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

“外面建奴是何態勢了?有無攻城的架勢?叫兒郎們打起精神來仔細盯着,夜間巡守官將士卒員數要加倍,城頭點亮火把,城下扔下火炬,莫被建奴鑽了空子!二弟、三弟、你二人白天輪值巡守!澤溥,你們弟兄幾個排好時辰,晚上輪流上城值守,一定要好生巡查!這緊要關頭誰要敢懈怠誤事,直接把腦袋給我砍下來!”

錦州城祖家的豪宅內,坐於主位上的祖大壽正在發佈命令,祖大樂和祖大弼坐在下手兩端,其餘祖家的子侄們站成兩排肅立聽命。

“孩兒遵命!回稟父親大人,建奴挖壕圍城後並無攻城之態,四門之外只留有少量兵馬,其主力未見蹤影。還請父親大人放心,孩兒們都是明白事理之人,絕不至於緊要關頭耽擱軍機大事!”

祖大壽的長子祖澤溥出列躬身回稟道。

“哼!明事理?若是真的明事理,長伯那件事怎麼說?祖吳兩家從此變成仇敵一般!且還讓朝廷趁機敲去幾千馬隊!一幫混賬行子!老子當時就該打殺了你們幾個!”

一想起數月前發生在家中那場慘烈的衝突,祖大壽心裡就跟吃了個蒼蠅一樣噁心。

他恨恨地看着祖澤洪等幾個肇事的罪魁禍首,恨不得上去掐死這幾個孽子。

祖澤洪、祖澤清幾人嚇得身子縮了起來,面上神色也是青白不定。

自己親爹的厲害他們可是不止領教過一回,揍起人來直接是六親不認,非得把你打服不可。

“好了好了,大哥莫要氣惱了,事已至此,再說無益。眼下大敵當前,還是想想如何對敵纔好。依大哥看,這回建奴出動大軍南下,莫不是存了將鬆錦一口吃下之心?”

祖大樂眼見大哥又是一副要動手的架勢,趕忙出來打圓場將話題扯開。

“唔,看這架勢,這回洪太所圖非小!探馬回稟說,建州大軍中八旗旗幟都已出現,加上那些韃子和孔友德幾個,兵員怕是上了十萬了。洪太這回是下了血本,看來是打算一口吃下鬆錦及周邊堡城啊!”

一說到南下清軍的規模,向來一副大大咧咧模樣的祖大壽也是神色凝重起來。

“那咱們該如何應對纔好?這回可比不得從前了,這十萬建奴韃子可不是咱們能對付的了啊!就算松山那個洪亨九帶着朝廷那些新軍也白搭!早知道不教大寬他們去關內了,有他們在,萬一事有不諧,咱們還能殺出城去往南跑!”

一旁的祖大弼也是一臉沉重的開口道。

“現下切莫驚慌,松山不也被圍住了嗎?只要洪亨九這一等大員在,朝廷肯定會遣人來救,就看援軍是不是精銳了!對了,老二,你速速遣人出城再向朝廷報信,若是有援軍前來,切勿分兵急進,要徐徐來援!咱們守個半年八個月沒問題,若是援軍急進,中了建奴的埋伏可就完了!速去速去!”

祖大壽說了幾句之後突然想到了這個重要的問題,於是趕緊吩咐祖大樂派人出城南下送信。

清軍雖然挖壕圍城,但對於錦州城封鎖的並不是很嚴密。

雙方交手多年,彼此之間太熟悉了。

濟爾哈朗等人知道,就算不圍城,祖大壽也絕不會派遣兵馬出城野戰,至於城內是不是派人求援,這正是清軍最巴不得的事呢。

圍城打援是建州對付明軍最常用的手段,並且屢試不爽。

祖大樂應聲起身而去,祖大弼接着開口道:“大哥,你說着松山城、大興、興平這些堡城能不能守住?去年建州兩紅旗可是在朝廷新軍手下吃了不小的虧,這回雖說建奴來的人更多,可要想拿下這些堡城,估摸着也得死傷不少。原來我還看着那些官軍不順眼,不過現下倒是盼着他們能多抵擋些時日,能撐到朝廷援軍前來纔好!”

去年嶽託率領的兩紅旗南下鎩羽而歸,再加上之前攻破義州的那場戰鬥,這讓遼西將門上下都對朝廷新軍的戰鬥力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看到把自己落荒而逃的八旗精銳覆滅在自己眼前,遼西官軍心裡既高興又震驚,並且在潛意識裡對朝廷重新產生了畏懼之情。

正是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兵部的調兵令纔會順暢的得到了執行。

“建奴不會馬上攻打這些堡城!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建奴也會將這些堡城圍住,等到城內斷糧數日之後纔會攻城。去年那兩仗之後,建奴也是知曉官軍火器的厲害,這回說啥不會再去拿着人命填了。現下我到不是憂心這些,我怕的是朝廷手中還有無如此精銳之兵,若是僅只這些,那就大事去矣!”

祖大壽鄒着眉頭回道。

“父親大人,難道除了這些新軍以外,朝廷再無強軍在手不成?目下關內流賊早已覆滅,兵部名下總兵大將着實不少,九邊邊軍戰力也是甚爲可觀,曹文昭、楊國柱、虎大威、王樸、左良玉等人也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將,若到時奉命齊齊來援,倒也未必抵不過建奴!”

一旁的祖澤溥忍不住插話道。

“哼哼!曹文昭還說得過去,楊國柱、虎大威也算老將,手下也有些能打之人,至於王樸、左良玉之輩,都是打順風仗還成,碰上建奴這樣的硬茬,若無強力之人壓制,保不齊就會率先逃遁!真要如此,這大明可就要壞事嘍!”

說到最後,祖大壽的心情也是複雜已極,本來挺直的身板一蹋,順勢往後靠在了椅背上,臉上的神情也變得迷茫起來。

從心底講,祖大壽以及大部分遼西將門的將領對大明還是很有歸屬感的,他們並不願看到大明被別人所取代,這也是祖大壽聽從朝廷之令,派遣馬隊入關剿賊的重要原因。

只要大明不亡,遼西將門就會世世代代趴在大明的軀體上吸血,繼續過着豪奢無比的生活。

雖然在大明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他們不過是一羣土財主,但祖大壽們卻是已經相當滿足了。

“父親大人切勿過憂,孩兒覺着,朝廷此次應不會敗!之前不是說朝廷又出了個厲害人物,叫孫傳庭的嗎?據說此人比洪亨九還要有本事,孩兒以爲,此次朝廷肯定會遣他領軍來援,有他做主帥,那些總兵大將還不得俯首帖耳?再加上咱們送去的警報,這孫傳庭定不會上了建奴的當,到時候建奴糧草耗盡,還不是得乖乖地退回盛京?”

看到父親一副意志消沉的樣子,祖澤溥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大哥,澤溥說的甚有道理!建奴此次看似來勢洶洶,可我覺着實際上沒啥大不了的!論起對建州的熟知,大明還有比的過咱們的?這幾年朝廷對建州的封禁下,他們還有多少東西拿出來嚯嚯?依我看,這回不過是洪太窮急了眼,這才遣了大軍而來!我估摸着,建奴攜帶的糧草物資絕撐不過半年!大哥放心就是了,說不得到時候咱們抽摸準了還能撿着大便宜咧!”

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章 皇莊1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章 洪承疇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
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章 皇莊1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盤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四章 洪承疇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襲官驛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