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第二個晁錯?

太子宮的日常性運轉,劉榮早就見識過了。

——自太宗皇帝駕崩,先孝景皇帝儲君即立開始,一直到劉榮被敕封爲太子儲君;

前後長達三年的時間,也就是先孝景皇帝在位的頭三年,明明沒有主人——也就是沒有太子儲君的太子宮,便始終維持着日常運轉。

當朝丞相:魏其侯竇嬰,甚至在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之前,一度成爲無主太子宮的太子詹事,即家令。

只不過吳楚之亂爆發,竇嬰臨危受命,被先帝拜爲外戚大將軍。

待吳楚之亂得以平定,竇嬰又因功封侯,再去做太子家令已然不合適,便被先帝任命爲了太子太傅。

從這段往事,其實就不難看出:漢家的太子宮,幾乎是無時不刻都維持着運轉的。

有沒有太子儲君,對於太子宮是否維持運轉而言,沒有絲毫的影響。

哪怕沒有儲君太子得到冊立,太子宮上下,無論是太子屬官、屬臣,還是內外奴婢、宮人,都是正常在位履職,且正常維持太子宮運轉的。

如今的太子宮顯然也不例外。

——在被先帝敕封爲太子儲君,並得以太子監國三年之後,隨着先帝駕崩,成爲‘先帝’,當今劉榮便得以從太子宮搬出,正式搬進了皇宮未央。

曾隸屬於劉榮的一衆太子宮屬官,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潛邸心腹、從龍肱骨,則大都被劉榮安排進了朝堂。

又顯赫者如程不識,爵封博望侯,食邑五千戶;

有黃老學俊傑汲黯,起於謁者僕射,如今爲漢奉常,官拜九卿。

混的相對差些、地位沒那麼顯赫,或者說是沒混出頭、職業生涯沒有迅速走上正軌的,也有許多人被安排到了九卿有司屬衙,擔任要職。

‘當今潛邸心腹’的政治標籤,將伴隨着他們一生。

直到他們故去,亦或是背叛當今劉榮。

那麼,問題來了。

——在當今劉榮纔剛及冠不久,皇庶長子纔剛降世,皇嫡長子更是連毛都看不見的當下,太子宮,真有值得爭奪的要害職務,又或是爭奪的必要嗎?

答案是:有的兄弟,有的。

如果沒有必要,先帝年間的竇老太后,也不至於在根本沒有太子儲君存在的時間節點,把自家最傑出的子侄竇嬰,試着塞進太子宮做所謂的太子詹事、家令。

或者應該說:當時的竇老太后,是基本斷定劉榮——無論是歷史上的劉榮,還是這個時間線上的劉榮,都必然能成爲儲君。

所以‘先走一步’妙棋,把竇嬰塞進太子宮先,再以逸待勞,等着劉榮獲封爲儲。

可即便如此,也依舊不得不承認:在當時,如果竇嬰真的做了太子家令,且劉榮又恰好久久沒能獲封爲儲?

哪怕是這樣——哪怕竇嬰在沒有太子當家做主的太子宮,連做十年八年的太子家令,竇嬰也絕不會覺得自己在蹉跎時光。

不單竇嬰,哪怕竇老太后,也完全不會覺得時運不濟,不小心走了一步臭棋。

因爲在如今漢室,太子宮的歸屬,理論上是沒有空歇期的。

舉個例子。

太宗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太宗孝文皇帝駕崩。

先孝景皇帝即皇帝位,搬出了太子宮,搬進了未央宮。

那麼,從先帝搬出太子宮的那一天開始,屬於先帝的一切——包括屬官屬臣、奴僕婢女,都會被先帝帶到新的居所:未央宮。

而剩在太子宮的一切,便都不再屬於先帝。

那屬於誰呢?

是等到三年後,當今劉榮獲封爲儲,才真正歸屬於劉榮,在期間的三年時間裡,則處於‘無主’狀態嗎?

不是的。

在這‘國家無儲’的三年空歇期當中,漢家的太子宮,也同樣屬於劉榮。

準確的說,是屬於先帝之後,下一位得到敕封的太子儲君。

好比當年,太宗皇帝駕崩,先帝即皇帝位,搬出太子宮。

當時的太子宮上下,當然無法確定,更不敢確定劉榮就是漢家的下一位儲君太子、太子宮的下一位主人。

但在當時,太子宮上下就會有明確的認知:在先帝搬出太子宮後,太子宮自然進入下一週期,從先帝搬出去的那一剎那開始,太子宮便已經爲下一位儲君所有。

誠然,直到下一位儲君得到冊立的那一刻,沒人能確定這個人是誰,也不可能有人敢提前交接太子宮。

但在下一位儲君——具體到先帝年間,便是當今劉榮獲封爲太子儲君時,無論是太子宮上下對劉榮,還是劉榮對太子宮上下,便都會就過去三年,太子宮暫時無主的空歇期進行復盤。

說得再具體一些便是:劉榮獲封爲太子儲君,真正得到太子宮的歸屬權後的第一天,劉榮便要前往太子宮。

而後,劉榮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詢問太子宮上下:太宗皇帝駕崩、父皇即立至今,這三年的時間裡,孤的太子宮,可出了什麼岔子?

這時,太子宮上下——通常是作爲太子宮主事的太子詹事,也就是家令,會代表太子宮回答劉榮:回太子殿下;

過去三年,殿下雖然未曾得封爲太子儲君,但殿下的太子宮,臣等可都是盡心竭力的照看着……

便是類似這樣的狀況。

同樣的道理;

在先帝駕崩,當今劉榮即皇帝位後,太子宮也同樣進入了又一個新週期。

今天,劉榮的皇長子降生。

拋開其他所有因素不談,但就論可能性,劉榮的太子儲君,最快也需要等六年後,也就是皇長子年滿六歲、度過脆弱的嬰幼兒期,才能具備得到敕封的可能。

到了那時,如果劉榮敕封皇長子爲儲君,那到了太子宮,皇長子也同樣要責問太子宮上下:自父皇即立至今,這十來年的時間裡,孤的太子宮,你們都照看的如何啊?

而且這種責問,並非只是侷限於口頭上的‘怎麼樣’‘好不好’‘出沒出問題’;

若真出了問題,那是真要追責的!

好比說,六年後,今日剛出生的皇長子,果真被劉榮敕封爲太子儲君。

而在當下,甚至在這之前,太子宮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財物失竊、人事私相授受之類;

那等到六年後,纔剛得封爲太子儲君,年僅六歲的皇長子,是真的會追究這發生在自己出生前後,甚至自己都還沒出生時,發生在太子宮的骯髒之事的!

因爲按照如今漢室的運轉邏輯,從當今劉榮繼承皇位,搬出太子宮的那一瞬間開始,太子宮留下的,以及新增添的一切,就都歸屬下一位太子儲君所有。

所以,在太子宮出現問題時,哪怕下一位太子儲君還沒有獲得敕封,亦或是沒有長大——甚至於還沒有出生,都不影響下一位儲君,對太子宮中的一切事、物,乃至於人的歸屬權。

或許有人要問了。

這又怎樣呢?

這與眼下,諸子百家之間的學術紛爭,轉變爲正對皇長子,亦或是太子儲君的教導權,乃至於太子宮的爭奪,又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非常簡單。

——在當今漢室,太子儲君對太子宮的擁有權,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不是財貨,也不是權利。

而是人!

還是拿先帝年間的竇嬰距離。

在太宗皇帝駕崩、先帝即立,當今劉榮還沒有獲封爲太子儲君,還只是皇長子,且吳楚七國之亂還沒爆發的間隙,竇嬰一度接近成爲太子詹事,即家令。

那麼,倘若在當時,竇嬰真成了太子家令,那無論如何,後來得封爲太子儲君的劉榮,都要認竇嬰爲自己的太子宮屬臣——而且是屬臣之首!

哪怕是在獲封爲太子儲君當天,劉榮也要感謝竇嬰:孤未得封爲儲的這幾年,勞煩家令替孤掌管太子宮,實在是辛苦了。

換而言之:哪怕皇長子纔剛出生,當今劉榮還未敕封太子,且短時間內不可能冊立儲君,太子家令之位的爭奪,也同樣是有意義的。

而且,不同於其他形式的‘押注太子’,爭奪太子家令之位,算是最低風險的押注方式。

因爲無論將來,誰成爲劉榮的太子儲君——無論是今天出生的皇長子,還是未來必然出生的皇嫡長子,亦或是其他某位公子;

無論誰做太子,只要他是太子,那就得認太子家令爲自己的屬臣!

也就是說,在當下能成爲太子家令的人,並非押注劉榮的某一位公子,去賭這位公子能不能成爲儲君。

而是直接押注未來的太子!

就像後世那句聞名遐邇的:我只想做縣長夫人,誰做縣長我不在乎一樣。

如今這個時間點的太子家令,基本也等於說:我只想做太子家令,誰做太子,我就是誰的家令。

這樣一來,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皇長子的出生,未必就讓所有的學派,都對這位皇長子殿下有過度的關注;

但毋庸置疑的是,皇長子的出生,提醒了所有的學派:新一輪的‘賭未來’‘押注太子’遊戲,即將開始。

其中,又尤以風險極低、回報極高的太子家令,最值得這些有志於成爲漢家執政學派的學說爭奪。

要知道太宗皇帝年間,晁錯就是先帝的太子家令!

誰又不想成爲第二個晁錯?

誰不想像當年的晁錯那般,憑藉太子家令的身份,一步步圖謀‘太子師’的超然身份,而後潛移默化的影響太子儲君,也就是未來的漢天子,從而打造出一個情感性親近本學派的漢天子?

明白了這些,再來看各學派的激烈反應,以及朝堂內外的暗流涌動,就沒有絲毫值得奇怪的地方了。

——東宮竇老太后,再次盯上了太子家令的位置,自然是要爲竇氏一族,謀求榮華富貴的進一步延續。

慄太后同樣在族人的提醒下,盯上了這個可以加快慄氏外戚登上歷史舞臺,成爲漢家又一顯赫外戚家族的要害位置。

此外,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貴戚,但凡是覺得自己有那個能力,且在劉榮心中有這份面子的,也都對這個足以使得自己,乃至家族顯赫數十年的位置垂涎不已。

至於各家學說、學派,自也不遑多讓。

——黃老學淡退雖然已成定局,但必然不甘心。

所以,黃老學打算通過東宮竇老太后這條線,來謀求太子家令之位,好爲本學派續命。

具體的操作模式也很簡單:要麼,讓某個黃老俊傑和竇氏聯姻,要麼,讓竇氏某位接觸子弟治黃老,從而具備‘竇氏外戚+黃老士子’的雙重身份,使竇氏一族和黃老學達成雙贏。

法家自然更不必多提——上一個太子家令影響學派命運的案例,便是法家‘現聖’晁錯所爲。

開卷考試,答案就擺在那裡,法家沒道理不去抄。

但不知是不是晁錯‘似勝非敗’的經歷,讓法家有所遲疑——在這次爭奪中,法家明顯少了幾分底氣。

拿出的人選更是可憐——實在沒合適的人了,只能把廷尉趙禹推了上來,並把雁門太守郅都當做了備選。

只能說,晁錯之後,法家雖然得到了仕漢的途徑,但在朝堂層面,法家的力量還是太過於薄弱,着實有些‘人丁不興旺’。

法家有動作,儒家自然也不甘落後,有樣學樣,推出了一位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博士,以及不下十指之數的年輕才俊,對太子家令之位勢在必得。

儒家的候選陣容更是堪稱豪華。

公孫弘!

董仲舒!

魯申公!

轅固生!

顏回後嗣顏異!

若非楚元王劉交早已薨故,怕是連這位《楚詩》流派代表人物,《元王詩》開山鼻祖,也要被儒家搬出來。

儒家下了場,原本不打算摻和的墨家,也靦腆的跳了出來,向劉榮委婉表示:家令這種事,俺們墨家也不是幹不了……

這倒是不奇怪。

儒墨世仇。

雙方之間,發生這種‘你要幹什麼,我就偏不讓你幹什麼’的純粹針對,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只是這樣一來,朝堂內外公卿大臣、功侯貴戚,外加各自背後的學術背景……

用後世那句流行語來說:皇長子的降生,讓整個長安朝堂,都亂成了一鍋粥。

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430章 人才啊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135章 奏對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5章 漢少府第205章 羽林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章 丞相失勢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387章 商賈第551章 曹美人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399章 金布律?第93章 兒,斗膽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65章 酷吏?第480章 意外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392章 又一年秋回家晚了第536章 絕戶計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47章 好小子!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147章 好小子!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31章 面聖第466章 點將!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142章 啊這?啊???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15章 我好怕啊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35章 稅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249章 北地騎士明天更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90章 變天了第433章 尚書令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50章 有樣學樣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544章 百家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595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551章 曹美人
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93章 纔剛開始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430章 人才啊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135章 奏對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5章 漢少府第205章 羽林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43章 丞相失勢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387章 商賈第551章 曹美人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399章 金布律?第93章 兒,斗膽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465章 酷吏?第480章 意外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392章 又一年秋回家晚了第536章 絕戶計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47章 好小子!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76章 慈不掌兵?第147章 好小子!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431章 面聖第466章 點將!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502章 篝火晚會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574章 朕給你,纔是你的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142章 啊這?啊???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15章 我好怕啊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35章 稅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249章 北地騎士明天更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90章 變天了第433章 尚書令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50章 有樣學樣第505章 移風易俗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544章 百家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595章 凡事都有兩面性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551章 曹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