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

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

一日,曾國藩收李鴻章七萬兩協餉,國藩喜曰:又蒙惠解協餉,以四萬濟安慶各軍,以三萬濟無、廬九營。女富則肥及外家,葉盛則糞及本根;少荃心地純良、心胸寬廣也。江西巡撫沈葆楨,擅截我四萬兩餉銀,不近人情,小氣的很。

幕僚歐陽兆熊道:入春以來,江西旱澇連綿,沈葆楨或有苦衷。李鴻章上馬定國,下馬安邦,真乃全才也。

曾國藩笑曰:臨陣得逃,亦屬有才。虎口拿人,亦爲有方。

歐陽兆熊亦笑,道:滌帥又拿李鴻章開涮,這虎口拿人,所謂何來?

曾國藩道:前載,前任兩江總督何桂清妄殺紳民,臨陣脫逃;先皇下旨查辦,押送京師。因洋人進京,先皇晏駕,何桂清得以避禍租界,逍遙兩載,直至今年六月,方由李少荃緝拿歸案。

歐陽兆熊道:這李鴻章能自洋人租界拿人,確屬有方。

曾國藩道:此案遷延兩載,刑部方纔審訊,何桂清出具薛煥等人具名之公稟,言其退防蘇州,以保餉源,是爲人所請之無奈之舉。何案至此,確屬棘手,兩宮太后下旨,令吾察奏。

歐陽兆熊道:此公稟出於當時或者事後僞造已無從查究,何桂清、薛煥等才識明敏,此確屬於殺手之鐗。

曾國藩道:兩宮太后有旨,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員,用刑宜慎,如有疑議,不妨各陳所見。體仁閣大學士祁寯藻等十七人上疏論救;然數百官員皆曰:不殺何桂清,何以謝江南百萬戰難生靈!

歐陽兆熊道:先皇若在,何桂清早已魂飛魄散。

曾國藩道:道光年間,浙江提督餘步雲失定海,咸豐年間湖北巡撫青麟失武昌,皆以失陷封疆伏法。何桂清去城之時,妄殺執香跪留父老十九人,此人不誅,天理難容。

是日,曾國藩奏曰:疆吏以城守爲大節,不當以僚屬一言爲進止;大臣以行跡定罪狀,不必以公稟有無爲權衡。

慈禧太后接奏,道:何桂清一案,毋庸再議,即於菜市口,斬立決!

恭親王奕忻道:鎮江守將馮子材截獲李秀成“欲先攻皖省而後解金陵之圍”的絕密文書,不知真假。

慈禧太后:即是絕密,假亦作真,速諭曾國藩:逆黨大股,由九洑洲北渡,謀竄皖北廬江、和州及江浦、六合以犯上游,計將牽制金陵官軍,乘虛復撲,諒曾國藩成算在胸,必能有備無患,使賊計無可施。

慈安太后道:東南半壁,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戮力合擊,粵逆節節敗退。陝西匪亂,已近二載,勝保專剿東路,不能制賊,擅調苗沛霖率兵赴陝,殊屬可恨。

慈禧太后道:去歲八月,勝保入陝,偶有小勝,然降捻宋景詩部中途復叛,西北大局,遂一發不可收拾。苗沛霖乃反覆之徒,前已諭令,苗練囿於皖地,不可妄動一兵一卒。

議政王奕忻道:欽臣僧格林沁、山西巡撫英桂、西安副都統德興阿亦劾勝保狂妄,勝保忤逆詔令,擅自調兵,狂妄自大,其過必究。通商大臣薛煥彈劾李鴻章擅自截留常勝軍餉銀,遂致兵亂。李鴻章統籌無方,宜究其過。

慈禧太后道:上海事情,一張一弛,退進之間;速將薛臣之摺子傳與兩江欽臣曾國藩,命其協奏。速傳諭令,荊州將軍多隆阿,以欽察大臣督辦陝西軍務;勝保驕縱貪淫、冒餉納賄、擁兵縱寇、欺罔貽誤,務必嚴究!

慈安太后道:湖北巡撫嚴樹森亦彈劾勝保:觀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見。至其冒功侵餉、漁色害民,猶其餘事。回捻乃癬疥之疾,粵寇亦不過肢體之患,惟勝保爲腹心大患。只嚴究其人,不治其罪,是否輕率?

慈禧太后道:辛酋時候,勝保擁兵佑護,我等不能過河拆橋。勝保一事,不必大過聲張,嚴旨斥責之餘,再遣軍機章京私書告示,令其於兵部尚書與內務府大臣之中擇一任之。

勝保接旨收告,以爲兵權不保,遂致書軍機大臣曹毓瑛:欲縛保者,可即執付“司敗”,何庸以言爲餌?唯記辛酋間事,非保則諸公何以有今日?

慈禧太后聞言大怒,曰:勝保專橫跋扈,不識好歹,即刻密詔多隆阿,謹慎逮治,押京候審。

奕忻道:曾國藩上疏曰:金陵至徽州、祁門幾百餘里,地段太長,賊股太衆。江北地段,自和州以至武漢,除廬州、安慶有兵外,千里空虛,實恐潰敗決裂,盡隳前功。

慈禧太后道:曾國藩謹小慎微,安慶戰後,粵逆一潰千里。然千丈之堤,潰於蟻穴;速傳諭令,都興阿、李昭壽等,務必適時攻擊,堅扼賊逆後路。江南戰火即熄,曾臣國藩,即可飭命曾國荃、鮑超二部,分軍北顧,

曾國藩接旨,道:兩宮亦有見識,

幕僚歐陽兆熊道:皖北、皖南各地,滌帥業已佈防,何必上疏危言。

曾國藩道:攻佔含山、巢縣、和州三地者,乃粵匪前鋒小股。忠酋若至,吾無主將,以何御賊?侍酋之攻金柱關,亦有聲勢。曾國荃聽封不聽調,徒呼奈何!用兵之道,全軍爲上,保城池次之。曾國荃率呆兵打呆仗,若無吾全力調度供應,此軍早潰。上月,何紹彩四營、吳廷華二營、王可升七營,皆已應援皖南,寧郡兵熄,鮑春霆即可率軍渡江。

歐陽兆熊道:九帥奪吉安、攻景德、克安慶,勇冠三軍;其部堅扎金陵城下,亦牽制大股匪軍。

曾國藩道:切勿再提,若非攻城有功,吾早將吉營裁撤。速傳吾令。彭玉麟內湖水師,速自上駛,協助陸師,奪回運漕、銅城閘要隘。北岸最重要者,唯安慶、廬州、無爲、桐城、西樑、運漕六處;南岸最重要者,唯金陵、寧國、蕪湖、金柱五處。吾軍守此十一處,兼護糧道,持久必勝。

歐陽兆熊道:滌帥奏請李鴻章兼任五口通商大臣一折,兩宮未有回覆,是否不得恩准?

曾國藩道:何桂清伏法被誅,薛煥怨恨良多,藉機彈劾李少荃,亦屬常情。兩宮批覆與否,且看李鴻章作爲。薛煥彈劾折文,可否抄傳李少荃處?

歐陽兆熊道:半月之前,亦已送往。

曾國藩道:皖南、金陵、江浙等處,吾兵多將悍,暫且無憂;皖北兵寡,且無主將,吾必再飭曾國荃,飛遣一支悍軍,渡江援北。

曾國荃接令,即遣記名按察使劉連捷,率軍兩千,渡江北顧。

太平軍攻佔含山、巢縣、和州,屯兵月餘,糧資漸缺。

章王林紹璋道:前有重兵,後無退路,忠王主軍未至,此仗難打。

對王洪春元道:再不開戰,坐吃山空,坐以待斃,時不我待,我部即攻無爲州,打通糧路。

1月13日,洪春元督兵萬餘,攻擊無爲州,征戰月餘,城未攻得,反失運漕、銅城閘要隘。

偷雞不成反蝕糧米,洪春元遂停止進攻,上疏天王:孤軍難行,亟待忠王主軍渡江。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
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