拒絕。

但作爲漢家的臣子,以及一位成熟,且過分穩重的將官,程不識就算是要‘從賊’,也至少要搞清楚狀況;

至少要搞清楚:究竟是什麼事,把劉榮——把如今,已經羽翼豐滿的監國太子劉榮,給逼到了這個份上……“兩個月前,樑王奉旨入朝。”

劉榮沉聲一語,程不識心當即提到了嗓子眼,只本能的點下頭。

待劉榮下一句話傳入耳中,程不識高高懸起的心,卻是終於死了個透徹……

“二十七日前,朝臣百官聯袂進諫,彈劾樑王眷戀不去,居心叵測;”

“父皇請旨東宮,皇祖母含淚頒下詔書,忍痛相送。”

“——二十一日前,樑王車駕東出函谷,途徑洛陽,突遭大雨傾盆。”

“不知爲何,王駕上的車頂,恰恰在那大雨傾盆時,自車頂斷裂而落。”

···

“掉落的車頂雖未砸到樑王,卻也是把樑王嚇得不輕;”

“又被那場大雨淋頭澆了一通,樑王一到睢陽便害了病。”

“——九日前,樑王薨於睢陽王宮。”

“臨終遺言:爲人臣者,覬覦大寶;獲罪於天,以承神罰……”

···

···

······

靜。

隨着劉榮話音落下,整個車廂內外,便陷入一陣死一般的沉靜。

——甚至就連車馬行走時,車轍和車輪摩擦發出的吱嘎聲,都莫名消失了足有十五息!

而在車廂之內,彼此凝望向各自目光深處的君臣二人,面色卻是一個比一個難看……

“樑王……”

···

“這!”

“太后……”

···

“陛下?”

看着程不識面色陰晴不定,時不時脫出一個又一個人稱,劉榮不由默然。

深吸一口氣,再合胸中濁氣重重吐出,才向程不識娓娓道來。

“樑王薨,純屬機緣巧合。”

“——即非天譴,也非人爲。”

“非但不是父皇做的,父皇甚至還將此事,懷疑到了孤的頭上。”

“若非孤自打監國至今,便不曾欺瞞父皇分毫,怕是連孤,都免不得要被這桶髒水所波及。”

聽劉榮說到這裡,程不識不只是從驚愕中回過了神,還是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當即繃着臉,面色擰巴的思慮片刻,方憂心忡忡開口道:“樑王即薨,無論因何而薨,這筆賬,太后都肯定會算在陛下頭上。”

“——而且,會算太后理解成:陛下爲了扶保太子儲君,方對手足血親痛下殺手。”

“換而言之,這筆賬,太后不單會算在陛下的頭上,也同樣會算到家上……”

話還沒說完,程不識的面色便更難看了一分。

又是一陣沉默,才轉而問道:“太后可已知曉此事?”

“作何反應?”

便見劉榮又是深吸一口氣,搖頭嘆息道:“不出程將軍所料;”

“樑王之薨,被皇祖母盡數算在了父皇的頭上。”

“——得知樑王薨,皇祖母脫口便是一句:帝殺吾子!”

“而後,更言左右曰:生一子以殺一子,綱常人倫顛覆者尤甚!”

“哀於子薨,遂與太宗皇帝之嫡長,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

此言一出,程不識再度沉着臉低下頭,徹底陷入了漫長的思慮之中。

不至黃泉不相見。

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尋常的友人、領裡之間,這也是相當決絕的斷交措辭。

更何況是出現在母子之前——尤其還是當今天子,和當朝太后之間……

“眼下,皇祖母還沒反應過來,只把這糊塗賬,都算到了父皇頭上。”

“但等皇祖母反應過來的,就必定會得出和程將軍一樣的結論。”

“——父皇‘殺’樑王,是爲了給孤這個監國太子鋪路。”

“一旦皇祖母生出了這樣的念頭,那孤……”

後面的話,劉榮沒再細說。

但好歹也是幾年君臣,尤其還是朝夕相處的近臣;

劉榮未盡之意,程不識,總還是聽得明白的……

“家上,想要先下手爲強?”

不知思考了多久,程不識才終於從思緒中回過神。

開口發出如是一問,不等劉榮作答,便趕忙搶先道:“臣認爲,家上不應該這麼做。”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儲君太子向東宮太后動兵,都絕對是下下之策。”

“無論成敗,家上——乃至我漢家,都將自此威嚴掃地。”

“準確的說:如果真這麼做了,那擺在家上面前的結局,恐怕並不會是成功或失敗;”

“而是徹底失敗,或更徹底的失敗……”

說着,程不識面上陰鬱之色更甚,顯然是被樑王劉武這突如其來的死亡,以及東宮竇太后毫無徵兆的暴怒,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偏偏自己又是太子屬臣,如今更明確知曉了此事,全然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總而言之,動兵,是下下之策!”

“容臣說句不恭敬的話;”

“——若有朝一日,太后當真要一怒而廢黜家上的儲君之位,家上最好的選擇,也絕不是武力反抗,而是暫且認命。”

“因爲被廢黜儲位,家上至少還是劉氏宗親、當今皇長子——至少還是個人!”

“但若是動了兵,那家上在這天地之間,就再也找不到容身之所了。”

···

“東宮,家上還是應該從長計議——尤其是以陛下的意思爲重。”

“只是無論如何,動兵這個選項,都不該成爲家上心中,有哪怕絲毫可能採取的選擇。”

“——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

“而是自絕於天下的深淵!”

第373章 統籌會?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05章 西進!第122章 暴君!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1章 面聖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1章 鹽鐵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11章 幽冥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46章 廟算第295章 女人心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8章 難啊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11章 幽冥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458章 難啊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42章 啊這?啊???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24章 試探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30章 人才啊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49章 戰鼓擂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46章 廟算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340章 驗金石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35章 稅第425章 河西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8章 秦老匠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53章 竇王孫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426章 歲末第226章 朕!第159章 社稷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8章 秦老匠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22章 暴君!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
第373章 統籌會?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05章 西進!第122章 暴君!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37章 御前秘書處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1章 面聖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1章 鹽鐵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11章 幽冥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46章 廟算第295章 女人心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8章 難啊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11章 幽冥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458章 難啊第383章 大刀闊斧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42章 啊這?啊???第267章 宗親凋敝第324章 試探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30章 人才啊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332章 不驕不躁,兩條腿走路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449章 戰鼓擂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246章 廟算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340章 驗金石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435章 稅第425章 河西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8章 秦老匠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53章 竇王孫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426章 歲末第226章 朕!第159章 社稷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8章 秦老匠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22章 暴君!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