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

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

慈禧太后觀丁寶楨奏摺,忽念安德海生前諸事,嗟嘆之餘,竟夕不眠,遂讓管事太監尋來陝甘疆圻奏摺,逐一研磨,翌日早朝,衆臣議討秦隴戰事,慈禧太后道:穆圖善、定安二臣言之有據,而左軍確有肆意殺戮之舉,衆臣何意?

軍機大臣沈桂芬上言:查觀陝甘衆疆圻之奏章,西北之亂局,皆乃哲合林耶教主馬化龍幕後操縱;西北欲平,必平金積堡;金積堡之要在馬,非左宗棠不能辦理。

恭親王奕訢道:穆圖善、定安二人屯駐秦隴八載,亦屬勤勉,然茴亂十年,死傷百萬,未誅主謀,必遺後患,方今之計,撫局不可輕言。

軍機大臣文祥亦附。

慈安太后道:秦隴逆匪盤根錯節,十年不滅;瑛棨、勝保、多隆阿、楊嶽斌、劉蓉、喬松年等前仆後繼,然皆無力制止;左宗棠屢勝之餘,偶逢波折,亦屬常情。

慈禧太后道:怨仇宜解不宜結,穆圖善、定安之言,亦屬有據;六百里快馬傳諭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即刻協奏穆圖善撫茴折。

曾國藩接旨,疏曰:此時西陲之任,倘左宗棠捨去,無論我不能爲之繼,即起胡文忠公於九原,恐亦不能爲之繼也!

當今多事之秋,未雨綢繆計,劉銘傳一軍護衛京畿,未可遽撤。該提督開缺回籍,其部將劉盛藻代領其軍,尚能勝任,毋庸另派統領之員。

左宗棠觀穆圖善撫茴折,怒氣沖天,速即上疏:馬化龍陰險狡詐,天下共知。自靈州、寧夏西達西寧,南通河州、狄道,各茴民無不仰其鼻息。甘肅漢、茴二民雜居,先前本是漢多於茴,而今則茴多於漢。寧夏、靈州一帶,周圍數百里,幾無漢民;靈州城中,漢民不過數家,其產業、婦女均歸金積堡,老弱者死亡,壯丁則爲僕役傭工。漢民之痛心疾首,又何怪如此!臣接靈州紳民稟告,驚惕不安。

劉松山爲人,忠勇而明方略,當時諸將實罕其比。即如此次大捷,正奇迭用,他人得其一已爲奇功,而所陳戰狀,語語切實,絕少矜張,亦可概見。

臣與曾國藩議論時有不合,至於識拔劉松山於凡衆中,信任最專,其謀國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能及,上年曾舉以入告。

李鴻章接旨,例行上疏,三言兩語,不置可否。

是日,周盛傳來訪,李鴻章道:秦隴一隅,各路大員戰和不定,而馬化龍又極盡熒惑之能事,左宗棠恐已無能爲力。

周盛傳道:敢問李帥,吾淮部若出,可有制敵妙方?

李鴻章道:茴逆各自爲戰,散沙一盤;吾淮部兵足將悍,餉裕炮利,幾戰即定。

鴻章言罷,致書劉銘傳曰:前接三月初五日來書,久無嗣音,未知蹤跡何處?傳言與李良臣等盤恆六霍一帶縱飲張樂酣嬉淋漓,欲效信陵公子酗酒婦人自樂耶?鴻章以爲,似宜多讀古人書,靜思天下事,乃可斂氣而增定力,幸勿放浪自廢爲盼,竊願吾黨共勉之。左帥由乾邠進駐涇州,甘軍冗亂,幾不可治,未治軍何以滅賊,內意不得不暫屬之,慮其老而踣也。

曾國藩、左宗棠言之切切,慈西太后殊屬無奈,遂下諭旨:劉松山所部兵勇,前在綏德曾有譁潰之事,此次輕進激變,儻因無食可就,賊衆兵單,重蹈故轍,則北路大局何堪設想?

着左宗棠速籌餉糈,源源撥解,以安軍心,並將起釁情形查明具奏,不得稍涉迴護。至郭寶昌一軍,屢諭左宗棠酌度情形,派往花定一帶與劉松山合軍前進。

見在靈州失陷,花定等處吃緊,劉松山一軍恐未足深恃。着左宗棠迅飭郭寶昌移軍榆林以西,以厚北路兵力。

馬化龍陽爲歸順,陰縱黨羽滋擾,居心叵測,此次變亂情形究因如何起釁,即着穆圖善查明,據實陳奏。

左宗棠接旨,再奏:查翼長劉松山一軍七月二十八日自花馬池西行,即遇由邊外擄掠南歸之甘茴蘇光棍夥黨,追至天池子,斃賊二百餘,生擒二十一名。

八月初一日抵瓷窯,初二日甫抵甜水河,遇陝茴千餘,擊斃二百名,生擒十九名,大軍進至靈州城北。

同日,已撫甘茴周斌面稟,陝茴敗竄靈境,強佔甘茴村莊,甘茴畏其悍,引官軍剿之。

初三日,劉松山部復行二十里,傳知各甘茴堡寨,安堵如故。行近郭家橋,陝茴餘彥龍、馬正剛、馬長順等吹角出巢,鏖戰愈時,官軍將賊巢二十餘處一律平毀,追至下橋,近吳忠堡收隊。

初四日,甘茴各寨紛紛出隊,劉松山按兵未動。初五日,甘茴仍列隊撲營。初六日,撲營之茴更多,劉松山始出隊擊之。

自此陝茴、甘茴日與官軍抗拒,官軍何能不剿?甘茴既與陝茴合勢抗拒官軍,同一求剿,官軍剿之,豈能怨官軍激變?

且馬化龍第三次代陝茴求撫乃八月四日所發,其時劉松山部已近吳忠堡,距金積堡不過三十里,何以毫無聞見?

茲據馬化龍稟稱初二日已接奉劉松山札飭辦糧,豈尚不知老湘全軍已至,何不即傳已撫茴民安分自守,乃至抗拒官軍,竟遭誅戮耶?

劉松山隨臣征討,其部紀律之嚴、存心之厚爲所素知,斷不至逞威妄殺。即令一時玉石不分,甘茴或有枉死,亦只因馬化龍接奉札飭不知傳知甘茴各堡,以致自取刑誅,咎在馬化龍自陷甘茴於死地也。

總棠疏罷,速召陝西巡撫劉典,道:吾已急飭劉松山暫舍吳忠堡,會集主力,返攻靈州城,打通退路。雷正綰、周蘭亭部繼續圍剿白彥虎、馬正和匪部,以爲策應。郭寶昌槍傷未愈,金運昌統領卓勝營,由花定池西進靈州,打通老湘軍糧路;魏光燾部亦應前行,護守卓勝營後路。北路,張曜、金順速分一部,泅渡扼黃河,以做應援;南路黃鼎,速飭徐佔彪、楊世俊二部,馳赴定西,切斷馬化龍、馬佔鰲之聯;吾即率中軍,進駐平涼,統籌糧餉,遙控戰局;克庵兄堅扼三秦,佑護大軍後路。

劉典道;大軍皆出,倘賊溢出,反攻秦地,該當如何?

左宗棠道:馬化龍以戰促和,和而復戰,戰和不定,其心已亂,斷無反攻陝西之念,即有溢出,亦爲小股散兵遊勇,不足爲慮。

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前言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
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前言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