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

黟縣復得,祁門圍解,曾國藩長吁一氣。

1860年12月8日,左宗棠來訪。

曾國藩喜呼:十日三戰,三戰三勝,殺貴溪股匪兩千,自身一兵未折,左兄真乃神人也!論兵戰,左兄爲冠,吾可酣然入眠矣!

左宗棠道:楚軍六千,倉促而成,現駐景德,滌盪後路,確保祁門糧道。楊輔清、黃文金三萬大軍,循江而來,業已攻破建德。滌公可有佈防?

曾國藩道:已飭副將唐義訓、沈寶成、同知朱聲隆火速反攻。

左宗棠道:如此以來,祁門豈不空城一座?

曾國藩道:無妨,鮑超霆軍即至。

左宗棠道:啓稟滌帥,事不宜遲,速調唐義訓部迴護老營。江北安慶,戰事如何?

曾國藩道:前日,多隆阿部,陸、騎傾出,於望鶴墩地方,再勝陳玉成逆匪。江之南北,最難一刻,亦已過去。左兄亦可兵入祁門,共扼賊鋒。

左宗棠道:景德鎮爲江省前門,滌公祁門後戶,糧餉所關,倘有疏失,不堪設想。祁門真乃險地,而滌帥之安危,攸關全局;江南諸賊,合力圍攻,百密一疏,得不償失!時機得當,速遷東流避險。鮑超霆軍,據守祁門;東可援黟縣,南可護景德。江北安慶、桐城之域,胡潤芝不必再逸,速遣全軍,與陳玉成逆匪於掛車河之地一決死戰。

宗棠別後,曾國藩致書胡林翼曰:左公來祁兩日,精悍之色更露,議論更平實,腦皮亦更黑。

胡林翼接書喜曰:左季高者,橫覽七十二州,更無纔出其右者,倘事經閱歷,必能日進無疆。速傳吾令:李續宜、多隆阿,即刻督率大軍,分進合擊,圍殲陳玉成逆匪。

多隆阿、李續宜領令,一自掛車河,一自新安渡,兵分十二路,分進合擊香鋪街。遊擊雷正綰、記名副都統溫德勒克西督率陸騎四千,亦由後路殺出。

陳玉成傾軍而出,併力死拒,鏖戰三時,不敵,遁退桐城。龔得樹、孫葵心率捻部退走廬州,避戰休整。

多隆阿、李續宜乘勝再攻,火燒太平軍營帳二十餘,攻佔桐城。

陳玉成再戰再敗,退防舒城。

多隆阿、李續宜再攻,胡林翼不許,飭令多、李就地宿營,堅扼桐城,密切關注陳玉成動向;復令曾國荃、曾國葆不捨晝夜,圍攻安慶。又令餘際昌、成大吉嚴防英山、霍山、六安等地山路,護持糧道;再令各州縣地方官吏,於皖鄂交界地方,築碉設堡,負隅據守。

陳玉成屢戰屢敗,一籌莫展。

劉瑲琳道:“楊輔清、黃文金攻克建德,兵分二路,黃文金南下浮樑、景德,攻祁門之西;劉官芳、古隆賢、賴文鴻兵進黟縣,裹祁門以北;祁門以東之休寧、徽州,李世賢扼踞。李秀成業已攻擊江灣、上溪口,直奔婺源;祁門南部缺口,亦已堵死。曾妖命不久矣。”

陳玉成道:江灣、上溪口均屬入贛要隘,李秀成竭力攻取,是爲南下江西,即便攻得婺源,已距祁門二百里,如此之遠,曾妖皮毛不見,孰能捏合江南諸軍?李秀成之識,尚不如井底之蛙蟲。速傳吾令,大軍南下樅陽,攻擊逆妖韋俊,樅陽若得,安慶圍解,本總裁即刻渡江南下,圍殲曾妖。

李世賢、李秀成、黃文金、劉官芳自東南西北四方圍攻祁門,曾國藩心雖惴惴,人卻淡然,道:“吾地愈險,安慶愈安。”

趙烈文道:“黃文金逆匪,攻佔浮樑,祁門糧道,已被切斷;左公正調兵遣將,與之決戰。劉官芳匪部,已於前日攻破禾戌嶺,現正攻擊羊棧嶺。李世賢匪部,踞守休寧,暫無動作。”

曾國藩道:“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三匪,現在何方?”

趙烈文道:“陳玉成連戰連敗,龜縮舒城;蠢蠢欲動,似有南攻樅陽跡象。李秀成攻破上溪口,兵入江西,正攻擊婺源,已與王開化部接戰。楊輔清攻擊彭澤、湖口,正與普承堯部攪在一起。”

曾國藩道:“速傳吾令,鮑超、張運蘭二部,速至羊棧嶺,徹殲劉官芳匪部;爾後,鮑張分行,鮑應援浮樑、景德,張攻擊休寧。”

趙烈文道:“兵無常形,戰無常勢,滌帥有無移營之算?”

曾國藩道:“一動百枝搖,大戰在即,動一發而牽全局,速傳吾令,有再談移營者,斬!鮑超、張運蘭聯攻劉官芳,勝券在握,爾後,鮑超、左宗棠攻擊黃文金,張運蘭迎戰李世賢,惠甫以爲勝算幾何?”

趙烈文道:“賊之悍者,陳玉成、李秀成也!陳賊連戰連敗,李賊心不在焉,滌帥正可各個擊破。”

曾國藩道:“焉能如此容易!兵者,事關生死存亡,敵我皆竭盡心力,再傳吾令,祁門地險,已被賊四面圍裹,鮑超、張運蘭二將務必傾盡全力,打殘劉官芳逆匪,徹殲至好,絕不允傷其皮毛,予賊以反覆之機;爾後二將分兵,鮑援左宗棠,張戰李世賢。左宗棠以六千新募之勇,西擋黃文金,東戰李秀成,兩面拒敵,實屬不易。”

李秀成兵退羊棧嶺,於休寧、徽州稍停,即轉趨婺源,12月26日,攻克江灣、上溪口兩處要隘,長驅直入江西。28日,攻擊石門鎮。

綠營參將全克剛不敵,求援左宗棠。左宗棠遣王開琳、王開化率兵5000馳援。

幕僚楊昌濬道:吾主力傾出,敵攻景德鎮,如何?

左宗棠道:李匪秀成驍勇多謀,必集全力與其決戰。敵若來攻,吾自有妙計拒之。

李秀成探得景德鎮空虛,即遣義子李容發領兵3000反攻。

左宗棠驚懼,急遣人傳令王開琳,火速回援;情急之下,宗棠只得效仿古亮孔明,重施空城之計。

忠二殿下李容發年方二八,初生牛犢。容發率軍趕至,不問虛實,即刻攻城。

宗棠閉城堅守,岌岌可危,聞聽李容發乃李秀成之子,宗棠速即傳令三軍,齊呼:李秀成已死,容發小兒,放下兵器,饒爾不死!

容發念父心切,暫停攻勢,遣兵回返,一探究竟。

宗棠飭令城兵埋鍋造飯,飽餐休整,枕戈待旦,靜候戰機。

翌日清晨,王開琳援軍趕至,左宗棠即令開城攻擊。

李容發前後受敵,陣腳大亂,敗退而去。

李秀成聞得,笑曰:左妖宗棠果然智勇雙全。

李世賢遣人再告,懇求秀成留皖決戰;黃文金亦飭請合攻景德鎮,共誅左宗棠。李秀成置之不理,但聞聽陳玉成兵攻樅陽,秀成即率全軍,折奔浙江常山而去。

1861年1月2日,陳玉成督率萬軍,揮師南下,攻擊樅陽。

樅陽守將韋浚自率一軍,於樅陽街頭築立一卡,力扼要衝。韋俊查觀四周,自覺兵單勢薄,遂稟請漳州鎮總兵李成謀以舟船護衛營卡。

李成謀不服,諮稟楊載福:“韋乃一遊擊,何能令吾!”

楊載福回曰:“昔時,韋乃主將,領軍逾萬,能攻善守,吾亦不如也!”

陳玉成駐軍七裡亭,遣人遊說韋俊。

韋俊迴文曰:玉成如晤,韋某無威福之過,罔荒淫之失,天京之屠非吾罪,武昌之勝有吾功,惜推誠屈己,不獲於楊氏,重足側目,能自安夫朝堂?皖江舟封,失摯友之歡,蕪湖路斷,易寇仇之幟,黃旗指處,干戈星散,割袍斷義,就於此了!

陳玉成觀文,半晌無語。翌日揮軍掩殺,三攻街卡不得。楊載福恐韋俊有失,親率千人聲援。玉成退守官埠橋,依山扎壘,冀覓殊途,應援安慶。楊載福看穿,督率師船,擇要設防。玉成連日出隊爭撲,均被載福擊退。玉成復再轉攻樅陽街卡,亦不能進。

劉瑲琳道:“樅陽襟江懷湖,吾無水師,兵力難展,胡妖主力未至,殿下宜早作打算。“

陳玉成道:湘妖全力謀皖,武昌空虛,速傳吾令,北上入鄂,攻擊武昌,調妖回援,相機殲之。

劉瑲琳道:“圍攻祁門諸軍,已然擺開,英殿何不渡江擒拿曾妖?”

陳玉成道:“江南各部,各自爲戰,註定無爲;吾若南下,撮合不得諸軍,亦是徒勞。忠部秀成已兵進江西玉山,吾即揮軍西上,配合秀成,攻擊武昌。”

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前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
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前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鴻章署撫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